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职业焦虑、组织支持感与农民工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整群随机抽取安徽省建筑工地和民营企业的农民工,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组织支持感量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农民工职业焦虑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组织支持感在职业焦虑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农民工工作满意度一般,职业焦虑以组织支持感为中介对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农民工组织支持感的提高及职业焦虑水平的降低,可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内江市东兴区返乡农民工调查样本的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源禀赋状况是返乡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的首要影响因素,收入和职业类型提升对返乡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性别、工作地点与教育程度对返乡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无显著影响。据此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帮助返乡农民工积累就业资源、改善收入结构帮助返乡农民工增加收入、合理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观念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频繁转换工作,已经成为农民工市场的普遍现象和重要特征,工作转换产生的收入效应,反映了人力资本与岗位的匹配效率,而人力资本在农民工工作转换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基于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RUMIC)面板数据,运用内生转置模型,估计了工作转换对农民工人力资本回报的影响,探讨专用人力资本和通用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异质性问题。结果表明,农民工换工作现象较为普遍,34.5%的农民工有换工作的经历。在控制其他因素条件下,工作转换提升了通用人力资本回报(教育回报),却降低了专用人力资本回报(培训和工作经验回报):转换工作的农民工其教育的回报大于未转换者,转换工作农民工的教育投资回报率为3.18%,略高于未转换者2.25%的回报率。而未转换工作的农民工其培训收益大于转换者的培训收益(10.11%VS 8.36%),未转换者工作经验回报也高于转换者,未转换者外出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增加1.09%,而转换者外出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仅增加0.93%。研究表明,工作转换并不利于农民工收入增加及就业质量提升。因此,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应鼓励农民工稳定就业、适度流动。  相似文献   

4.
选取广东省服务业480名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样本,采用自编的工作满意度量表测查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状况。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工作略偏向满意状态,位于平均满意水平以上的达34.9%,均值得分3.22,各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的依次为:人际关系满意度(3.51)>自我发展满意度(3.41)>工作本身满意(3.12)>工作条件满意度(3.06)>工作回报满意度(3.04);(2)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和拥有的土地要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工作满意度越高,未婚者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已婚者,拥有土地要素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从事非农工作。职业流动是家庭因素、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代际流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农民工职业代际流动呈上行趋势,以及父代职业、子代受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就农民工职业代际流动现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当前受雇农民工流动的主要驱动力,职业流动能否提升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向着公平竞争、高质量就业的方向发展。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内生转换模型,分析职业流动对受雇农民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职业流动的发生对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有0.78%的正向影响,并且不同类型职业流动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技能流动和行业内流动都能显著提升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提升程度分别为4.84%和2.78%;低技能流动和跨行业流动都能显著降低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降低程度分别为2.87%和1.26%。平均处理效应显示,已经发生了职业流动的受雇农民工如果未发生职业流动时,就业质量会下降11.42%。倘若未发生职业流动的受雇农民工能发生职业流动时,其就业质量能上升15.46%。受雇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的最佳选择是高技能且行业内流动,低技能者无论是行业内流动还是跨行业流动都会显著降低就业质量。据此,提出针对受雇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受雇农民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他们实现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4年对江苏、上海和湖南等地实际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就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对农民工工作流动的影响进行分析,本研究分两步进行,首先分析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对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农民工工作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就业于发达城市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强,工作流动意愿弱。2)工作环境越差,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和工作流动意愿均越强。3)工作强度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为正,工作强度越大,外出务工意愿越强;但工作强度对农民工工作流动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同样考察了其他因素对农民工工作流动的影响,其中婚姻和受教育水平对农民工工作流动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8-339,344
在春节期间对青岛市城阳区210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分类比较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就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流动性原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农民工的流动受工资性收入、自我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需要在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用工模式、工作环境上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当提高农民工就业稳定性.本文还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农民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农民工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并研究农民工个人特征、社会资本、工作状况对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统计分析2 314份农民工调查问卷。结果表明:1)影响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变量、工作状况变量,个人特征变得不显著;2)在社会资本方面,家庭型社会资本重要性降低,生活型和工作型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升高;3)在工作状况因素方面,农民工重视工作状况的劳动强度、福利水平和保障状况,而同时对工资的重视程度降低;4)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在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方面存在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更加重视工作型社会资本。工作状况因素中,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工资比较重要;而老一代农民工认为养老保险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00-203
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大规模的涌入城市。女性农民工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在城市就业的各个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在此背景下,研究女性农民工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她们的生活现状。基于对江苏省南京市的实地问卷调研数据,构造有序logistics模型,实证分析女性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工作状况是影响女性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更高的收入、合理的工作时间以及稳定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个体因素对女性农民工工作满意度也有重要作用,降低养老压力、提高自身职业资格等级对提高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此外,政府提供有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也能促进其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沈苾文  张英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8):1472-1474
为研究建筑业农民工的职业成长历程,在调研基础上归纳出农民工职业培训中存在的7个问题,剖析出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的3个层面的原因,随后选取钢筋工为农民工职业的典型代表,明晰出该岗位核心职业内容并整合为“四大职业能力”模块,建构起钢筋工职业能力指标体系并对20个指标重要度进行了分析,整理出农民工职业成长的3个阶段,提出农民工职业历程中的“职业化平台”体系,为建筑业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成长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京地区1 058份问卷抽样调查结果,从个体特征、工作特征、社会保障及生活环境等维度对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均处于"基本满意"水平,老一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略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收入仍然是影响两代农民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但在日工作时长、月休息天数、工资发放、月均支出、食宿要求等因素上两代农民工已经表现出不同的诉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江西省调查数据,采用OLS回归方法对影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因素进行探究。最终OLS回归结果显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存在较大影响的因素分别是最近工作月薪额、年龄、实际耕种面积、家庭经济状况、土地流转意愿、在务工地购房、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乌鲁木齐市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满意度状况调查研究,主要通过5个方面的16个因素,运用逻辑回归分析对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评价偏低;从事建筑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依然面临着外界环境脏乱差、食宿条件较差、家庭情感生活欠缺的情况;工作发展维度三个变量均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说明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在经济水平改善的条件下,工作发展取向增强。  相似文献   

