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不同部位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7份地黄种质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以梓醇为对照品,采用硫酸-香草醛显色法于510 nm对地黄叶片和根中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1~0.25 mg/mL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1.191 7ρ-0.003 5,相关系数R2=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为1.61%。地黄叶片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普遍高于根含量。试验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以用于对地黄根和叶片中总环烯醚萜苷进行含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区地黄产量及指标成分的HPLC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地黄北京3号为实验材料,利用HPLC测定地黄样品指标成分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并采用SPSS分析不同产区地黄样品指标成分和产量的差异,寻找与道地产区在产量和成分上相近的产区以扩大地黄的适宜种植区.结果表明,(1)不同产区地黄样品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温县道地产区(对照)较高分别为1.47%和0.035%,获嘉为1....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小秦艽花中总环烯醚萜和总酚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测定10个药材样品中的含量。[方法]分别以龙胆苦苷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和总酚酸含量的方法。[结果]10批小秦艽花样品中环烯醚萜含量为67.95~155.16 mg/g;总酚酸含量为9.54~17.04 mg/g。[结论]2种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评价小秦艽花的质量以及资源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建立宝盖草(酒制宝盖草)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梓醇为对照品,经过酸水解,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显色后在463 nm处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表明,在4μg/ml至20μg/ml的浓度范围内,梓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测定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为85-5脱毒怀地黄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85-5脱毒怀地黄喷施不同浓度膨大素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随着膨大素喷施浓度和喷施次数的增加,85-5脱毒怀地黄的株高、叶面积和冠幅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产量、梓醇含量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膨大素浓度为1.333 mg/L 喷施2次时,85-5脱毒怀地黄的产量、梓醇含量和毛蕊花糖苷含量达最高,分别为4962.67 kg/667m2、(9.90±0.06)mg/g 和(1.18±0.02)mg/g。膨大素浓度为1.333 mg/L 喷施2次时,85-5脱毒怀地黄可获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育怀地黄优良新品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怀地81与5个怀地黄主栽品种的指标成分——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并采用SPSS分析其单株鲜质量和指标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怀地黄单株鲜质量依次为怀地8185-5金九怀丰沁怀北京3号,怀地81与其他主栽品种差异极显著;梓醇含量依次为北京3号(1.601%)沁怀(1.588%)怀地81(1.314%)金九(1.277%)85-5(1.073%)怀丰(0.924%),怀地81梓醇含量与金九差异不显著,与其他主栽品种差异极显著;毛蕊花糖苷含量依次为怀地81(0.096%)沁怀(0.069%)85-5(0.047%)北京3号(0.035%)怀丰(0.023%)金九(0.022%),怀地81毛蕊花糖苷含量与5个主栽品种差异极显著。说明怀地81单株鲜质量和指标成分综合性状较主栽品种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药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赟  李朝晖  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59-12860
[目的]建立栀子药材中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甲醇为空白,在波长238nm处测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结果]栀子苷在7.82~31.3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9.20%,RSD值为4.73%(n=5)。江西产药材中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最高。[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栀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管花肉苁蓉物质成分动态变化规律,分析管花肉苁蓉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可溶性糖、淀粉、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甘露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管花肉苁蓉全生育期内,可溶性糖含量持续降低,由146.89mg/g降低至54.28mg/g,淀粉含量在未伸长期内不断升高,峰值为44.87mg/g,出土后迅速降低。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呈现"S"型,在伸长期达到142.11g,之后相对稳定。2)营养生长阶段,相同质量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甘露醇含量不受季节影响,松果菊苷含量和毛蕊花糖苷含量随着管花肉苁蓉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增加而降低,甘露醇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全生育期内,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累积量表现为未伸长期伸长期现蕾期开花期蒴果形成期。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甘露醇累积量在营养生长阶段不断升高,出土开花后不断降低。3)相关分析表明松果菊苷含量、毛蕊花糖苷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7和0.89。