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个常见植物种水浸液对杉木叶绿体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11,他引:24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浇灌木荷、继木木、罗木石楠、马尾松、芒箕、狗脊、丝栗栲、赤楠等8个常见植物种水浸液6年后的杉木叶绿体个数、截面积、基粒片层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多,而叶绿体中的淀粉粒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植物种及浓度  相似文献   

2.
营养液对毛竹叶绿体等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施用毛竹营养液 1 a后的 5个年度的毛竹叶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发现其细胞中叶绿体的个数、基粒片层、基质片层、淀粉粒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多 ,此外细胞中的线粒体、微体、核糖体和细胞内含物等也明显增加 ,从而加强毛竹的光合作用 ,促进毛竹的生长 .实验结果还表明叶绿体中淀粉粒的积累并不影响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3.
木(木继)与(木继)木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探讨红Ji木叶色变化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关系,对不同叶色时期红Ji木及Ji木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Ji木相比,红Ji木叶绿体体积减小,数量有所增多,基粒片层垛叠疏松。不同时色时期,红Ji木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变化。转绿期间,叶绿体数量减少,体积有所增大,比基粒片层数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品种东农42为试验材料,对其R4~R6期的叶片和豆荚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电镜观察表明,叶片的叶肉细胞具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而豆荚作为叶片的同源器官其同化组织则无此明显区分。豆荚同化细胞的细胞壁厚,细胞排列呈梭形交错,细胞间隙小,有较多的胞间连丝,豆荚细胞中的叶绿体数量较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少。R4的初期,淀粉粒较少,类囊体片层数量较多,但主要以基质片层纵向贯穿于叶绿体中;R5~R6期,豆荚的类囊体垛叠成基粒较明显,且淀粉粒逐渐增多;R6期,豆荚和叶片的叶绿体内都有数量不等的嗜锇小球积累。豆荚的叶绿体繁殖是独立于细胞分裂的现有叶绿体二分裂产生(哑铃状分裂)。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豆荚叶绿素含量较叶片叶绿素含量低,这主要是与豆荚的叶绿体数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新植物资源,选育优质芽变种,将檵木新芽变体与母本檵木、红檵木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发现檵木新芽变不仅叶色变化明显,而且其叶绿体超微结构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其质体的叶绿素含量约为母本的1/10,类胡萝卜素含量约为母本的1/4;花色素苷含量高于母本,约为母本的2倍;其过氧化物同工酶和红檵木相似,都具有母本的3条酶带,但是又各有1条明显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6.
热胁迫下甘蓝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热胁迫下,不同抗热性甘蓝叶片细胞的细胞膜、叶绿体及线粒体结构。结果表明,抗热性材料在细胞膜及叶绿体结构上较热敏材料更完整,可作为抗热性鉴定标准之一;材料间在线粒体结构上则未发现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黄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叶绿体基因组特征,为木姜子属物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黄丹木姜子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利用GeSeq在线工具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注释,并利用REPuter、MISA、CodonW和IQ-TREE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基因组结构、基因数目、序列重复、密码子使用偏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黄丹木姜子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4028 bp,具有典型的四分结构,编码126个基因,其中蛋白编码基因82个,rRNA基因 8个,tRNA基因 36个。叶绿体基因组的注释基因中,有9个基因含1个内含子,有3个基因含有2个内含子,其余基因均不含内含子;44个基因编码蛋白参与光合作用信号途径,21个基因编码蛋白构成了核糖体大小亚基。黄丹木姜子叶绿体基因组含有32对长序列重复和90个SSR位点,其中,正向重复和回文重复最多,均为12对,反向重复和互补重复分别为6和2对;95.56%的SSR位点位于单拷贝区[大单拷贝区(LSC)和小单拷贝区(SSC)],仅4.44%的SSR位点位于反向重复区(IR)。黄丹木姜子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GC含量为39.14%,GC3s为27.95%,平均有效密码子数(ENC)为49.04,说明其密码子偏性弱;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大于1.00的密码子31个,其中13个以A结尾,16个以U(T)结尾。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木姜子属的14个物种聚为两组,其中黄丹木姜子和10种木姜子属植物聚在一个组,与日本木姜子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黄丹木姜子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保守,偏好A或U(T)结尾的密码子,鉴定的SSR位点可用于物种鉴定和群体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经沼液浸种的早稻秧苗比对照组秧苗,具有较强的耐冷性,通过电镜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动态观察证实,在低温(5°/5℃)下,叶绿体结构和细胞核结构,随着冷害天数的延长,伤害在不断加重,叶绿体结构会出现空洞,基质片断裂,直至崩溃。细胞核染色体凝集,核膜破裂,核内容物丧失等现象出现。而经沼液浸种的秧苗伤害程度有较明显的减轻。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典型林区主要植物点格局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小军 《现代农业科技》2012,(9):194-196,198
以大兴安岭山区一块典型林样地内的几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分别在不同生境条件下设立研究样方,并测量相关数据,运用Ripley函数进行点格局分析,研究几种主要植物种的种群结构、空间关联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等,以期为对寒温带森林植物进行保护和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样地内中龄树个体数最多,占绝对优势,小树和老树在样地内各有分布且二者在量上的区别不明显;几个主要植物种在样地内均呈聚集分布,其中白桦和赤杨在样地内的聚集分布较为明显;样地内植物的分布与空间尺度的相关性较明显,部分植物种在小尺度上呈随机分布状态,但是随着尺度的增大植物种趋于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0.
