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大型绿藻浒苔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浒苔属(Enteromorpha)藻类属绿藻门石莼科大型绿藻,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的海洋中,我国产量十分丰富.概述了浒苔属植物的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及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生物防治的办法,为浒苔的综合开发利用和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RAPD技术对礁膜、袋礁膜和宽礁膜进行了DNA多样性分析,这3种礁膜的基因组DNA分子量均约23Kb。在使用的88个随机引物中,有43个引物在所有样品中都能重复性较好地扩增出条带清晰的多态性片段,多态引物比例为48.86%,袋礁膜、宽礁膜和礁膜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55.93%、65.28%和53.14%。礁膜与宽礁膜、宽礁膜与袋礁膜以及礁膜与袋礁膜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4118,0.4148,0.4375。通过对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采自3个不同海区的样本为同一礁膜属的3个种,与传统分类鉴定结果相吻合。UPGMA和NJ法构建的种间分子系统树一致,结果是宽礁膜和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宽礁膜与袋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礁膜与袋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这与宽礁膜与礁膜共有形态特征较多,袋礁膜与宽礁膜、礁膜共有形态特征少相验证。  相似文献   

3.
用RAPD技术对礁膜、袋礁膜和宽礁膜进行了DNA多样性分析,这3种礁膜的基因组DNA分子量均约23Kb。在使用的88个随机引物中,有43个引物在所有样品中都能重复性较好地扩增出条带清晰的多态性片段,多态引物比例为48.86%,袋礁膜、宽礁膜和礁膜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55.93%、65.28%和53.14%。礁膜与宽礁膜、宽礁膜与袋礁膜以及礁膜与袋礁膜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4118,0.4148,0.4375。通过对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采自3个不同海区的样本为同一礁膜属的3个种,与传统分类鉴定结果相吻合。UPGMA和NJ法构建的种间分子系统树一致,结果是宽礁膜和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宽礁膜与袋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礁膜与袋礁膜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这与宽礁膜与礁膜共有形态特征较多,袋礁膜与宽礁膜、礁膜共有形态特征少相验证。  相似文献   

4.
孙东  孙存华  段维军  施剑杰  李百伟  王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36-6938,6942
采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宁波周边海域采集的11个石莼属样品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宁波地区石莼属绿藻有4个种类,其中3个为已知种类,分别为浒苔(Ulva prolifera)、曲浒苔(Ulva flexuosa)和孔石莼(Ulva.pertusa);1个为无法确定的种类(Ulva spp)。  相似文献   

5.
大连海区潮间带海藻附生细菌的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分离自石莼、浒苔的16株附生真菌作指示菌,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对从石莼Ulva lactuca、孔石莼Ulvap ertus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的79株细菌进行拮抗试验,获得有拮抗活性的菌株47株,占总测试菌株的59.5%。不同海藻表面拮抗细菌的分布比例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海藻表面的附生细菌可能帮助宿主阻止真菌等表面污损生物的附着。  相似文献   

