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十几年来,对枣粮间作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枣粮间作,是生态农业立体种植的一种较好的模式。它是根据枣树与间作物不同生物学特性和植物间的共生原理,科学的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合理配置,组成先后交错、上下分层的复合型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土地、肥水和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从  相似文献   

2.
枣粮问作是枣树与粮、棉、菜等作物长期间作的立体农作方式,从1990年开始,我们以枣树布局和田问光照等因素为主体,探索了枣粮问作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枣粮间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枣粮间作,就是在枣树行间再播种粮食作物。这是一种立体结构种植形式,目前已成为我国南北枣区的主要农作模式。仅据献县调查,枣粮间作面积已发展到28.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6.2%,是一九四几年建国初期的7倍多。  相似文献   

4.
<正> 枣粮间作是平原农区一种典型的历史悠久的人工栽培群落,也是平原绿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枣树与农作物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以及时序上的合理搭配,使土地、太阳能、气象和人力等方面的资源得以充分合理  相似文献   

5.
枣树间种粮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生产方式。河北省处于华北平原,特别是在东部低平原的沧州十分适合枣粮间作的发展。枣粮间作技术是经过人们很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得出的一种适合本地区枣产业发展的生产模式。从生物学教学出发,枣粮间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够实现对水资源、阳光、肥料合理的利用。同时还能够在同一块土地上生产出两种甚至是两种以上的粮食作物,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文章主要结合沧州市大枣生产的实际情况,就枣粮间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更好地开展枣粮间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大港地区枣粮间作模式和丰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枣粮的肥水管理、保花保果技术、合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等。栽培模式可分为以枣为主、以粮为辅的间作模式;以粮为主、以枣为辅的间作模式;粮枣兼顾的模式。3种间作模式枣树栽植密度不同,但枣树定干高度应在1~1.4m,树高度应控制在5~6m为宜。  相似文献   

7.
枣粮间作夏播作物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粮间作在黑龙港地区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耕作制度.但是,本区间作时,主要作物之一的夏玉米与枣树相互干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此我们进行了枣粮间作地夏播作物布局模式试验,探讨合理利用土地与空间以及水、气、热、水资源的最优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枣粮间作与单纯作物种植之间的产量和产值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以枣粮间作为主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新淤地上是可行的。前 5年的经济效益比对照平均提高 1.56% ,可见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栽植枣树可以形成农田防护林带 ,提高土壤植被覆盖率 ,减少土壤蒸发 ,有效地抑制土壤返盐。因而 ,该法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在枣树配置结构的三种处理间 ,第一种处理 ,即枣树双行栽植 ,株行距为 3m× 3m ,枣行间距为 9m ,优于第二、第三种处理  相似文献   

9.
枣树间种粮食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生产方式。河北省处于华北平原,特别是在东部低平原的沧州十分适合枣粮间作的发展。枣粮间作技术是经过人们很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得出的一种适合本地区枣产业发展的生产模式。从生物学教学出发,枣粮间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够实现对水资源、阳光、肥料合理的利用。同时还能够在同一块土地上生产出两种甚至是两种以上的粮食作物,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文章主要结合沧州市大枣生产的实际情况,就枣粮间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更好地开展枣粮间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枣粮间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枣粮间作的科学依据1.1抓住枣树与间作物生长的时间差,充分利用肥水资源枣树是发芽晚、落叶早、年生长时期比较短的  相似文献   

