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河南信阳稻田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信阳稻田共有39个杂草群落,比较常见的有26个群落,其中沉水杂草4个群落;漂落杂草3个群落;浮叶杂草2个群落;挺水杂草8个群落;湿生杂草9个群落.并摸清了杂草群落的消长规律,为稻田杂草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稻田化学除草引起杂草群落的演变与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稻田杂草种类调查,明确有39种分属16科与主要杂草群落组成和危害,并对使用期较长、推广面积较大的除草剂杀草丹、禾大壮、丁草胺后对稻田杂草群落的演变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在稻田杂草群落演变后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金华农区稻田杂草群落及其演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华农区稻田杂草优势群落早稻田为稗草群落,晚稻田为阔叶杂草群落,近10年来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稻田杂草群落发生明显演替,群落结构中水莎草,水竹叶、双穗雀稗等难除杂草的发生频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水稻田杂草的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湖北省稻田杂草物种组成及其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水稻田杂草有138种(含变种),隶属于46科、94属,其中优势恶性杂草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鳢肠Eclipta prostrat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等6种,区域性恶性杂草有11种,常见杂草有24种,一般杂草有97种;恶性杂草是湖北省稻田杂草群落的重要建群种,各地区主要形成稗+鳢肠+空心莲子草、稗+千金子+鳢肠或稗+鸭舌草+异型莎草的杂草群落;鄂北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较高,而武鄂黄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的均匀度相对较低;从群落相似性来看,鄂北地区稻田与湖北省水稻田的总体杂草群落结构最为相似.水稻种植制度、耕作方式和土壤环境条件的不同,可能是导致湖北省稻田杂草发生及其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1995~1997年对3个农区稻田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沿江农区稻田以鸭舌草、丁香蓼、矮慈菇、异型莎草等为优势杂草种,丘陵农区稻田以矮慈菇、节节菜、丁香蓼等为优势种,里下河农区稻田则以鳢肠、异型莎草、丁香蓼等为主。杂草群落多样性相似,均匀度相近,说明3个农区稻田杂草群落近似。在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中,除草剂的影响最大,苄黄隆使稗草上升了56.72%,异型莎草下降了31.76%,二氯喹啉酸、禾大壮、丁草胺分别使稗草下降90.64%、97.35%和67.82%,而阔叶杂草相应上升;实行水旱轮作有利于杂草的控制;不同深度的水层对杂草的发生有影响;缺施三大元素之一1年不会给稻田杂草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三个农区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及影响群落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1997年对3个农区稻田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沿江农药稻田以鸭舌草,丁香蓼,矮慈菇,异型莎草等为优势杂草种,丘陵农区稻田以矮慈菇,节节菜,丁香蓼等为优势种,里下河农区稻田则以鳢肠,异型莎草,丁香蓼等为昌群落多样性相似,均匀度相近,说明3个农区稻田杂草群落近似。在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中,除草剂的影响最大,苄黄隆使稗草上升56.72%,异型莎草下降了31.76%,二氯喹啉酸,禾大壮,丁  相似文献   

7.
松辽生态区稻田杂草的危害、群落结构及演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松辽生态区,通过对不同开荒年限稻田杂草群落的多年系统调查,基本摸清了本地区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及演替规律,为指导当前和今后的杂草防除工作,保证水稻高产、稳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闽中地区再生稻田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福建中部尤溪县5个乡镇11个自然村的再生稻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再生稻田杂草有17种,隶属于11科,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各3种,千屈菜科和柳叶菜科各2种;对麻泽村等6个自然村的再生稻田杂草优势度和多样性分析表明,稗草、千金子、鳢肠、陌上菜、节节菜、圆叶节节、鸭舌草、野荸荠等8种杂草为尤溪县再生稻田优势种;杂草群落结构以"鸭舌草+千金子+稗草+鲤肠+节节菜+陌上菜"为主;蓬村、隔邱头村和麻泽村再生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指数较高,而庄前村相对较低;各地之间的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再生稻田土壤生境、栽培水平和头季稻田施用除草剂品种不同,可能是导致尤溪县再生稻田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连续多年旱作的地块改种水田后,杂草的物种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改水田年限的增加使田内杂草群落逐渐与老稻田群落组成接近,一般旱改水田连续3--4年后与典型老稻田杂草群落相似。  相似文献   

