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参考PFOS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96 h-LC50值,设置了0、1、5和10 mg/L 4个浓度组,采用静水式实验测定了PFOS对斑马鱼头部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内脏团中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肌肉中ALP、SOD、MDA含量。结果表明:斑马鱼头部ALP和AchE活力会在实验初期短时间内受到抑制,之后逐渐恢复;中低浓度PFOS(1 mg/L和5mg/L)胁迫会使得头部LDH活力显著升高。内脏团中ALP活力受到显著诱导,并与PFOS浓度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SOD和CAT活性则在0.5~1 h受到显著诱导,之后有所下降,但并未受到显著抑制;MDA含量在PFOS胁迫下显著升高。肌肉中的ALP活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SOD活力及MDA含量受PFOS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PFOS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斑马鱼的生态毒性效应。[方法]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不同浓度的PFOS暴露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不同浓度PFOS暴露条件下斑马鱼出现鱼体侧翻、失去平衡、游泳能力和和呼吸能力减弱等中毒现象,随着PFOS暴露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斑马鱼的死亡率也相应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PFOS对斑马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26.09、9.08、3.91和2.58 mg/L,安全浓度为0.258 mg/L。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断PFOS对斑马鱼的毒性为高毒。[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掌握PFOS的生态毒性以及评价其生态风险和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u2+、Cd2+、Cr6+对斑马鱼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探讨重金属对斑马鱼毒性大小。[方法]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采用半静态法对斑马鱼进行驯养和试验,测定Cu2+、Cd2+和Cr6+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结果]Cu2+暴露1d胁迫斑马鱼SOD和CAT为诱导效应,胁迫POD为抑制-诱导-抑制效应,Cu2+暴露7 d胁迫斑马鱼SOD为诱导效应,胁迫POD和CAT为抑制效应;Cd2+和Cr6+暴露1 d和7 d胁迫斑马鱼SOD和CAT均为诱导效应,胁迫POD为抑制效应。且暴露1 d和暴露7 d酶活性变化均显著。[结论]Cu2+、Cd2+和Cr6+单一胁迫斑马鱼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变化显著,在短时间和低浓度暴露下,Cr6+毒性作用最显著;在短时间中、高浓度暴露下,Cd2+毒性作用最显著;长时间暴露时,Cu2+毒性作用最强,可为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毒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屈冬冬  孙力平  陈旭  刘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2,(20):10566-10568
[目的]研究1-萘酚在斑马鱼体内富集规律。[方法]试验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萘酚暴露下斑马鱼体内1-萘酚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1-萘酚的富集系数和染毒浓度的相互关系。[结果]在0.1和0.5 mg/L 2个浓度点下进行富集效应时,1-萘酚在鱼体中的富集速度较快,富集系数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均在第4天达到富集稳态,富集系数BCF0.1 mg/L=21、BCF0.5 mg/L=13;96 h半致死浓度值为3.963 mg/L,属高毒污染物。[结论]1-萘酚在低浓度条件下鱼类更容易对污染物产生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志慧  王庆伟  杨鲁娜  丛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01-12204
[目的]研究三苯基锡(TPT)和五氯酚(PCP)对斑马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探讨TPT和PCP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方法]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法对斑马鱼进行驯养和试验,测定TPT和PCP对斑马鱼的LC50、联合毒性作用类型和对POD活性的影响。[结果]TPT和PCP对斑马鱼的96 hLC50分别为12.313和61.195μg/L,毒性顺序为TPT〉PCP。TPT和PCP暴露1 d胁迫斑马鱼POD为诱导-抑制效应,暴露7 d胁迫斑马鱼POD为抑制效应。且暴露1 d和暴露7 d酶活性变化均显著。[结论]TPT和PCP为剧毒物质,TPT和PCP联合作用类型为协同作用;TPT和PCP单一胁迫斑马鱼POD活性变化显著,可为有机物污染对水生生物毒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离子液体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静态水体染毒法测定1,2-二甲基咪唑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并对1,2-二甲基咪唑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同时测定了不同作用时间后斑马鱼体内不同组织(鳃、肝脏和肌肉)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处理96 h后,1,2-二甲基咪唑对斑马鱼的LC50和LC20值分别为120.815和111.401 mg/L。1,2-二甲基咪唑(LC20和LC50)处理的斑马鱼鳃、肝脏和肌肉的CAT活性均呈现出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1,2-二甲基咪唑(LC20和LC50)处理的斑马鱼的鳃、肝脏和肌肉的SOD活性均呈现出始终抑制的趋势。1,2-二甲基咪唑(LC20和LC50)处理的斑马鱼鳃的POD活性的影响呈现出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肝脏POD活性的影响从经过LC20浓度处理来看呈现出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从经过LC50浓度处理来看呈现出抑制——诱导——抑制的趋势,1,2-二甲基咪唑对斑马鱼肌肉POD活性呈现出始终抑制的趋势。[结论]1,2-二甲基咪唑在斑马鱼体内积累显著影响斑马鱼体内CAT、SOD和POD的活性,降低斑马鱼体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1-萘酚在斑马鱼体内富集规律.[方法]试验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萘酚暴露下斑马鱼体内1-萘酚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1-萘酚的富集系数和染毒浓度的相互关系.[结果]在0.1和0.5 mg/L 2个浓度点下进行富集效应时,1-萘酚在鱼体中的富集速度较快,富集系数随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均在第4天达到富集稳态,富集系数BCF0.1mg/L =21、BCF0.3,ma/L=13;96 h半致死浓度值为3.963 mg/L,属高毒污染物.[结论]1-萘酚在低浓度条件下鱼类更容易对污染物产生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8.
