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江浙沪地区种植的65个甜瓜品种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甜瓜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江浙沪地区种植的65个甜瓜品种的5个质量性状和10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甜瓜品种的单果鲜重、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果腔纵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心差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52.33%、37.63%、51.80%、33.09%、42.84%和39.48%;15个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4,其中果皮底色和果肉颜色两个质量性状与单果鲜重、果腔纵径、果腔横径、果肉厚度、果实纵径、果实横径、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边心差等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50,表明65个甜瓜品种果实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甜瓜品种果实多个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所有品种划分为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个类型,其中,薄皮甜瓜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厚皮甜瓜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结论]江浙沪地区种植的甜瓜品种果实性状遗传差异明显,其中厚皮甜瓜品种的遗传基础较狭窄,需引进新的种质资源拓宽其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枇杷种质资源的果肉硬度与果肉化渣程度、果肉质地、果实汁液、单果重、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厚度、果面茸毛密度、果面茸毛长度、来源地、果肉颜色和果皮颜色等14个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枇杷种质果肉硬度与果肉化渣程度、果肉质地、果实汁液、果面茸毛密度、果肉颜色关系较密切,果肉不化渣、果肉质地致密、果肉汁液少、果面茸毛稀疏、果肉黄色和橙黄色和果实成熟期较早的枇杷种质果肉硬度较高。枇杷种质果肉硬度与单果重、果肉厚度、果皮厚度、来源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面茸毛长度、果皮颜色未见明显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用黄金块与解放钟正反交后代的果实为材料,研究分析杂种单株的果实性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果重、果形指数、种子数有趋小的遗传倾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增加的遗传倾向;正交后代的果实可食率有增加的遗传倾向,而反交则相反。果重、果形指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种子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果色果肉的遗传以橙红与橙黄为主,黄白为非显性基因控制。杂种后代存在超亲子代,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枇杷正反交杂种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黄金块与解放钟正反交后代的果实为材料,研究分析杂种单株的果实性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果重、果形指数、种子数有趋小的遗传倾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增加的遗传倾向;正交后代的果实可食率有增加的遗传倾向,而反交则相反。果重、果形指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种子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果色果肉的遗传以橙红与橙黄为主,黄白为非显性基因控制。杂种后代存在超亲子代,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种质圃的荔枝品种(种质)和海南的霸王岭、尖峰岭等地采集的野生荔枝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海南荔枝品种(种质)的果实形状、果实大小、果皮龟裂片、果皮颜色、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西瓜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西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应用潜力,为西瓜遗传多样性保护和育种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768份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2009年和2010年2年的田间试验进行了24个性状(包括果实生育期、全生育期、雌花到生长点距离、茎节间长度、叶片纵径、叶片横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果皮厚度、固形物含量、种子百粒质量、单瓜种子数等13个数量性状,以及茎断面形状、植株性型、果皮底色、果皮斑纹形状、果皮斑纹颜色、果肉色泽、果肉质地、果肉风味、种子底色、种子斑纹形状和种子斑纹颜色等11个质量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西瓜种质资源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3.28%,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2.63%,雌花到生长点距离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32%。11个质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3.21%,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种子斑纹形状(72.32%),最小的是茎断面形状(17.07%)。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3,11个质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0;果肉质地(2.12)、雌花到生长点距离(2.06)、固形物含量(2.04)、叶片纵径(2.02)、种子百粒质量(2.02)、单瓜种子数(2.01)和果实横径的遗传多样性指数(2.01)均较大,茎断面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0.40)。【结论】西瓜种质资源不同性状指标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指数较大,表明其具有丰富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为火龙果科学的肥水管理和采收贮藏提供参考依据,以紫红龙果实为材料,研究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形指数、单果重、可食率、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总酸及果实色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纵横径、单果重、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长,其中纵横径、单果重在授粉后30d趋于稳定,果肉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直增加至采样结束;果皮厚度呈快速变厚-缓慢变厚-快速变薄的变化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小幅下降再升高后降低,在授粉后36d达最大值;果皮颜色呈黄绿色-粉红色-深红色-紫红色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分析比较了2002年、2003年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圃中44份龙眼种质,在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的两年间果实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期不同的气候条件对龙眼群体的果实性状产生显著影响,高温干旱限制了单果重、果皮重、种子重、果肉重和果皮厚度的增长,却有利于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可食率变化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气候条件下,龙眼单果重与果皮重、种子重、果肉重,可食率与果肉重,果皮重与果皮厚度、种子重、果肉重,种子重与果肉重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龙眼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立冬本和青壳宝圆杂交后代为试材,对杂种后代果实13个性状进行测定并分析它们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龙眼杂种后代果实大小、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种子大小和可食率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果肉质地属于质量性状遗传;龙眼杂种后代果实大小有趋小回归和退化的遗传倾向,低亲遗传极其明显;在亲本(立冬本、青壳宝圆)同为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种子和甜味时,杂种后代遗传有明显的趋小变异,但也有出现高亲的遗传表现;龙眼果肉不流汁对流汁、离核易对离核难、果皮颜色青褐色对黄褐色、果肉乳白色对黄白色在杂种后代中有较大的遗传优势,而种脐大小在杂种后代中表现趋中变异。