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明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叶片氨基酸合成代谢网络变化。【方法】以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及其野生型L638-g为材料,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及实时定量PCR,检测并分析了幼苗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合成代谢中8个重要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 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幼苗叶片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野生型L638-g,被检测出的17种游离氨基酸中,有10种氨基酸含量低于野生型L638-g,而其他7种则高于野生型L638-g;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突变体L638-y与野生型L638-y叶片之间变化幅度不尽相同,其中差异显著的是甘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的变化最小。2) 氨基酸合成代谢中8个重要基因表达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仅谷氨酸族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谷氨酸合酶基因(GSR)的表达在L638-y中呈上调表达趋势,其余的7个基因,即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GOT)、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ASN)、Δ′-二氢吡咯-5-羧酸还原酶基因(P5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AAT)、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基因(PGDH)、ATP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ATP-PRT)均下调表达。3) 在突变体L638-y叶片氨基酸合成代谢途径中,8个重要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并不一致,表明氨基酸合成代谢受到了抑制。【结论】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幼苗叶片中氨基酸合成代谢和氮代谢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黄瓜YABBYs家族及对CsYAB1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探究,通过BLASTp比对鉴定黄瓜YABBYs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蛋白质水平分析和染色体定位,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在黄瓜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CsYAB1a基因,对转基因株系进行表达量分析和表型观察统计;通过外源喷施脱落酸和生长素处理检测CsYAB1a基因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黄瓜YABBYs家族包含8个家族成员,所有成员均包含C2C2锌指结构域和YABBY结构域;大部分YABBYs基因在生殖器官有表达,CsYAB1a基因主要在花瓣原基和子房外果皮中富集,并呈现出远轴端表达的极性模式。2)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CsYAB1a基因导致雌雄蕊发育畸形且果荚变短、叶片细长并向远轴端卷曲等表型;CsYAB1a基因调控拟南芥果实和叶片的发育,并对果实发育基因AtSPL、AtINDAtHEC以及叶片极性基因AtAS1AtKANs的表达量有影响。3)黄瓜YABBYs基因启动子包含5种激素响应元件,CsYAB1aCsCRC基因对外源脱落酸和生长素喷施处理均有响应。综上,推测黄瓜YABBYs家族可能在黄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CsYAB1a基因调控黄瓜果实和叶片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AcSCL4在洋葱成花中的功能,为解析洋葱成花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长日生态型洋葱品系SB2为试验材料,根据已有的洋葱转录组数据,通过qRT-PCR筛选目的基因AcSCL4后进行基因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AcSCL4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B221-3300-AcSCL4并转化农杆菌,采用花序浸染法浸染拟南芥,并对T3代纯系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分析和开花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洋葱AcSCL4基因CDS长1 515 bp,编码504个氨基酸;AcSCL4蛋白N端高度变异,C端有GRAS结构域。聚类分析发现,AcSCL4与石刁柏和棉花的SCL4蛋白亲缘关系较近。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AcSCL4过表达植株表现晚花表型。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AcSCL4过表达植株开花调控基因COFT的表达量极显著下降。【结论】AcSCL4通过调控COFT基因表达来抑制洋葱开花。  相似文献   

4.
