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5个色系牡丹花瓣中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以白色系、粉色系、紫色系、黄色系、黑色系牡丹花为材料,采用乙醇法提取花瓣中多酚物质,提取条件为温度70℃,乙醇溶液浓度48%,提取时间44min;利用福林酚试剂显色法测定5个色系牡丹花瓣中多酚物质的含量;通过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研究5个色系牡丹花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深色系(初乌)中多酚含量最高,为132.75mg·g-1,黄色系(海黄)其次,为111.15mg·g-1,浅色系(白玉)中多酚含量最低,为53.50mg·g-1,粉色系、紫色系中多酚含量差别不大;相同当量浓度下,深色系牡丹花多酚抗氧化性高于浅色系牡丹花,不同色系间多酚含量相差约1.1~2.5倍;牡丹花多酚的抗氧化性比抗坏血酸(VC)低约12.4%~33.1%,比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高约0.3%~31.3%。综合得出深色系牡丹花多酚含量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工艺下海黄牡丹鲜花和烘干花瓣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海黄牡丹精油的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提取(SDE)法和超临界CO2萃取(SFE)法分别提取海黄牡丹新鲜和烘干花瓣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并测定精油中生物活性成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SFE法提取的海黄牡丹精油得率明显高于SDE法,用SFE法从新鲜花瓣中提取精油得率最高,为0.76%。从2种不同方法提取的海黄牡丹鲜花和干花精油中检测到了108种化合物,其中SFE法提取的鲜花瓣精油中有41种、烘干花瓣精油中有52种,SDE法提取的鲜花瓣精油中有33种、烘干花瓣精油中有13种,植酮、正十九烷、正二十一烷3种主要成分在4种精油中同时存在。不同方式提取的海黄牡丹花精油中化合物成分主要有烷类、醇类、烯类、酮类、酯类、醛类、酸类、酚类和其他共9类化合物,其中烷类和醇类化合物的数量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别化合物。不同方式提取的海黄牡丹精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清除活性,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表现出SFE法提取的精油清除率高于SDE法,从新鲜花瓣中提取的精油清除率高于烘干花瓣。SFE法提取的新鲜花瓣精油中总酚含量最高,SD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总酚含量最低;总黄酮含量以SF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最高,SDE法提取的烘干花瓣精油中最低。【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海黄牡丹鲜花和烘干花瓣精油的得率和化合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SFE法提取的新鲜花瓣精油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提取方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产白玉兰鲜花、鲜叶及干花、干叶的挥发油,其得率分别为0.21%、0.54%、0.27%和0.55%。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鲜花、鲜叶、干花、干叶4种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及其氧化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芳樟醇,相对含量均在60%以上;其次为石竹稀、桉叶稀、甲基丁香酚、橙花叔醇、氧化石竹稀、Tau-衣兰油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鲜花、干花、鲜叶及干叶4种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1.08%、91.28%、94.67%和91.28%;4个样品共鉴定出58种主要成分,其中,鲜花、干花、鲜叶、干叶分别为50、49、48和40种;共有的化合物为34种,但在不同样品间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为了分析南瓜类胡萝卜素的成分及含量,以南瓜果肉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提取剂(甲醇、乙醇、石油醚、丙酮、丙酮-石油醚(1:1)、丙酮-石油醚(1:2)、丙酮-石油醚(1:4))和提取方法(皂化和非皂化)的筛选,优化南瓜果肉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条件,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分析了23 个南瓜品种的类胡萝卜素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以乙醇作为提取剂并通过皂化处理更适合南瓜果肉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南瓜果肉中含有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3 种类胡萝卜素,其成分组成及含量在南瓜种内及种间均存在差异,大部分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品种的类胡萝卜素总量明显高于美洲南瓜品种。实验所优化的提取及测定方法适合南瓜果肉类胡萝卜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 ‘fengdan’)花为材料,采用晒干、热风干燥(40、60、80℃)、微波干燥(中低火、中火、中高火)、真空冷冻4种方法对牡丹花进行干燥,测定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凤丹花还原糖、蛋白质、维生素C、黄酮、多酚含量,选取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清除率、亚硝酸盐清除率和铁氰化钾还原4个抗氧化指标,评价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牡丹花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牡丹花的多酚含量为11.71 mg/g,黄酮含量为11.85 mg/g,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方法处理的样品含量;冷冻干燥处理的还原糖含量为23.79%,与60℃热风干燥处理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他干燥处理;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牡丹花蛋白质含量为63.87 mg/g,仅次于晒干处理。同一浓度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牡丹花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清除率、亚硝酸盐清除率、铁氰化钾还原力均最强。不同干燥方法对牡丹花营养、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牡丹花蛋白质、多酚、黄酮含量高,较好保留了牡丹花营养与活性成分,是牡丹花较优的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6.