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番茄自交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力,本研究以33个番茄自交系为材料,按照NC Ⅱ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成116个组合,分析单花序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柄大小、果梗洼大小、木栓化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厚共11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果梗洼大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单花序果数、单果质量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可稳定遗传给后代;果肉厚、木栓化大小、硬度、果柄大小、果形指数主要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控制,应该通过优势育种来利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力较高,可稳定遗传给后代。单花序果数、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柄大小、果梗洼大小、木栓化大小、硬度、果肉厚的广义遗传力较高,而狭义遗传力偏低,适于杂交优势利用;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遗传力均较小,选择效果较差。60126、60229、60270、60529、60974和61227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高;60229×60478、60480×60429、60974×60478、60977×60497、60270×61011、60645×60478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高。试验结果为宁夏番茄育种亲本的选择和优势杂交组合的配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来自国外的10个油用红花品种,8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力、遗传相关系数等数量遗传参数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新品种选育时,应以第一级分枝数、果球粒数、种子百粒重为主要性状并兼顾卡产株型作为选盲目标。  相似文献   

12.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farm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AnGR) is very important for biological, socioeconom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 core concern of conservation for farm AnGR is the reten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conserved populations in a long-term perspective. However, numerous factors may affect evolu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a conserved population. Among those factors,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conserved populations is little considered in current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conserved populations with two scenarios on initial genetic architectures by computer simulation in which thirty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were chosen to represent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the populations with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Ho) and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 observed and mean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Ao and Ae), number of polymorphic loci (NP) and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PP), number of rare alleles (RA) and number of non-rich polymorphic loci (NRP) as the estimates of genetic diversity. The two scenarios on genetic architecture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namely, one conserved population with same allele frequency (AS) and another one with actual allele frequency (A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gnitude of loss of genetic diversity is associated with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initial conserved population, the amplitude of genetic diversity decline in the context AS was more narrow extent than those in context AA, the ranges of decline of Ho and Ao were about 4 and 2 times in AA compared with that in AS, respectively, the occurrence of first monomorphic locus and the time of change of measure NP in scenario AA is 20 generations and 23 generations earlier than that in scenario AS,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we found that NRP, a novel measure proposed by our research group, was a proper estimate for monitoring the evolu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a closed conserved population. 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current managements of conserved populations should emphasize on initial genetic architecture in order to make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conservation scheme.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方蛋鸭品种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6对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结合PCR片段分析技术,对我国10个地方蛋鸭品种和1个引入蛋鸭品种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检测。16个微卫星位点在11个蛋鸭品种中显示高度多态性。等位基因数、遗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参数表明:我国地方蛋鸭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Structure程序在预先未标明品种起源的条件下准确推断出11个蛋鸭种群个体所属类别,并计算各个群体所属类别的基因组分数。Structure聚类图在K=3时将11个品种分为亚群Ⅰ(包括:荆江麻鸭、恩施麻鸭、三穗鸭、金定鸭和山麻鸭),亚群Ⅱ(包括:连城白鸭、绍兴鸭、微山麻鸭、莆田黑鸭和攸县麻鸭)和亚群Ⅲ(康贝尔鸭),这与11个蛋鸭品种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历史相吻合。11个蛋鸭品种群体中均存在具有复杂遗传基础的个体,迁移个体只分布在恩施麻鸭、山麻鸭和攸县麻鸭群体中。  相似文献   

14.