10.
稻田草害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主要杂草群落分布特性、演替趋势和地区生态,提出稻田草害控制技术,包括控制外界杂草、杂草种子带入田间和控制田间杂草发生与发展两大方面。以农业措施生态调控为基础,化学防除为主要手段的区域化综合治理技术可以有效、经济、持续地控制稻田杂草。  相似文献   

11.
张桂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7-4748
研究合理的植物群落空间比例分配,不仅可为绿量计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而且还能为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介绍植物群落生态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包括群落生态关系设计、植物序列选择、垂直结构设计、栖息地设计与保护和生态功能设计.在此基础上,指出合适的空间比例分配主要由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植物群落的功能来确定,但植物群落空间比例分配还随树种的生态习性、季相和平面结构等的变化而变化.最后,从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植物群落的功能出发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出景观群落适宜的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绿地的比例应该在1:2 ~6:20 ~25:25 ~35,而功能群落可依据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调整某一层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生物群落结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那曲高寒草甸0~5、5~10、10~15、15~20、20~25 cm土壤深度范围内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在20~25 cm土层最少,且该层次Chao1指数和观测到的物种数均显著少于0~20 cm各土层。在门水平,0~25 cm各土层均以Opisthokonta为最优势群落,但20~25 cm土层的Archaeplastida群落较0~20 cm各土层的相对丰度高。在纲水平,0~20 cm各土层均以Nucletmycea为最优势群落,但到20~25 cm土层则转变为以Holozoa为最优势群落。在目水平,0~20 cm各土层均以fungi为最优势群落,但到20~25 cm土层则转变为以Metazoa_(Animalia)为最优势群落。研究发现不同深度土壤生物群落种类及丰度有一定差异,尤其是20~25 cm土层的土壤生物群落与0~20 cm内各土层之间有很大不同,说明土壤有机质可能影响土壤生物群落的分布,本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生物群落特征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陕北林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排序,陕北林地啮齿动物群落被划分为3个类型。吴旗林区的啮齿动物群落是典型的黄土高原风沙区林地群落类型,种类较多,密度变化较大,优势种为中华鼢鼠和跳鼠类。对林木造成巨大危害的种类主要为中华鼢鼠和草兔。退耕林地啮齿动物群落保持了原农田群落的特点,其桥山林区的群落优势种是甘肃鼢鼠,而吴旗林区退耕林地为中华鼢鼠。桥山林地啮齿动物群落种类和生物量因植被状况较大差异,天然次生林种类较少,密度较低,优势种是达乌尔黄鼠和松鼠类。灌木疏林林地群落兼有天然次生林的啮齿动物群落和农田啮齿动物群落的特性,优势种为达乌尔黄鼠和松鼠类。次生林全面清坡造林幼林地,其群落优势种为甘肃鼢鼠。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1期韩崇选等陕北林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江西南丰蜜橘园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丰县橘园进行为期9个月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南丰蜜橘园生态系统内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为100种,其中害虫50种,天敌42种,中性虫8种,分别占整个群落的50%、42%和8%。物种丰富度22~43,生态优势度0.1155~0.8131,多样性指数0.5961~2.72629,均匀度指数0.1929~0.7324。群落特征指数都有明显的时间变化,7月15日到10月10日期间,生态优势度低,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高,群落结构较合理。  相似文献   

