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农业远程教育存在着远距离音频和图像传播困难、信息量较小、成本较高的状况。而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由于提高了网络的整体吞吐量,安全性大大改善,能满足网络实时教学的要求。该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农业远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论述了IPV4和IPV6的关系,阐述了IPV4和IPV6的基本特征及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3.
一、Internet的发展历程 Internet的发展速度之快,对人类进步的影响之大,是本世纪其它重大科学技术所不可比拟的。 1.Internet的概念形成 1961年提出的“分组交换理论”形成了今天Internet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完全不同于在电话通信中采用的“电路交换理论”,具有革命性的进步。1969年,在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构想。同年,第一个Internet的标准性文件RFC产生。 2.Internet的技术实现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信部门纷纷开始建立提供X·25服务的分组交换通信网络。1974年专家提出采取传送…  相似文献   

4.
基于Internet作物布局专家支持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农业专家支持系统发展状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nternet作物布局专家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分析了该作物布局专家支持系统实现的软硬件环境,并提出了具体实现步骤和软件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5.
Internet环境下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 ,企业新管理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 ,企业的生存环境、经营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财务软件已无法适应Internet环境下企业发展的要求。如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开发新一代的财务软件 ,成为企业界与财务软件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传统财务软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着眼于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建设 ,提出了新一代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历来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农业应用的重点领域和学术热点,Internet为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善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又为基于Internet的专家系统应用推广提供了先决条件.本文重点论述了基于Internet的关中西部种植业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以促进地区电脑农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随着Internet发展图书馆网络化成为必然,梳理了图书馆网络、校园网和Internet之间的关系,分析了Internet对图书馆的影响,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基于Internet的实时视频流传输对网络带宽、时逮和丢包率的要求,从流媒体协议、视频数据压缩及应用层QoS控制3个方面,对基于Internet的实时视频流传输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理论、小波变换特点及RTP/RTCP协议的基础上,服务端根据客户端对视频图像画质的不同要求(图像清晰度优先或图像流畅性优先),判别网络拥塞状况后自适应调整视频资料发送策略,从而实现基于Internet的实时视频流的动态QoS传输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Internet网上信息检索的特点,Internet网上信息检索新动向,农业信息的特点,强化意识,推动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强化Internet网与农业信息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下一代测序技术凭借其高通量的特点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转录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畜禽转录组学的研究是国内外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内容。文章综述了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原理及特点,转录组学的研究概要,重点介绍了下一代测序技术在畜禽转录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对下一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进入越来越多学生的生活中。在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本文旨在全面分析网络对学生道德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用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供广大涉网学生借鉴。  相似文献   

13.
邓志英  黄毅  方威  熊曦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5):1422-1428
【目的】研究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变化间的关系,为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及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1—2018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将农业经济结构细分为狭义农业经济结构和广义农业经济结构,以互联网普及率指标表示互联网技术发展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变化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截至2018年底,我国30个省份互联网普及率为56.37%,是2001年的14倍,但互联网普及率存在不均衡现象,在沿海发达地区普及率最高的省份为78.00%,而西部地区普及率最高的省份不到50.00%。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47.63%,是2001年的2.5倍,农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相对于狭义农业经济结构,互联网普及率提高1%,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提高0.33%,而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提高1.00%,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提高约0.60%;相对于广义农业经济结构,互联网普及率提高1%,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所占比例提高0.04%,而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提高1%,林业、牧业、渔业产值所占比例比例约提高0.10%。对农业经济结构影响而言,互联网普及率与物流水平适配性呈递增规律,且适配性对狭义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更明显。另外,财政支农对经济作物种植的影响是负向,表明财政支农政策在保障粮食作物种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力资本平均受教育水平仍然偏低。【建议】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农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精准服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物流能力与互联网技术间的适配性;提高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应用中的人力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互联网农业信息网站的迅速发展目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为在线统计农业信息网站信息提供了条件。本文采用元搜索结合网络爬行技术,采集互联网上农业网站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对农业网站的数量、行业分布、地域分布、流量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当前农业互联网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集成的结果,是当前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制高点,其连接着比互联网更多的物品,具有更全面的感知、更深入的智能化、更广泛的信息共享及更真实的互联互通。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中的具体应用,应用涵盖多个农业领域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环境资源的监测、农业生产活动的精确管理、水利灌溉的监控、农产品溯源及农产品物流等。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在核心技术的开发、技术标准的制定、网络安全及高效率应用等方面还存诸多的不足。文章提出从加强农业物联网软硬件技术的研究、强化农业物联网人才队伍建设、加速推进农业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加强农业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与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及引导多类型资本的投入、培育全产业链共赢的商业模式等方面加强中国农业物联系网建设的建议,以推动中国农业物联网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物专家系统发展概况与趋势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概括了国内外作物专家系统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指出了运用“3S”技术、网络化服务等是今后作物专家系统的发展趋势 ;阐述了今后作物专家系统重点预解决的问题 ,指出了提高作物专家系统综合性和实用性 ,增加专家系统的智能性等是国内外作物专家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关键技术,包括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阐述了基于RFID和传感网络的物联网架构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对物联网在现代烟草农业的应用提出见解;最后展望了物联网应用于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改变粗放的烟苗生产、管理方式,对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以其迅猛的发展和独特的优势,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本文客观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指出正确区分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科学、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积极作用,着眼于加强网络文化和舆论阵地建设,强化网络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的结合,建立适应网络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精神,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以我国大型商业连锁健身产业知名品牌的力美健连锁健身俱乐为个案,对其发展现状和“互联网+”的营销模式进行了探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模式有互联网+微信公众号营销模式、互联网+口碑营销模式、互联网+关系营销模式和互联网+广告营销模式等,力美健健身俱乐部的这些营销模式为促进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