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严汉彬  韩珍  徐艳  温德京  张舒橙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200-201,222
[目的]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精油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粤北山区山苍子枝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精油,研究料液比、NaCl浓度及蒸馏时间对山苍子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料液比1:10(g:mL),NaCl浓度2%,蒸馏时间2 h.在该工艺条件下,山苍子枝叶中精油的提取率为2.366%.[结论]该研究可为山苍子枝叶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凡纳滨对虾为原料,采用茶多酚、海藻酸钠、甘油、硬脂酸等成分为成膜材料,对生物抗菌膜的组分配比和制膜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浓度15 g/L、海藻酸钠浓度20 g/L、甘油浓度0.4%、硬脂酸浓度15 g/L的组分配比以及在膜液pH 5.5、存放环境RH〈50%的条件下制备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抗菌性能。经过上述条件生产的抗菌膜对凡纳滨对虾及其虾仁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虾类保鲜期延长3~4 d,虾仁持水力和感官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继蕊  孙骞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0):189-191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抗氧化性的新型可食性包装材料.[方法]利用壳聚糖和玉米醇溶蛋白为成膜材料,以肉桂精油作为抗氧化成分,制备不同精油添加量的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可食性膜,研究精油添加量对膜的阻隔性能(透气性、透水性)、机械特性(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抗氧化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添加精油后,膜液黏度下降,有更好的铺展性,添加9%精油的膜断裂伸长率最好,为44.05%.随着精油含量的增大,膜的阻隔性和抗氧化能力均有所增强,其中含12%精油的膜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为90.12%.SEM结果表明复合膜中壳聚糖与玉米醇溶蛋白分子相容性较好,表面光滑平整.[结论]该研究可为肉桂精油复合膜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豆分离蛋白膜阻隔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设计试验对大豆分离蛋白(SPI)在塑料板上的成膜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膜阻隔性能影响因素显著程度为:甘油添加量和成膜液pH值为显著因素,其次是大豆分离蛋白含量和干燥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含量4 g/100 mL,甘油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甘油=5∶2.5),成膜液pH值为9,70 ℃恒温干燥6 h,可制得阻隔性能较好的可食性薄膜.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丹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总酚酸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参的超临界萃取及醇提工艺条件.[结果]丹参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料液比为10∶3(g/ml);在此条件下,丹参酮ⅡA的转移率为69.03%.丹参的最佳醇提条件为:料液比1∶11(g/ml),乙醇浓度30%,回流3次,每次0.5h.[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于丹参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655-1658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加入多糖壳聚糖,在选定的条件下,与甘油、亚硫酸钠、无水氯化钙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通过研究不同成分的混合比例和不同试验条件对大豆分离蛋白膜主要性质的影响,制备出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弹性、阻气性、阻水性的复合蛋白薄膜。结果表明,采用玻璃板槽制膜,在温度60℃下干燥2 h,最佳成膜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浓度20 mg/m L、壳聚糖10 mg/m L、增塑剂15μL/m L、还原剂1.0 mg/m L。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的制备工艺,为可食性包装膜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成膜基础材料,采用流延法制备可食膜,以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水蒸气透过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可食膜进行性能表征.[结果]各因素对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物理性能的影响排序为壳聚糖浓度>甘油浓度>CMC浓度>褐藻多酚浓度,其中壳聚糖浓度和甘油浓度对可食膜的物理性能影响显著(P<0.05).优化后的可食膜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1.5%、甘油浓度1.0%、褐藻多酚浓度0.4%、CMC浓度2.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可食膜物理性能较好,其平均拉伸强度为24.78 MPa,断裂伸长率为36.94%,水蒸气透过率为0.445 g·mm/(m2·h·kPa),综合评分69.06分.复合膜各组分间相容性较好,膜表面平整致密.[结论]优化工艺制得的壳聚糖基褐藻多酚可食膜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和微观结构,为研发新型可食性包装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用于水处理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将不同配方的铸膜液纺制成中空纤维膜,并用1%NaClO溶液浸泡,测试其性能变化情况。[结果]分子量更大的膜材料PVDF(6020)制得的膜抗氧化性能更好;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通量提升明显,但断裂强度有所下降;成孔剂PEG400对膜的抗氧化性作用好于PVP。[结论]该研究为研制高抗氧化性的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将不同配方铸膜液纺制成中空纤维膜,并用1%NaClO溶液浸泡,测试其性能变化情况。[结果]分子量更大的膜材料PVDF(6020)制得的膜抗氧化性能更好;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通量提升明显,但断裂强度有所下降;成孔剂PEG400对膜的抗氧化性作用好于PVP。[结论]该研究为研制高抗氧化性的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毳 《安徽农业科学》2015,(26):253-255
