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春化发育特性,给小麦品种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的29个基因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春化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穗分化的起始和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化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苗穗期(出苗期至抽穗期经历的天数)、出苗期至幼穗分化二棱期的天数均随春化时间的延长而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但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取相异性指标5,可分为春性(S)、弱春性(PS)、半冬型偏春性(PWS)、半冬型偏冬性(WS)和冬型(W)5个类型.春性品种和弱春性品种不经春化处理也可正常完成幼穗分化过程、正常抽穗,半冬型偏春性品种正常幼穗分化需要0~2℃的低温10 d,半冬型偏冬性品种0~2℃的低温达到20 d才能完成正常的幼穗分化,冬型品种正常幼穗分化需要30 d 0~2℃的低温.半冬型偏春性品种、半冬型偏冬性品种和冬型品种如不经过低温春化处理,穗分化都在二棱期停留.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生长锥分化与温光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生态类型的七个小麦品种生长锥分化进程及其与温光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长锥分化进程随品种类型而异,春性品种快于冬性品种,但差异最大的是单棱期至二棱初期.伸长期与日平均温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即温度越高,天数越短.此外,还发现伸长期存在着"积温效应".日照长度是影响单棱期至二棱初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所有品种单棱期至二棱初期的天数均与此期的平均日长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冬性品种还与日平均温度呈正相关.高温长日加速二棱初期至雌雄蕊分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不同类型品种的大、小麦各生育阶段和穗原基分化的特点,及光温等因子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大麦早熟发育特点、生长锥分化及营养、生殖生长的转折点提出了不同看法。1.同类型大麦与小麦相比,出苗~抽穗各阶段差异极小。大麦早熟主要是抽穗~成熟时间短。2.不同类型、播期间以出苗~拔节天数变化最大。大麦早熟优势主要是穗分化开始早、进程快。大麦最小营养生长期明显比小麦短,且各类型间差异极小。3.伸长期的出现与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是积温效应,而与春化无关。认为小麦对春化反应敏感期及营养、生殖生长转折点是单棱~二棱;而大麦是二棱~三联期。4.拔节~成熟期温度对各生育阶段持续期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且为负值。出苗~拔节春化反应极弱的春性大麦品种与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而有春化反应的大、小麦品种,低温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光周期对小麦穗分化的影响。[方法]以泰山9818、泰山21、4133J、30等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进行不同时间日照的光周期处理,研究光周期对冬小麦穗分化的影响。[结果]J30是光周期敏感型品种,泰山9818、4133、泰山21是光周期不敏感型品种。光周期敏感型品种的生长短日照时受到抑制,护颖至小花分化期的天数最小,二棱期的出现、通过及雌雄蕊的出现受到的抑制最强烈。光周期不敏感型品种受8 h短日照的抑制程度要明显小于光周期敏感型品种,二棱初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雄蕊-抽穗期受到的抑制最强烈,其次是二棱初期-护颖分化期。大穗型品种泰山9818受短日照的抑制程度明显大于多穗品种泰山21、4133。[结论]穗分化的某一阶段不能作为小麦通过光照阶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光周期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各穗分化期均受到光照长度的控制,在全期短日照条件下,二棱期、护颖期、雌雄蕊分化期的出现受到强烈的抑制.在前期长日照的基础上,不同时间转入短日照后.随时间后延,短日抑制效应减弱.雌雄蕊期由长日转入短日时,依品种、温度及前期长日照的日照长度不同,穗分化进程所受抑制程度有差别,光周期不敏感品种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基本不受影响.小麦幼穗分化对光周期变化的反应具有'滞后"现象.本文认为,随品种、温度及日照长度的不同,小麦对光周期反应的要求可能在二棱-抽穗的任一时期内完成.不宜用某一特定的穗分化期来标志光照阶段的开始与结束.  相似文献   

6.
播期对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幼穗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春化作用与器官建成的关系,采用Excel,DPS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春季3个播期对4个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京841、川麦107、扬麦16、高原602)幼穗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性越强的小麦品种在春季播种幼穗分化可正常进行,而冬性品种不经过春化作用无法正常进入二棱期;春性小麦品种可正常完成幼穗分化的前提下,随着播期推迟,进入二棱期推迟,但整个幼穗分化所需要的时间缩短;同一小麦品种,无法进入二棱期的处理植株干物质量、植株含氮率、植株氮素积累量均明显低于幼穗可正常分化的处理;同一小麦品种可完成幼穗分化的处理中,随着播期推迟,植株含氮率、氮素积累量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二棱、四棱、六棱大麦7个品种多年观察表明,各品种于二叶期幼穗开始分化,二棱期以后叶龄与幼穗分化的对应关系不够稳定,雌雄蕊分化期开始后最后三个叶龄期与幼穗分化的对应关系比较稳定。各品种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时幼穗正处内外颖分化期,第二节间伸长时幼穗为雌雄蕊分化期,第三节间伸长时幼穗为药隔期,第五节间伸长时幼穗为四分体期。幼穗分化进程与幼穗长度的对应关系也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夏播小麦幼穗分化的各个时期与生育时期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其全过程经历的时期为18—19天,比春播小麦缩短8天左右。其幼穗分化是在高温条件下(日平均气温26℃)完成的,是分化过程缩短的主要原因,但其分化期间所需的总积温(450℃)与春播小麦大体接近。其分化期间日平均可见光照时数(14小时)与春播小麦接近,完全可以满足小麦对光照的要求。夏播小麦二棱初期以前各分化期间隔时期与春播小麦相接近,二棱初期以后间隔时期比春播小麦缩短1—3天。其幼穗分化时期虽然比春播小麦缩短了近(1/3),但对穗部发育性状影响不大,而且结实小花数却增加了(每穗平均0.8个),结实率提高到70%左右,其原因可能与夏播生态条件下幼穗分化强度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穗分化不同阶段对小穗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春小麦穗分化的不同阶段对小穗数的影响,以小穗数有差异的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其穗分化各个阶段的天数与总小穗数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尽量加快伸长期、单棱期的分化速率,缩短这2个分化时期的时间、延长二棱期分化的天数是提高春麦总小穗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小麦高产品种幼穗分化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关中,黄淮麦区大面积种的几个高产小麦品种和具有高产性状几个品系的穗分化发育特性的研究表明,在幼穗分化过程中,提高单棱分化速率,增加单棱分化数目,延长二棱分化时期,是形成大穗(多小穗)的发育基础,促进分蘖穗与主茎穗在小花原基分化期达到同步分化,是形成穗匀发育基础,也可做为育种实践的相关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1.
光周期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各穗分化期无受到光照长度的控制,在全期短日照条件下,二棱期,护颖期,雌雄蕊分化期的出现受到强烈的抑制。在前期长日照的基础上,不同时间转入短日照后,随时间后延,短日抑制效应减弱,雌雄蕊期由长日转入短日时,依品种,温度及前期长日照的日照长度不同,穗分化进程所受到报制程度有差别,光周期不敏感品种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小麦在春篱分期播种条件下的幼穗分化过程与温度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后移,平均日均温升高,春型小麦幼穗分化历时缩短,但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冬型小麦则幼穗分化历时延长,所需积温增加,且冬性越强,需积温越多。  相似文献   