从娇柔塔胞藻中提取粗脂,并经硅胶柱层析将粗脂分离成石油醚洗脱组分(非极性脂)、苯洗脱组分(弱极性脂)和乙醇洗脱组分(强极性脂),并对粗脂和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粗脂对12种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石油醚洗脱组分在脂溶性化合物中含量最高,但无抑菌活性;苯洗脱组分含量最少,但抑菌活性最强。对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洗脱组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苯洗脱组分成分较复杂,但以1-丙氧基,2-丙醇的含量最高;乙醇洗脱组分主要含有4种脂肪酸。娇柔塔胞藻的抑菌活性是其脂溶性化合物中各种化学成分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油用牡丹籽油,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牡丹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夹带剂及用量条件下对油用牡丹籽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35 MPa、CO_2流量为25 g/min、时间2 h、温度40℃的萃取条件下,不同夹带剂使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油用牡丹带壳油脂提取率均有提高,乙酸乙酯提高了16.72%,石油醚提高了6.52%,正己烷提高了12.85%;综合考察3种夹带剂及其用量,乙酸乙酯的提高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为10%;牡丹油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牡丹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尤以α-亚麻酸的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78.95%。  相似文献   

8.
江红霞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34-35,136
从娇柔塔胞藻中提取粗脂,并经硅胶柱层析将粗脂分离成石油醚洗脱组分(非极性脂)、苯洗脱组分(弱极性脂)和乙醇洗脱组分(强极性脂),并对粗脂和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粗脂对12种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石油醚洗脱组分在脂溶性化合物中含量最高,但无抑菌活性;苯洗脱组分含量最少,但抑菌活性最强.对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洗脱组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苯洗脱组分成分较复杂,但以1-丙氧基,2-丙醇的含量最高;乙醇洗脱组分主要含有4种脂肪酸.娇柔塔胞藻的抑菌活性是其脂溶性化合物中各种化学成分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海拔及品种的紫斑牡丹精油成分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海拔及品种紫斑牡丹精油的成分,探究其精油化合物构成的异同。  方法  本实验以不同海拔相同品种和相同海拔不同品种的紫斑牡丹花为材料,制备牡丹精油,对紫斑牡丹精油含量及构成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不同海拔不同品种的紫斑牡丹精油含量不同,白色紫斑牡丹精油含量最高,达0.109%,紫色紫斑牡丹次之,为0.103%,而粉色紫斑牡丹精油含量最低,为0.075%。3个不同海拔梯度(1、2、3号地)的紫斑牡丹精油共检测出70种化合物,1、2和3号地分别检测出54、53和5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均为香叶醇(5.07%、13.87%、13.74%),十四烷(5.99%、9.86%、7.25%),7-十二碳烯-1-醇-乙酸酯(35.16%、29.16%、25.01%),二十二烷(7.26%、6.29%、7.32%)和二十三烷(8.00%、6.36%、8.11%)。3种不同品种(白色、粉色、紫色)的紫斑牡丹精油共检测出75种化合物,白色、粉色和紫色紫斑牡丹分别检测出59、54和62种,主要成分均为香叶醇(3.91%、5.07%、9.52%),十四烷(15.93%、5.99%、8.96%),7-十二碳烯-1-醇-乙酸酯(19.79%、35.16%、22.91%),二十二烷(12.40%、7.26%、6.60%)和二十三烷(7.83%、8.00%、6.37%)。不同海拔不同品种紫斑牡丹精油虽都以上述5种成分为主,但含量差异较大,同时,精油中的其他成分在种类、数量和含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  结论  本研究可为紫斑牡丹的生长条件选择、类别鉴定及紫斑牡丹精油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从铜绿聚球藻中提取粗脂,经硅胶柱层析将粗脂分离成石油醚洗脱组分(非极性脂)、苯洗脱组分(弱极性脂)和乙醇洗脱组分(强极性脂),并对粗脂和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抗甘薯薯瘟病、玉米大斑病、稻瘟病3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粗脂对3种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苯洗脱组分在脂溶性化合物中含量最高(占56.36%)且抗菌活性最强;石油醚洗脱组分含量最少(占15.13%)且无抗菌活性。对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洗脱组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苯洗脱组分主要含有3种酯类化合物,乙醇洗脱组分富含脂肪酸成分。铜绿聚球藻的抗菌活性是其脂溶性化合物中各种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牡丹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A)、液料比(B)、提取时间(C)为影响因素,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为:Y=5.81+0.29A+0.13B+0.30C+0.24AB+0.45AC+0.24BC-0.50A2-1.42B2-0.61C2(R2=0.9846),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其中,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乙醇体积分数与液料比、液料比与提取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乙醇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液料比41:1(mL/g)、提取时间45 min,此条件下牡丹花总黄酮提取率为6.08%,与理论预测值(5.96%)的相对误差为2.01%.[结论]通过响应面建立的牡丹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实际预测.