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田栽培人参根区土壤主要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年生农田栽培人参根区土壤的不同层次主要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栽培人参根区不同层次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有效K含量均为:表层〉根层〉底层,随着人参生长年限的延长,根层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逐渐减少;根层土壤中蔗糖酶、磷酸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一致,都呈倒"V"字形变化,以2年生酶活性最高,随后降低;农田栽培人参根区土壤中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元素呈显著正相关,相应的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衡量栽参土壤的肥力指标。  相似文献   

2.
不同土壤种植西洋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土壤对西洋参生育和产量有很大影响。腐殖土有利于西洋参地上产部和地下部生育,单产亦高;农田土适得其反,黄土加腐殖土好于农田土,参根折干率高,有利于培育短支型参。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壤环境下种植的人参皂苷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发展平地栽参技术,并考察其质量,以人参皂苷为指标,比较2种土壤环境下种植的人参皂苷含量。[方法]采用药典方法提取人参皂苷,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皂苷含量,并用HPLC法测定8种单体皂苷的含量.[结果]不同土壤种植的4~5年生人参的总皂苷含量均在6%以上;8种腐殖土人参单体皂苷含量高于其对应的农田土人参单体皂苷含量.[结论]同年生人参,农田土人参皂苷含量低于腐殖土人参皂苷含量.  相似文献   

4.
人参根际化感作用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试验以人参根际土壤提取物处理新森林土,研究了根际化感作用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地土壤中含有促进人参病害发生和抑制人参生长的自毒性物质,造成人参发芽率、种子酶活性、根系生活力降低,发病率提高,从而形成人参生长障碍。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变化情况。[方法]以吉林省多个产地人参根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稀释平板法对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但基本表现为随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浓度逐年升高,细菌和放线菌浓度逐年降低,且放线菌浓度的变化不如细菌显著。[结论]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及人参生长年限对农田土和林地土中3类微生物的浓度均有影响,但生长年限对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增温和生物炭添加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生物炭添加对农田土酶活性的影响,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增温和添加生物炭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OTC使平均气温增加了0.96℃,降低了土壤含水量;而生物炭的添加明显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单独增温处理提高了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却抑制了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生物炭对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抑制作用,但当增温和生物炭共同作用下,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都随着生物炭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环境因子中p 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氮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速效氮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大,而p H对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的影响显著。【结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添加生物炭通过改善农田土壤环境而提高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人参连作障碍是制约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产业问题,至今未能有效解决。酚酸类化合物是导致人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化感物质之一,以未栽参的新林地土壤为对照(ck),研究老参地(L1)、新林土(X1)、根际土(G1)、新林土拌腐烂茎叶(X2)和根际土拌腐烂茎叶(G2)5个处理不同盆栽人参土壤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酚酸含量及酶活性变化,为解析人参连作障碍产生原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HPLC检测和酶活性测定法分析不同盆栽人参土壤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酚酸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变化,并对不同盆栽人参地上和地下生长情况进行监测。研究发现:4种酚酸类化合物均在不同盆栽人参土壤中检出,含量由高到低为苯甲酸、水杨酸、肉桂酸、没食子酸;随栽培时间延长,土壤中酸酚含量呈递增趋势。不同盆栽人参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各组蔗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L1,X2组漆酶活性呈上升趋势,X1,G1组呈下降趋势,G2组呈先下降后...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红壤∶腐殖土=1∶0(ST1,体积比)、红壤∶腐殖土=3∶1(ST2)、红壤∶腐殖土=1∶1(ST3)、红壤∶腐殖土=1∶3(ST4)4个土壤养分水平以及对照(W1)、轻度干旱胁迫(W2)、中度干旱胁迫(W3)和严重干旱胁迫(W4)4个水分处理水平,研究土壤养分与水分对猪血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与水分对猪血木幼苗丙二醛、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分别随着土壤养分与水分的降低而降低;猪血木幼苗不同营养器官生物量随着土壤养分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并在ST3土壤基质下达到最大值;叶片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显著降低,而水分饱和亏和水分组织密度则增加。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年限的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摘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明确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区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变化情况。[方法]以吉林省多个产地人参根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对真菌、细菌和放线菌进行分离和数量测定,真菌的分离用马丁培养基+孟加拉红+硫酸链霉素;细菌的分离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放线菌的分离用高氏1号培养基+重铬酸钾。真菌培养温度为25℃,培养时间为6~7 d;放线菌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4~5 d;细菌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 d。根据不同培养基中生长出的菌落数统计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结合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按照公式:土壤微生物浓度(cfu/g)=(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每皿菌液加入量(ml),求得土壤中可培养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浓度。[结果]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品的统计结果存在差异,但基本表现为随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人参根区土壤中真菌浓度逐年升高,细菌和放线菌浓度逐年降低,且放线菌的变化不如细菌变化显著。[结论]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及人参生长年限对农田土和林地土中3类微生物的浓度均有影响,但生长年限对人参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人参6种病原真菌及其6种拮抗细菌和4种拮抗放线菌为受体,研究了新林土、三年生人参根际土壤、撂荒10年老参地土甲醇提取物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根际土壤提取物对病原真菌生长的影响存在抑制和促进2种类型,对拮抗细菌、拮抗放线菌的影响表现为抑制;对受体真菌、细菌、放线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综合比较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拮抗细菌拮抗放线菌病原真菌。新林土中本身存在着影响受体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组分,栽培人参后,该组分活性增强,表明人参根际土壤中物质和组成的变化与人参病原真菌、拮抗细菌、拮抗放线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3种生长模式人参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及影响人参皂苷积累的主要养分因子,运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和超声提取-高效液相法分别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人参中9种单体皂苷含量.结果表明,人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为野山参>林下参>园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异系数为85.6%,属中等变异,土壤全量氮、磷、钾变异系数大于1009,为强变异,结合国家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可知,人参土壤碱解氮含量为国家5级水平,速效磷为国家2级水平,有效钾含量为641.4 mg/kg,远大于国家1级水平(200mg/kg);野山参和林下参中9种单体皂苷中以单体皂苷Rb1、Rc、Rb2、Rd和Rg1含量较高,5种单体皂苷显著高于园参(P<0.05),林下参中单体皂苷含量以15 a生含量最高,其中Rb1、Rc、Rb2、Rd和Rg1分别为20.207、22.865、12.435、17.201和7.770 mg/g,为制定林下参适宜采收参龄提供参考;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直接影响人参皂苷的积累.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以野山参和林下参土壤为参考,科学施加氮、磷肥有助于提高园参品质.  相似文献   

