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施氮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两年采用四个品种、三个施氮水平对大豆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氮对提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和生长率均有促进作用,而净同化率随施氮增加而下降。施氮对大豆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随施氮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的正效应可以抵消净同化率下降的负效应,从而最终获得一个较高的生长率。因此,高产栽培首先应考虑获得适当大的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5个能源甘蔗基因型叶片和茎鞘的可溶性糖含量、全N及可溶性糖含量:全N含量的消长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叶片的可溶性糖(CL)前期低,伸长盛期最低,伸长后期、工艺成熟期升高:茎鞘可溶性糖含量(Cs)从分蘖期开始一直稳步提高;叶片和茎鞘全N含量从分蘖期开始不断下降;叶片可溶性糖/全N(CL/NL)在分蘖期和伸长初期较低,伸长盛期最低,伸长后期和工艺成熟初期升高;茎鞘可溶性糖/全N(Cs/Ns)在全生育期稳步增加,(2)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全氮(CL/NL)低于茎鞘;叶全氮含量高于茎鞘。(3)相关分析表明:叶、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和净同化率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含氮量与净同化率显著相关;叶、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全氮与净同化率显著负相关,碳氮代谢和叶面积指数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不施肥与施肥条件下,比较了耐低NPK养分的高、中、低效基因型小麦的光合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耐低NPK养分的高效基因型在不施肥条件下的叶面积姚合势和作物生长率较高,相对叶面积指数、相对光合势、相对净同化率和相对作物生长率亦较高;低效基因型正相反。相关分析表明,小麦相对产量与相对面积指数、相对光合势、相对净同化率和相对作物生长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耐低NPK养分的高效基因型在不施肥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晋单35、恒丰1号、农大3138和晋单34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干物质积累.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四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变化均呈现先升高而后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生育阶段,晋单35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个品种;四个品种净同化率变化为,先下降后升高然后又逐渐下降.平均净同化率恒丰1号最大,晋单35的最小:在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为,恒丰1号最多,晋单35、农大3138次之,晋单34最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明了胡麻播种量与其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叶片含氮量的关系。确立了雁杂10号和内亚3号胡麻在产量2350kg/hm^2~2800kg/hm^2时的基本苗、平均叶面积指数、总光合势、净同化率等群体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与籽粒饱满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籼型和籼粳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和光合特性及其与籽粒饱满度关系的研究表明,籼粳杂交水稻比籼型杂交稻具有更强的干物质4产优势,但器官间干物质分配率及其不同生长时期干物质积累率不平衡,导致茎叶干物质转换率和灌浆盛期群体净同化率较低,后期叶面积指数较大。影响籼粳杂交稻籽粒饱满度的主要因素是茎叶干物质转换率和孕穗后的群体净同化率以及群体生长率。  相似文献   

7.
江苏淮北地区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下光合物质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苏北、苏中地区主推的4个中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直播、机插、手栽共12个处理,于2012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试验基地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的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特征。主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群体干物质质量在拔节前无明显差异,拔节后基本为手栽最大,机插次之,直播最小,并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越来越大;单茎干物质质量在整个生育期都是手栽最大,直播最小。在光合生产上,拔节前不同种植方式的水稻叶面积指数相当,光合势表现为手栽、机插、直播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依次提高;拔节至抽穗期,光合势也是依次降低,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差异较小;抽穗期不同种植方式的水稻有效叶面积率间没有明显差异,而高效叶面积率表现为手栽极显著高于机插,机插极显著高于直播;抽穗以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表现为手栽最大,直播最小;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机插次之,直播最低。  相似文献   