15.
对太原市五种长绿园林树木区土壤动物的调查,共获土壤动物样本8282头,隶属4门7纲19目30科48类。弹尾目、蜱螨目和线虫为优势类群;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为常见类群。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的调查得出:油松与草地群落(Ⅰ)的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白皮松与草地群落(Ⅱ)>圆柏群落(Ⅲ)>雪松群落(Ⅳ)>侧柏群落(Ⅴ),多样性指数的变异系数群落Ⅲ的最大,而群落Ⅱ最小;均匀性指数群落Ⅰ的最大,而群落Ⅳ的最小,均匀性指数的变异系数群落Ⅲ的最大,而群落Ⅱ最小;优势度集中性指数群落Ⅴ的最高,而群落Ⅰ的最低。群落Ⅰ和群落Ⅱ的个体数在各个月份中是最高的。人为因素增加了土壤的动物群落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6.
 系统调查了4种不同种类石斛园昆虫群落组成及结构,应用群落特征参数分析方法分析了石斛园昆虫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群落特征及时间格局。结果表明,鼓槌石斛园昆虫群落结构不稳定,各物种数量、个体数量、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等指数随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大;球花石斛园、束花石斛园和叠鞘石斛园昆虫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研究结果为石斛害虫综合治理和生态调控措施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草田节肢动物的物种构成、群落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集中度及其时间动态和主要种群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银川地区甘草田优势种为甘草萤叶甲(Diorhabda tarsalis Weise)、黄草地螟(Loxostege verticalis Linnaeus)、黄直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ula Redtenbacher)、蚜虫类(Aphids)、盲蝽类(Mirids)等.甘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各营养层结构特征呈规律性的变化,其中,基位物种营养层的个体数量随时问变化趋势与节肢动物总群落一致.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三江源隆宝湖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理化性质,为周边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隆宝湖湿地由嵩草群落(Kobresia tibetica Maxim.community)、蔗草群落(Scirpus tricqueter L.community)和苔草群落((2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 community)3种群落组成,嵩草植物群落隶属7科12属,以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 Maxim.)为优势种;蔗草植物群落隶属7科10属,以蔗草(Scirpus triqueter L.)为优势种;苔草植物群落隶属6科6属,以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为优势种。苔草群落、蔗草群落、嵩草群落优势度依次降低,辛普森指数、香农-威纳指数依次升高;苔草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蔗草群落与嵩草群落(P0.05)。嵩草群落土壤含水量高于蔗草群落和苔草群落;pH和土壤密度在3种不同群落土壤中差异不显著(P0.05),且3个群落的pH在0~10 cm、10~20 cm、20~30 cm内均依次降低;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氮含量随嵩草群落、蔗草群落、苔草群落逐渐降低;土壤全磷、有效磷亦随嵩草群落、蔗草群落、苔草群落呈现降低的趋势。3个群落(苔草群落、蔗草群落、嵩草群落)的土壤密度(g·cm~-3)分别在20~30 cm、0~10 cm、10~20 cm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含水量(%)分别在在10~20 cm、10~30 cm、20~30 c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有机质(g·kg~(-1))分别在0~10 cm、0~10 cm、10~20 a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全氮(g·kg~(-1))分别在10~20 cm、10~20 cm、0~10 c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水解氮(g·kg~(-1))均在0~10 cm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全磷(mg·kg~(-1))分别在0~10 cm、0~10cm、10~20 cm的土层最高;3个群落的有效磷(mg·kg~(-1))均在20~30 cm土层最高。  相似文献   

19.
铜尾矿废弃地不同优势群落持水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铜陵狮子山铜尾矿废弃地上定居的优势群落的实地调查及室内分析,研究了3种优势群落基质尾矿持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铜尾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后,基质的持水量发生显然的增加,节节草群落基质的持水量最高,比裸露无植被区高出16.95%,其次为白茅群落,狗牙根群落基质的持水量最低,但都高于对照裸露区。随着深层的增加,植被对尾矿的持水量增加。如节节草基质0-10cm的持水量17.57%,10—20cm持水量22.27%,20—30cm持水量25.25%,30—40cm持水量27.03%。结果表明,铜尾矿废弃地植物定居后,能提高尾矿的持水量,其中节节草群落的持水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20.
艾比湖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土壤环境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阐明艾比湖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分类及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设置54个样方进行植被调查,并分别在每个样方0~15、15~30和30~50 cm深度取土样.以植物重要值作为衡量植物组成相似性的指标,应用逐步聚类的方法将调查区域植被进行划分.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植物群落数量分类的结果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植物群落划分为5种类型:即胡杨(Populus euphratica)-芦苇(Phragm ites australis)-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群落,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芦苇(Phragm ites australis)群落,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群落,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刺(Nitraria schoberi)群落,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麻(Poacynum henclersoni)群落.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提取3个主分量能够解释100;的群落间土壤因子差异,第一主分量主要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全盐量相关;第二主分量主要与土壤pH值相关;第二主分量主要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结论]土壤、植被二者互相作用,土壤因子影响着植被的结构特点,反过来群落植被特征也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