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罗迈钦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3138-3139
从学生和专业教师的角度分析了校企合作建立高职种植类专业"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了"校中厂"基地建设模式的成功经验,并探讨了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校中厂"的建设实践为例,从教学实训功能、生产经营功能、技术研发功能,以及社会服务、技能考证功能方面对"校中厂"实训基地给予功能定位。围绕实训基地的功能目标,结合学院现状,探讨了"校中厂"实训基地功能实现的实践问题,强调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合格人才,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企业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并且围绕产业发展提升科技水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校中厂"功能实现的模式,如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高度融合的模式、围绕产品生产为主导的产学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推动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服务社会和科技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3.
符离集烧鸡产业链创新实践基地,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与市场接轨的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加强了产业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实训环境建设,提升专业服务地方产业能力,创新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模式,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职业院校应坚持"打农字牌,走行业路",坚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培养人才和社会服务两个目标,农业职业院校必须发挥农业职教品牌优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中高职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优势,校校、校企深度融合,围绕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多渠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服务"三农"建设。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推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现象,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可参考案例,贡献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运行机制,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旧困难重重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与绿翼环保检测有限公司共建的"校中厂"实训基地为例,对"校中厂"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如下梳理、归纳。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农业高职院校海外办学带来机遇和挑战.从海外办学的主体、海外办学举办所在地、办学专业、办学形式和办学模式等方面梳理高职院校,特别是农业高职院校海外办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政府主导的"鲁班工坊"、行业主导的中赞职业技术学院、企业主导的企校协同、高职院校主导的校校(企)合作等主要模式的特点.从农业行业主导、校企协同、顶层设计及政策经费保障、项目可行性研究、多元多形式发展等方面为农业高职院校海外办学提出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校中厂"是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最大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根据我院申报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而提出了探索建设具有网络技术专业特色的"校中厂"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新模式和适合我院示范性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按照"教、学、做一体"原则,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在"校中厂"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完成项目实习、确定顶岗实习标准达到互利、共建模式。  相似文献   

8.
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实训基地是农业高职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在"做中学"、"学中做"过程中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场所。针对传统实训基地运行模式与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对农业高职教育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实现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生产、科研项目为载体,探索并实践了"实训示范园"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普通高职教育培养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矛盾。通过充分调研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在校企深度融合基础上,通过"校中厂"和"厂中校"平台,构建了对人才的分方向、分层次的职业技能培养及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并建立高职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并通过该模式下的毕业后育人阶段的实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的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10.
紧紧围绕农业高职: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分析江苏省农业高职类:校在服务地方农业安全生产实践的成功经验和不足,探索农业高职:校为地方农产品安全生产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即农业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科技服务、职业教育培训等途径和统一领导、多方合作、政策保障、检查督促等长效机制,为农业类高职:校更好地服务农业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怡  曾新洲 《农业科技管理》2022,41(1):20-23,37
校县合作模式在高职院校乡村工匠培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从打造湖南农业校县合作新名片、定向培养县市区农村基层干部、校县企合作培养本土化乡村人才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南高职院校校县合作培养乡村工匠的实践,并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政策层面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从激励高...  相似文献   

12.
农业高职学生创业基地是其开展创业实践,培育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具有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三农"发展和孵化创业者等作用。创业基地建设必须基于高职学生特点和"三农"发展需要,以培养农业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素质、能力为着眼点,以创新支撑创业、创业促进就业为目标,因而,农业高职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应定位于教育与创业文化营造、创业服务与培训、技能实训、创业实践与项目孵化、创业师资培养等同步并轨。  相似文献   

13.
确立农业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学、生产、实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渠道,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方式创新,强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建立配套的制度,是农业高职教育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地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农业大学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扎根农业生产第一线,不断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创造性地开展了"3+3"校县联合行动。文章详细阐述了"双向互动、立体合作"科教兴农"3+3"校县联合行动合作模式,论述了"3+3"校县联合行动的创新实践、合作共赢以及取得的实效,进而得出"3+3"校县联合行动是推进边疆民族县域农业科学发展的一个成功模式,是符合边疆民族区域农业农村特点的融科研、教育、推广为一体的兴农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一、安阳市农广校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 安阳市农业厂播电视学校成立于1981年;1988年与中央农业厂播电视学校安阳市分校合并,形成了以中央校为依托,省校、市校、县校、乡级教学班组成的5级办学网络;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理念引起了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重视。武威职业学院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骨干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该专业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深入农业企业调研,构建和实施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客观评价能力等,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本文主要阐述了该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思路、过程、课程体系组成、实施及效果分析,为高职涉农类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性强、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主,近年来为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运行中积极落实了"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二级学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全面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对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下二级学院文化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二级学院文化建设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近年来农业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现实,通过对农业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探讨,论述了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实践性教学体系中有关课程设计、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重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内涵出发,依托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的平台,以中高职"3+3"分段培养园林技术专业为例,结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昆山第二中专学校中高职分段联合培养的办学实践,分析分段培养课程设置状况,合理设计和优化中高职有机衔接"一体化"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20.
产学合作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介绍了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依托校办制药企业创办和发展制药类专业,构建“前校后厂、产学结合、双元制教学、实训就业相关联”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