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州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柳州地面气象观测站1963~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柳州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柳州市灰霾日数12月最多,7月最少,秋冬两季占全年灰霾日数的70%以上。年灰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其中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末期是灰霾日数少而缓慢上升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是急剧上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07年灰霾日数为变化平稳但仍保持较高水平阶段。灰霾日数年际变化多与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关,而月、季的分布多受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控制。并对如何降低灰霾天气的发生频率,以及如何做好灰霾天气预测预警工作作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
鲁西北灰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玉霞  代玉田  胡雪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53-9054,9103
[目的]分析鲁西北灰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德州市11个县市1970~2009年灰霾和日照时数资料,对鲁西北灰霾天气的日、月、季、年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灰霾对日照时数的影响。[结果]一日中09:00~14:00出现灰霾频率最多,不同季节日变化不一致;一年中12月出现灰霾日数最多(200 d),其次为1月(161 d),8月最少(20 d)。从季节上来看,秋、冬季灰霾出现多,分别占全年的23%、40%;春、夏季出现少,分别占18%、20%。年际变化上,1970~1979年鲁西北灰霾出现日数最少(110 d),趋势倾向率为2.27 d/a;2000~2009年最多(724 d),倾向率为16.35 d/a。灰霾日数的区域分布,德城区最多,其次为夏津,最少为禹城。灰霾日数的年际变化多与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关,月、季变化多受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控制。[结论]该研究为灰霾的预防及其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衢州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观测资料,对衢州市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衢州市年度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02年以来呈现急剧上升趋势。衢州市秋冬季的霾天气日数占全年的72.6%左右,夏季最少。最多的月是12月,最少的月是7月。衢州市的地形地貌、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以及气象条件的变化是衢州市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2004—2013年抚顺市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抚顺市雾、霾天气均呈波动变化趋势。近10年,全年平均雾天气日数为152 d,其中以轻雾日数为主,占雾日的95%;大雾年总日数只占雾日的3%;2008年开始,抚顺市浓雾和强浓雾日数逐渐增多,特别是在2013年浓雾出现4次,强浓雾出现7次。轻雾天气夏季最多,秋冬次之,春季最少;而对于大雾、浓雾、强浓雾天气秋季最多,夏天次之。霾天气年平均出现日数为75 d,且以轻微霾天气为主,其占总霾天气日数的96%。但2012年开始轻度霾和中度霾的日数逐渐增加,2013年出现轻度霾和中度霾的日数分别为12、2 d。同时,冬季不仅轻微霾日数最多,且轻度霾、中度霾天气日数也最多,说明冬季是抚顺市霾天气的高影响季节。  相似文献   

5.
杨玉霞  董翔雁 《农技服务》2014,(10):112-112
根据德城区1971-2012年灰霾日数和1972-2010年日照时数资料,对德城区灰霾天气的日、月、季、年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讨论灰霾对日照时数的影响。从季节上来看,冬季灰霾日数最多,占全年的33.2%,秋季最少占20.7%;月变化中,1月出现灰霾日数最多(95d),8-9月最少(均21d)。该研究为灰霾的预防及其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咸宁市6个气象站1960年12月至2013年2月霾天气人工观测资料,运用趋势系数统计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咸宁市近53年来霾日数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咸宁市霾日数中间多南北少,丘陵地区多于沿江地区,年平均霾日数赤壁最多,达16.7 d,嘉鱼最少,仅1.5 d。除赤壁外,其他县市年霾日数呈减弱趋势。霾日数冬季最多,占全年的47.7%,春季、秋季次之,分别占全年的25.7%和20.5%,夏季最少,仅占全年的6.1%。咸宁市区霾日12月和1月最多,平均分别达2.1 d和1.8 d,6、7月最少,7月仅0.1 d,有近94%的年份都在6月没有出现霾天气。咸宁市区霾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阶段性明显,20世纪70年代初期是霾日数急剧上升阶段,至80年代初期维持较高的霾日数,存在着2~4年的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1-2013年菏泽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菏泽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3年菏泽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80-1990年代霾日数较少,2000年之后明显上升.菏泽年平均霾日数为10.8天.菏泽秋冬季霾天气出现多,春夏季出现少.菏泽霾天气95%以上为轻微霾(大气能见度5~10 km),相对湿度在70%~90%的占8成以上.霾日数变化对气温和风速的变化较为敏感.霾天气发生时,一般风速比较小(1~2 m/s),并以N风最多.正变湿和负变压对霾的生成和维持更加有利.连续无降水日数越长,出现霾的概率就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80—2014年连南县气象观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南县灰霾日数以12月最多,7月最少;灰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表现出秋冬季出现多,春夏季少的分布特征;连南县近35年来年灰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前22年变化缓慢略有上升,2003年以后灰霾日数上升开始明显;灰霾日数多受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所控制。  相似文献   

9.