6.
辽宁沿海浒苔属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晗  王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76-2678
通过对辽宁沿海城市及外海9个岛屿的浒苔属种类的调查,初步确定了辽宁沿海自然分布缘管浒苔、肠浒苔、扁浒苔、浒苔、管浒苔、条浒苔等6个种类。从藻体的形态构造等方面,通过比较解剖的方法对这6个种类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这些种类的地理分布和数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石莼属绿藻在全国沿海广泛分布,浙江省是石莼属绿藻开发利用的大省,产品不但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海外.文章对浙江省象山、奉化内湾海区及舟山外海岛屿枸杞岛地区的常见石莼属绿藻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不同时间采集的样品,通过结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显示,象山、奉化地区在1月至3月间的优势种为Ulva prolifera,并伴随生长着少量Ulva linza,Ulva flexuosa 等绿藻.在舟山枸杞岛地区,Ulva pertusa 和 Ulva fasciata 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菱蜡蝉科Cixiidae菱蜡蝉亚科Cixiinae 9属17种昆虫的mt DNA COI基因序列进行研究,探讨DNA条形码在菱蜡蝉亚科昆虫中快速识别和准确鉴定的可行性.采用MEGA 5对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距离分析,基于COI基因序列构建ML、MP、NJ、ME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属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33,介于0.102 ~0.147之间;属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47,介于0.025~ 0.079之间;地理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介于0.024~0.064之间.系统发育树显示:同属物种聚为一小支,分支置信度高达97% ~ 100%;同一地理类群聚为一支,分支置信度高达98% ~100%.结果表明应用基于COI基因片段的DNA条形码对菱蜡蝉亚科昆虫分类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COI基因序列对光唇鱼属13种鱼类进行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研究。结果表明,光唇鱼属各物种间遗传距离,除了北江光唇鱼(A. beijiangensis)与窄条光唇鱼(A. stenotaeniatus)之间的遗传距离(0.015 7)外,其余物种间遗传距离都大于0.020 0。在分子系统发育树上,北江光唇鱼与窄条光唇鱼形成一个分支,且因其种间遗传距离达不到种的划分水平,结合已有的资料判断两者可能为同一物种;吉首光唇鱼(A. jishouensis)在分子系统发育树上与侧条光唇鱼(A. parallens)和半刺光唇鱼(A. hemispinus)聚为姐妹分支,且与两者的种间遗传距离都明显大于0.0200,吉首光唇鱼应为一个有效种;半刺光唇鱼和带半刺光唇鱼(A. cinctus)在系统树上各自分布在2个独立的分支上,且两者间遗传距离比各自与同分支上的物种间遗传距离大,故判断它们的差异已达到种的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能有效地对光唇鱼属鱼类进行物种鉴定,并可用于探讨光唇鱼属的系统发育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海南沿岸采集到的团集刚毛藻(Cladophora glomerata)、细毛横丝藻(Acrochaete leptochaete)、石莼(Ulva reticulata)和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进行了形态学观察,采用18S rRNA通用引物,通过PCR技术,从这4种绿藻的基因组中扩增到各自的18S rRNA基因序列,并测序。与Genebank中已收录的6种绿藻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所得10种绿藻的18S rRNA基因长度为727 bp,变异位点为266个,保守位点为453个。刚毛藻目与蕨藻目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376;刚毛藻属内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10。采用NJ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的拓扑结构显示:细毛横丝藻、葡枝横丝藻、石莼、礁膜、羽状尾孢藻和皱溪菜聚为一支;团集刚毛藻与扭曲刚毛藻单独聚为一支;长茎葡萄蕨藻与总状蕨藻聚为一支。说明18S rRNA序列可以作为大型绿藻系统发育研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青岛海域漂浮浒苔光合生理特性及藻体状态等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黄海青岛海区漂浮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的光合生理特性并进行状态等级评价,为今后黄海绿潮暴发趋势预警预测和生长潜力评估奠定基础。首先根据藻体状态对应其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的差异,初步将藻体分为4个等级:Ⅰ级健康藻体,藻体呈绿色(G),Fv/Fm为0.70~0.75;Ⅱ级亚健康藻体,藻体呈黄绿色(GY),Fv/Fm为0.60~0.69; Ⅲ级半健康藻体,藻体呈黄色(Y),Fv/Fm为0.41~0.59;Ⅳ级衰老藻体,藻体呈白色(W),Fv/Fm为0~0.40。对2011年青岛近岸海域的漂浮浒苔藻体状态等级进行测定和评价,发现各采样点藻体处于以下3个不同等级:Ⅱ级亚健康藻体,其Fv/Fm最高仅0.68,总叶绿素含量为(0.608±0.032) mg/g;Ⅲ级半健康藻体,其Fv/Fm最高为0.57,总叶绿素含量为(0.226±0.031)mg/g;Ⅳ级衰老藻体,其Fv/Fm最高仅为0.29,总叶绿素含量为(0.088±0.029) mg/g。其中,QD1、QD2、QD3主要以Ⅲ级(51.34%~71.37%)和Ⅳ级藻体(17.84%~28.08%)为主;而QD4、QD5、QD6主要以Ⅲ级藻体为主(95.13%以上)。表明漂入青岛海域绿潮藻浒苔大部分状态较差,不能健康存活。另发现浒苔藻体叶绿素含量高低与光合活性呈正相关(F=25.106,R=0.782,P〈0.01),为探索两者耦合关系以及今后完善藻体状态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2014年度南黄海绿潮藻进行分子鉴定和营养价值初步研究。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南黄海绿潮藻主要包括Ulva linza procera prolifera(LPP)以及Ulva compressa 2个类群。营养价值分析结果显示,南黄海绿潮藻中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为30.31%~33.83%,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42.84%~46.89%),脂肪酸组成丰富,其不饱和脂肪酸中α 亚麻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32.36±6.58)%,蛋白质含量与浙江固着浒苔相近(独立样本t检验,P>0.05),是一种高蛋白(26.46%~29.01%)、低脂肪(0.76%~0.91%)、富含纤维(4.87%~6.58%)且安全的海藻食品。  相似文献   

