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在新课改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再是某门课的任务,它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环节中。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进行德育渗透1认真钻研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取的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德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道德品质培养的素材,提高  相似文献   

2.
设F为一域,Mn(F)是F上所有n×n矩阵的集合,Gn(F)是Mn(F)中非奇异矩阵所成的乘法群。设S∈Mn(F) ,ST 表示S的转置矩阵,如果S=ST,则称S为对称矩阵。引理1  A∈Mn(F) ,P∈Gn(F) ,若A可分解为两个对称矩阵的乘积,则P- 1 AP也可分解为两个对称矩阵的乘积。证:设A有对称矩阵分解式:A =B1 B2 ,则P- 1 AP =P- 1 B1 B2 P =P- 1 B1 (P- 1 ) TPTB2 P令S1 =P- 1 B1 (P- 1 ) T,S2 =PTB2 P ,显然S1 、S2 为对称矩阵,且有P- 1 AP =S1 S2定义1 设A =(aij)∈Mn(F) ,若有aij =an-j+1 ,n -i+ 1 ,  ( 1 )则A是关于次对角线对称…  相似文献   

3.
关于坡上矩阵的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交换坡上矩阵A的行秩、列秩、Schein秩及其性质进行了探讨,证明了在已知矩阵行秩ρr(A)=r的情况下,A的传递闭包t(A)=∑rk=1Ak,以及有关矩阵幂收敛和伴随矩阵的一些定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依据正规矩阵的定义、Schur引理和矩阵酉等价,以及它们的相关性质,从矩阵的酉等价和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等方面,给出了复数域上的矩阵是正规矩阵的几个等价条件.方法 由矩阵酉等价的定义、Schur引理、向量长度的定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相关性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对给出的几个等价条件加以证明.结果 通过酉矩阵的定义:设矩阵U∈Mn(C),若(U′)U=E,则称U为酉矩阵;Schur引理:任何一个n阶复矩阵A∈Mn(C)都酉相似于一个上三角矩阵B,即存在一个n阶酉矩阵U,使得B=(U′)AU,其中B的对角线上的元素是A的特征值;矩阵的酉等价,以及正规矩阵的性质,给出了复数域上的矩阵是正规矩阵的7个等价条件:1、A∈Mn(C)是正规矩阵(=)酉等价于A的每个矩阵都是正规矩阵;2、A∈Mn(C)是正规矩阵(=)(A)x∈Cn,有|Ax|=|(A′)x|.(其中,(A)y∈Cn,规定|y|=√(y′)y); 3、A∈Mn(C)是正规矩阵(=)A与一个具有互异特征值的正规矩阵可交换; 4、λ∈C是给定的数,则A∈Mn(C)是正规矩阵A+λE是正规矩阵;5、A∈Mn(C)是正规矩阵(=)对于所有的x,y∈Cn,有(Ax)′(Ay)=(A′x)′(A′y); 6、A∈Mn(C)是正规矩阵(=)A的每个特征向量也是A′的一个特征向量;7、A∈Mn(C)是正规矩阵(=)存在次数至多为n-1的多项式P(x),使得A′=P(A).结论 为以后研究正规矩阵的相关性质以及进一步推广酉矩阵、实对称矩阵和Hermite矩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交换坡上矩阵A的行秩、列秩、Schein秩及其性质进行了探讨,证明了在已知矩阵行秩pi(A)=r的情况下,A的传递闭包t(A)=r↑∑↓k=1Ak,以及有关矩阵幂收敛和伴随矩阵的一些定理.  相似文献   

6.
<正> 对于实正定矩阵有下述结论:如果正定分块矩阵A=(),其中A1、A3为方阵,则A1和A关于A1的schur补A3-A21A1-1A2也是正定矩阵。 定义:设AεCn×n,若对任意O≠Xεn×1,都有Re(X*AX)>0,则称A为正定复矩阵。 记A=H+S,其中H=1/2(A*+A),S=1/2(A-A*),称H为A的Henite分量,S为A的反Hermite分量,A*表示A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提出  在通常的线性代数教科书中 ,一般都先介绍方阵A =(aij)之伴随矩阵adjA ,然后引入逆矩阵的定义 ,再论证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 ,给出求矩阵A的逆矩阵公式A-1=1detAadjA 。这种处理方法有 3个弊病 :一是伴随矩阵的给出显得突然而令人费解 ,二是论证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时给人一种神秘而觉得不好想象 ,三是这样处理使教材的组织也显得很零乱。二、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在讲授逆阵问题时 ,可以先不介绍伴随矩阵这一概念 ,通过线性变换的逆变换引入逆矩阵的定义。设给定一个由变量x1,x2 ,… ,xn 到变量y1,y2 ,… ,yn的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初级长拳第三路”和男生低单杠“经直角悬垂摆动屈体上”两项教材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试验。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关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目前对于自由网间接观测平差的方法,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等权观测,在这种情况下,可直接利用矛盾观测方程组A X:L(m>n,R(A)相似文献   

