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和迁移对农村家庭内部,尤其是留守老年人的农业生产、家务劳动、外出务工以及总劳动供给的参与率、参与概率和时间产生影响.以湖北省为例,按性别、年龄、耕地面积、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人数、留在家里劳动力人数等分类,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和时间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用Tobit模型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参与 慨率和时间作了统计分析.理清了劳动参与率与参与概率这两个被学术界混为一谈的不同概念,并将老年人家务劳动引入了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2.
<正>设施农业装备是中国现代农业、都市型农业发展的重点,是实现设施农业高效、高产、高品质的重要保障。通过比对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可以更加正确认知我国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现状和方向。劳动要素供给现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生产工具,劳动者是决定因素。因此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劳动力水平除了劳动人口的数量外,还需计算劳动的参与率等因素。从数据上看,荷兰、日本、西班牙、美国等国家的劳动力参与率  相似文献   

3.
影响宁夏农业劳动力转移经济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宁夏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经济因素方面所呈现的特点,研究发现,宁夏的经济增长没有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产生巨大"拉力";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不发达,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劳动生产率仍需大幅提高;工业化落后于城镇化;惠农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解决宁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应在加速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步进行,实施积极的农业政策等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马楠  贾淑仁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12):3126-3132
[目的]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为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兴旺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西藏、宁夏、贵州、青海、云南、广西、新疆和内蒙古等民族地区8个省(区)2006—2018年面板数据,使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方法测度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水平,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素投入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间的关系.[结果]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不断增大,年均增长率为0.44%,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产业结构水平和优化速度有着较为明显的阶段和区域差异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与资本要素的投入能有效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就第一产业而言,受劳动力要素供给质量不足的影响,其投入每增加1%,产业产值降低0.2507%.就第二产业而言,劳动力要素的持续供给能够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其投入每增加1%,产业产值提升0.1746%;但受资本要素投入较少并会对原有产业造成冲击的影响,其投入每增加1%,产业产值降低0.0003%.就第三产业而言,对于资本要素投入的需求较为迫切,其投入每增加1%,产业产值提升0.0003%,并且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产业产值提升幅度将会得到扩大.[建议]民族地区应不断增强生产性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扩大市场需求,助力优化产业结构;政府、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应协同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生产技术水平;加大资金总量投入力度,重视资金投入的精准性和项目绩效评价,促进资本要素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略论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年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改革,使长期隐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明显地游离了出来.而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又全面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相分离,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劳动大军流动潮,国家也及时调整了相应的一系列政策,允许农民以各种经济形式从事工商业劳动.贵州由于种种特殊的原因,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进程相对缓慢.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如何,直接影响着贵州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所谈的转移是指从农村劳动力就业于传统农业向就业于其它产业、行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是以规模经营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制于信贷条件苛刻、农险覆盖面狭窄和期货品种有限等因素,这些经营主体对金融供给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建议进一步发挥政府在金融供给改革中的推动作用,增强金融供给的动力和活力,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实现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的新平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估算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科学制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当前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水平为标准,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部分估算农业生产实际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进而根据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和已转移劳动力数量估算剩余劳动力数量.[结果]在每个农业劳动力年实际劳动时间为250、300和320个工作日情形下,2012年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分别为-165.29万、17.04万和74.01万人,从总体上判断,四川省农村劳动力供给将出现短缺,“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建议]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尽快实行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从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对优质劳动力的吸引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降低种养业的劳动力需求,以确保四川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陕北地区农业现代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现代化是陕北地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陕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既有良好政策环境提供的发展机遇、退耕还林积累的丰富经验、治沟造地工程探明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有效路径、特色品牌营造的广阔市场前景等有利条件,又有资金供给能力不足、耕地规模化利用难、劳动力"供不应求"、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矛盾突出等不利因素。综合考虑区域条件、要素禀赋及其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陕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应该选择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并要通过有效路径分别突破资金供给、耕地供给、劳动力供给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等方面的约束,以此加快陕北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而为该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主编速递     
<正>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是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选择。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要突出"优"字。本期《2016年中国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与2017年展望》预计,2017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等粮食作物转产马铃薯面积将继续增加,未来应持续  相似文献   

10.
丁仁船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923-9926
综合运用人口组合预测法以及其他经济预测方法,预测2011~2025年安徽省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状况。结果表明,2014年是安徽省劳动力供求变化的转折点,劳动力数量开始下降,并首次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提出安徽省应该从经济结构升级、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参与率调节3个方面着手,及早应对即将出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完成好"十二五"期间北京市通州区现代农业规划的编制任务,促进现代都市农业相关政策的落实;对通州区内农业劳动力结构组成及分布现状进行实证抽样调查,包括务农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总务农时间等内容;通州区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高,并面临务农劳动力数大幅度下降并短缺的趋势。同时,务农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兼业劳动力比例也很大。这种状况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应当充分认识到农业劳动力状况的严峻性,采用积极有效措施应对这一无法回避的难题,防止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隐患发生。  相似文献   

12.
计划经济体制是用计划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资源,不可避免地要实行计划配置.我国在建国初期用行政手段干预劳动力市场,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统一行政计划调配和调剂劳动力就业、实施统一工资制、排斥农村劳动力及固定工用工制度的劳动力计划配置体系;劳动力计划配置必然导致用人单位冗员,引致劳动者的低效劳动,并通过限制制劳动力的流动,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力配置的效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配置方式也必定市场化,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完善劳动力市场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总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应用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总费用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从2000~2005年,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总费用略有上升,其中进城寻工费用下降,在城务工费用增加;进城途径、性别、学历、收入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差异对农民工进城务工费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刘易斯模型,采用调查问卷、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当前的农业就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就业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个体特征、农业就业的时间分布、农业就业的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新的矛盾与问题。其成因,既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收入分配制度、土地制度等制度性原因;又有劳动力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体特征原因。要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农地制度改革,加大政府对农业就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变就业观念方面,寻求根本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它直接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就目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形成劳动保障监察问题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其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效应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分析了1978年以来农业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的相互关系,并以全国和4个典型的省区为例.利用对数线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总结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与务工收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河南省农调队有关调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及务工收入进行分析测算,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问题,对我国13个典型农业省区开展农户调研;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剖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自身对劳动力需求数量和劳动强度与各个时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4月份下半月至10月份下半月是我国农业劳动力需求的高峰期,13省区全年农业劳动力需求数量和劳动强度呈驼峰型分布,相关系数为0.86,劳动力需求数量与劳动强度显著正相关;各地区农业生产最大劳动力需求月份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方差异。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季节性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剩余与农业劳动力季节性紧缺并存,农闲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目标模式至今尚未完全确立,而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又存在着诸多问题。加入WTO,要求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与国际接轨。本文针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和时效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创新,以期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农业有效劳动力供给已经大幅度减少。在农业、非农业劳动力统一市场的背景下,劳动力价格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产品价格、农业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方式有重大影响,并针对农业劳动力成本提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