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山葡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意义,以山葡萄双优果实为材料,应用HPLC-MS/MS技术,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色苷生物合成结构基因F3′H和F3′5′H的表达。结果表明:转色至采收,共检测出花色苷花翠素类7种、花青素类5种、花葵素类1种。F3′H花后1周为上调表达,至转色为下调表达,转色后至采收为上调表达;F3′5′H自花后至转色为下调表达,转色后至采收为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不同地黄种质在山西南部的适应性,2017—2018年对搜集到的9份地黄种质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表型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黄种质在叶片性状、根部性状方面变异较大;小区产量北京3号和白高于其他种质;不同种质的梓醇含量为0.30%~1.73%,毛蕊花糖苷含量以吨王最高。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吨王和北京3号可作为山西南部地黄栽培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产区地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石蜡切片法、薄切片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区地黄块根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结构以及有效成分梓醇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用SPSS 10.0软件系统分析了不同产区的主要生态因子与地黄块根中梓醇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黄道地药材怀地黄从外观上有以下特征:颜色较深,为黄褐色,形状为块状,最粗处直径大,长度/粗度比值小。而其解剖构造上的特征如下:横切面有菊花心,其他产区的地黄没有菊花心;怀地黄木质部/韧皮部的比值为3.7,木质部及木质部中薄壁细胞所占的比例都较其他产区要高。怀地黄中主要药用成分梓醇的含量也高于其他产区,通常都在9%以上。土壤类型与地黄块根中梓醇含量密切相关,怀地黄的道地产区土壤为砂壤土,是由黄河冲积而成的,这种土壤的特点是pH值为7.5~8.5、透气性好、持水保肥能力差。说明透气性好的弱碱性土壤适合地黄生长和梓醇积累。外地引种怀地黄块根有逐步退化变小的趋势,说明怀地黄之所以能成为“道地药材”与怀庆地区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醛氧化酶(AAO)和玉米黄质环氧化酶(ZEP)在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间接途径合成中发挥主要调节作用,它们是ABA合成相关基因。以桑树栽培品种嘉陵40号(Morus atropurpurea Roxb.)果实为材料,测定其发育过程中ABA的含量,分析桑椹成熟过程中ABA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ABA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果实发育的影响,为研究ABA在桑椹成熟和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从单倍体川桑(Morus notabilis Schneid.)基因组数据库(http://morus.swu. edu.cn/morusdb)下载的ABA合成相关基因序列,对其DNA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使用RNAiso Plus(TaKaRa)提取总RNA。以cDNA为模板,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和不同处理桑椹中ABA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椹发育过程中的ABA含量。【结果】在川桑基因组数据库筛选鉴定到6个ABA合成相关基因:1个MnAAO、2个MnZEP和3个MnNCEDMnNCED1-3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聚类分析表明它们与双子叶果树NCEDs序列同源性较高,与单子叶植物同源性较低;转录分析表明它们在叶中转录水平相对高于其他组织,在根中最低。其中MnNCED2MnNCED3在根、皮、冬芽、雄花、叶中的转录水平较高。随着果实的发育,ABA含量在转色期开始逐渐上升。外源ABA处理后,桑椹脱落率升高,而氟啶酮(fluridone)可以抑制桑椹的脱落。MnNCED1-3在果实发育中后期的转录水平较高,与ABA含量的升高相一致,而MnAAOMnZEP1-2在中后期下调。离体桑椹经ABA处理后,MnNCED1MnAAOMnZEP1的转录水平直到第4天才出现上调,MnNCED3在第3天和第4天被上调,MnZEP2一直上调;氟啶酮处理后MnNCED1MnZEP2的转录表达量只在第1天和第3天被下调,MnAAOMnZEP1只在第4天升高,MnZEP1只在处理后第1天被下调,MnNCED2在ABA和氟啶酮处理后均被下调。【结论】从桑树中获得了6个ABA合成相关基因MnAAOMnZEP1-MnZEP2NCED1-NcED3,MnNCEDs在果实发育中后期的转录表达相对较高,并与ABA的含量变化相一致,可能对ABA的合成起主要调控作用,外源ABA处理能够促进桑椹的成熟和脱落,氟啶酮处理能够抑制桑椹的成熟和脱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拟南芥中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cs,简称硫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谱,为筛选控制硫苷合成的关键基因、解析硫苷的生物合成规律及其在植物抗逆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AtGenExpress和PLEXdb中的10组表达谱芯片数据和2组转录组数据分析拟南芥中硫苷生物合成途径82个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10个硫苷合成途径的关键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表达谱进行验证;并利用STRING v10软件分析硫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的相关性。【结果】组织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拟南芥硫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模式差异较大,相关基因在营养器官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在生殖器官中的表达量则较低,表明硫苷主要在营养组织中合成;其中脂肪族硫苷合成相关基因在茎、叶等地上营养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吲哚族硫苷合成相关基因则在根、茎、叶等地上和地下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且基因在同一组织的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通常具有差异,表明基因的表达还具有时空特异性;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证明10个硫苷合成途径代表基因的表达谱与芯片数据的结果保持一致;胁迫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脂肪族和吲哚族硫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均受到部分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子的诱导表达,其中吲哚族硫苷合成相关基因更易受到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甘蓝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桃蚜(Myzus persicae)等生物和低温(4℃)、高盐、高温(38℃)等非生物胁迫因子的诱导表达;共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脂肪族和吲哚族硫苷合成分支途径内相关调控基因与结构基因的表达模式的相关性较高。