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杨梅品种果实的风味和营养品质的差异,测定了10个杨梅品种果实的糖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杨梅果实中的总糖含量为7.1%~10.8%,蔗糖含量为3.6%~6.8%,还原糖含量为2.2%~4.3%。10个杨梅品种果实均含有本研究测定的17种氨基酸,包括Phe、Thr、Lys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His和Arg2种半必需氨基酸。10个杨梅品种果实中氨基酸总量为354.35~701.85 mg/100 g,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硬丝安海变,含量最低的品种是二色杨梅,不同杨梅品种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味觉类氨基酸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使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了3个不同质地杨梅品种成熟果实的肉柱形态构造,并测定了果实细胞壁主要组分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杨梅品种"荸荠种"与"东魁"的果实肉柱头部为圆钝型,而"硬丝安海变"的肉柱头部较为尖瘦;在3个品种果实肉柱的中心位置均可见类似维管束状组织贯穿,并均与头部顶端具有一个凸起的颗粒状物体相连接;在不同品种间肉柱横截面面积、细胞壁厚度与单位面积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但是东魁的肉柱横截面细胞数量显著大于其他2个品种的;硬丝安海变的果实硬度和细胞壁乙醇不溶物含量最高,与荸荠种差异显著;硬丝安海变与东魁的果实纤维素含量极显著高于荸荠种的,而纤维素酶活性与此正好相反;荸荠种的果实半纤维素含量及半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的;荸荠种的果实水溶性果胶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东魁的;荸荠种的果实果胶酶活性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2个品种的。  相似文献   

3.
使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了3个不同质地杨梅品种成熟果实的肉柱形态构造,并测定了果实细胞壁主要组分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杨梅品种"荸荠种"与"东魁"的果实肉柱头部为圆钝型,而"硬丝安海变"的肉柱头部较为尖瘦;在3个品种果实肉柱的中心位置均可见类似维管束状组织贯穿,并均与头部顶端具有一个凸起的颗粒状物体相连接;在不同品种间肉柱横截面面积、细胞壁厚度与单位面积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但是东魁的肉柱横截面细胞数量显著大于其他2个品种的;硬丝安海变的果实硬度和细胞壁乙醇不溶物含量最高,与荸荠种差异显著;硬丝安海变与东魁的果实纤维素含量极显著高于荸荠种的,而纤维素酶活性与此正好相反;荸荠种的果实半纤维素含量及半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的;荸荠种的果实水溶性果胶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东魁的;荸荠种的果实果胶酶活性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2个品种的。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品种结构,筛选适合宁波市发展种植的杨梅栽培品种,对从全国主要产区引种的10个杨梅主栽品种,进行连续3年的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观察记载和果实主要品质指标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树冠空间体积、单株产量、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可溶性还原糖含量、葡萄糖含量、花青苷含量等10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慈荠树势较强、产量高、果实品质优,综合性状最优,得分23.348,系统聚类分析时单独聚为1类;乌紫杨梅、晚稻杨梅、炭梅、东魁综合性状较优,得分分别为21.590、20.120、18.966、18.387,系统聚类分析时与荸荠种聚为1类;其余品种聚为1类。综合考虑,慈荠可作为宁波市荸荠种杨梅的更新品种;乌紫杨梅、晚稻杨梅、东魁和炭梅在市场认可条件下,可作为主栽品种或适量栽培;粉红种和水晶杨梅果实特色鲜明,可作为搭配品种;其他品种,在当地当前栽培条件下,不建议引种。  相似文献   

5.
广东气候特征适宜杨梅的生长,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在查阅有关果树资料和广泛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目前广东省11个市41个县(区)有杨梅成片栽培、野生或半野生分布,依照果实色泽大致可分为乌杨梅、红杨梅和白杨梅3个品种群;通过对广东目前主栽杨梅品种(系)的特征和经济性状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有7个杨梅品种(系)表现较好,可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采用GGE双标图对浙江6个杨梅品种(品系)果实的10个性状以图谱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魁品种与果重、纵径和横径3个性状指标在同一个扇形区,其果实最大,荸荠种品种则在相反的扇形区,果实最小,晚荠蜜梅品种次之。东魁与这2个品种果实大小性状差异最大。黑晶品种与果核、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位于同一扇形区域,其果核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同理,萧山F1的可食率最高。杨梅果实各性状之中,果重、纵径和横径在品种间变异最大,其次是核长和可食率,变异最小的是果型指数。杨梅果重与纵径、横径有正相关性,核长、核宽与可溶性固形物有正相关性,可食率与核长、核宽和可溶性固形物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对东魁、大黑炭和大乌梅品种杨梅果实生长发育期的果实大小、质量和品质进行动态检测,并对果实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杨梅果实生长呈"快-慢-快"的双"S"型,第1个生长高峰出现在杨梅果实的幼果期,第2个高峰出现在果实膨大期,中间有一段缓慢生长时期;果实品质也呈规律性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维生素C含量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还原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E1)为糖因子,第二主成分(E2)为酸因子,并以此构建数学模型E=0.714 3 E1+0.162 1E2,对3个品种杨梅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东魁杨梅的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杨梅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组成及品种间的差异,以软丝安海变、浮宫1号和东魁等10个杨梅品种果实为试材,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10个品种杨梅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出141种化学成分,深红种含有的香气成分最多,共42种,软丝安海变和八贤道含有的香气成分最少,均只含有12种;10个品种果实中均含有烷烃和烯烃,是杨梅果实香气成分的主体;1-石竹烯是杨梅果实的重要香气成分,是唯一在10个杨梅品种中均被鉴定出的香气成分。不同杨梅品种果实间的香气成分差异较大,除了品种因素外,栽培环境可能也是形成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相同栽培管理水平条件下,对6个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品种进行形态特征、物候期观察,测定各品种外部经济性状和果实营养成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物候期间差异不大,果实成熟期有2~3 d的差异,这在大面积生产中有利于机械化采摘;外部经济性状中,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数分别为0.377、0.378;百果质量与单果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数为0.363。蓝果忍冬果实可溶性糖与花青素、可溶性蛋白、糖酸比品质指标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0.628、0.956。伊利亚达、瓦修甘斯卡亚和蔚蓝等3个品种的生长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外部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别不大,适宜在新疆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合江苏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方法]根据引种目标从省外引进8个优良品种,通过观察其在苏州生长习性、果实经济性状等,与原产地性状相比,筛选出适合江苏栽培的杨梅品种。[结果]从近几年的引种表现来看,软丝安海、临海早大梅在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适应性等方面表现相对较好。[结论]在江苏杨梅适栽地区可以试种软丝安海、临海早大梅杨梅良种。  相似文献   