田辉  路欣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32-332
根据周口市1971—2003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周口市灰霾天气的变化特征,并从地形气候、气象要素和城市化发展等角度,探讨了周口市灰霾天气频发的原因。结果得出:周口市灰霾日数的年代变化非常明显,且存在着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受周口市地形特点、气候条件、气象要素和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影响,灰霾天气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都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跃宁  胡森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32-134,154
利用2016年4月—2017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能见度、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和PM_(2.5)浓度等环境资料,采用二维散点图和线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合肥市灰霾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是一年中灰霾小时频率最少的月份,为0.5%,之后逐渐上升至最高点12月的38.0%;月平均小时频率为14.4%。灰霾小时频率的日分布与能见度呈相反趋势,在15:00出现频率最低,为5.2%,05:00频率最高,为27.9%。灰霾日频率和小时频率全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高和最低值均出现在12和7月,为61.3%和0,全年月均灰霾日8 d。能见度和灰霾的时间分布特征与PM_(2.5)浓度密切相关,能见度与PM_(2.5)浓度呈负相关,灰霾频率则与PM_(2.5)浓度呈正相关。灰霾天气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1—2010年平顶山市雾日和霾日资料,对平顶山市雾、霾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0年平顶山市雾和霾日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雾和霾日数分别为13.8、15.2 d;冬季和秋季的雾日数最多,其次是春季,夏季雾日数最少,春季、夏季、冬季雾日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只有秋季雾日数呈减少趋势;霾日数冬季最多,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霾日数最少,四季霾日数均呈增加趋势;2005—2010年年预报准确率为55.2%~65.0%,具有一定应用价值。雨日出现频率越高,雾、霾预报准确率则越高;雨日少,雾、霾预报准确率则相对较低,霾预报难度要高于雾,需加强雾、霾的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兰霞  张硕  薛旭  冯晓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205-206
利用洛阳市1971-2000年间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对洛阳市灰霾天气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洛阳市灰霾天气日数的年际变化很大,呈明显增长趋势,且一年中不同月份灰霾日数明显不同,以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并分析了灰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受风速风向、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气象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利用西藏日喀则地区7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近30 a的观测数据,分析日喀则地区近30 a大风天气的月际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并说明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30 a来日喀则地区的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季和春季,秋季次之,夏季平均大风日数最少;近30 a来日喀则地区的西部出现大风天气最多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占总大风日数的41.7%,2000-2010年次之,20世纪90年代中大风日数最少,1984年出现了大风日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4.