甲基叔丁基醚对斑马鱼及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基叔丁基醚(MTBE)对斑马鱼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氧化应激效应,为其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半静态试验法研究不同浓度MTBE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以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为模型,分析不同浓度MTBE对CHO细胞增殖水平和氧化应激相关酶活力水平的影响。[结果]MTBE对斑马鱼的48 h LC50值为71.5 mg/L;在细胞试验中,当MTBE暴露浓度高于5.0 mmol/L时,CHO细胞增殖水平受到明显抑制(P0.05);当MTBE暴露浓度达到50.0 mmol/L时,SOD活力明显上升(P0.05)。当MTBE浓度达到25.0 mmol/L时,CAT活力达到最大值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当MTBE浓度达到25.0 mmol/L时,CHO处理组GSH-Px活力明显上升(P0.05)。[结论]MTBE暴露可以诱导斑马鱼和CHO细胞的毒性作用,而氧化应激酶活力水平的改变可能是MTBE毒性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的熏蒸和触杀的杀虫活性进行研究,并初步确定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的杀虫机理,旨在寻找天然有效的植物源杀虫剂。[方法]采用密闭熏蒸法和微量点滴法测定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的熏蒸及触杀活性,采用微板法测定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力的影响。[结果]在杀虫活性试验中,随着北细辛精油浓度的增加,杀虫效果均逐渐增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毒性也均逐渐增强;在熏蒸试验中,当浓度为1mL/L且处理时间为12h时,校正死亡率达到最大为100%;在触杀试验中,当浓度为156.25μL/L且处理时间为12 h,校正死亡率达到最大为100%;对桔小实蝇进行熏蒸处理、触杀处理12h的LC50分别为0.243 mL/L、30.884μL/L;用固定浓度为156.25μL/L的北细辛精油处理桔小实蝇不同时间后,其体内AchE和CarE整体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北细辛精油处理桔小实蝇8 h后,虫体内的AchE呈现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北细辛精油对桔小实蝇体内CarE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结论]北细...  相似文献   

10.
卢嫚  罗帅  韩旭洋  马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50-6252,6299
[目的]探究不同离子液体对靶标生物及非靶标生物体内酶活性的影响,明确其对靶标生物的毒杀作用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方法]研究了3种离子液体对2种生物体内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对斜纹夜蛾AChE活性的影响在LC20浓度处理下呈抑制趋势,LC50浓度处理下呈先抑制后诱导的趋势;对斑马鱼肝脏AChE活性的影响在LC20浓度处理下呈始终抑制趋势,在LC50浓度处理下呈诱导-抑制-诱导的趋势.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对斜纹夜蛾AChE活性的影响在LC20浓度处理下呈先抑制后诱导的趋势,在LC50浓度处理下呈抑制趋势;对斑马鱼肝脏AChE活性的影响在LC20浓度处理下呈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在LC50浓度处理下呈抑制趋势.1,2-二甲基咪唑对斜纹夜蛾AChE活性的影响在LC20浓度处理下呈先抑制后诱导的趋势,在LC50浓度处理下呈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对斑马鱼肝脏AChE活性的影响在LC20浓度处理下呈抑制趋势,在LC50浓度处理下呈先抑制后诱导趋势.[结论]3种离子液体在斑马鱼和斜纹夜蛾体内的积累对2种生物体内AChE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改变生物体内神经信号的传导,导致生物体严重的行为改变、功能紊乱、瘫痪,从而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C8mim]Br对蚯蚓抗氧化系统的亚慢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OECD标准的基质染毒法测定了离子液体溴化1-辛基-3-甲基咪唑([C8mim]Br)对蚯蚓(Eisenia foetida)的急性毒性效应和亚慢件毒性条件下蚯蚓体内CAT、SOD、GST的活性和GSH、MDA含量的变化,以期初步分析[C8mim]Br对蚯蚓抗氧化系统的作用及其毒性作用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C8mim]Br对蚯蚓的7 d-LD50和14 d-LD50分别为206.8 mg·kg-1和159.4 mg·kg-1.亚慢件暴露42 d后蚯蚓体内CAT的活件受到显著抑制;SOD的活性在低浓度(1~5 mg·kg-1)受到抑制,高浓度(20~40 mg·kg-1)被激活;在高浓度处理组(20~40 mg·kg-1)GST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10~40 mg·kg-1浓度的[C8mim]Br处理组GSH的含量显著升高,各处理组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差异.推测[C8mim]Br可能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蚯蚓体内,并诱导了蚯蚓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12.
