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陕西汉中地区 2 4年 ( 1 974~ 1 997年 )的小麦条锈病病情、菌量、品种和气象资料 ,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汉中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因子 ,求得最优回归子集 ,包括春季菌量、秋季菌量、感病品种面积比例、4月份降雨量和 4月份平均温度。用前 2 0年资料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对 1 994~ 1 997年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程度作短期预测 (以残差绝对值≤ 0 .5为标准统计 ) ,结果表明 ,方程预测的准确率为 75%  相似文献   

2.
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陕西汉中地区24a(1974-1997年)的病情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影响汉中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因子,求得最优回归子集,包括秋苗菌量、春苗菌量、4月份平均温度、4月份降雨量、感病品种比例。用所得关键因子(1974-1993,共20a资料)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用1994-1997年的资料检验方程的可靠程度,结果表明,方程预测的准确率为75%。  相似文献   

3.
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的BP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对非线笥系统预测的重要特性,其跟踪性能好,适用面广,收敛速度快,容错能力强。本研究利用陕西汉中地区1974~1997年的病情、菌量、品种和气象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选择了影响汉中小麦条锈病流行的主要因子,即春季菌量、秋季菌量、感病品种面积比例、4月份卫雨量和4月份平均温度,并将其作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用1974~1993年的资料进行网络训练,对1994~1997年小麦条锈病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近10年来天水市秦州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及流行原因,预测了其发生趋势,认为由于病源菌、品种、气候的协同作用,小麦条锈病仍在今后数年内偏重流行。提出了合理布局抗(耐)病品种;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控制小麦条锈病流行危害;加强调查监测,及时预警预报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近10年来天水市秦州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及流行原因,预测了其发生趋势,认为由于病源菌、品种、气候的协同作用,小麦条锈病仍在今后数年内偏重流行.提出了合理布局抗(耐)病品种;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控制小麦条锈病流行危害;加强调查监测,及时预警预报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大区流行病害,病菌夏孢子可随气流远程传播,该病的多次流行给中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选择甘肃天水、四川马尔康、陕西汉中、西安、河南郑州,根据各地1988—2000年小麦条锈病病情数据和每年3月1日-5月31日降雨量、相对湿度、最大风向、平均风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初步明确了天水的病害发生流行对其他区域的影响,证明了天水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对马尔康和郑州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与汉中、西安的相关性不高。研究结果对于探明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规律,实现对其宏观管理和超长期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1—2010年铜仁地区小麦条锈病监测与防控研究结果表明,贵州铜仁地区小麦条锈病病原为外来菌源,主要来自贵州西部和云南小麦越冬区。孢子始见期早,田间发病始见期早,当年菌源量大是条锈病流行的重要条件。当年3—4月发病中心点在160个以上,4月降雨量在100 mm以上,降雨日数在15-17 d,为大流行;当年3—4月发病中心点在40-160个,4月降雨量在40-90 mm,降雨日数在10-15 d,为中等流行;当年3—4月发病中心点在20-40个,4月降雨量在40 mm以下,降雨日数在10 d以下,为轻流行。该地种植的小麦品种中绵阳30、绵阳31、川麦107、思麦早、西科276、早一根株、大头黄表现为高感品种;绵阳26、绵农6号为中感品种;西科2号、雅安早、黔麦16、黔麦15为抗性较强的品种。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于44%,条锈病将大流行;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在29%-44%将中等流行;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在29%以下为轻流行。