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9尾体重为(1 295.7±37.2)g的普通草鱼和9尾体重为(706.8±6.5)g脆化草鱼(脆肉鲩)为实验对象,对其肌肉理化及质构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脆化草鱼肌肉粗蛋白含量高于普通草鱼(P<0.05),粗脂肪和铁含量比普通草鱼低(P<0.05),二者肌肉水分、粗灰分及钙、铬含量无显著差异;脆化草鱼肌肉pH、肌纤维密度和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普通草鱼(P<0.05);脆化草鱼在2 h和4 h的肌肉滴水损失低于普通草鱼(P<0.05),但8 h后差别不大;脆化草鱼肌肉硬度和咀嚼力均比普通草鱼高(P<0.05)。对肉质性状指标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肌纤维密度、pH、胶原蛋白有提高肉质品质的作用趋势;肌肉脂肪含量与肌肉硬度,肌纤维密度与肌肉滴水损失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亮点:脆化草鱼是鱼类肉品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较全面的分析普通草鱼和脆化草鱼的肌肉特点,其中无机元素、质构参数、pH和滴水损失对其肉质的影响,在鱼类肉品研究中较少;同时探求了多因子对肉品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为鱼类肌肉品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比脆肉鲩与普通草鱼肌肉显微结构的差异,为脆肉鲩的肉质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脆肉鲩和普通草鱼的背部白肌、背部红肌和腹部白肌,经石蜡组织切片和苏木素-伊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肌纤维的形态特征,用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两个指标衡量脆肉鲩与普通草鱼的肌纤维差异。【结果】脆肉鲩和普通草鱼背部白肌、腹部白肌及背部红肌的基本结构相同。脆肉鲩背部白肌的肌纤维直径(67.6μm)显著小于普通草鱼(109.4μm)(P〈0.05,下同),肌纤维密度(249条/mm2)N显著大于普通草鱼(121条/mm2);在腹部白肌和背部红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方面,脆肉鲩与普通草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脆肉鲩肌肉的肌纤维直径及密度与其肌肉硬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选取初始体重为(341±10)g的草鱼72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分别用常规配合饲料(普通草鱼)和浸泡蚕豆(脆化草鱼)对草鱼进行为期86 d的养殖,分析脆化草鱼与普通草鱼在生长性能、肌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消化酶活性上的差别.结果显示:与普通草鱼比较,投饲蚕豆的脆化草鱼增重率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高;脆化草鱼的粗蛋白和胶原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粗脂肪却显著降低;在质构指标方面,脆化草鱼较普通草鱼都有所提高,咀嚼力、粘聚性、恢复力和硬度方面分别提高57.1%、23.8%、31.3%、32.1%(P<0.05);脆化草鱼的肌纤维面积显著降低,肌原纤维的粗细肌丝排列紧密整齐;脆化草鱼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含量增加,而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结果表明,脆化草鱼生长性能降低,肌肉品质优于普通草鱼.  相似文献   

4.
以VC磷酸酯为VC源,配制VC添加量分别为0mg/kg(对照组)、100mg/kg、200mg/kg的3组实用饲料,喂养体重(614.9±6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60d,探讨VC对草鱼成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100mg/kg或200mg/kg,均可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P<0.05);草鱼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肌纤维直径和肝脏VC含量随V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饲料中VC添加量≥100mg/kg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VC添加量达200mg/kg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溶菌酶(LSZ)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研究表明,实用饲料中添加VC能促进草鱼成鱼生长,改善肌肉品质,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以生长性能为指标,草鱼成鱼饲料中适宜的VC添加量为100mg/kg。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发芽蚕豆与发芽豌豆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分别以普通配合饲料、发芽蚕豆和发芽豌豆投喂体质量为(1056.1±30.3)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周期为84 d。