以南瓜胚囊再生植株为材料,采用形态学鉴定法、根尖染色体计数法和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3种方法对46株南瓜胚囊再生植株的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46株再生植株中,有12株再生植株生长势弱、叶片较薄、叶脉不明显、分枝少、根系不发达,与其他倍性植株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进一步进行染色体计数后,发现仅有7株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n=x=22,7株单倍体植株的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平均值为4.28个,正常二倍体组培苗的平均叶绿体数目为8.37个。说明形态学鉴定法只能作为倍性鉴定的一种辅助方法,而染色体计数法虽直接、准确,但效率低,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高效、简便。  相似文献   

11.
钾营养对番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盆栽试验研究钾营养对番茄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结果表明适量施钾明显增大叶面积,且叶的维管束较发达,净光合率提高并可缓和“午休”现象,光合产物增多.净光合率的提高与气孔导度及水势的提高有一致趋势.电镜观察表明适当施钾的叶绿体呈扁圆形,基粒较多,而缺钾叶绿体则较小而圆,基粒较少,在叶绿体旁有较多线粒体及过氧化体;钾过多的处理在前期光合及生长均受抑制,电镜观察其叶绿体发现其中少量有片层结构失常的情况,积累大量淀粉粒.基粒结构不明显,但开花结实后抑制作用渐消失.施钾使植株上、中、下层叶片在结实期都保持较高叶绿素含量;单果重及单株果数均增高,产量明显增加,果实维生素C及红色素含量提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麻疯树茎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麻疯树茎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表皮细胞1层,细胞外壁角质化;皮层含有晶簇、数量较多的乳汁管,厚角组织及其以内的5~6层薄壁组织含叶绿体,皮层薄壁组织含淀粉粒和蛋白质;维管束紧靠在一起,集中在皮层和髓之间的狭窄区。(2)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和髓组成,周皮分化明显;厚角组织含丰富叶绿体,皮层纤维发达;初生韧皮部含有较多的乳汁管;木射线和木纤维发达,木射线薄壁细胞含丰富淀粉粒;髓富含晶簇。  相似文献   

13.
