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村社区档案工作是我国基层档案管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农村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水平、保障社区居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因此,应通过意识培养、加强投入、依法管理、加强培训、树立典型等途径,加强农村社区档案管理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档案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居民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调查并建立糖尿病居民的健康档案,制定糖尿病护理干预计划,大力进行健康宣教,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定期体检,及早监护和治疗。结果:通过全方位的整体干预,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疑难病进行早期预防比高科技的医疗手段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职能转型背景下,以社区地缘为核心的互助养老服务成为新时代养老服务的主要选择。通过对石家庄市D村的实地研究,并运用参与式治理视角分析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面临的居民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引领能力不足、基层政府集权严重等困境,从而提出增强居民社区意识、提升社区组织能力、完善社区服务机制、建立多元养老体系的良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南宁市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状况,为完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自制问卷调查南宁市40个社区3357名居民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社区健康管理认知及需求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等。发现南宁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知识知晓率为52.4%,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对居民健康管理知识的知晓情况有影响(P<0.01);居民倾向于通过书籍杂志(60%)、与医护人员的交流(59.2%)、健康教育讲座(33.5%)获取健康知识;居民关注度较高的是健康体检知识(52.5%)、饮食营养指导(51.5%)、中医养生保健(38.0%)。说明南宁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知识知晓率较低,但健康服务需求量大,应根据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完善健康管理,促进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5.
农村杜区是城乡社区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内容。区域发展不均衡、自治能力不足、公共服务落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社区的发展。所以必须积极发挥居民的主体地位、完善公共服务,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成果,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11-17612
分析了吉林省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社区建设资金不足、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差、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社区组织建设滞后和运行机制混乱等问题,提出了应当加强政府对社区建设经费的保障力度,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素质教育,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农村社区组织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和谐社区建设、农村现状改善日益重要且迫切。该文以晋江市东石镇井林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描述井林村社区建设发展现状,揭示井林村和谐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养老及社会救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区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是农村社区治理发展的方向和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之一。与相对完善的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治理过程还存在规划不合理、配套不完善、管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如何根据农村社区的特点和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总结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经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一外在制度的植入,对农村社区建设在社区经济建设、村民自治和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从外部路径来说应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从内来说应完善和发展社区的自组织能力,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来进行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整体精神风貌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青岛市后田社区的实地调查,对"村改居"后田社区文化建设状况从社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搭建社区文化平台、尊重居民主体地位、完善社区管理制度等加强"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春光 《农学学报》2015,5(2):124-130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消除城乡差别、推进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展迅速,特别是在医疗保障领域,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全面建立并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不仅有效地帮助农民防病治病,而且有助于广大农民避免“因病致贫”。尽管如此,与城市较为发达的医疗保险制度相比,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仍比较落后,亟须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笔者在充分肯定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城乡二元医疗保障制度的弊端,并进一步分析了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已经具备的有利条件,以及未来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北京通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农民受益范围,受益补偿形式,卫生服务受益满意度,并对参合农民的受益进行评价。同时深度分析了通州区参合农民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玲霞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128-130,16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相对于传统合作医疗制度而言的,他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个人和集体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问题,对于保障农民的健康、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胡进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65-6266,6324
阐述了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改善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引进与培养专业卫生人才;改革现有报销制度,加强医药监管工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立法建设,提高医疗制度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5.
肖燕  杨红 《现代农业科学》2008,(10):137-138,14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农民因病致贫的作用。但是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还不高。以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实践为例,探讨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力低下的深层次原因,从制度层面上探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改进方向,以达到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彦丽  王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62-11264
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农民由于医疗保障水平和平均收入水平均偏低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匮乏等原因,"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普遍。为此,应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调整卫生资源布局,加快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卫生防疫系统建立,规范发展各类补充医疗保险项目,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朝辉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120-122
河南省于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经过5 a多的发展,已经提前实现“新农合”在全省的覆盖,有效的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通过对发展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的总结与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以使“新农合”能够在河南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下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云  王秀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80-13182
在分析农村医疗服务现状及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完善现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财政支持等政策,改善农村医疗服务状况,使农民享受到应有的健康保障权。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为例,根据双流县、都江堰市、简阳市和屏山县4地农村医疗体系的实地调研结果,从农村医疗体系的服务网络体系、实体运转体系、人才体系、保障体系等几个主要方面,指出我国农村医疗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爱莲  朱林  冯钦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61-21463
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江苏省城乡公共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对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改革创新,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医疗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医疗服务长效机制;加大统筹规划力度,完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体系;推广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推进江苏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