结果显示:与投喂普通配合饲料的草鱼相比,发芽蚕豆与发芽豌豆均显著降低了草鱼的体质量增长,增大了饲料系数(P<0.05);同时,草鱼肌肉的失水率下降,硬度与咀嚼性显著提高,肌纤维密度增大、肌肉胶原蛋白含量增加,肌肉与皮肤中Ⅰ型胶原蛋白基因COL1A1和COL1A2 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提高(P<0.05);发芽蚕豆组草鱼的体质量增长、肌肉硬度与咀嚼性、肌纤维密度以及肌肉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发芽豌豆组(P<0.05)。结果表明:投喂发芽蚕豆与发芽豌豆,虽然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但能够改善草鱼的肌肉品质,并且投喂发芽蚕豆的效果优于发芽豌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开化清水草鱼的营养及肉质品质,分别对池塘养殖草鱼(对照组)及开化流水坑塘养殖6个月、12个月的开化清水草鱼进行营养成分及肉质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开化清水草鱼的空壳率、体长体高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开化清水草鱼肌肉的粗蛋白、胶原蛋白及灰分含量、肌肉的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滴水损失率、冷冻渗出率及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开化清水草鱼肌肉中鲜味氨基酸显著高于对照组;12月组开化清水草鱼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比76.59%,显著高于6月组的73.75%和对照组的71.01%。研究表明,开化清水草鱼在营养成分、口感以及风味方面优于普通池塘养殖草鱼,但6月组和12月组的开化清水草鱼营养及肉质品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VA对草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草鱼饲料中VA适宜的添加量。【方法】采用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白糊精为糖源、玉米胚芽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作为基础饲料,配制VA水平为0(对照组),810,1 620,2 520,3 224,3 980,7 950,16 386 IU/kg的8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10.79±0.52) g的草鱼12周,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试验结束后测算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鱼体营养成分以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等指标。【结果】对照组的草鱼幼鱼,在试验后期有8.33%出现眼球突出、尾鳍充血的症状,添加VA试验组的草鱼未出现类似症状;饲料中VA含量在0~1 620 IU/kg时,体质量增长率随饲料中VA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饲料中VA含量>7 950 IU/kg时,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的变化趋势与体质量增长率类似,而饲料系数变化趋势与体质量增长率相反;VA对草鱼成活率和全鱼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中缺乏VA会显著降低血清中ALP的活性,同时显著提高GPT和GOT的活性(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缺乏VA会引起草鱼幼鱼眼球突出、尾鳍充血和肝功能异常,饲料中添加适量的VA会促进草鱼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但过量的VA会降低草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对草鱼体质量增长率与饲料中VA含量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可知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VA的需要量为1 653 IU/kg,同时建议饲料中VA含量不宜超过7 950 IU/kg。  相似文献   

8.
选取平均体重为182.33 g ·尾^-1的新吉富罗非鱼216尾分成6组,分别设试验组1号(添加蚕豆醇提物)、2号(添加蚕豆酮提物)、3号(添加蚕豆酯提物)、4号(添加大豆异黄酮)、5号(添加大豆皂甙)、对照组6号(基础料),每组设3个重复,比较不同提取物对罗非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肌肉营养成分及脆化度的影响。经过60 d的饲养,结果表明:各组在生长性能各指标上差异不显著( P>0.05)。在肌肉品质方面,1号、5号罗非鱼肌肉水分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提高,差异不显著( P>0.05);而粗脂肪含量、胶原蛋白含量、肌原纤维耐折力显著提高(P<0.05),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综合以上分析,蚕豆醇提取物和大豆皂甙在一定程度上脆化了罗非鱼肉质,蚕豆醇提物起肉质脆化作用的可能是皂甙类成分。  相似文献   

9.