旨在从玉米中克隆耐盐相关基因ZmSC1,分析其分子特征并在拟南芥中研究其耐盐性的生物学功能。以玉米B73为试验材料,克隆ZmSC1全长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同源性比对,解析其盐诱导表达模式和亚细胞定位情况,将ZmSC1转入到拟南芥突变体atsc和野生型中,观察在盐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和主根根长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相关逆境(140 mmol·L-1胁迫)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ZmSC1基因全长为423 bp,编码141个氨基酸,ZmSC1和小麦、拟南芥中已知的TaSC1、AtSC1具有较高保守性。烟草细胞瞬时表达、玉米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ZmSC1定位于细胞膜中。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在140 mmol·L-1的NaCl的盐处理下,相比较于拟南芥突变体,回补植株拟南芥的种子萌发率和主根根长得到了明显改善,这说明ZmSC1基因可以回补拟南芥同源基因AtSC1突变体植株在盐胁迫下的表型。ZmSC1基因过表达拟南芥植株的种子萌发率和主根根长也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相较于野生型,在过表达植株中AtRD29AAtSOS2AtSOS3AtCDPK1等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也明显增强。研究结果表明TaSC1AtSC1的同源基因ZmSC1对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前期从四季秋海棠叶片中克隆得到的R2R3型MYB转录因子BsMYB62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干旱胁迫下的功能。【方法】对四季秋海棠MYB62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明确BsMYB62基因在四季秋海棠根、茎、叶、雄花和雌花5个组织部位中的表达情况;构建BsMYB62基因的过表达载体转化到拟南芥,观察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植株在萌发期和幼苗期遭受干旱胁迫时的生长表型、种子萌发和根长情况,测定各株系在幼苗期干旱胁迫处理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叶绿素、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以及转基因株系中BsMYB6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BsMYB62定位于四季秋海棠的细胞核,其在根、茎、叶和雌雄花中均有表达,其中以根和茎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在MS培养基中,野生型拟南芥和3个BsMYB62过表达转基因株系(OE1、OE2和OE3)的发芽率和长势均无显著差异,而在200 mmol/L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培养基中,OE1、OE2和OE3在胁迫处理后前2 d的发芽率及主根长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长势也明显优于野生型。置于培养土中干旱胁迫1 d时,OE1、OE2和OE3的BsMYB62即被显著诱导;干旱胁迫13 d时,OE1、OE2和OE3的Fv/Fm、叶绿素含量、Pro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结论】BsMYB62基因通过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光合潜能和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其对干旱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小麦TaWRKY28基因,通过农杆菌浸染法将其转化至拟南芥,研究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探究其在抵御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百农207 cDNA中克隆得到TaWRKY28基因,利用ProtParam等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TaWRKY28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及在NaCl、ABA、H2O2、干旱和低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构建基因超表达载体,通过花序浸染法转化拟南芥,选取TaWRKY28基因相对表达量较高的转基因T3拟南芥株系,测定拟南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H2O2和脯氨酸含量,研究TaWRKY28对拟南芥抗旱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获得小麦TaWRKY28基因,该基因ORF全长为978 bp,编码325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4.87 ku,理论等电点为9.27,含有1个WRKY保守结构域和1个C2H2锌指结构域,属于WRKY基因家族的第Ⅱ类成员。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小麦TaWRKY28与大麦HvWRKY2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显示该基因位于细胞核中。qRT-PCR结果表明,TaWRKY28在小麦根、茎、叶、雌蕊和雄蕊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具有组织特异表达性,在叶中表达量最高,雄蕊中次之,雌蕊中表达量最低,且受NaCl、ABA、H2O2、干旱和低温胁迫后TaWRKY28表达会增强。对TaWRKY28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抗旱性分析表明,在干旱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表型优于野生型,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H2O2和MDA含量显著降低,转基因植株抗旱性显著提高。【结论】克隆了小麦TaWRKY28基因,该基因可以增强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转基因烟草验证茶树CsCBF1基因抗寒性功能,为发掘、筛选茶树重要功能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表达载体pBI121-CsCBF1导入烟草,通过PCR、RT-PCR和GUS活性染色鉴定外源CsCBF1基因是否导入并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上转录表达。然后将转pBI121-CsCBF1型、转pBI121型和野生型烟草分别置于25,4和0 ℃下处理48 h后,检测其膜质通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并将0 ℃处理3 d的转pBI121-CsCBF1型和野生型烟草置于25 ℃下培养1周后观测恢复表型和统计死亡率。【结果】 成功构建表达载体pBI121-CsCBF1,PCR、RT-PCR和GUS活性染色证明,CsCBF1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转录表达。25 ℃处理下,转pBI121-CsCBF1型、转pBI121型和野生型烟草的膜质通透性、丙二醛含量和Fv/Fm均无显著差异,而在4和0 ℃处理下,转pBI121-CsCBF1型烟草的膜质通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转pBI121型和野生型烟草,但Fv/Fm显著高于转pBI121型和野生型烟草。生长恢复试验中,转pBI121-CsCBF1型的存活率为66.7%,而野生型仅为23.3%。【结论】 茶树CsCBF1基因能够显著增强非低温驯化植物烟草的抗寒性,说明茶树CsCBF1基因存在于细胞抗寒的分子调控途径中,从而提高植物细胞的低温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型拟南芥为材料,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了拟南芥AtWRKY33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 629 bp启动子序列,并利用该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野生型拟南芥中表达,对获得的转基因拟南芥采用重金属Cd处理不同时间,进行GUS染色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AtWRKY33基因启动子与GUS融合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并正常启动GUS基因表达;拟南芥植株中的AtWRKY33基因在根中大量表达;定性与定量实验均显示经重金属Cd处理后的拟南芥幼苗中AtWRKY33基因随着时间增加而被显著诱导表达。说明该基因响应重金属Cd胁迫。  相似文献   

9.