【结论】拟南芥硫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主要在营养组织中高表达,在种子中低表达;植物中存在一个硫苷转运系统,负责将营养组织中合成的硫苷转运到种子中贮藏;硫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病原菌、虫害、高温等逆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吲哚族硫苷合成相关基因更易受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子的诱导表达,说明吲哚族硫苷可能对植物抗性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施用NEB对重茬地黄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重茬地黄出苗率、保苗率、单支重量及平均窝重、根茎是否膨大、梓醇含量的测定,分析NEB对重茬地黄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施用NEB能有效提高地黄出苗率、保苗率,有效防止地黄死苗;提高有效成分梓醇含量。相比对照,低浓度NEB(3 000 mL/袋兑水)对地黄平均每窝重量和根茎膨大影响显著,解决了连作障碍导致地黄块根不膨大的问题。[结论]施用NEB可作为解决重茬病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万海1号”和“万海4号”2个海南产油茶 ( Camellia vietnamensis )优良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新一代高通量Illumina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二者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万海1号”的特异性基因中,有651条被注释到与植株抗病性相关的途径,约占5.26%,有510条被注释到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途径,约占4.12%;“万海4号”中有169条特异性基因被注释到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油菜素类固醇生物合成、类固醇生物合成和单萜类生物合成等植物次生代谢相关途径。2个样本的单拷贝同源基因多被富集到与抗氧化能力相关的GO条目,以及与氨基酸合成代谢相关的KEGG条目,且P值均小于0.05,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本试验可进一步探究海南本地油茶的生理特性及代谢过程,作为海南本地油茶的优良品种选育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短期遮阴对茶树嘌呤碱、氨基酸和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遮阴处理对茶树嘌呤碱、氨基酸和多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对一年生茶树扦插苗短期遮阴处理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茶树三大代谢产物含量(嘌呤碱代谢,氨基酸代谢,多酚类代谢)及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短期遮阴处理使得儿茶素总量略下调,可抑制咖啡碱的合成,大幅提高氨基酸的合成。遮阴8 d可以使其氨基酸总量增加58.5%,其中茶氨酸含量增加了近6倍。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来看,短期遮阴处理对一些基因的表达影响很大,如TCS1、PAL、F3'H和ANR2。遮阴处理对茶树扦插苗中嘌呤碱、氨基酸和多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明根系对色素腺体密度和棉酚含量的影响,以离体条件下的无根幼苗、不同生根状态幼苗以及无菌种子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茎叶色素腺体密度、棉酚含量以及棉酚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根状态幼苗中,色素腺体密度和棉酚含量与一定范围内生根数呈显著正相关,随后趋于平稳。荧光定量PCR显示,棉酚生物合成关键基因GhCDN1GhWRKY1表达量在生根数多的无菌苗中显著增高,而对棉酚合成具有反馈调节作用的 GhCYP706B1表达量呈现相反趋势;无根幼苗茎叶腺体密度和棉酚含量均显著低于有根幼苗,棉酚生物合成关键基因GhCDN1GhWRKY1 GhCYP706B1表达量反而高于有根幼苗。有根幼苗中根的棉酚含量显著高于茎和叶,无菌种子苗根系中棉酚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茎和叶。说明棉花根系能对棉酚含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影响腺体密度。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根系是棉酚主要合成部位,地上部分也存在少量的棉酚合成,只是不能引起棉酚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凤丹’牡丹花色变化过程中花瓣色素及相关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凤丹’牡丹在开放过程中花色由紫红色变白的现象,以‘凤丹’5个不同开放时期的花瓣为试验材料,分别运用色差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荧光定量PCR测定花色表型、花色素成分及质量分数和花青苷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分析花瓣色素与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花的开放,红色大幅减退,明度变大,彩度降低;‘凤丹’花中检测出2种花青苷(芍药花素-3,5-二葡糖苷和矢车菊素-3,5-二葡糖苷)和8种单体酚。花开放过程中,总花青苷和总黄酮质量分数逐渐减少,总花青苷质量分数降低幅度更大。花青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PAL、DFR、ANS和转录因子MYB22、bHLH1的表达模式与总花青苷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且这些基因的表达量与总花青苷质量分数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研究发现,‘凤丹’花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总花青苷质量分数大量减少。PAL、DFR、ANS是参与‘凤丹’花青苷合成的关键结构基因,转录因子MYB22及bHLH1可能对结构基因DFR和ANS的表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禾谷镰刀菌侵染后玉米幼根内转录组的变化情况,利用RNAseq对禾谷镰刀菌接种后6和18h的感病玉米自交系Y331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接种后玉米幼根内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表明:接种禾谷镰刀菌后,玉米幼根内共有5 153个基因差异表达;在接种后上调表达的聚类中,多种抗病过程相关的基因显著富集,包括苯丙烷类次生代谢物质合成过程的基因以及植物激素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和乙烯(Ethylene,ET)合成、响应及信号介导途径的基因;在下调表达的聚类中,植物生长发育、基础物质和能量代谢相关过程的基因显著富集。进一步分析发现:ET相关过程的基因在聚类1和聚类6中显著富集,均在接种后6h前上调表达;苯丙烷类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和镰刀烯醇毒素(Deoxynivalenol,DON)解毒相关基因在接种后上调表达。研究表明,SA、JA/ET、苯丙烷类次生代谢物和DON解毒基因在玉米和禾谷镰刀菌互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