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打顶后喷施水杨酸、赤霉素和乙烯利对烤烟成熟过程中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烤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多酚类色素的降解;喷施水杨酸和乙烯利能促进叶绿素和多酚类色素的降解,减缓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在所选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赤霉素处理效果较好,水杨酸和乙烯利次之。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长物质对烤烟上部叶香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脱落酸(A)、水杨酸(B)、赤霉素(C)、乙烯利(D)4种植物生长物质对烤烟上部叶烤后烟潜香物质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水杨酸对烤烟上部叶烟潜香物质影响最大,总酚、芸香苷、绿原酸、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均最高;高浓度的脱落酸对烤烟上部叶烟香气物质总量影响最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新植二烯含量也均最高.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田间试验,对比了脱落酸、水杨酸、赤霉素、乙烯利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上部叶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高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最优,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新植二烯含量,以及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均最高,其中对烟叶香味品质有重要作用的苯甲醇、苯乙醛、糠醛、2-乙酰基吡咯、β-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Ⅱ、巨豆三烯酮Ⅳ、3-氢基-β-二氢大马酮、法尼基丙酮和茄酮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见高浓度的脱落酸处理能提高上部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烤烟产区烟叶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64,自引:14,他引:164  
为了探索不同烤烟种植生态区烟叶的香型和香气质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相关性,1999—2001年分别对5个主产烟区具有典型香气特征的烤烟样品中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了跟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烟叶质体色素的降解产物在挥发性香气物质中含量最高.占所测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85%~96%.其中以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对烤烟香型和香气质量的影响最大,西柏三烯类降解产物和糠醛类化合物在南方清香型烟叶中含量较高,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和乙酰吡咯在北方浓香型烟叶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硼锌钼肥及其配施对烤烟上部叶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农业科学》2015,(6):116-119
在硼、锌、钼等微量元素严重缺乏的烟田,开展了硼、锌、钼等微肥及其配施对烤烟上部叶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施以上3种微肥,不论基施还是喷施均能有效提高烤烟上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苯并氨酸类降解物、棕色化产物、茄酮、石油醚提取物等香气物质含量,但微肥施用效果以基施为优,从3种微肥提升烤烟上部叶各类香气物质效果分析,以锌肥单施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锌对豫西烤烟香气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旺长期喷施锌肥条件下豫西烤烟的香气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锌对豫西烤烟叶片香气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的影响明显,其中对下部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提高效果最大.从香气物质数据上看,锌明显提高了豫西烤烟叶片中β-大马酮、7,11,15-三甲基-3-亚甲基十六烷-1,6,10,14-四烯和新植二烯等香气物质含量.促进了叶片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的形成,促进了上部叶片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含量的增加.从评吸评价结果看,锌促进了豫西烤烟下部和中部叶片香气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烤烟钾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四川主产烟区40份烤烟样品为材料,研究了烟叶钾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烟区烤烟钾含量为(19.36±4.53)g·kg-1,呈现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的趋势;对烤烟钾含量进行聚类分析,表明烤烟钾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高钾类烟叶的新植二烯、类胡萝卜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和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均明显高于中钾类、低钾类烟叶,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在类群间的差异不显著;当烤烟钾含量为10~35.g·kg-1时,钾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余味、燃烧性和评吸总分均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但与杂气、刺激性和灰色的回归关系则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三门峡优质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特点及香型风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门峡烟区31份烤烟样品为材料,分析了三门峡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特点,同时与国内外优质烤烟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对三门峡烤烟的香型风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三门峡烤烟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主要表现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2)三门峡烤烟的各类香气物质含量介于于巴西、津巴布韦、许漯平(河南省许昌、漯河、平顶山烟区)和云南之间,并且烤烟各类香气物质在不同产地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3)三门峡烤烟的醇和度和透发性较好,香味底韵和吸味优于云南烤烟,香型介于巴西烤烟、津巴布韦烤烟、许漯平烤烟和云南烤烟之间,定义为浓香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气象条件对高香气烤烟品种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以云烟87为对照,对高香气烤烟品种豫烟11号在5个不同海拔地点的烟叶中性香气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分别对豫烟11号和云烟87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和品种对各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各不相同,高香气品种豫烟11号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在每个地点均高于云烟87,地点间差异明显。豫烟11号具有类胡萝卜素降解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高的特点。2个品种叶绿素降解产物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相对一致,豫烟11号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受大田生长期的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影响较大,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受大田生长期的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影响较大,棕色化产物含量受相对湿度和云量影响较大,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受大田生长期的蒸发量影响较大。高香气烤烟品种豫烟11号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综合考虑大田生长期的相对湿度、降雨量、日照时数、蒸发量对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以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烤烟基因型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52个烤烟基因型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性香气物质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其总量为(1072.06±214.69)μg.g-1.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及新植二烯的含量分别为(21.65±4.85),(32.56±6.13),(34.13±15.44),(62.01±8.56),(919.04±207.25)μg.g-1.聚类分析把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包括28个基因型,香气物质总量居中,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物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均为最高;第Ⅱ类包括19个基因型,香气物质总量最低,除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居中外,其它各种香气降解产物含量也均为最低;第Ⅲ类包括5个基因型,香气物质总量最高,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最高,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对烟夹、散叶堆积与散叶插扦装烟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装烟方式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与烟夹装烟方式相比,散叶装烟方式的中部叶类胡萝卜素、芳香族氨基酸、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和新植二烯等裂解产物含量显著升高,上部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显著降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赋权评价分值中部叶以散叶堆积处理(T2)最高(569.24),上部叶以烟夹处理(T1)最高(495.61)。从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角度出发,云南曲靖烟区散叶堆积和烟夹装烟方式可分别增加中部、上部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可作为后续研究、推广的主要装烟方式。  相似文献   

12.