12.
2014年8月6日,在穆陵林业局共和经营所,选取种植西洋参生长1~4 a的参床土壤,分析西洋参种植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次生柞林地、2013年种植大豆的农田地、2013年种植西葫芦的农田地、2010年种植西洋参的农田地(2013年收获的西洋参前茬地),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4种土壤理化性质与西洋参种植年限不同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种植时间延长,对参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变大;土壤含水量、速效N、p H与种植年限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孔隙度与种植年限显著相关(P0.05)。土壤中微量元素分析显示,林地土壤中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均明显高于种植西洋参的土壤;每种微量元素在连作西洋参土壤中,都呈现逐年减少的特征;西洋参种植1 a和种植4 a,土壤中各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变化明显。不同前茬作物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显示,4种不同前茬作物土壤之间,含水量极显著相关(P0.01),p H、速效N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栽参土壤水提取液用不同化学试剂(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和直接采用不同化学试剂(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和蒸馏水)提取,对所得各个组分以人参种子为试材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经筛选所得活性较强组分再以人参幼苗为试材进行其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栽参土壤提取液不同组分均对人参种子胚根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抑制作用随浓度逐渐增加而增强,其中生物活性较强的组分为栽参土壤水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相和栽参土壤乙酸乙酯提取组分,两个组分对幼苗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都产生显著性影响,在培养96h后,丙二醛含量分别增加23.8%、37.5%,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P<0.01),根系活力分别下降17.2%、27.1%,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由此可知,用乙酸乙酯提取栽参土壤可有效获得部分人参化感物质,其可促进人参幼苗根细胞膜质过氧化作用,使膜透性增加,降低人参幼苗根系活力,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生长与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种立地下的刺槐生长状况与土壤水分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3种立地刺槐的蒸腾速率及与其有关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中期、末期3个时期半阴坡、半阳坡、阳坡3种立地间土壤水分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半阴坡的蒸腾与半阳坡差异不显著,与阳坡差异极显著,蒸腾速率与光强和土壤水分有明显的相关关系.3种立地条件下刺槐新枝生长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胸径生长与土壤水分显著相关,新枝生长与土壤水分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土壤水分是影响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生长差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5.
尹敏晶  赵岩  张连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02-4307
以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茎叶总皂苷为评价指标,研究平地栽参不同土壤改良的最优方案.试验以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为基本数学模型,研究玉米秸秆、猪粪、鹿粪、拮抗菌、菌糠5种基质的不同组合对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的影响.模型解析发现,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5种基质对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的贡献从大到小为猪粪、鹿粪、玉米秸秆、菌糠、拮抗菌.计算机模拟寻优表明,玉米秸秆施用量6.64kg/m2,猪粪施用量3.24 kg/m2,鹿粪施用量3.48 kg/m2,拮抗菌施用量6.87 g/m2,菌糠施用量7.02 kg/m2条件下,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预测值为17.81%.综上这些栽培因素的组合可以作为平地栽培人参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6.
耕作措施对黑土农田耕层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耕作措施对农田黑土耕层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平翻和旋松耕作的垄台容重最小,但其持水能力较低;免耕土壤容重最高,饱和含水量较低,易造成土壤积水,不利于机械作业,但可提高4~6月垄沟的土壤含水量2到4个百分点,是抵御春旱的有效耕作措施;少耕夏季垄沟容重较低,持水能力高,可提高土壤有效水含量,进入雨季后,可显著地多蓄纳雨水,提高垄沟土壤含水量,最高可提高4个百务点,为东北雨养农业区高效水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盐渍土壤盆栽玉米种植试验,对常规灌溉、固定灌溉、交替灌溉3种灌水方式下玉米的生长发育及水分、盐分、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盐分、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株高和叶面积的长势是常规灌溉>交替灌溉>固定灌溉;生育期水分利用率和主根生长条数是交替灌溉>常规灌溉>固定灌溉,根冠比是交替灌溉>固定灌溉>常规灌溉;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温度呈减小的趋势,且对3种灌水方式都有A灌水水平的温度低于B灌水水平的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体积含水率呈增大的趋势;由于蒸发和灌水交替进行,电导率在土层深度上呈现出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