13.
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人工育苗技术全过程。首先研究了室内育苗浒苔藻体孢子放散的最适温度及藻体密度,孢子附着及萌发的最适温度与光照强度,浒苔苗网下海养殖小苗最适长度。结果显示:浒苔在温度25℃、藻体密度为0.8 g/L时藻体放散孢子量最大,温度为20℃、晴天[光照强度300μmol/(m2·s)]时浒苔孢子附着及萌发效果最好,浒苔幼苗海区养殖的适宜藻体长度为1~3 cm。根据以上育苗技术参数,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26日,在浙江象山港河伯所村奉化益珍海藻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并初步建立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本次规模化育苗共用6.6 kg新鲜藻体,共放散了17.82×1010个孢子,平均每克藻体放散孢子量高达2.7×107个;共采苗2 000张苗帘(规格16 m×1 m),平均每张网帘附有8.64×107个孢子;网苗经20℃室内培育,7 d萌发达到最高峰,平均20棵苗/cm,小苗长度最长可达3 cm,达到出海养殖要求。育苗全过程共为45 d。该研究为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河北某兔场单卵囊分离肠艾美耳球虫并接种无球虫兔进行增殖,CTAB法提取肠艾美耳球虫卵囊基因组DNA.利用艾美耳属球虫18S rDNA保守引物,PCR扩增肠艾美耳球虫18S rDNA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测得的序列用DNAstar软件分析并与GenBank公布的11种兔球虫(EF694007-EF694017)的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扩增出的18S rDNA片段大小为1 521 bp.序列分析显示,肠艾美耳球虫河北株18S rDNA与GenBank公布的11种兔球虫相应序列同源性为92.6%~99.9%,肠艾美耳球虫河北株与国外肠艾美耳球虫(EF694012)18S rDNA相似性达99.9%.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肠艾美耳球虫河北株与肠艾美耳球虫(EF694012)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5.
浒苔与中肋骨条藻竞争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华明  石晓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19-7321,7325
[目的]研究浒苔与中肋骨条藻的竞争关系。[方法]以种群密度为变量,采用试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浒苔与中肋骨条藻的生长竞争关系,以及浒苔培养液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一次性共培养及半连续共培养体系中,初始接种量为0.2~0.6 g/L的浒苔均能显著抑制初始接种量为1×104cells/ml的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且其抑制作用随着浒苔初始接种量的增大而增大。综合一次性培养及半连续培养试验可以初步推断,活性磷酸盐可能是一次性培养试验中影响到两种藻类竞争的主要原因。初始接种密度为1×104、1×105cells/ml的中肋骨条藻亦能显著抑制浒苔的生长。浒苔初始接种量为5 g/L的培养滤液能够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P0.05),且8 d培养时长滤液抑制作用大于4 d培养时长滤液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藻类水华生物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如东紫菜养殖海区的绿藻群落构成种扁浒苔(Ulva compressa)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绿素提取法、叶绿素荧光技术及液相氧电极研究了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对其叶绿素组成、荧光特性和光合速率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扁浒苔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随着NaClO浓度的升高均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经10.0 mmol/L的NaClO溶液处理后,藻体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分别为0.030 mg/g,0.039 mg/g;0~6.00 mmol/L的NaClO对扁浒苔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有显著影响;10.0~100.0μmol/L次氯酸钠在3 min就能使扁浒苔的光合放氧速率大幅下降,其中100μmol/L组从对照组的1 315 nmol O2/(min·g)降至-472 nmol O2/(min·g)。根据实验结果和实际海区验证,4.0mmol/L的NaClO可以作为清除紫菜养殖海区绿藻的理想试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浒苔的快速干燥方法,为浒苔的加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9(33)正交设计法对浒苔三级脱水干燥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烘干温度对浒苔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其次是时间和风量;浒苔三级脱水干燥的优化参数为温度60℃、风量1 500 m3/h、时间30 min。[结论]采用烫漂、压榨、回转干燥三级脱水技术,分阶段对浒苔进行脱水干燥,避免了单一脱水干燥的缺点,有效地降低了浒苔叶绿素等营养物质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