Aux/IAA基因是一类典型的能被生长素诱导表达的基因家族,可以被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盐及干旱胁迫等诱导表达。采用Trizol法提取黄瓜幼苗的根、茎、叶、花及卷须的总RNA,经反转录成cDNA,再利用CsaIAAs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半定量RT-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CsaIAA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黄瓜29个CsaIAAs基因中,除了CsaIAA25、CsaIAA26几乎在所有器官中都不表达外,CsaIAA07CsaIAA09CsaIAA16CsaIAA20只在个别器官中表达,如CsaIAAs20只在茎中弱表达,CsaIAA29只在卷须中有弱的表达。而绝大部分的CsaIAAs基因(CsaIAA02CsaIAA03CsaIAA04CsaIAA05CsaIAA06、CsaIAA08CsaIAA10、CsaIAA11CsaIAA13CsaIAA15CsaIAA16CsaIAA19等)在大多数器官中都可以被6-BA诱导表达,尤其是以根、茎、叶和卷须中表达量高。探讨CsaIAAs基因在黄瓜根、茎、叶、花及卷须中的表达情况,可为黄瓜CsaIAAs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辣椒NAC转录因子CaNAC083在高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为阐明辣椒耐高温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辣椒P70为材料,扩增CaNAC083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辣椒中构建基因沉默载体沉默该基因,用RT-qPCR检测沉默效率以及高温胁迫相关基因CaHsfA2、CaHsfB5、CaHsp25.9CaHSP90的相对表达量,测定42 ℃高温胁迫处理10 h前后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Fv/Fm、活性氧(H2O2和O-2·)含量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观测二氨基联苯胺(DAB)和氮蓝四唑(NBT)染色情况;同时构建过量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测定42 ℃高温处理12 h前后的MDA含量、活性氧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探讨CaNAC083基因对植株耐高温能力的影响。【结果】CaNAC083属于NAP亚家族的一员,且与典型的NAP亚家族成员的结构一致。CaNAC083基因沉默辣椒植株在高温胁迫后叶片损伤较轻,MDA、相对电导率以及活性氧均低于对照植株,而POD、SOD和CAT活性高于对照植株,CaHsfA2、CaHsfB5、CaHsp25.9CaHSP90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植株。过表达CaNAC083拟南芥株系在高温胁迫下受害程度较WT严重,MDA、相对电导率以及活性氧含量均高于WT,而POD、SOD和CAT活性均低于WT。【结论】CaNAC083基因沉默可以增强辣椒植株的耐高温性,过表达该基因则减弱植株的耐高温性,判断CaNAC083在植物高温胁迫中可能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每月中旬,在大连黑石礁海区采捕体长(21.8±2.3)cm(麻醉状态下),体质量(165.3±3.1)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测定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褐藻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1-5月间,消化管的最大长度可达体长的4.6~5.9倍,2月达全年的最大值;蛋白酶、淀粉酶和褐藻酸酶的活力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4-5月达最大值;之后,消化管长/体长比逐渐下降,8-10月上旬,消化管长仅为体长的0.8~1.1倍,酶活力逐渐下降;10月中下旬,随着水温的下降,消化管长/体长比又快速增大,酶活力也逐渐回升。全年中,纤维素酶的活力一直很低,周年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棘孢木霉菌剂对黄瓜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黄瓜生理特性,保证其高产栽培,利用苗期和成株期盆栽试验,以无菌水为对照,分别施入10~3、10~4、10~5、10~6和10~7 cfu/g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菌剂,测定不同菌剂施用量后的黄瓜幼苗形态建成、生理指标、质量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有效提高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全株鲜重、全株干重、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的促进效果最好;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改善黄瓜幼苗的生理特性,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促进效果最好;同时,棘孢木霉菌剂不同施用量均能促进黄瓜品质和产量形成,其中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处理对黄瓜品质和产量促进效果最好,黄瓜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78.43%、31.55%、38.47%、8.63%和26.20%。