8.
以85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不同产量水平粳稻叶面积指数、SPAD值、光合势、净同化率、比叶重等光合物质生产指标以及光能利用率差异,为粳稻高产栽培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粳稻品种抽穗期叶面积指数、上三叶SPAD值、抽穗期-成熟期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光能利用率均随产量水平升高而增加,成熟期茎鞘和叶片氮素分配比例随产量水平升高而降低,产量水平间差异极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成熟期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对产量影响极显著(r≥0.75**),其次是光能利用率(r=0.68**).同时抽穗期叶面积指数、上三叶SPAD值与光能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后20 d剑叶SPAD值对光能利用率影响高于倒二叶和倒三叶;成熟期籽粒氮素分配比例与比叶重、光能利用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期氮光合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较高水平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抽穗后剑叶SPAD值,有利于提高粳稻抽穗后光合生产能力和成熟期籽粒氮素分配比例,促进光合物质生产和光能利用率提高,此为粳稻获得高产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公顷产量13.7t~16.1t春玉米单株叶面积,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指标.揭示了紧凑型掖单13与平展型中单2号在单株叶面积、群体叶面积消长,光合势及在各生育期分配等方面的特点.初步明确了掖单13增产的光合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对5个不同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光合性能指标变化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出苗后69~109 d),叶面积指数高值持续期长短及后期下降速度因品种而异。不同生育阶段光合势均以中晚熟品种较高,早熟品种较低。品种间群体生长率变化的差异主要在散粉期之后。相对生长率随生育进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净同化率以拔节期最大,且品种间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叶片比叶重在大喇叭口期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鲜、干草产量与小喇叭口期和灌浆期的群体生长率(CGR)、相对生长率(RGR)、净同化率(NAR)均呈显著正相关。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金稷3号和承3359叶面积高值持续期长,总光合势高,CGR、NAR和RGR均较高,生物产量居前,在呼和浩特地区表现出较好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表明七个不同基因型能源甘蔗各生育阶段平均CGR、平均NAR在整个生育期中呈钟型曲线消长,各生育阶段平均LAI呈″S″形曲线消长;苗期至分蘖前中期NAR和LAI对CGR作用相似,分蘖中后期以LAI对CGR的贡献大,LAI与CGR显著正相关,并具较大的正直接作用和净贡献率;伸长生长期以后,在一定LAI的基础上的NAR对CGR显得十分重要,伸长生长后期LAI极显著正相关,而NAR与CGR均极显著正相关并具较大的正直接通径和净贡献率。研究表明,不同生育期甘蔗株型结构对群体光合生产力的作用有显著的差异。在分蘖期以前,甘蔗主要功能叶的角度指数、平均茎叶夹角与NAR显著正偏相关,主要功能叶的叶向值与NAR显著负相关;中后期,主要功能叶的角度指数与NAR显著负相关,叶向值与CGR、NAR显著正偏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两个黑麦草种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交替隔沟灌溉棉花群体生理指标的水氮耦合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交替隔沟灌溉棉花群体生理指标、生物量、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方法】本试验采用交替隔沟灌溉方式进行大田小区试验,施氮量和灌水量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分析棉花群体生理指标在不同水、氮组合下(灌水量:37.48—218.52 mm;施氮量:56.2—134.2 kg?hm-2)的变化规律。【结果】棉花叶片光合势(LAD)、作物生长率(CGR)、群体净同化率(NAR)、叶面积指数(LAI)、产量、生物量的水、氮单因子效应表明,施氮量56.2—122.8 kg?hm-2时,各群体生理指标、产量、生物量与施氮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施氮量122.8—134.2 kg?hm-2时,LAD、CGR与施氮量呈显著的正相关,NAR、LAI、产量和生物量变化不显著。灌水量37.52—192 mm时,群体生理指标、产量、生物量与灌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灌水量192—218.48 mm,LAD、CGR、LAI与灌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NAR、产量和生物量变化不明显。棉花群体生理指标、生物量、产量的水氮耦合效应表明,灌水量在37.52—192 mm范围内,LAD、CGR、NAR、LAI随灌水量增加而均增长,但增长趋势随施氮量增加而逐渐降低。灌水量在192—218.48 mm各群体生理指标、生物量、产量变化不显著。施氮量56.2—95.2 kg?hm-2,群体生理指标、产量、生物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长,但增长趋势随灌水量增长而逐渐降低。施氮量从95.2增加到134.2 kg?hm-2,各群体生理指标、生物量、产量随施氮量变化不显著。【结论】交替隔沟灌能够协调棉花群体生长发育,提高棉花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粳型杂交稻超高产光合生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作物群体物质生产研究法对粳型杂交稻“榆杂29”超高产的光合生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粳型杂交稻产量15t/hm2的群体生产率(CGR)19.7~25.3g/m2·d.CGR变化在同一地区呈相同变化趋势,不同海拔地点的CGR存在差异.超高产的CGR变化特点是齐穗后10天至成熟出现第二个峰值(24.5~42.7g/m2·d);孕穗期叶面积指数(LAI)达最大值9.26~9.58,抽穗后20天仍保持较高值的LA15.99~7.43.本田期平均净同化率(NAR)333~4.8Ig/m2·d,提高本田期两头的NAR是粳型杂交稻超高产的关键.超高产与组合的不落粒性、灌浆期长、穗大有关.超高产的技术路线有两种,构成产量的光合产物形成有区别.  相似文献   

1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低钾土壤中钾营养对水稻不同品种谷粒产量,干物质积累特性及光合作 用的效应。结果表明:在不施钾条件下,低钾敏感品种谷粒产量显著降低,抽穗后2周内RGR, CGR和 NAR均低。而低钾耐性品种在低钾营养条件下有高的产量,这与NAR高、冠层LAI的分布合适以及较 低的大田消光系数和一天中各时间的光合速率高有关,试验还发现在群体条件下黄熟期水稻冠层有明 显的光合“午睡”,低钾敏感品种无钾供应时“午睡”加剧。  相似文献   

16.
密植条件下高产花生品种的群体结构及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产花生品种花育16号、鲁花11号、Kantou83和Nakateyutaka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密植条件下各花生品种的群体结构及生长特性差异。结果表明:群体生长速率(CGR)在生育前期与叶面积指数(LAI)、荚果生长速率(PGR)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生育中期与LAI呈显著的负相关,在生育后期与群体净同化率(NAR)、PGR呈显著正相关。"花育16号"叶面积具有均等垂直分布的特点,表现出良好的透光性,更接近高产花生品种的理想株型。花育16号和Kantou83的开花期集中在花期前3周,花育16号、鲁花11号在主茎和分枝上均结荚。  相似文献   

17.
两种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灌浆期间物质生产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直立穗型水稻品种辽粳326和弯曲穗品种奥羽316,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比较两品种灌浆期间物质生产与分配、群体生长率(CGR)、净同化率(NAR)及与物质生产密切相关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重等指标。结果表明,和弯曲穗品种奥羽316相比,直立穗品种辽粳326在灌浆后期仍能保持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其抽穗后生产的干物质量占其生物产量的53.77%,比其经济产量高出12%。灌浆期间,直立穗品种辽粳326的比叶重较高,叶绿素含量较高,LAI下降较慢,各项生理指标优于弯曲穗品种奥羽316.抽穗后,直立穗品种辽粳326具有比弯曲穗品种奥羽316更强的生产能力.因而更符合高产栽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系杂交稻品种广两优676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叶片的SPAD值维持较高的水平;叶面积指数(LAI)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在移栽至栽后30d,群体生长率(CGR)与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此后则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相关,且均以施氮量为20g·m-2的处理为最高。总干物质生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在栽后30d、拔节期呈直线型正相关,而在齐穗期、成熟期则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型关系;稻谷产量与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的关系不密切,而与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茎叶中贮积的碳水化合物约20%~30%在齐穗后输出到稻穗,构成稻谷产量的21.9%~3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