万寿菊属品种资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品种资源遗传关系,探讨其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为了解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品种间亲缘关系、育种及科学合理保存和利用现有万寿菊属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对29份万寿菊材料及2份孔雀草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用11个引物对31份万寿菊属材料进行PCR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ISSR条带数在5—11条,平均每条引物能扩增出6.8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0%—10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分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31份材料按照万寿菊及孔雀草分为两大类,并且同系列万寿菊品种被划为同一亚组。【结论】利用ISSR标记技术可较准确分析万寿菊属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18个SSR标记和3个SCAR共显性标记,分析了177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旨在阐明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遗传和育种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所有种质中共得到等位基因51个,平均每个位点为2.42个。177份种质资源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24~1。聚类分析的结果将资源划分为5大类,大部分旱黄瓜被划分在第1类中;多数的华南类型和加工型黄瓜被划分在第2类中;Concombre vert long和西双版纳本地山黄瓜被单独划为第3类;另外,1个收集于韩国和2个收集于美国的种质,分别为韩3,Burpless Hybrid,Muncher为第4类;大部分华北类型种质为第5类。欧洲温室型没有单独被划出来。在育种上,有利于鉴定有价值的优良亲本的亲缘关系,为现阶段黄瓜育种实践中减少杂交组合选配盲目性,提高品种质量及育种效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 ,对陕西省大规模饲养的 2个蛋用品系鹌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两个群体中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 1.87,多态位点比率为 6 0 % ;引用国外同类研究结果 ,对国内外 2 1个鹌鹑群体用 7个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计算标准遗传距离并进行系统聚类 ,结果在 0 .12 5 2 6 7水平上 2 1个群体聚为 2类——野生群体和家养群体 ,家养群体中大体重鹌鹑与一般体重鹌鹑遗传距离较远 ;且 Mpi- IC,Mpi- ID和α- Gpd B基因为野生鹌鹑特有的基因 ,野生鹌鹑群体的基因多样度低于家养鹌鹑 ,在中性位点家养群体比现存同种野生群体保持着更高的基因杂合度。  相似文献   

17.
绘制的垦红号小麦品种亲缘关系图清晰地绘出了农垦红兴隆科研所育成小麦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它们的墨麦血缘含量.通过对关系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垦红号小麦大多都有墨麦血缘,墨巴66在垦红号小麦品种的亲缘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克71F4-370-7可谓是垦红号小麦的祖母,意大利品种阿夫则是祖母的祖父.垦红号小麦秆强抗锈和多花高产的优...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TGA)在求解组合优化问题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单亲遗传算法(PGA)。PGA不使用TGA常用的交叉算子,而是通过基因换位算子隐含交叉算子的功能来实现进化操作,简化了遗传操作过程,并且不要求初始群体具有广泛多样性,不存在“早熟收敛”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苜蓿属植物遗传变异和分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苜蓿属植物分类和遗传变异等文献的研究,阐述了应用遗传生态学、分子遗传学和种群遗传学原理,从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研究苜蓿属粒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苜蓿属植物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展苜蓿属植物资源研究的6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家养梅花鹿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利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了我国培育的家养梅花鹿品种和品系389头雄性梅花鹿Y染色体AMELY基因部分序列,针对测序得到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筛选出6个SNPs位点,得到了6种单倍型(H1、H2、H3、H4、H5和H6)。结果表明:我国家养梅花鹿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较低,种群之间没有发生显著的遗传分化。单倍型H1为优势单倍型,在种群中有较高的频率,其次为单倍型H2,其他单倍型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