原始红松林下木本植物种间结合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小兴安岭地区原始枫桦红松林和椴树红松林下木本植物的结合性(Association of Species)应用2×2列联表(Contingency table)及X~2检验作了初步分析。在α=0.05的置信水准下,枫桦红松林中呈一般正联结的植物种对占28.0952%、明显正联结的植物种对占6.666%;一般负联结的植物种对占49.5238%、明显负联结的植物种对占15.7143%。椴树红松林中呈一般正联结的植物种对占25.2308%、明显正联结的植物种对占2.7692%;一般负联结的植物种对占49.2308%、明显负联结的植物种对占22.7692%。 文中根据X~2计算所得的矩阵及植物种间正联结与负联结的程度提出了植物生态种组稳定配置模型的思想。文中还对植物种结合性研究中样方最小面积的方法及根据提出了探讨。同时,讨论了研究植物种间结合性确定在种间关系及营林实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钾营养影响水稻叶绿体的形态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钾营养(k0:不施钾;k1:1.5g/盆)影响水稻叶绿体发育的超微结构,并应用图象分析技术和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分析了叶绿体的二维形态参数和三维体视学参数。结果表明:水稻叶绿体的面积、周长、等效直径在抽叶第9天比第2天显著增大(p<0.01),k1较k0有显著增大(p<0.01)。体密度、面密度随生长期而增大,方差分析显示与生长天数呈高度正相关(p<0.01),k1较k0有一定的增大。k1叶绿体发育较k0提早,而解体较迟。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钾有促进水稻叶绿体发育、延缓其衰老、提高光合作用的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选用1日龄海蓝褐雄性雏鸡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亚麻脱脂粕组、提取木脂素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亚麻脱脂粕组在日粮中添加亚麻籽脱脂粕粉2.0g·kg-1,提取木脂素组在饮水中添加从亚麻脱脂粕中提取的木脂素1.0mL·L-1,饲喂7周。结果表明,从亚麻脱脂粕中提取的木脂素可提高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16.6%、23.0%,差异显著(P<0.05);提取木脂素组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9.4%,36.6%、66.6%,差异显著(P<0.05);亚麻脱脂粕组和提取木脂素组的白介素-2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亚麻木脂素可以提高雏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榆林沙地植物种间联结及共生利害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植物种间有相互联结、互利共生、并肩生长,有疏远不接触,有单方寄生,还有种间相互排斥,致死对方,形成群落演替。如何识别在生态幅度极为狭窄的干旱贫瘠沙地中的植物种间关系对建立稳定固沙植物群落、提高固沙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2列联表求算植物种间联结概率, 可较准确地反映植物种间关系。榆林沙地主要固沙植物种间联结概率P≤0.05, 表示差异显著以及二者结合程度很小,说明植物种间没有必须联结生长的种间关系, 以分离独立生长为主。有的联结系数为负值,说明种间不仅不联结,反而相互排斥。榆林沙地是“半干旱沙漠”,土壤贫瘠,缺乏植物生存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尤其同科同属植物生态习性相同, 所需土壤营养物质也基本相同, 因土壤缺乏生存所需物质,植物种间为生存而争夺有限的营养物质,形成强者生存、劣者被淘汰。因此,在干旱贫瘠的沙地,植物种的生存受生态幅度狭窄的制约,难以承受多种植物同时并肩生长。 榆林治理沙漠的主要经验就是时时事事都要遵循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超越违逆自然,违逆自然就要吃恶果。   相似文献   

17.
滇西北部分悬钩子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滇西北39种悬钩子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166条DNA片段,片段大小为259~2 300 bp,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3.83 条DNA片段,多态性比率为95.78%.利用NTSYS-pc软件计算39种悬钩子属植物种间的Nei's距离,并用UPGMA 法构建系统树.结果表明,39份供试材料明显聚为5大类:即空心莓组、木莓组、刺毛莓组、矮生莓组和葡匐莓组,与形态学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39个悬钩子属植物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452 8~0.941 1,说明滇西北悬钩子植物在DNA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另外,UPGMA聚类结果表明,形态学分类上的同组不同种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不同组的种间具有复杂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作物雄性不育的机理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无定论,许多基础的比较研究也很少。Boffey、Gyldenholme和Mache等研究了叶绿体发育过程中叶绿体DNA含量的变化,Rose等从细胞发育的角度测定了叶绿体DNA的含量差异。我们曾比较了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单个叶绿体DNA含量,发现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anka测度方法,分别从群落梯度和3个单一环境因子(土壤水分、盐分、酸碱度)对构成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荒漠植被的10个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分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白刺、梭梭和白梭梭的生态位较宽,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利用资源充分,而盐穗木、盐节木和红砂的生态位较窄,生长范围狭小,其余主要物种介于两者之间;②根据生态宽度可以把10个主要植物种划分成4类;③所测度的物种在土壤水分维上的生态位重叠都较大,而在盐分和酸碱度维上则表现出了较大的分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木酢液对叶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推广木酢液的实际利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木酢液可提高结球生菜和油菜的产量,以中和木酢液的效果较明显,其次是精馏木酢液;同时,木酢液可改善叶菜作物的品质,提高其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以中和木酢液效果较明显,其次是精馏木酢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