防控小麦条锈病,铜仁地区以10月下旬末左右播种最佳;种子处理以药剂湿拌效果为好,而拌种药剂以15%三唑酮为好,田间药剂防治以15%三唑酮和50%代森锰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趋势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小麦条锈病在南充市的发生流行规律,以便及时准确搞好小麦条锈病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减少随高空气流传入川东南春季流行区以及渝、鄂、湘等邻近麦区和中国东部小麦主产区条锈病菌源量,从而,确保这些地区小麦生产与贸易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多年来,通过采用系统监测、定期调查、田间普查、试验圃小麦品种抗条锈性鉴定、田间发病麦株生理小种抽样送检、综合治理和气象资料分析等方法,首次探明了小麦条锈病菌首先传入南充市的初始菌源地地点、传播路径、传入峰次、本地流行峰次以及本地流行与传入时间、传入峰次等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小麦条锈病在南充市的发生特点是病害始见期越早,发生越重;流行特点是本地小麦条锈菌有2次传入侵染高峰期,第1次外来菌源大范围传入对病害流行起着关键作用,在田间存在1~3个流行高峰期,第1个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对当年病害流行起着决定作用;1月下旬的累计发生面积与年发生面积呈较高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692。建立了各个生育时期病田率和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流行趋势是近16年来,偏重至大发生频率达81.25%,偏轻发生仅占6.3%,说明条锈病正处于重发流行期。流行的内因是小麦品种抗条锈能力的降低或丧失,造成品种抗性丧失的原因是条锈菌新生理小种致病性强且已上升为主要小种;外因是暖冬和春季天气波动幅度大,雾、露日偏多,以及重发、常发、早发和风口河谷地区发生严重。2002年以来,通过条锈病始见期、2次外来菌源传入范围、田间3次流行高峰期发生面积与相关系数和各个生育时期病田率及病株率同年发生面积预测数学模型,结合田间监测数据和气象预报,进行长、中、短期预报,全市小麦条锈病短期预报准确率年年达到100%,中、长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比1998年以前提高5~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会泽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冬小麦种植区域集中在海拔1600-2200m,常年种植面积8000hm^2左右,占秋播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左右。小麦条锈病是会泽县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自2000年以来一直被列为本县农作物主要预测预报的病害之一,探索和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不仅能减轻其对本县小麦造成的为害,更重要的是能减少小麦条锈病菌原越夏及向周边扩散、蔓延、传播,对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近10年发生情况 笔者统计了会泽县近10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图1)。从图1可以看出,除2010年累计条锈病发生面积较少外,其他年份均呈现一定的流行趋势。这是因为从2009年10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小麦生育期降水量仅为30.4mm,极度干燥的天气不利于小麦病害的发生流行。另外由图1可以看出,小麦锈病自2004年开始,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品种抗病性和田间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秦州区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与流行原因的基础上认为由于病原茵、品种、气候的协同作用,小麦条锈病仍将在今后数年内大流行,需采用源抗(耐)病品种合理布局、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及药剂应急防治有机结合治理策略防治小麦条锈病流行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O2浓度升高和UV-B辐射增强综合作用对小麦条锈病流行组分的影响,预测未来气候条件下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人工接种条锈病菌32号生理小种的不同小麦品种(铭贤169、京9428、京0045和京冬8号)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浓度升高的CO2和辐射增强的UV-B处理,分析二者对病害流行组分的影响。【结果】高CO2浓度下,在铭贤169、京9428和京0045上,小麦条锈菌的侵染概率显著提高,病害的潜育期缩短,病斑扩展量增加,AUDPC值显著增加。UV-B辐射对侵染概率、潜育期、病斑扩展和AUDPC的影响不显著。在CO2浓度升高与UV-B辐射增强的综合作用下,4个品种上的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组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结论】CO2浓度升高能加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危害,UV-B辐射对病害影响不大,CO2浓度升高与UV-B辐射增强两者综合作用对病害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市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特点及主要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2013年,通过大田普查和定点系统监测相结合开展天水市小麦条锈病春季发生特点调查,将春季流行划分为始发期、点片期、普发期、暴发期4个阶段。对天水市1990—2017年春季条锈病流行气象因素及病情等历史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春季始病日、3月下旬病田率、病叶率、4月上旬至5月中旬降水量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组建了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程度预测模型,回测准确率95.24%,预测准确率100%。  相似文献   

13.