[目的]研究V2O5改性TiO2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对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性能.[方法]通过沉淀-浸渍法,利用TiCl4与NH4VO3制备了基于V2O5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改性方法及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UV、XRD分析,初步探讨了光催化降解动力学行为.[结果]V2O5-TiO2催化活性大大高于TiO2,且焙烧前改性效果明显高于焙烧后改性;V2O5-TiO2最佳制备条件为pH =7、500℃焙烧4h、V2O5含量为5.2%;V2O5改性一定程度上扩大了TiO2光激发波长,提高了紫外光的吸收能力,但未改变TiO2的晶体结构及光催化降解的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结论]V2O5-TiO2对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Membrane biology     
Hall JE 《Science (New York, N.Y.)》1977,198(4316):499-500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以大肠杆菌ATCC43889为试材,研究热胁迫处理对其细胞膜和膜蛋白的影响,为高温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研究ATCC43889分别经50℃、60℃和70℃热胁迫处理15 min并转接10次培养后,获得的3种抗热性ATCC43889菌株的细胞膜和膜蛋白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原始对照菌株和3种抗热性菌株个体形态的变化;采用96孔微量酶标板法测定各菌株生物被膜生成能力的强弱;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菌株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及其差异;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各菌株细胞膜磷脂相变温度的变化;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检测各菌株外膜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肠杆菌ATCC43889分别经50℃、60℃和70℃各10次热胁迫处理并转接10次培养后,其个体形态变化明显,经50℃热胁迫后,部分菌株由球状体变为长杆状;经60℃热胁迫后的菌株个体形态较50℃热胁迫处理的菌株细长;经70℃热胁迫处理后大部分菌株变成了更细长的杆状,大量的菌株聚集在一起,菌体表面呈凸凹不平的无规则形态。随着热胁迫温度的提高,ATCC43889抗热性菌株的生物被膜生成活力增大,其生物被膜生成能力增强,3种抗热性菌株的生物被膜生成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60℃和70℃下获得的2种抗热性菌株的生物被膜生成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的原始菌株相比,经过50℃、60℃和70℃各10次热胁迫处理并转接10次培养的菌株,缺失了3种脂肪酸,分别为C18:1n9c、C18:3n3和C21:0,随着热胁迫温度的提高,热胁迫菌株细胞膜中C13:0、C16:0和C17:0等饱和脂肪酸(SFA)及其总含量升高,而C14:1、C16:1、C17:1、C18:1n9t和C18:2n6t等不饱和脂肪酸(USFA)及其总含量降低,总SFA/总USFA比值增大,SFA/USFA比值越大,菌体细胞膜流动性越弱。随着热胁迫温度的提高,ATCC43889抗热性菌株细胞膜磷脂的熔点(Tm)升高,表明细胞膜磷脂的相变温度升高,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热胁迫温度越高,细胞膜流动性越低;随着热胁迫温度的提高,分子质量在63 kD和75 kD附近的条带颜色逐渐变深,分别经60℃和70℃各10次热胁迫并转接10次培养获得的2种抗热性菌株,其细胞外膜蛋白分子质量在48—75 kD均增加了特异条带;胁迫温度越高,一些外膜蛋白表达量及其种类增加,ATCC43889的耐热性越强。【结论】随着热胁迫温度的升高,ATCC43889个体形态变长,生物被膜生成能力增强,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细胞膜磷脂的相变温度升高,细胞膜流动性降低,一些外膜蛋白表达量提高、表达种类增加,菌株耐热性增强,这些变化有利于其适应不利的热胁迫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20.
镉对水稻幼苗根系细胞膜电位和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Cd)对膜透性、跨膜电势差等膜性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造成Cd胁迫下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异常的重要原因。以对Cd2+敏感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淮稻11号和扬稻6号)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原位考察了水稻幼苗根细胞膜电位对Cd2+胁迫的响应,同时分析了Cd2+对水稻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可使根表皮细胞膜电位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的去极化,去极化程度随Cd2+浓度提高而增加;相同浓度Cd2+所诱导的膜电位去极化程度与水稻品种有关,扬稻6号幼苗根系膜电位的去极化程度明显高于淮稻11号;在迅速的去极化之后,随后的30min内是否发生复极化与水稻品种和Cd2+浓度有关;就更长时间(0~12h)来看,膜电位在经过了去极化阶段后仍有缓慢的恢复,淮稻11号在1.0mmo1·L-1Cd2+处理6h后已接近初始的膜电位值,而扬稻6号在处理12h后仍不能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Cd2+处理增大了水稻根细胞膜透性,且扬稻6号比淮稻11号膜透性增加的程度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