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具有所需试剂少、提取时间短、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补骨脂的脂肪酸组成,以石油醚为抽提剂,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补骨脂中的脂肪酸,经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补骨脂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21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13种;补骨脂中主要的脂肪酸成分是亚油酸(45.684%)、油酸(18.733%)、软脂酸(17.487%)和硬脂酸(8.463%),占脂肪酸总量的94.903%.可见,亚油酸、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是补骨脂脂肪酸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长白山复序橐吾叶为材料,石油醚为溶剂,超声提取法制备石油醚提取物,利用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显示,从复序橐吾石油醚提取物中检测到59个色谱峰,鉴定出59个化合物,占脂溶性成分的100%,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醇类等,其中萜烯类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从娇柔塔胞藻中提取粗脂,并经硅胶柱层析将粗脂分离成石油醚洗脱组分(非极性脂)、苯洗脱组分(弱极性脂)和乙醇洗脱组分(强极性脂),并对粗脂和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抗3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粗脂对3种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石油醚洗脱组分在脂溶性化合物中含量最高,但无抗菌活性;苯洗脱组分含量最少,但抗菌活性最强。对3种洗脱组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洗脱组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苯洗脱组分成分较复杂,但以1-丙氧基、2-丙醇的含量最高;乙醇洗脱组分富含脂肪酸成分。娇柔塔胞藻的抗菌活性是其脂溶性化合物中各种化学成分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雪樱子低极性成分的GC-MS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雪樱子低极性成分。[方法]经水蒸气蒸馏或石油醚提取,以GC-MS分离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含量。[结果]在雪樱子挥发油中鉴定的28个化合物占总检出峰的80.32%,芳香烃类含量较多,占已鉴定化合物含量的42.82%;雪樱子石油醚提取物中鉴定了21个成分,其含量占总检出峰的71.67%,脂肪烃及酯为主要成分,占总检出峰的57.43%。[结论]通过对雪樱子低极性化合物的GC-MS对比分析,证实该植物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中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占色谱峰的76.23%。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萜类、烃类、酸类等,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叶绿醇(11.90%)、穿贝海绵甾醇(5.99%)、十烷烃(4.58%)、棕榈酸乙酯(4.14%)、蒲公英醇(3.75%)、三十烷(3.05%)、异丁基邻苯二甲酸(2.84%)、豆甾醇(2.11%)、十八烷二醇(2.11%)、正癸酸(2.07%)、生育酚(2.00%),说明金钟藤叶石油醚萃取部分脂溶性成分中确实含有具有化感作用的化学物质。此研究为金钟藤的化感成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GC/MS联用法对唇形科植物黑头草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峰89个,鉴定出68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6.43 %,主要成分是百里香酚(48.05 %),香荆芥酚(2.01 %),乙酸百里香酚酯(6.77 %),角鲨烯(2.61 %)及碳十八-9,12,15-三烯酸乙酯(5.91 %)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牡丹花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新鲜牡丹花为试验材料,乙醇为提取剂,在超声波辅助法的基础上,先通过对影响牡丹花多酚物质提取的4个因素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波时间和乙醇浓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牡丹花多酚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600 W时,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60%、超声波提取时间30min时为最优的提取条件;对牡丹花多酚的提取效果影响由大到小为提取温度、超声波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在最佳条件下,牡丹花多酚的提取含量达15.10%。  相似文献   

19.
钮子茎中石油醚提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秦巴山区钮子茎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超声法对秦巴山区野生的钮子茎粉末进行提取,得石油醚提取物,利用GC-MS分析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49种化合物,主要有萜类、脂肪酸、烯醇、烯烃、酚类化合物,占脂溶性成分总量的95.15%。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组分是(-)-斯巴醇,为22.07%,其次为棕榈酸,含量为11.18%,再次是β-芹子烯,含量为9.20%,它们的结构中都含有不饱和双键,预示着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结论]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腊梅籽脂肪酸提取工艺优化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脂肪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索氏提取法提取腊梅籽中脂肪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GC-MS分析了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腊梅籽脂肪酸的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最佳提取溶剂石油醚(沸程30~6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脂肪酸提取率为39.82%。腊梅籽的脂肪酸组分主要为棕榈酸(6.59%)、亚油酸(53.47%)、油酸(27.22%)、硬脂酸(2.83%)和11-二十碳烯酸(3.14%)等,其中饱和脂肪酸总的相对含量为10.94%,不饱和脂肪酸总的相对含量达到84.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