谢松  付兴亮  曲瑾  王佳  卢胜涛  柳峰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21-1122,1125
[目的]探讨三硝基甲苯(TNT)对斑马鱼(Danio rerio)组织中酶活性的影响,为评价TNT的毒性效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4.0 mg/L)的TNT对斑马鱼肝和鳃中ATP酶、头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肝中谷胱甘肽(GSH)活性的影响。[结果]肝和腮组织中的ATP酶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肝中GSH的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头中LDH活性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酶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随不同浓度的变化规律相同,但变化缓慢。[结论]用斑马鱼肝和腮组织中酶活性作为毒理学指标能较好地评价TNT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洛克沙胂的水生生态安全评价、畜禽粪便管理以及HSP70在斑马鱼应激状态下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斑马鱼为试验生物,进行洛克沙胂暴露对斑马鱼96 h的急性毒性试验,并对洛克沙胂暴露下斑马鱼组织(鳃、肝脏、性腺)中HSP70的表达定位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初步研究。[结果]洛克沙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较低,96 hLC50为249.80 mg/L;在浓度100mg/L洛克沙胂暴露下,HSP70在斑马鱼的鳃、肝脏、性腺3种组织中有特异性表达,主要定位在鳃小片的基底膜、鳃弓和鳃丝上皮细胞及红细胞的胞质中,性腺的基质细胞中,肝脏的静脉血管四周和红细胞胞质中。[结论]洛克沙胂对于斑马鱼的毒性属于低毒范围。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苯酚对红鳍东方(Takifugu rubripes)幼鱼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评价。试验鱼体质量为(7.50±1.09)g,全长(7.92±1.38)cm。根据预试验结果,急性试验设定苯酚质量浓度梯度为0,3.2,6.5,10.0,13.2,16.5,20.0 mg/L,每组试验浓度分别暴露24,48,96 h。亚急性试验设定质量浓度梯度为0,0.18,0.32,0.56,1.00,1.35 mg/L,每组试验浓度分别暴露4,8,12,16 d,以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为指标,研究了苯酚污染对红鳍东方幼鱼的毒理作用。结果表明:在急性试验中,苯酚质量浓度的升高会对红鳍东方幼鱼产生较大毒性,暴露24,48,96 h的LC50分别为17.56,15.41,12.09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21 mg/L。亚急性试验,不同苯酚浓度处理组的红鳍东方幼鱼在暴露16 d时,肝组织中SOD和GST的活性均表现出被显著抑制(P<0.05)。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GSH-PX的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活力最高值由高浓度组逐渐移向低浓度组;与对照组(0 mg/L)相比,各组总SOD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除0.18 mg/L浓度组外,其他浓度组在暴露16 d时,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各浓度组的GST活性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基本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方法,测试有机磷农药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出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96hLC50半致死浓度为33.16mg/L,安全浓度为3.32mg/L。根据急性实验结果设置6个浓度梯度:0.0018、0.018、0.18、1.8、3.6、9mg/L,研究不同暴露时间(3d和6d)下,马拉硫磷对双齿围沙蚕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暴露3d,沙蚕体内的这3种抗氧化酶对污染物均很敏感。在最低浓度组(0.0018mg/L)时,3种酶活性均显著下降;在设置浓度范围内,CAT和SOD活性随马拉硫磷浓度的增大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其中CAT对浓度梯度更为敏感,暴露3d后在0.018mg/L浓度时显著被诱导,而SOD在1.8mg/L浓度时活性才开始上升,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OD活性在0.0018~1.8浓度范围内的变化趋势同CAT,在3.6和9.0mg/L浓度组又开始上升,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相对于各自对照,随着暴露时间延长3种酶活逐渐回升。各试验组MDA含量在暴露3d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暴露6d后,随药物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越势,差异显著;且在同一浓度条件下,MDA含量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大。[结论]双齿围沙蚕抗氧化物CAT、SOD和POD对有机磷污染物的胁迫十分敏感,其中CAT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李伟  王旭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472-10473