10.
<正>矩阵秩是代数中的基础概念,将它的理论推广到解析几何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就是矩阵秩关于解析几何的几个定理及其应用.定理1已知平面π_1:a_1x+b_1y+c_1z=d_1与平面π_2:a_2x+b_2y+c_2z=d_2,设线性方程组a_1x+b_1y+c_1z=d_1 a_2x+b_2y+c_2z=d_2\ (1)n阵为A,增广矩阵为(?),则:①若秩(A)=秩(?)=2,平面π_1与π_2相交于一条直线;②若秩(A)=秩(?)=1,平面π_1与π_2重合;③若秩(A)=1,但秩(?)=2,平面π_1与π_2平行.证明 考虑线性方程组(1)①若秩(A)=2,且秩(?)=2,此时方程组(1)有解,设它的一个特解为γ_0=(x_0,y_0,z_0),它的导出  相似文献   

11.
对称矩阵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其分解形式也有很多种,但较少涉及实对称矩阵与可逆对称矩阵尤其是与矩阵的主子式之间的关系。根据对称矩阵的特点给出了实对称矩阵A的第一种特殊的分解形式A=Q~TDQ(Q为秩为r的r×n阶矩阵,D是r阶的可逆对称矩阵),再利用这种分解形式得到了关于秩为r的n阶实对称矩阵的任一r阶子式的一个重要结论,从而导出了实对称矩阵与主子式相关的另一种重要分解形式A=Q~TAIQ AI(为A的一个秩为r的主子式,Q为秩为r的r×n阶矩阵),并给出了这2种分解式在矩阵中的一些应用,对实对称矩阵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证明了:当n为奇数时,含对称非零元的n阶本原矩阵类B的指标集E_B的上确界为3n-4;并且E_B={1, 2, …, 3n-4},不存在缺数段;又设N(A)是A中含正元的个数,则A是含最少正元的n阶本原矩阵的充要条件是A同构于定理6中的A.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矩阵的伴随矩阵与其特征多项式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证明,最后讨论了矩阵A+A^*(A为对称阵)非奇异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提问策略,可以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质量,把握提问的时机,注意提问的方式。高质量的问题是使用提问策略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提问,以此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给定2个矩阵,可通过把它们化成Jordan标准型来判断它们是否相似。然而,给定2个矩阵,是否有方法来判定它们酉相似?研究可知,答案在理论上是肯定的。方法给出了2个矩阵酉相似的必要条件的一个简洁证明,并给出了酉相似判别的充分条件,最后,讨论了判别酉相似的运算量。结果矩阵A∈M_n,B∈M_n是酉相似的,当且仅当trw(A,A~*)=trw(B,B~*)对所有字w(s,t)成立,其中s,t是2个不可交换变量。结论根据酉相似的运算量,当阶数较高时运算量较大,在应用中不切实际,但却可以借此来判断两矩阵不是酉相似。  相似文献   

16.
当存在非零数λ与μ使P2=λP,Q2=μQ时,称P,Q都是数量幂等矩阵.数量λ,μ对数量幂等矩阵P,Q起到基本的确定作用.从寻找与数量A,肛无关的数量幂等矩阵P,Q的运算的秩等式出发,得到了与λ,μ的“大小”无关的数量幂等矩阵P,Q的和、差、换位子和Jordan积的秩等式,所得结论是已有结果的有益拓展.  相似文献   

17.
对新品种的优劣进行评定,涉及因素多且困难。用模糊矩阵对新品种进行多因素的综合评判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新方法。其内容是:用诸因素指标之间的权重分配的模糊矩阵 A 对诸因素指标与评选等级之间的模糊矩阵 R 作模糊变换(O)而得到综合评判矩阵 M,即 M=AOR。由此获得的 M 才是较符合自然实际的评定。  相似文献   

18.
/AB\IAO\引理IA秩十B秩一卜_I秩一I__l秩。“’————”一\OB)一\OB]—”-IAO\引理2A秩4B秩相似文献   

19.
能量均分定理是热学关于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能量的统计规律。然而定理中对能量的表述形式,不同的教材在阐述过程中有不相同的表述。例如有的教材表述为:“在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物质分子的每一个自由度都具有相同的平均动能,其大小都等于12KT”1即ε动=12(t r s)KT(其中t、r、s分别代表平动、转动、振动自由度数)。有的教材却表述为“分子的平均总能量均匀地分配给每个自由度12KT”2即ε总=12(t r 2s)KT。可以看出两种表述有一定的差异:前者只讨论了粒子的动能,且教材中指出能量均分定理是关于分子热运动动能的统计规律;而后者除考虑…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教师授课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情况、考虑教学方法和步骤、准备教具等几个方面。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备课应以全面掌握教材为重点,认算做好三个阶段的工作。 自接受教学任务至接近开课为第一阶段。主要是系统阅读教材,根据教材查阅文献资料选定参考书,制定教学日历,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为下段备课打好基础。这阶段的备课,又须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