旨在比较藏绵羊母羊7个部位肌肉(臂三头肌、冈上肌、股四头肌、背最长肌、腰大肌、胸斜方肌和小腿肌)的营养成分、肌纤维特性及其与产肉性能相关基因( AKT1 mTOR FABP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藏绵羊不同部位肌肉含水量均在75%左右;小腿肌的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背最长肌(P>0.05),腰大肌的蛋白含量低于小腿肌(P<0.01);背最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高于除腰大肌外的其他部位(P<0.05),而小腿肌IMF含量最低(1.15%)。肌纤维横截面积大小为冈上肌>股四头肌>臂三头肌>小腿肌>胸斜方肌>腰大肌>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是股四头肌>冈上肌>小腿肌>臂三头肌>腰大肌>胸斜方肌>背最长肌;背最长肌密度最大,高于冈上肌(P<0.05);肌纤维面积、直径与肌内脂肪含量均呈负相关,而肌纤维密度与IMF含量呈正相关;肌纤维面积与肌纤维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2),而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6、-0.831)。 AKT1基因在小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部位(P<0.05),而 mTOR基因在股四头肌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小腿肌、背最长肌(P>0.05),显著高于臂三头肌、冈上肌及腰大肌(P<0.05),与胸斜方肌差异极显著(P<0.01); FABP3基因在小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除冈上肌外的其他部位(P<0.05)。 AKT1 mTOR基因表达量与肌肉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其中 AKT1基因与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01); FABP3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28)。综合分析可知,藏绵羊小腿肌更符合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羊肉特点的要求,而背最长肌相比于其他部位嫩度更好; AKT1 mTOR基因表达量与藏绵羊不同部位肌肉蛋白质合成呈正相关, FABP3基因表达量与藏绵羊不同部位肌肉IMF沉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基塘农业模式下,不同饲料养殖草鱼的生长性能、常规营养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差异。【方 法】设置蛹肽蛋白饲料组、混合料组、普通料组进行养殖对比试验,每组选择初始体重为 770(±11.2)g 的草 鱼 610 尾,分别放入面积相同的试验池塘养殖 180 d,试验期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 4 尾草鱼,采集侧线上方背脊 肌肉,制成 4 个质量均为 50(±3.8)g 的混合样作为每组 4 个重复,另外试验前随机抽取 4 尾初始规格鱼种的 背脊肌肉制成混合样设置为空白对照。【结果】蛹肽蛋白饲料组草鱼增重率最高(134.3%),肌肉粗脂肪含量 (1.74%)显著高于其他组,从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两个指标看,均呈现出蛹肽蛋白饲料组 > 普通料组 > 混合料 组的显著性差异;混合料组的草鱼粗蛋白含量(20.7%)和鲜味氨基酸含量(6.37%)均最高,而脂肪含量最低 (1.27%),投入产出比最低(0.941)。初始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1.07%)显著高于 3 个试验组,3 个试验组 草鱼肌肉油酸(C18:1)含量与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初始组,蛹肽蛋白料组与普通料组的鱼肉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结 论】摄食蛹肽蛋白饲料的草鱼增重率高,但容易沉积体脂,导致体型肥胖;混合料组的草鱼生长速度慢,但鱼 肉粗蛋白含量最高(20.7%),脂肪含量最低(1.27%),肉质更鲜美。基塘农业模式下利用闲置区域种青养鱼, 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改善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河南黄河鲤鱼的种质资源保护以及肉质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人工养殖的河南黄河鲤鱼和野生黄河鲤鱼为研究对象,分为野生组、养殖组,测定这两组鱼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以及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机体必需微量矿物质元素钙和磷的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野生组黄河鲤鱼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P0.05),粗脂肪以及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组(P0.05);养殖组黄河鲤鱼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均略高于野生组(P0.05);野生组黄河鲤鱼的磷含量略高于养殖组(P0.05),钙含量低于养殖组(P0.05)。肌纤维特征分析表明,两个群体黄河鲤鱼的肌纤维直径平均值差异显著(P0.05),肌纤维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式与池塘养殖草鱼营养品质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比较集装箱式与池塘养殖草鱼鱼肉的食用品质差异,以蒸煮得率、色泽、三磷酸腺苷关联物含量、模拟消化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指标,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生、熟状态下的品质差异;利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研究2种养殖方式草鱼在生、熟状态下的气味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集装箱式养殖和池塘养殖草鱼的蒸煮得率分别为78.59%和85.62%,集装箱式养殖草鱼的蒸煮得率显著(P<0.05)低于池塘养殖草鱼;2)集装箱式养殖生草鱼的亮度值显著(P<0.05)低于池塘养殖草鱼,但经蒸煮后2种养殖方式的草鱼肉亮度值没有显著性差异;3)集装式养殖生草鱼的鲜味物质(肌苷酸)含量和体外模拟消化后产生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小分子肽含量高于池塘养殖;4)集装箱式养殖草鱼的腥味物质、水体污染物相对含量和种类都少于池塘养殖草鱼,集装箱式养殖草鱼在生、熟状态下的风味均优于池塘养殖。与池塘养殖草鱼相比,集装箱式养殖草鱼具有更好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草鱼抗病害能力,并维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在中山市东升镇北洋水产养殖场选用12口池塘开展注射草鱼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三联灭活疫苗与病毒性出血病冻干疫苗相混合的四联苗,并联用有益微生物的示范性试验。