11.
以长治市襄垣县韩村农作物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X"形线路对当地玉米地、谷子地、小麦地135个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有效钙、铜、铁、锌含量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3种不同农作物,土壤中大量元素钙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谷子地小麦地玉米地,微量元素铜、铁、锌全量浓度的顺序为:小麦地谷子地玉米地。试验区内不同作物地其土壤金属元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试验样地铜、铁含量适中,锌明显偏高,钙含量缺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金属元素含量在表层(0~40 cm)变化幅度较大,但底层(40~60 cm)元素含量值大于表层。该研究对施肥、现代农业发展和相关作物种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国北方广大花生产区种植的产量高、品质好、出油率高及适应性、抗逆性强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品种,选出8个花生材料,以花育19为对照,通过不同试验比较,观察其生育期、抗病性、生物学性状、各品质指标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L15-3产量高,稳产性好,2015-2016年连续2a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花育19提高34.31%,居所有参试材料第一位;在8个参试花生品种中,L15-3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26.5%,居所有参试品种第一位,粗脂肪含量最高达到57.6%;出油率高达56.4%,属于高含油量类型。L15-3不仅高产稳产,而且品质好出油率高。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对花生品质粗脂肪及高蛋白优质花生品种需求逐步提高,L15-3选育成功,很好解决了我国大果花生高产与品质、大果与品质呈负相关的矛盾,集大果、高产、稳产、品质好、出油率高于一身。适宜在我国北方广大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以本育9、平安18、丰禾10、四单1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均呈"S"形曲线变化趋势;对于春玉米淀粉积累而言,N200处理是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育成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吉林省育成的15个大豆品种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脂肪(以下简称蛋脂)总量分析结果表明:脂肪含量平均值为20.44%,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41.26%,蛋脂总量平均值为61.70%。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吉林省育成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逐年下降,2000年以后有所上升;蛋白质含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到2000年略有下降;蛋脂总量趋于平稳,变化不大。省内不同单位育成的大豆品种品质性状水平有所不同,吉林号和九农号系列品种脂肪含量较高,通农号系列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吉林省的大豆品质性状还具有很大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幸福成为人们思考得越来越多的问题,社会主义幸福观也开始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幸福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一般内容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应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不同大豆种质材料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磷处理对大豆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而蛋白质含量与蛋脂总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在高磷条件下,蛋脂总量超过63%的“双高”种质占14.09%;在低磷条件下,蛋脂总量超过63%的“双高”种质占15.45%,这些种质是今后选育“双高”新品种的重要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17.
张义  刘吉武  杜丽 《贵州农业科学》2012,(2):142-144,147
为了探明新引进的温州蜜柑品种山下红与目前国内主栽品种在品质特性方面的差异,以山下红和国庆一号、兴津为试材,通过感官分析、色差测定及化学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3个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与色素含量、果肉中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3个品种的果皮叶绿素含量均持续下降且以成熟前期下降最快,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果实成熟时这两种色素的含量在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国庆一号和兴津的果皮着色速度快于山下红;国庆一号、兴津的可溶性糖积累速度比山下红快,达到峰值早,而山下红在测定期间平稳持续升高;国庆一号减酸较兴津和山下红早;国庆一号和兴津从10月20日开始果实糖酸比上升幅度变缓,而山下红一直持续升高。综合判断,国庆一号成熟最早,兴津其次,山下红成熟最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山西玉米的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容重、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及赖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平均容重和粗淀粉含量有升高的趋势;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08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赖氨酸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略有下降。[结论]粗淀粉含量和容重随玉米产量的提高而提高,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等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由遗传基因所控制的,因此必须加强专用型玉米选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方法,并对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样品先用浓度80%甲醇提取,而后100℃水解;色谱分离使用反相C18分析柱二元高压梯度洗脱(分析时间25min),柱温40℃;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60nm;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相关性采用Origin6.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经方法学验证建立的大豆异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准确、可靠,各异黄酮异构体的回收率在96.33%~104.20%范围内,RSD为2.56%~4.51%;通过对85份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的异黄酮含量测定,初步明确了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的特点及范围,大豆异黄酮含量变幅为2.29~4.89mg/g,平均含量为3.36mg/g,含量超过4mg/g的大豆品系5份,占所有测定总数的5.88%;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脂肪含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吉林省栽培大豆品系异黄酮含量较高,培育高异黄酮含量和高脂肪含量的大豆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山西玉米的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容重、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及赖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平均容重和粗淀粉含量有升高的趋势;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08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赖氨酸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略有下降。[结论]粗淀粉含量和容重随玉米产量的提高而提高,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的赖氨酸含量等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由遗传基因所控制,因此必须加强专用型玉米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