综上,棘孢木霉菌剂通过改善黄瓜幼苗生理特性,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了黄瓜产量和品质性状,以10~6 cfu/g棘孢木霉菌剂应用效果最好,研究成果可为木霉菌剂的开发利用和黄瓜的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施用3种放线菌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为利用生防菌剂防治根结线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感病的华北生态型黄瓜9930为试验材料,将其播种于未接种放线菌剂的基质,及按1.5 g/L分别混合有密旋链霉菌(Act12)、微白黄链霉菌(T4)、娄彻氏链霉菌(D74)的基质,依次用Mi、Act12+Mi、T4+Mi、D74+Mi表示,待黄瓜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接种1 500 mL-1南方根结线虫卵悬浮液2 mL。为了观察预先接种放线菌剂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在幼苗接种根结线虫后30 d和58 d统计黄瓜的根结数和根结指数,测定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和全株鲜质量;在幼苗接种后30 d采用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结内的巨细胞。采用综合隶属函数值评价3种放线菌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能力和黄瓜的促生能力。【结果】1)与仅接种线虫的处理Mi相比,Act12+Mi、T4+Mi、D74+Mi处理的黄瓜幼苗根结数分别显著降低了44.56%,39.26%和41.38%,T4+Mi、D74+Mi处理的根结指数也显著降低;T4+Mi处理的成株期黄瓜根结数和根结指数也显著低于Mi处理。石蜡切片结果表明,与Mi相比,3种放线菌剂显著抑制黄瓜幼苗根系巨细胞体积扩大,抑制效果依次为T4、D74、Act12。2)与不接种放线菌也不接种根结线虫的对照(CK)相比,接种T4和D74后,黄瓜幼苗地上和地下鲜质量显著增加,须根数也显著增多;接种Act12的黄瓜幼苗地下鲜质量显著增加。与Mi处理相比,T4+Mi处理的成株期黄瓜地上、地下鲜质量和全株鲜质量均显著升高,Act12+Mi和D74+Mi处理成株期的黄瓜地下鲜质量也明显增大。综上可知,接种T4对黄瓜生长具有较好的促生作用。3)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4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大,其次是D74,Act12的最小。【结论】3种放线菌剂对黄瓜生长均具有促生作用,对黄瓜根结线虫病害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微白黄链霉菌(T4)的促生和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黄瓜的高频再生体系,为黄瓜种质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欧洲型黄瓜种质14-1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AgNO3质量浓度、苗龄、子叶切割方式及外植体接种方式对黄瓜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4.0mg/L 6-BA+0.3mg/L IAA+1.0mg/L AgNO3,再生率与再生系数分别可达85.00%和2.51;欧洲型黄瓜种质14-1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3.0mg/L 6-BA+2.0mg/L ABA+1.0mg/L AgNO3,再生率与再生系数分别可达86.70%和2.77;5d苗龄的黄瓜子叶作为外植体时诱导不定芽的状态最佳;切除子叶端部2/3且基部附带有1mm子叶柄、以叶背向下子叶柄微插入的方式进行接种再生效率最高。【结论】建立了黄瓜种质14-1和26号材料的高频再生体系,再生率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HvnANT1基因在青稞粒色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模式,以紫粒青稞‘涅如姆扎’和白粒青稞‘昆仑10号’为试材,利用简化基因组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对青稞紫粒进行基因定位,克隆到HvnANT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7H染色体的84.30—86.00 cM获得1个MYB类转录因子,命名为HvnANT1。