13.
覆膜对冬小麦穗分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6个品种穗分化进程连续2a的研究表明,覆膜能显著加快冬小麦穗分化发育进程,其主茎伸长期和单棱期穗分化开始日期比露地小麦平均提前6.5d和9.5d,持续天数则相应缩短2.0d和6.1d,二棱期分化开始日期比露地小麦提前12.0d,持续天数延长9.5d。二棱期分化天数增加是地膜小麦形成大穗的主要原因,覆膜能缩短分薛穗与主茎穗之间(开始)穗分化的差异天数,地膜小麦分薛穗单棱期分化开始日期与主茎开始日期差异天数比露地小麦缩短,I薛平均缩短2.3d,Ⅱ薛平均缩短4.7d,Ⅲ薛平均缩短16.2d;地膜小麦分薛穗的二棱期与露地小麦分薛穗的二棱期相比,I薛比露地小麦缩短2.9d,Ⅱ薛缩短4.5d,Ⅲ薛缩短10.0d,覆膜缩小了分薛穗与主茎穗之间的差异,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和形成穗匀的发育态势。  相似文献   

14.
玉米穗分化与叶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春、夏、秋和晚秋玉米的各个播期中,以春玉米的全生育期最长,出苗至穗开始分化所需日数最多,穗分化经历日数最多。穗分化时期与展开叶两者之间表现出较稳定的同伸关系。叶龄指数与穗分化时期之间相关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以导入黑麦外源基因创造的抽穗期特晚的多小穗吕系10-A及其改良系为供试材料,在幼穗分化过程的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四分体时期分别测定了赤霉素,生长素,玉米素和脱落酸等4种激素。对不同时期的各种同源激素与抽穗期的相关研究表明,GA3和IAA含量,ZA/IAA值,ZT/ABA值,ZT/GA3值和GA3/IAA值均对小麦抽穗期有影响,而ZT和ABA含量以及IAA/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生态型小麦在春季分期播种条件下的幼穗分化过程与温度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播期后移,平均日均温升高,春型小麦幼穗分化历时缩短,但所需积温相对稳定;冬型小麦则幼穗分化历时延长,所需积温增加,且冬性越强,需积温越多。  相似文献   

17.
将多小穗小麦10-A与普通小穗小麦绵阳11和矮孟牛,及其杂种F1的幼穗分化特点作了系统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A具有小穗分持续期长和小穗分化率速率高等两个显著特性,其中,小穗分化持续期长的特殊未在杂种F1中表达,而小穗分化速率高的特性不仅能在杂种F1代中表达,且出现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水稻幼穗分化始期的判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Oryza sativa L.)幼穗分化始期的判断技术,包括根据抽穗前天数、叶龄余数推算,根据叶龄指数推算,根据生育积温指数、拔节期、双零叶出叶速度判断和直接镜检等判断水稻幼穗分化始期的技术。这对于水稻栽培测报、田间管理、杂交水稻制种的花期预测和调节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三年田间试验观察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温度条件与冬小麦各穗分化期之间的持续日数,小穗分化速率及与分化小穗数目的关系。并确定了穗不同分化时期有利于小穗分化的温度指标。研究表明,单棱期至护颖分化期为决定小穗数目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中,日平均气温≤7.5℃的日数愈多,分化期间的持续时间愈长,则小穗数愈多。同时,从小花分化到顶端小穗分化期间的日平均气温≤10.5℃日数愈多,持续时间愈长,也有利于小穗分化。  相似文献   

20.
1987和1993年分别用石蜡切片法对杂交中稻汕优63休眠芽幼穗分化发育的进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研究了它与头季稻生长发育和收获的关系,以及它发育成熟的天数和积温。结果表明,汕优63休眠芽伸长与幼穗分化发育开始于头季稻齐穗后7-10天。营养生产与生殖生长并进,穗发育由上而下开始分化。头季稻成熟期,休眠芽穗发育进程最高为雌蕊形成期,以倒3芽为最快;稳分化进程最低为第一苞分化期,以倒5芽为多。各节芽分化至齐穗期需38-45天,积温943.9-1050.2℃。芽长度的变化与穗分化进程无明显相关性。从芽穗发育进程规律来看,头季稻齐穗后15天为促芽肥最佳施期。头季稻成熟期适时收割确保再生稻安全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