叶兴荣  康健  赵兵  陈翰之 《农林科学实验》2013,(23):251-251,253
通过分析灰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灰霾形成时湿度要素的变化,找出灰霾天气的判断依据,为地面气象观测中记载霾天气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江苏省宿迁市气象观测资料和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霾与清洁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霾天气过程的污染物特征以及两者的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宿迁市2000年之前霾日相对平稳,之后突增,2008—2010年为下降期。10月至翌年1月及6月霾日较多,由于夏收秋收期间秸秆燃烧的影响,导致6月、10—11月霾日和污染事件增多。2006—2009年清洁天气较多,2010年以后清洁天气相对较少。夏季清洁天气最多,冬、秋季次之,春季最少。(2)霾天气过程发生时空气质量良至严重污染,空气质量越差,出现频率越小。10月至翌年3月及6月出现霾天气过程时,空气质量能达到中度污染及以上级别,其他月份出现霾天气过程时,空气质量均为良或轻度污染。霾天气过程首要污染物有PM_(2.5)、PM_(10)、O_3和NO_2,PM_(2.5)贡献最大,其次是PM_(10)和O_3。(3)静风出现霾的频率最高,其次为SE风,NE风出现清洁天气的频率最高,其次为ENE风。风速越小,霾出现频率越高,风速大,清洁天气出现频率高。降水日与霾日的变化基本呈反位相,而与清洁天气日数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湿度90%时,相对湿度越大,霾出现频率越高,相对湿度大,清洁天气出现频率也高。(4)宿迁地区出现重度霾时,高空多受西北或偏西气流控制,地面处于均压场中。77.3%的重度霾伴有低层逆温,逆温层的高度很低,对污染物的扩散起抑制作用,其他5、6月的重度霾低层多为相对稳定的等温层结。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6—2016年三穗县地面气象观测站出现暴雨的降水资料,分析暴雨和大暴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分布特征,结合运用小波分析三穗县暴雨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三穗县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近31年三穗县暴雨总日数为67 d,年平均暴雨总日数为2.23 d;三穗县共出现暴雨日数64 d、大暴雨3 d。近31年三穗县暴雨日数出现了低→高→低→低的波动变化,20世纪90年代暴雨日数出现最多,20世纪80年代和2010年后暴雨日数持平。三穗县暴雨多出现在4—9月,约占总暴雨日数的92.5%,集中出现在5—8月,7月份出现次数最多,暴雨出现最少的为11月;三穗县出现大暴雨次数偏少,其中夏季出现频率较高。三穗县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有利于暴雨天气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暴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为高空槽、低涡、急流、中低空切变、地面冷锋等。  相似文献   

17.
1979~2009年抚顺地区高低温天气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鑫  全美兰  葛权哲  冯雪丹  王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94-13895,13897
利用抚顺地区3个气象观测站1979~2009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进行年际、年代际、月、空间变化统计,探讨抚顺地区高、低温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年际、年代际、月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地区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7~8月,20世纪90年代最多,80年代最少。低温天气主要出现在1月,90年代最多,80年代最少,高、低温日数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安阳1971--201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安阳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其结果是:灰霾天气年际变化很大,1971--2000年平均每年出现1.5次,而2001年至2017年,平均每年就达90.2次,呈迅猛上升趋势;灰霾天气季变化也存在差异,主要出现在冬季,其次是春秋季,夏季最少。本文从气象因素和安阳特殊的周边环境因素分析了本地近几年灰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辽宁省营口市的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资料,对雾—霾天气的年、月、日分布特征和各等级雾—霾所占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营口市近年来雾—霾天气的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雾—霾天气以轻雾和轻微霾为主,雾占9.1%,年平均雾日为7 d,重度霾和中度霾很少,平均每年约为0.25、0.58 d。雾主要出现在9月至次年4月,轻雾和霾主要出现在7月至次年1月,轻雾和霾在1月和8月出现双高峰值,轻雾在8月最多,霾在1月最多,春冬季霾明显比轻雾多。雾在8:00出现的次数最多,其次是2:00,14:00最少;霾在8:00出现的次数最多,14:00次之,2:00最少。  相似文献   

20.
王福淳  刘明芝  张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49+4751-4749
利用1958~2013年本溪县大雾日数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本溪县近56年不同时段大雾天气出现的气候特征、变化趋势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本溪县全年大雾天数呈正态分布,以9月为最多;而年代变化则以20世纪80年代为最多,90年代次之,60年代最少;秋季大雾日数最多,夏季次之,冬季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