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是落实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选择适合农村党建工作实际情况的路径来实现新格局的构建,整合城乡党建资源、促进要素融合、实现城乡交流,从而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生态扶贫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是全国农村最为贫困的省份之一 ,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是甘肃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分析了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分布特征、致贫原因后 ,基于对生态环境恶劣是直接导致贫困的原因 ,而区域贫困和单一的收入结构又不利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认识 ,提出了生态扶贫的设想 ,主张通过发展生态农业 ,以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 ,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模式 ,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 ,以拓宽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 ,从而最终解决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中国农村的土地整治,是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挖掘农村土地潜力,促进城乡用地挂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缓解建设占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探索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首先构建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到城乡协调度高值区、城乡协调度较高值区、城乡协调度中值区和城乡协调度低值区。针对不同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土地整治模式:适应城镇扩张型土地整治模式、基础设施改进型土地整治模式、中心村辐射带动型土地整治模式和特色农业发展型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中国农村的土地整治,是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挖掘农村土地潜力,促进城乡用地挂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缓解建设占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探索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治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首先构建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到城乡协调度高值区、城乡协调度较高值区、城乡协调度中值区和城乡协调度低值区。针对不同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土地整治模式:适应城镇扩张型土地整治模式、基础设施改进型土地整治模式、中心村辐射带动型土地整治模式和特色农业发展型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不能仅靠现有城市的帮扶,必须形成农村自己的城市文明,创制和建设某种新型城市形态。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要关注和处理三方面的关系:即同一辖区内不同行政级别之间的政府职能及行为关系;本地(或常住)居民与外来(或流动)农村人员的关系;不同社会群体与发展取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20年,根据我国2010年标准定义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但相对贫困仍然会长期存在。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可持续性减贫,缓解相对贫困。生态补偿脱贫是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可持续减贫大背景下,生态补偿减贫是有效缓解相对贫困的政策和路径。本文基于生态补偿视角,对生态补偿缓解相对贫困的作用和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减贫的生态补偿战略和政策,以期实现贫困地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析西部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谋求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各要素之间协调关系的发展,但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所存在的贫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却导致了其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制约着它们的可持续发展进程。通过对这一状况的剖析,以期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7):249-250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摸清贫困户公共服务需求底数、精准对接供给是贫困地区有效减少贫困、防止返贫重要途径。从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城乡联动医疗网建设、养老服务质量改善、兜底社会救助体系优化五个方面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对接精准扶贫的联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理念——“五个统筹”.并把“城乡统筹”放在这个新时期伟大发展战略的首位。中央为什么在此时把“城乡统筹”提到如此空前的高度呢?我先前曾从“人文贫困”的概念出发提出农村“制度贫困”一说.今让我们再次从农村“制度贫困”的角度来本会一下“城乡统筹”的“历史沉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统筹,是城乡区域的统筹,亦是工农产业的协调,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对工业和农业的财政扶持及金融扶持力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文化体育事业及投资所有制结构,也包括农业的行业特性及农村的区域属性等因素。运用吉林省1978—2009年统计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影响"三化"的因素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投资中的城乡比例和银行贷款中的工农比例对"三化"统筹发展有显著的负影响,据此提出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注重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也有利于从根上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和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起始阶段,如何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可持续脱贫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应在战略、责任、政策、工作四个层面有效衔接,要重视战略部署和规划,坚持将“精准”思维同时贯穿两个战略,充分吸纳脱贫攻坚中具有实效的体制机制,政策上要做好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扶贫减贫”与“惠农支农”的衔接;在工作上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乡风文明建设,以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脱贫攻坚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我国农村扶贫模式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时期扶贫工作已进入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扶贫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扶贫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相衔接,如何改进目前的扶贫方式使扶贫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辅相成,更大限度的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用,早日消除贫困现象,使贫困地区的农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目前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Social security has, as one of its primary aims,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support to those deemed to be poor or facing the threat of poverty.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statistical data covering social insurance, 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welfare between the period 1978–2018,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n reduc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rural poverty with cointegration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the income gap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he long run, but the effect is very limited; nearly 99% of the changes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come from its own contributions. Further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the elasticity of rural poverty incidence to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s –0.2255, which indicates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helps reduce rural absolute povert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can be that much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a more equitabl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hould be encouraged. It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anti-poverty strategies after 2020 in China when we win the battle against absolute poverty.  相似文献   

14.
城乡关系是国家关注的重要经济社会关系,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迎来了各自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是指导城乡关系合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城乡不平衡发展现状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原则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新方略,而农村的“精准扶贫”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致力于解决乡村地区和乡村人口的贫困问题,不断缩小城乡的发展差距,以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会给乡村地区的贫困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法,促进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推进新时期我国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发展,改善乡村地区的发展方式,引领乡村走向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贫困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能为反贫事业提供有效思路。资本缺失是我国农村贫困的重要成因;农民的物质、人文和社会关系资本缺失造成部分农民贫困,并陷入贫困恶性循环。因此,当前政府的工作重心要向“三农”倾斜,并坚持城乡同时发展。要转变观念构筑全面经济发展平台,注重发展质量、扩大农民的政治话语权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以尽快减少和逐步消除农村贫困。  相似文献   

16.
山西贫困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山西贫困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重点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除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等共性因素外,贫困地区自身还存在特殊原因: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只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加快贫困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环境治理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理规划城乡布局,统筹治理城乡环境治理立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才能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地方环境治理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突出、立法能力不足、立法程序与宪法监督缺失等问题。因此,在统筹城乡环境治理立法过程中,必须协调行业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厘清中央与地方立法的权限,构建统筹城乡环境立法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相应的地方立法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协同发展成为了当前 建设的一个重中之重。但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地区始终都存在着产业类型较为单一、生产力低 下的情况,而这也导致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较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精准扶贫政策开始走进社会 公众的视野。而精准扶贫政策的出台,对于改善农村经济整体落后的情况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基 于此,本文将以农村经济如今发展状况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促进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但仍面临着贫困居民参与意识淡薄、扶贫项目缺乏针对性、扶贫机构不健全、第三方考核滞后等困境。又由于农村致贫原因的多样性,精准扶贫的措施也应"对症下药",根据自然、经济、社会、历史、主体等原因采取相应的易地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保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依然存在,精准健康扶贫仍然面临着严峻任务。为精准把控农村贫困老年人精准健康扶贫现状和问题,采取实地和在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北、山东、湖南等省部分地区农村老年人开展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农村贫困老年人精准健康扶贫中,存在农村贫困老年人对健康扶贫缺乏了解、健康扶贫工作精准性不够、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健康扶贫的做法,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贫困老年人精准健康扶贫路径,以有效、科学、有序地化解精准健康扶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