李奇穗  田茂 《现代农业科技》2012,(6):152-155,157
小麦条锈病是四川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最大特点是暴发和流行迅速,给产量造成巨大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四川麦区小麦条锈病每年都处于高发状态,尤其是1999—2002年,条锈病连续数年的大发生造成平均每年3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现阶段研究发现:种植品种、气象条件和条锈病菌源量是影响条锈病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已经丧失,气象条件是影响或左右小麦条锈病发生、消长和危害的最直接生态环境因素,二者关系甚为密切。因此研究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发生流行的气象环境成因、气候分区、气象预测预报,不断提高对病害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对于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该文收集整理了眉山市1994—2007年小麦条锈病发病范围和发病程度资料以及同期相关气象数据,分析了1994—2007年连续14年眉山市小麦条锈病发病程度与小麦生长期内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总时数、平均温度、总降雨量、降雨日数等5个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有限的数据确定四川省眉山市小麦条锈病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提出了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区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小麦条锈病在四川大流行,发生面积,病情指数,实际损失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历史最高水平,四川省既是条锈病的越夏区,又是重要的越冬区,也是春季流行区,大区流行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一是越夏区菌源充足,越冬区扩展迅速;二是病菌沿4大河流流域(涪江流域,沱江流域,岷江流域和嘉陵江流域)自北向南扩展;三是越冬区和非越冬区损失并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呈现以下5个特点;一是秋苗发病早,病菌侵染时间长:二是来势猛,波及面宽;三是非常发区为害加重;四是病情严重,危害损失大;五是所有推广品种均发病。2002年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呈现上述特点,究其原因有:一是菌源充足;二是品种抗性严重丧失,三是适宜的气候条件;四是一些地方防治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重庆市小麦条锈病的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重庆市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重庆市2009-2014年间小麦条锈病监测资料和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对重庆市小麦条锈病发生现状及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影响该病流行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重庆市在经历了2009年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之后,2010-2014年发病程度虽然有所减轻,但仍呈波动性发生的特点。小麦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充足的越冬菌源量以及适宜的冬春温湿度与该病在重庆市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结合病原菌小种毒性变异速度和菌源地压力因素分析认为,重庆市再次暴发小麦条锈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8年小麦条锈病苗期发病动态,结合我市小麦品种布局及近期气候条件,分析我市2009年小麦条锈病流行趋势,并从小麦条锈病防治的整体战略角度,提出了扼制小麦条锈病流行为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小麦条锈病是我国麦区的主要流行性病害,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黄淮海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使得小麦严重减产。河南地区是农业大省,其粮食主要以小麦为主,小麦条锈病在河南每年都会发生,这对河南的小麦产量有严重的影响。所以做好小麦条锈病发病流行预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条锈病是由于条锈菌引起的气传性病害,流行程度与小麦的品种的抗病性、菌源、菌量和环境条件有关系,而其中的气象因素起到主导作用。由于小麦一旦遇到灾变气  相似文献   

18.
在对北道区1999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合理调整夏秋作物结构、压缩小麦种植面积、种植抗耐病品种、做好预测预报和药剂拌种、适期晚播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标准化方差分析周期叠加外推法,根据小麦条锈病流行条件中有关气象因素,在分析4-6月份气温、降水量长期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再根据多因素综合预报方案表和多元回归方程,求得各年流行等级,预测1986-2000年流行趋势。1996年以前处于偏旱少雨时段,为非流行和轻度流行时期。1997-2000年处于多雨偏涝时段,呈现再度大流行趋势。两种方法因素不同,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6 ̄1994年,以天水为基点对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开展了进一步研究,明确了:1)病菌越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海拔1700m以上的高山区为病菌的主要越夏基地,夏季降雨和温度是影响病菌越夏的最重要因素。2)当地越夏菌源为秋苗发病的主要菌源来源,菌源量、播期和降雨为影响秋苗发病的主要因素。3)首次证明,陇南秋季菌源量大时,可直接传入关中并引致较大流行。4)半山区为病菌的主要越冬基地。5)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