[目的]了解甲氰菊酯对鱼类的毒副作用,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污染监测提供参考。[方法]以低浓度甲氰菊酯(0.01、0.05、0.10、0.50、1.00μg/L)为供试药剂,采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作用时间下其对黄鳝肌肉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0.01μg/L甲氰菊酯对黄鳝肌肉AChE活性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随着甲氰菊酯浓度的升高,其对黄鳝肌肉AChE活性逐渐产生抑制作用,且其浓度越高对黄鳝肌肉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越强;连续暴露20d后,0.50、1.00μg/L甲氰菊酯处理组黄鳝肌肉AChE活性显著降低;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黄鳝肌肉AChE活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低浓度甲氰菊酯长时间处理可降低黄鳝肌肉AChE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效唑对水生生物在组织水平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制。[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多效唑不同浓度暴露下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体内2种解毒代谢酶和2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雄性斑马鱼比雌性更容易受到多效唑的胁迫,各种酶在斑马鱼体内的变化规律不同。多效唑对雄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现为激活-抑制-恢复,对雌鱼SOD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但影响不显著;对雌鱼过氧化物酶(POD)表现为抑制,对雄鱼POD的抑制在后期才有所表现;对雌鱼羧酸酯酶(Car E)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激活,后期恢复,对雄鱼Car E整体表现为激活;而对雄鱼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则表现为高浓度中后期产生抑制,对雌鱼GST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或激活效应。[结论]雄鱼体内Car E的活性在多效唑较低浓度下最先做出应激反应,可作为污染物早期预警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铬暴露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草鱼暴露于不同浓度梯度(0、7.23、14.47和28.94mg/L)的重铬酸钾水体中,于96h测定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在试验梯度范围内,随着六价铬(Cr6+)浓度的增加,草鱼肝胰脏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T-AOC水平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规律性变化,表现为低和中浓度(7.23和14.47mg/L)下被诱导,而高浓度(28.94mg/L)下则诱导减弱,其中14.47mg/L组的T-AO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ST活性除低浓度组(7.23mg/L)有轻微诱导外,其余各组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高浓度组(28.94mg/L)的G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价铬可以引起草鱼肝胰脏组织发生更大的氧化损伤而使其出现中毒现象,可能进一步损伤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郭婷  马园园  田鹏  刘燕  袁伦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32-13834
[目的]研究铬暴露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草鱼暴露于不同浓度梯度(0、7.23、14.47和28.94 mg/L)的重铬酸钾水体中,于96 h测定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在试验梯度范围内,随着六价铬(Cr6+)浓度的增加,草鱼肝胰脏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T-AOC水平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规律性变化,表现为低和中浓度(7.23和14.47 mg/L)下被诱导,而高浓度(28.94 mg/L)下则诱导减弱,其中14.47mg/L组的T-AO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ST活性除低浓度组(7.23 mg/L)有轻微诱导外,其余各组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高浓度组(28.94 mg/L)的G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价铬可以引起草鱼肝胰脏组织发生更大的氧化损伤而使其出现中毒现象,可能进一步损伤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2-氯硝基苯对鲫鱼体内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半静态染毒试验方法研究了2-氯硝基苯暴露浓度分别为0,0.10,0.50,1.00,5.00 ng/L时对鲫鱼肝脏和鳃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氯硝基苯暴露浓度高于0.5 mg/L时对鲫鱼肝脏和鳃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低浓度的2-氯硝基苯对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刺激诱导作用,高浓度时则对酶活性起抑制作用.相同试验条件下,2-氯硝基苯对肝脏中酶活性的刺激诱导作用强于对鳃的刺激诱导作用,而鳃中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则大干肝脏中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鲫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高于鳃中相应酶的活性.试验结果可为研究2-氯硝基苯对鲫鱼体内抗氧化机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