Venation patterns of the leaves of two lycophytes, Selagiella adunca and Selaginella schaffneri, do not fit the definition of microphylls as having a single, unbranched vein. Although S. adunca has a simple pattern, S. schaffneri has a complexity matching that of many megaphylls, with numerous branching veins. The veins of S. schaffneri undergo an average of 13 branchings (range, 8 to 21), and reticulation between veins is frequent. The discovery of this radical departure from the familiar microphylls of lycophytes indicates that complex venation patterns in leaves do not necessarily arise from fusion of whole branches. The microphyll may not be as structurally stable as formerly believed.  相似文献   

13.
以3个烟叶产区的散叶和把烟工商交接等级质量数据为依据,通过散叶与把烟等级质量对比分析,对3个烟叶产区提出散叶等级质量控制点:A产区X2F、B1F应主控混颜色比例,B3F主控混颜色以及混入B4F的比例,C2F则应提高控制混下一级烟叶的比例;B产区重点控制各等级混入下一级烟叶的比例,B2F同时还应当控制混入青杂烟叶的比例;C产区C3F和B3F应当主控混下一级烟叶的比例,B1F和B2F的整体等级纯度指标都需要极大改进.3个产区2012年散叶等级质量水平比2011年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TH2816B型LCR数字测试仪对茶叶的介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200kHz频率范围内,茶叶的相对介电常数随频率增加而减小,介电损耗因数随着频率的增大先减小而后略有增加;在200kHz时,当茶叶的温度为20~60℃和含水率为5.3%,7.6%,10.2%,13.8%,16.0%,20.0%,25.0%且逐渐增加时,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均呈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打叶留花对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烤烟上部叶的的可用性,在福建中烟"七匹狼"广顺基地单元进行打叶留花对烟叶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打叶留花的上部叶的颜色、油分、色泽和柔软性有明显改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12.51%和14.82%,烟碱降低了26.75%,其他常规化学成分变化较小;酸性香气成分总量增加51.45%,13种酸性香气成分中有9种增加;中性香气成分总量增加2.40%,22种中性香气成分中有12种增加;评吸质量明显改善,与中部叶质量非常接近,具备中部叶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叶进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以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天然杀菌剂。美国山核桃叶经体积分数为75%乙醇提取后,采用系统溶剂法将抽提物分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5个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以上提取物对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根霉菌Rhzopus oryzae,青霉菌Penicillium sp.,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的抑菌效果,并计算各提取物对真菌的半数抑菌质量浓度(CE50)。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青霉菌、根霉菌、黄曲霉菌和枯草杆菌均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P<0.01),抑菌圈直径均值分别为9.18,10.86,8.26,10.18mm,但对于黄曲霉菌石油醚提取物(CE500.91 g·L-1)的抑菌效果优于乙酸乙酯提取物(CE50>200 g·L-1);而正丁醇提取物对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P<0.01),其抑菌圈直径均值分别为11.13,8.83 mm,但对于大肠埃希菌水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正丁醇提取物,其抑菌圈直径均值为9.13 mm。综上,美国山核桃叶的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效果最佳。针对这一实验结果,可以根据防治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和工艺,研发专菌专治的天然杀菌剂,以提升杀菌剂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唐菖蒲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和植物效率分析仪对生长在冀西北坝上高原唐菖蒲的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生理生态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夏季在晴天、土壤水肥充足条件下,唐菖蒲叶片的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其光饱和点为2145μmol/(m2.s),光补偿点为174.8μmol/(m2.s),净光合速率的最大值为36.4μmol/(m2.s),唐菖蒲为典型的阳性植物。②晴天唐菖蒲叶片的AQY由10:00时的0.0878下降到了13时的0.064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由10时的0.79下降到14时的0.69,比最大值下降约13%,唐菖蒲在中午发生了一定的光抑制。③由叶片能量流动模型分析,高辐射使PSⅡ部分反应中心失活或降解,叶片遭受高辐射胁迫后启动了相应的防御机制,使过剩激发能得以及时耗散。由类囊体膜能量流动模型分析,高辐射导致叶片单位面积部分反应中心失活或裂解后,启动了剩余的有活性反应中心的补偿机制,使其能量传递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孢子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筛选其适宜的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紫萁孢子叶穗为外植体,研究乙醇和HgCl_2处理不同时间对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在加入0.3 mg/L NAA的1/4MS培养基中,再分别加入0.5 mg/L的2,4-D、IBA和KT,比较各处理对原叶体的诱导效果;在1/2MS基础培养基上,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质量浓度KT、GA_3、NAA和6-BA组合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同时,研究光合酵素稀释300,500和700倍对紫萁孢子体诱导的影响,以及1/2MS培养基中加入0.1,0.5,1.0 mg/L IBA或NAA对紫萁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使用1 g/L HgCl_2对紫萁孢子叶穗消毒8 min的效果较好,萌发率为61.11%;紫萁原叶体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1/4MS+KT 0.5 mg/L+NAA 0.3 mg/L,诱导率为88.55%;紫萁原叶体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1/2MS+KT 5 mg/L+GA_3 3 mg/L+NAA 1 mg/L,增殖系数为9.6;稀释500倍的光合酵素对紫萁孢子体苗的转化及生长有促进作用,孢子体转化率为57.23%,孢子体高度为2.33 cm;1/2MS培养基中加入0.5 mg/L IBA,紫萁组培苗生根率与长势俱佳,生根率可达93.33%。【结论】初步建立了紫萁孢子适宜的组织培养体系,在相应条件下组培苗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