15.
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本稀缺的农民工,职业地位在经过多次的职业流动后仍处于较低境遇,其重要原因是自身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匮乏,文化资本影响着农民工职业预期、职业竞争力,农民工要提升其职业地位必须突破其文化资本积累的瓶颈,这不仅取决于农民工个人努力程度,也依赖于社会为其所创设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研究学者对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资本和职业教育3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影响,为政府制定关于农民工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选取陕西省3市6县825名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从多元支持网络的角度探讨各因素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影响,并对求职行为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身支持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质量和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社会支持中的服务支持影响最大,货币支持和周围人支持影响较大,政策支持影响较小;求职意向分别在自身支持与再就业质量、工作满意度和求职强度之间起到部分和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06,(6):27-27
大量农民工城乡流动就业现象将长期存在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分布在我国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行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意见》指出,农民工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已被提上日程。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他们的留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问卷及深入访谈数据为基础,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留城意愿强弱与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工作稳定度、婚姻、随迁子女、社会保障状况、住房满意度、宅基地流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收入情况、住房满意度、社会保障、职业稳定度、子女的教育情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显著,总体上看,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从事第三产业、有社保、工作稳定度高、已婚、子女在老家、住房状况好、同意宅基地流转的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强烈。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留城难题的路径: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推进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制定具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标准,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居住质量,完善农民工住房体系。  相似文献   

20.
马磊  陈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5,(25):326-327
通过对2009 ~ 2014年全国31个省254个村庄农民工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农民工的职业以体力劳动居多,仍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传统行业,但服务业选择有所上升,省外打工比重呈下降趋势.同时,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存在以下难题:社会资本有限、文化程度偏低、就业服务匮乏、保障机制缺位等.为进一步完善农民工职业选择状况,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