11.
<正> 1 枣油间作相得益彰 枣油间作能科学地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枣树是落叶乔木,具有发叶迟、落叶早、生长期短、枝稀叶小、透光度大的特点,其生长期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9月上中旬。油菜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在油菜播种、越冬到翌年返青、抽薹、开花、灌浆成熟期,枣树一直处于落叶、休眠及芽萌动期,5月中下旬油菜收割,枣树开始生长,可见一年中枣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天津南部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枣树不同种植形式特点的分析,结合2003-2005年天津市农业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枣草间作"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示范与推广)成果,介绍了天津南部半干旱地区枣树行间种植苜蓿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枣树、紫花苜蓿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永生 《北京农业》2012,(15):37-39
天津市南部半干旱地区多瘠薄盐碱地,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多年来,在天津市静海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总结当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枣树、苜蓿耐盐碱能力强,苜蓿可改良盐碱地,培肥地力的特点,探索"枣草间作"技术。通过"枣草间作"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示范与推广,总结出天津市南部半干旱地区不同栽植形式枣树行间种植苜蓿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和田地区的冬小麦成熟期和枣树扬花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小麦、单作5a生枣树、枣麦间作系统根样,利用Win-SURFER 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析,并在小麦和枣树成熟阶段进行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测定,通过土地当量比进行间作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枣麦间作系统枣树和小麦的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下降。枣麦间作系统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土地当量比(1.383和1.322)均大于1,相比相应单作模式,有较高的总产量和土地利用效率。间作条件下的小麦和枣树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单作相应土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小。间作小麦20~60cm土层根长密度值比单作小麦相应土层根长密度值减少46.2%;间作红枣20~60cm土层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比单作红枣相应土层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减少34.5%和31.2%。5a生枣树与小麦根系在20~60cm土层生态位重叠,促使间作小麦和间作枣树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15.
1枣油间作相得益彰 枣油间作能科学地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枣树是落叶乔木,具有发叶迟、落叶早、生长期短、枝稀叶小、透光度大的特点,其生长期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9月上中旬.油菜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在油菜播种、越冬到翌年返青、抽薹、开花、灌浆成熟期,枣树一直处于落叶、休眠及芽萌动期,5月中下旬油菜收割,枣树开始生长,可见一年中枣树与油菜的生长期基本错开,从而提高了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此外,枣树既能够起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又能改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油菜的茬口也为枣树生长结果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枣树稳产高产.因此枣油间作模式能达到树上树下双丰收,是旱薄地农民增收的新型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枣粮(棉)间作系统枣树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分层挖掘法对新疆阿克苏市枣粮(棉)间作系统枣树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该地区枣粮(棉)间作系统中枣树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水分生态特征的分析、施肥区域的确定等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枣麦间作系统中枣树根系集中分布在0~80 cm土层中,占根系生物量的82.55%,占总根长密度的74.87%,而...  相似文献   

17.
玉米花生间作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花生间作种植方式具有提高作物群体光、热、水和养分等资源利用效率,能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生产能力的特点。本文从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间作效应评价、土地生产力与产量、作物生长发育特征、光能利用、养分效应、水分利用和酶活性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前人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认为玉米花生间作中的复合群体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机理及群体模型构建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观光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郑大枣、莲藕、无公害蔬菜、樱桃等特色农业得到稳步发展.全市拥有枣粮间作土地面积21万亩,分布在8个枣区乡镇105个行政村,枣树近400万株,年产量达3000万公斤.蔬菜播种面积12.5万亩,总产量30万吨.其中,莲藕总面积2.5万亩,和庄镇为集中产区,年产优质商品藕6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加快发展我省的农业生产中,从大农业和立体农业的观点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木本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特阐述如下.(一)枣、柿、栗是我国北方适宜发展的木本粮食树种,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豫东沙区群众在长期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了枣粮间作的经验,把枣园间种花生称为:上有摇钱树,下有聚宝盆".柿子产区的群众,为了在少量的耕地上,既生产粮食,又增加收入,还抗御旱涝灾荒,创造了柿粮间作,在精心管理下,柿粮双丰收,栗子产区群众久以煮栗、炒栗、磨栗面为食、枣、柿、栗  相似文献   

20.
耕作方式的变革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提出以枣粮间作为立体复合种植模式,达到最佳生态经济效益,使单位土地面积产值和效益提高5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