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日渐凸显的学生危机事件对高校辅导员防控危机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将PDCA理论运用到高校危机事件的防控中,从加强辅导员防控危机事件的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分析辅导员在防控大学生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引导、舆情掌控、应急处置、条件保障四个方面构建一套高校辅导员防控危机事件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分析了校园危机事件类型及特点,探析了提升师生校园危机应对能力的意义,从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校园危机事件处理机制及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提升师生应对能力,高效处理校园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的校园危机事件时常发生,而高校辅导员在校园危机事件往往是处理其事件发生的主要人员,他们是否具备及时、准确地处理校园危机事件关乎着校园的安全。而在新时期下如何培养高校民办辅导员正确应对校园危机事件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热点。本文将会在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处理校园危机存在的问题为立足点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校园危机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危机事件的处理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分析学生危机事件案例,归纳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危机事件的处理策略,为辅导员化解学生工作危机提供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入秋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爆发了禽流感疫情。防治禽流感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非典”事件对防治禽流感的启示是:政府要有效应对危机事件,应从多方面入手,逐步提升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是当前高校开展稳定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深入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为存在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提供及时性和专业化的心理预警与援助,有效防范心理危机发生并弱化其影响,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结合实际,创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提出其总体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都出现很大的变动,由此导致各种群体性事件日趋增多。大学生是思想活跃、对社会问题敏感度比较高的一个群体。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也呈日益增多趋势。从政府行政伦理来考量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它暴露了社会转型期政府行政伦理失范。因此,必须建立规范的行政伦理制度,以提高政府防范和应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的特殊影响,农村大学生在遭遇各种各样的应激事件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发生后,要积极采取措施对农村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而且,即使在心理危机产生之前,也应从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完善学校教育内容体系、建立青年学生自我防御机制等方面开展危机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已成为高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高校作为区域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师生密集度高、社会关注度高、师生活跃性强,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点、存在的应急短板,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提出从“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方面对高校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科学精准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长春市4所高校的439名大学生为被试,经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特点,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各因子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除解决问题,其余5个因子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焦虑与抑郁之间也有显著正相关,而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各因子的相关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应对方式作为生活事件与焦虑的中介变量,在应激过程中,与生活事件协同作用于焦虑,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1.
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次中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政策支持和文化底蕴。高校应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完善大学生科技运行机制,促进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发展,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丰富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内质,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水平,要把握好以下五大关系:预防与及时干预的关系;应急处置与延迟干预的关系;专业队伍建设与非专业队伍建设的关系;校内力量为主干预与校外力量支持干预的关系;做好日常干预工作与开展调查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公民品质的培育离不开公共生活的支撑。学校课堂教学充满功利性、校园管理缺乏公共性及学生生活强调竞争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公民品质的培育。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公民品质培育时,要努力拓展课堂教学的公共性视野,倡导学生崇尚公共关怀;要构建民主化的校园管理氛围,鼓励学生参与校园事务的管理;要拓宽校园内外公共领域的空间,引导学生担当公共服务责任。以此来构建广阔真实的公共生活空间,促进学生公民品质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网络对大学生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即网络使大学生的获知方式发生变化,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等,同时,网络又使部分大学生迷恋网络而导致学业荒废,不良信,忽扭曲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的措施:(1)要加强思想教育和网络管理,促使大学生合理、有节制、健康地使用网络;(2)搭建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3)占领网络新阵地,引导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4)提高辅导员队伍信息化工作水平,增强辅导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儋州院校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概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主观幸福感研究对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发挥他们的个人潜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内部因素包括人格特征、归因方式、应对方式、情绪智力等;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生活事件、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等。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要结合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综合考虑:一是大学生要从主观角度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设定科学合理的幸福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高校要从客观角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生未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缺少合作精神。可通过创建和谐校园环境和良好的家庭环境,改革以应试为主的教育体制,培养大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社交技能大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26名边疆农业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生活和社交能力等内容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主要是贫困学生较多、生活俭朴,求知欲强、学习刻苦,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文化基础薄弱等。对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特殊教育管理路径和模式进行探讨,主张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心理健康,通过搭建平台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现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所具有的资源丰富、快速便捷等特点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但是网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觑。通过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针对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几点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从育人角度谈校园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虎  葛新驰  陈莺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77-7078,7103
校园环境是与学生密切接触的环境,对学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校园环境景观应强调其育人功能。在校园环境景观中纳入以教育为主题的景观,可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校的实习基地,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以教育为主题的景观有历史人文类、科学知识类、思想道德教育及时事展示类,具有教育的间接性、对外的开放性、受众需求多样性等特点。笔者通过例举实例说明了教育主题景观在校园景观和学校的教育氛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教育主题的校园景观设计需要科学合理地总体规划、细致充分地调查研究、多种教育题材和设计手法,从而营造出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参与性的,与周边建筑协调的,使用功能完善的教育主题景观,以期为今后校园环境中教育主题景观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