2)该基因长1 033 bp,其完整开放阅读框为762 bp,编码253个氨基酸。HvnANT1蛋白分子量为27.14 kU,是亲水性的不稳定碱性蛋白且不存在跨膜结构,无信号肽。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由无规卷曲、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组成,具有2个SANT结构域(分别位于第13—第63个;第66—第114个氨基酸)。3)同源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青稞HvnANT1蛋白与大麦、乌拉尔图小麦、高梁、玉米、二型花、小米、水稻、土瓶草、车轴草和杨梅10种植物的ANT1蛋白序列相似性分别为100.00%、88.85%、54.64%、60.95%、60.82%、58.46%、57.61%、37.76%、36.05%和36.33%;这些序列都具有2个高度保守的2个SANT结构域;与大麦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与乌拉尔图小麦,与水稻最远。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在细胞核内。5)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与籽粒颜色形成的乳熟早期和乳熟晚期相比,软面团期的HvnANT1基因在‘涅如姆扎’中表达量极显著上调,而在‘昆仑10号’中各时期的表达量较低且差异不显著;且软面团期的‘涅如姆扎’籽粒HvnANT1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昆仑10号’(P<0.01)。花青素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HvnCHI、HvnANSHvnDFR与该基因表达量模式相似。综上,青稞HvnANT1蛋白结构中的SANT结构域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该基因定位在细胞核内,符合转录因子特性;HvnANT1基因表达模式与结构基因HvnCHI、HvnANSHvnDFR相似,在籽粒颜色形成的软面团期表达量极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眼柄粗提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性腺发育相关基因(DMC1、VASA和VTG)表达的影响,探讨性腺抑制激素(GIH)在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DMC1和VASA只在凡纳滨对虾精巢和卵巢中表达;摘除眼柄后,精巢和卵巢中DMC1表达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而注射眼柄粗提物后精巢和卵巢中DMC1表达显著增高(P0.05);相反,摘除眼柄后,精巢和卵巢中VASA以及卵巢中VTG基因表达量显著增高,但注射眼柄粗提物后性腺中的VASA和卵巢中的VTG表达量显著降低。结果表明眼柄粗提物通过影响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凡纳滨对虾的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sHSFs基因的表达特征与热处理和冷锻炼处理提高黄瓜果实耐冷性的关系.【方法】测定了低温(8℃)贮藏过程中热处理(低温贮藏前50℃热水处理1 min)、冷锻炼处理(15℃预贮2 d后再低温贮藏)和对照处理的黄瓜果实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果实色泽等生理指标,并用qRT-PCR法检测CsHSFs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和结论】热处理和冷锻炼处理均可提高果实耐冷性,主要表现为热处理和冷锻炼处理均显著抑制了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的色泽和商品性状,相比较而言,冷锻炼处理减轻果实冷害的效果比热处理明显,同时,热处理与冷锻炼处理都不影响果实TSS含量.并且,CsHSF7和CsHSF11基因表达水平与热处理和冷锻炼诱导的果实耐冷性密切相关,但其参与冷害的机制可能不同,体现为CsHSF7在酵母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而CsHSF11在酵母中不具有转录激活活性.  相似文献   

18.
LBD(Lateral organ boundaries domain)是植物中特有的基因家族.前期研究发现灰霉菌处理小立碗藓导致配子体中的PpLBD20上调表达,但PpLBD20的功能尚不明确.因此提取小立碗藓DNA,PCR扩增PpLBD20基因的上下游片段,依次插入PTN182载体,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敲除表达载体,酶切和测序验证插入序列的正确性.通过工作浓度为20%的PGE 6000介导小立碗藓原生质体转化,筛选鉴定得到敲除PpLBD20后的突变体植株,观察到敲除后小立碗藓不形成茎叶体结构且配子体成丝状.结果为深入探究PpLBD20在小立碗藓的形态建成调控病原菌侵染的抗性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