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土壤质量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特征和类型.在扩展土壤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土壤质量的概念及类型,侵蚀对土壤物理质量、化学质量和生物质量的影响,侵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土壤质量指标的选择及评价,提出了减少土壤侵蚀的质量管理措施,并用量化的土壤质量指标识别退化土壤的范围和程度,并提出针对性的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农牧交错带土壤退化的原因、类型和表征.根据土壤质量概念的内涵和功能,提出用适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质量指标体系全面评估农牧交错带土壤的生产、环境和健康功能,辩识出土壤质量下降的区域,提出退化土壤质量恢复的技术措施,将土壤的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统一协调起来,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农牧交错带土壤退化的原因、类型和表征。根据土壤质量概念的内涵和功能,提出用适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质量指标体系全面评估农牧交错带土壤的生产、环境和健康功能,辩识出土壤质量下降的区域,提出退化土壤质量恢复的技术措施,将土壤的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统一协调起来,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生物治理措施对强度红壤侵蚀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对以草促林和乔灌混交2种治理措施下的土壤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强度红壤侵蚀群落治24a后,土壤的结构、渗透性、蓄水性能、养分特征、微生物性质及其抗侵蚀能力得到了改善,但土壤养分的恢复程度不高,养分的恢复滞后于物理性质的恢复;质量综合指数分析显示,以草促林治理群落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严重侵蚀红壤封禁管理后土壤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采取人工施肥、补植与封山育林相结合的措施对福建长汀河田严重侵蚀红壤进行治理 (称封禁管理 ) ,对治理后的林地及对照的土壤持水性能、抗蚀性能、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土壤呼吸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治理后土壤的持水性能和抗蚀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土壤养分贮量和速效性养分供应强度亦得到明显改善 ,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增加 ,土壤水解性酶、氧化还原酶活性和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得到显著加强 ,但它们的绝对数值与正常的土壤相比都还较小 .表明采用封禁管理进行治理是改良严重侵蚀红壤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也说明严重侵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滇西岩溶山区土壤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恢复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化土壤的恢复是目前生态重建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岩溶地区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对云南西部岩溶地区洱源县炼铁山区土壤退化现状和土壤特性的分析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已引起岩溶山区土壤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退化;不论是次生林或人工林,还是坡耕地、果园和桉树林,与人为干扰较小的阔叶林相比,都呈现明显的退化现象;而坡耕地和桉树林的退化尤为严重.在分析云南西部岩溶山区土壤退化状况及退化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凌燕  杨玉盛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275-276,287
在长汀河田八十里河流域,以采取植灌促林生态恢复措施后严重侵蚀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严重侵蚀退化生态系统在实施恢复措施后的固碳功能和土壤质量的变化。研究表明:经过恢复措施,土壤的碳贮量为54.14 t/hm2,为光板地的3.23倍;其中土壤表层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为0.65 g/kg,为光板地的1.1倍;土壤微生物碳(MBC)含量为1.46 g/kg,分别为光板地和风水林的18.25、4.56倍。表明经实施生态恢复,土壤吸存了更多的碳,表现出碳贮存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决定作用,在土壤养分转化循环、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土壤可持续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指标通常被用来评价退化生态系统中生物群系与恢复功能之间的关系.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是近年来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阐述不同区域、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微生物结构、微生物生物化学特性、微生物功能多样性3个方面分析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随着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综合利用多种方法研究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该文主要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和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等问题 ,探讨植被保护方案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途径和技术措施 ,提出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生态系统恢复的 4个基本途径为保护、恢复、重建、维持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指标、生态关键种指标、生态系统环境建设指标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或原生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衡量标准有 9类 ,包括生物量生产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最大有效持水量、有效降水系数、降水利用效率、有效水持续期、氮利用率、微生物共生体和循环系数 ;天然林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包括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阶梯式退耕”模式、“辐射式生态重建”模式、生态农 (林 )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植被系统退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在贵州花江喀斯特地区,按照植被退化程度的不同,对森林、灌丛、荒草地3种类型分别进行采样,筛选适合的土壤质量指标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随着喀斯特地区植被的退化,土壤pH值、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毛管孔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减少,土壤环境向旱生、贫瘠方向演变。以喀斯特植被演变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有效氮、磷、钾养分、土壤物理性质等指标定量评判土壤质量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3个等级。[结论]植被退化度越高,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