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滁州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与热点问题,驱动力研究则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在分析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影响滁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验证.研究表明,影响滁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是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生产技术、人口尤其是农业人口及经济利益.同时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模型,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研究区数字高程以及2005、2014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首先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甄选出最佳模拟尺度,然后将Markov模型与CLUE-S模型相结合,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进行了模拟预测,设计了自然增长、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3种未来研究区LUCC发展情景,并系统分析了在不同情境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模拟结果 Kappa精度值较高,CLUE-S模型对龙泉驿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模拟效果良好;(2) Markov模型与CLUE-S模型的结合应用,克服了单一模型的弊端,使土地利用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优化;(3)不同的情境下,建设用地都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以侵占大量园地为代价,区域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城市周边地区在未来将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热点地区;(4)根据不同情境的相似特征,可将研究区划分为三类地区,并依据每类区域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漳州市为案例研究区域,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构成特点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总体特征的基础上,从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接受性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漳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评价,并针对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冯凌  成升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247-1248,1278
土地利用变化动力学研究对于揭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原因、过程、预测以及相应的对策制定至关重要。集约度变化和用途转移构成土地利用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以新古典的边际分析为工具,土地经济学的集约度理论和地租理论所构成的体系解释了在经济活动中土地利用的状态均衡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陕西省三原县2004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三原县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口、工业化和城镇化、政策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趋势与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皖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背景为基础,从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4个方面对皖江经济带的土地利用变动进行剖析,突出其趋势特征,构建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揭示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构建皖江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体系,以期为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7.
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价及调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价可为土地利用调控优化与空间管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以重庆市江津区2009年和2016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风险评价方法测算土地利用冲突综合指数,对冲突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调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冲突等级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稳定可控、一般冲突、中度冲突、重度冲突,冲突等级空间格局呈现"一江一河三区"集中连片的分布规律. 2)江津区不同海拔下的土地利用冲突呈现出规律变化特征,海拔越高,冲突程度越小,冲突地类随冲突程度发生相应变化. 3)江津区土地利用冲突指数全局的正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2016年热点区与冷点区较2009年都有所增加,集聚态势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加强. 4)基于江津区不同海拔下的土地利用冲突等级,提出3种土地调控优化策略,引导土地利用空间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3-2008年香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和2008年两期SPOT5卫星影像,对香港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探讨和分析了香港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5 a间香港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特点是土地利用总面积略有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用地急剧减少,灌丛和草地显著增加;区域的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微小,目前已处于缓慢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运用DEA-CCR和SBM-Undesirable模型分别计算并对比分析2005—2014年河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效率结构变化,设定效率非有效城市的变量改进目标。结果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存在较大程度的失真;河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受宏观政策和区域发展影响,时间上具有"先降后升"、"稳定高效"、"回落渐升"3个变化阶段,空间上呈现出"中部聚集—边缘分散"的特征;效率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技术进步变动,全省呈微弱进步态势;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不当导致投入冗余、期望产出不足和非期望产出增加,需按相应比例改进。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定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是探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重点。以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为例,利用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分析土地结构变化、土地利用地域分布的特点,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江西省从1996年到200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同时提出相应的土地管理对策,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要求,对抚州市崇仁县2005~202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崇仁县的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点为农用地温和的减少,建设用地上升明显,未利用地大量减少;以2010年为分界点分为前后2个阶段,前一阶段土地利用系统有序度较低且相对剧烈,后一阶段土地利用变动相对平缓,且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比较合理。崇仁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类用地控制目标偏离程度差异不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大体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武汉“1+8”城市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武汉城市圈内9个城市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方法中的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区域变化差异模型来分析武汉城市圈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动态分析能够很好的揭示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76%/年,远高于其他八个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方面,增加最多的武汉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变化量为0.463,而咸宁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减小了0.609,是减少最多的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方面,耕地变化主要集中在武汉市、黄冈市和咸宁市,园地变化集中在武汉市和孝感市,交通用地变化则集中在武汉市、孝感市和咸宁市。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次对锡林浩特市3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进行系统研究,为锡林郭勒大区域内提供时间长跨度、空间小尺度的案例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数学统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程度变化模型和结构的空间变化模型对分类系统中的Ⅰ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研究。1)锡林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明显;2)测算得到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幅度、单一动态度、综合动态度、土地开发度、土地耗减度等指标显示,锡林浩特市2000—2010年是土地利用变化较大的时期;3)影响锡林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国家政策的调整。锡林浩特市30年来土地利用程度呈现逐年提高趋势,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指标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指标均大于0,表明锡林浩特市土地利用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热点。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方法很多,将各个模型相互结合逐渐成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研究前沿。该文简要回顾了马尔科夫链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土地利用模拟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这2种模型在研究中的优缺点,并对其今后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以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对太原市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该区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林地、城镇用地为主,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比较快的是城市及建制镇用地、交通用地、居民点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相对应的变化率为4.55%,4.24%,2.83%,-7.83%,-1.24%,-1.72%,-4.43%。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口因素、土地利用效益差距和宏观政策因素是太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999-2008年广东省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梅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和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对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变化强度指数对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梅州市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其中林地所占比例最大(>70%),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加;梅州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分别为-0.64和-0.29%,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指数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并与梅州市经济和地形地貌的空间差异保持良好的一致性;梅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99年的0.570上升到2008年的0.595。【结论】1999-2008年梅州市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的空间差异明显,土地利用正处于调整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崇左市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萍  周寅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79-4381,4383
以广西崇左市为例,对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过程和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00年前后崇左土地利用变化存在差异,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控制下,近年来耕地数量在减少,林地数量增加,交通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过程变化主要表现为未利用地向农用地转化和农业用地内部调整;预测建设用地比例2010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3.13%、3.69%。为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应科学规划、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整农业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开发未利用地,发展生态用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土地环境的整治和保护。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与格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掌握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实际状况,提高土地资源科学管理、高效持续利用能力。【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空间转移矩阵、修正动态度及开发程度等模型分析关中地区1990—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结果】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而复杂,耕、林、草之间的双向流转空间上并存,1990—2000年相对剧烈,2000—2007年较为有序稳定,整体向着改善生态的方向发展;17年建设占用耕地共18.33万hm2且以水浇地为主,空间上主要发生在关中盆地区、时间上主要在后一阶段。修正的单一和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可定量表达不同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差异、对比区域间土地利用类型变更速度差异;后者结合变化幅度还指示区域土地利用行为的有序程度。【结论】土地利用政策和经济利益是驱动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不断变化的动力。加强关中盆地区的耕地保护,稳定和推进渭北高原和秦岭-关山区的生态恢复和建设成果,是未来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李奇  孔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53-10855
根据1977和2012年2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在GIS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重心移动模型研究了1977 ~2012年喀什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以及合理性.结果表明,1977~2012年喀什经济开发区园地面积变化率最大,其次是城镇住宅用地面积,耕地、林地的变化速率也较大;草地和地表水资源用地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较大,同时难以利用的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向水资源移动相反的方向偏移,林地和耕地顺水源向南偏移;驱动喀什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重心的移动方向与城市未来发展具有一致性和合理性,利于未来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石河子垦区近年来土地动态变化,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土地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方法,采用各类指数模型方法,研究石河子垦区近5a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空间变化特征以及各地类的转移情况.[结果]石河子垦区近5a来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增减变化较大,耕地变化较快,园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呈增长趋势,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结论]影响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近几年降水增多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决策等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