结果显示,注射四联疫苗后草鱼的抗体效价在D7时即可检测到,D30时达最高值,D90时仍维持该水平;注射四联疫苗组草鱼的免疫原性比空白对照组提高,平均成活率提高29.7%(P0.01),平均免疫保护率为90.9%;使用有益微生物在改良水质、优化养殖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可提高草鱼平均存活率7.9%(P0.05);疫苗与有益微生物制剂联用组草鱼的平均成活率提高31.7%(P0.01),获得免疫保护率达96.6%;四联苗组、有益微生物组、四联苗与有益微生物联用组的日增重、净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比对照组提高,饵料系数降低,3个试验组草鱼的收益比对照组分别增加875、1854、2255元(P0.05)。上述试验结果证明,草鱼四联疫苗与有益微生物联用的养殖效果最佳,既可增强鱼体抗病害能力,提高存活率,促进生长,又可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具有良好的协同效益,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摄食蚕豆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脂肪蓄积情况以及形成原因,采集了摄食蚕豆的草鱼(试验组)和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对照组)的肝脏样本后,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两组草鱼肝脏进行病理学特征、脂质蓄积情况和肝细胞的超显微结构观察,同时检测与脂肪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草鱼相比,试验组草鱼肝脏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线粒体形态异常且数量减少;试验组草鱼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肝脏中TG、TC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著增加,但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草鱼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acc和fas)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长期摄食蚕豆的草鱼肝脏会发生脂肪变性,其可能与脂肪酸从头合成(DNL)增加、氧化应激增强及线粒体结构破坏等有关。研究结果将为脆肉鲩营养调控和预防鱼类肝脏脂肪变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摄食青草和人工配合饲料的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常规方法对摄食青草和人工配合饲料的草鱼(青草组和人工配合饲料组)的鱼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评价了鱼肉品质.结果表明,青草组鱼肉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人工配合饲料组草鱼鱼肉,青草组和人工配合饲料组鱼肉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6种氨基酸,总量分别占鱼肉干样的1.5263%和1.4182%,其中 7种EAA(Leu、Ile、Phe、Try、Th r、Val、Lys)、1种HEAA(Arg)和4种NEAA(Glu、Ser、Tyr、Pro)的含量在青草组与人工配合饲料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132.34、36.29.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分别为2.52、1.85,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干样的0.3749%、0.1853%;两者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青草组草鱼肌肉味道更鲜美,氨基酸组成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以鱼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制作7组缬氨酸梯度水平分别为6.3、7.2、8.9、11.0、12.6、14.1、15.8 g/(kg干饲料)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35 g的草鱼鱼种75 d,结果表明:草鱼鱼种增重率随饲料缬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当饲料缬氨酸水平达12.6 g/(kg干饲料)时草鱼鱼种增重率达最大值,继续增加饲料缬氨酸水平,草鱼鱼种增重率显著下降(P0.05)。草鱼鱼种蛋白质累积率表现出与增重率相同的趋势。草鱼鱼种饲料效率在饲料缬氨酸水平为12.6、14.1 g/(kg干饲料)时达最大值(P0.05)。饲料缬氨酸水平对草鱼鱼种鱼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及体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草鱼鱼种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在饲料缬氨酸水平为11.0 g/(kg干饲料)时达最高值(P0.05),但各组之间并无明显规律性,饲料缬氨酸水平对草鱼鱼种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分别以鱼体增重率、蛋白质累积率和饲料效率为指标,以抛物线回归模型分析,求得草鱼鱼种对饲料缬氨酸的需求量为12.79~13.68 g/(kg干饲料),占饲料蛋白的3.76%~4.02%。  相似文献   

17.
在湖南省岳阳洞庭黄龙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基地的鱼池中,分别投喂桂牧1号草、美国矮象草、苎麻3种饲草,研究草鱼主养池塘中鱼类的生长及效益。15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桂牧1号草组的草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均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苎麻组(P <0.05),其中苎麻组的草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又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P <0.05);各试验组中,鲢鱼和青鱼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美国矮象草组中的鳙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 <0.05);桂牧1号草组鲢鱼成活率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苎麻组(P <0.05),其中苎麻组又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P <0.05),各试验组中的草鱼、鳙鱼、青鱼成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投喂桂牧1号池塘中的鱼类总产量及效益最高,分别为934.25 g/m2、26 967.75元/hm2。综合分析,投喂桂牧1号池塘中的鱼类生长良好,且养殖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