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尾松种源有限区(中间)试验早期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种源有限区(中间)试验早期结果表明,种源间在生长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初步筛选出广西恭城和宁明两个种源,树高生长比当地马尾松快26%,冠幅较窄;每年生轮盘数较多.本文还报道了马尾松种源早期树高、地径、冠幅、轮盘数和枝角等性状的相关性及遗传方差、环境方差、种源遗传力、单株遗传力、选择响应和遗传变异系数等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引种班克松的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北美引进的9个种源班克松所做的17a的试验结果表明:班克松是适合辽宁地区的一个优良速生树种,在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表现都要好于乡土速生针叶树种———樟子松。班克松不同种源之间的生长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班克松各种源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在2年生苗期、造林后5年生、8年生、15年生时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2、8号种源班克松15年生时的生长表现最佳,它们的树高分别比9个种源平均高大4.8%、4.8%,胸径分别比9个种源平均胸径大8.2%、4.9%,材积分别比9个种源平均材积大21.1%、13.5%;而3、5号种源班克松15年生时的生长表现最差。班克松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状况与纬度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来自北美北纬46°附近的班克松种源是最适合辽宁地区引种的优良种源,而远离北纬46°及越向高纬度地区的班克松种源在该区表现较差。建议辽宁地区引进北美北纬46°附近的班克松种源,并建立起优良的班克松种子园。  相似文献   

3.
林景露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49-149,225
试验分析了马尾松不同种源在不同挖穴规格下生长效应,结果表明:6a生幼林在树高性状上,种源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种源和挖穴规格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但径生长、材积生长在因素间和水平间差异均不显著。优劣种源树高生长相差达8.13%,大、中、小穴闻差异0.6%-3.68%。在林业生产中,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要选择优良种源,有条件时宜采用大穴整地,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6个种源马尾松林分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台江县革东镇进行6个种源的马尾松种源试验。10年生林分的生长情况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南带的广西桐棉和古蓬种源表现最为突出,各项生长指标及经济指标居于前列。与其他几个种源比较,其树高分别高出9-14个百分点;胸径分别高出16.7%及14.6%;单株材积分别 11-33个百分点;蓄积量分别高出14-50个百分点;净现值是中带种源的1.52-7.62倍;内部收益率分别比中带种源高1.75-5  相似文献   

5.
火炬松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湿地松和马尾松为对照,对5年生火炬松的种源/家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的生长量远高于马尾松,较高于湿地松;火炬松的种源/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较高。遗传变异系数也多在10%以上,且种源的各参数较高于家系;综合评定值位于前3位的种源依次为SC、ZJ和FJ;对家系的遗传距离进行了聚类分析,确定了5个极速生家系、8个较速生家系,其材积增益与湿地松相比分别为44%和14%。与马尾松相比分别为197%和136%。  相似文献   

6.
火炬松的引种试验及种源—家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火炬松 8个种源、 1 9个 1代种子园优良家系 ,以湿地松和马尾松为对照在洋口林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火炬松的生长效果优于湿地松、马尾松 ;火炬松各种源、家系间在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等调查性状上有着极显著的差异 ;家系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较强 ,遗传变异系数较大 ,家系的遗传力较高 .通过对参试种源、家系主成分值的综合评定和聚类分析 ,选出了 1个极优种源 ,4个较优种源和 3个极优良速生家系 ,8个较速生家系 ,与材积较高的对照树种湿地松相比 ,2类优良家系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 1 9.0 2 %和 6.86% .  相似文献   

7.
在广东省大南山林场对20个种源的澳大利亚巨桉进行优良种源选择试验,2012年对其3.5年生树高和胸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材积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胸径、材积与经度、纬度、海拔存在负相关;生长量最大的种源是18696种源,其胸径、树高、材积平均值分别为7.7233 cm、6.7500 m、0.0204 m3,分别是种源总体均值的102.66%、104.66%、108.11%,变异系数达到31.58%、26.48%、72.63%。通过综合权重法评选出4个巨桉优良种源,分别为18696(昆士兰)、20917(新南威尔士)、16892(昆士兰)和20668(昆士兰)号种源。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6个马尾松种源进行育苗及造林试验,初期结果表明各种源在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等性状上存在显差异。用10个不同数学模型,拟合16个马尾松种源在纬度和经度上的一维和二维地理变异规律,马尾松种源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与纬度呈现显的变异,与经度的关系不明显。且二次数学模型比一次数学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是模拟马尾松地理变异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种源区内林分遗传变异及其阶段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福建马尾松优良种源区内,密集布点,选择林分,进行林分的遗传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优良种源区内林分间在树高、胸径、材积等调查性状上有着极显著的差异。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平均遗传方差分量为26%,轮盘数具有较高的分量(73.06%)。13个参试的初选林分,绝大多数比当地商品种长得快,在优良种源中再进行优良林分选择的材积、胸径、树高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42.47%、20.42%和13.21%。  相似文献   

10.
26年生马尾中源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种源间生长量、材性存在关显著的差异。广东高 种源马尾松树高、胸径和材积是当地种源(湖北当阳)的1.6倍、1.5和2.91倍。广东高州种源木材管胞较长、长宽比大、壁腔比小、腔径比大,这些特征值均优于其它种源;广东高州种源木材密度较小,低于当地种源,但其单位面积上干物质量是当地种源的3.16倍,高州种源马尾松木材纤维素、综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综合评估广东高州马尾  相似文献   

11.
南洋楹优良种源/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引进的25个南洋楹Paraseriamthes falcataria种源/家系为试验材料,并以早期引进的广东饶平次生种源作对照,在4个试验点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多数种源/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大于对照,其中达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的种源有3个,家系有11个;部分种源/家系形质指标优于对照,达较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的有6个家系.根据试验结果初步评选出生长和形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的有马来西亚的一个家系(M4);形质指标中等、生长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的有马来西亚的1个种源(M1)、菲律宾的1个种源(P10)及菲律宾的3个家系(P8、P4、P2);生长指标中等、形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的有菲律宾的一个家系(P7)和马来西亚的4个家系(M3、M7、M10、M11).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3个试点的7a生长白落叶松16个种源生长性状的变量分析,多性状的综合评定,选择出白石山、和龙为吉林地区的最佳种源,其遗传增益达18.45%~34.50%.根据3个试,点长白落叶松种源子代的综合表现,采用PCA分析划分出3个种源区和6个种源亚区.通过对采种点地理坐标和气候因子的PCA分析,划分出的气候类群与种源区划结果基本相同.采用多性状聚类分析,将吉林地区划分出3个造林生态相似区,进一步确定出各生态相似区的优良种源和种源区.采用优良种源造林可获得11.75%~15.40%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3.
对来自8个省(区)的25个南酸枣种源在浙江余杭和福建邵武进行了造林试验。4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树高、胸径、分叉高和分叉数4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树高和胸径在2地点均有中等以上广义遗传力;树高、胸径和分叉高3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并且种源与地点间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邵武点树高、胸径和分叉高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而分叉数与种源地理经度、纬度间以及与树高、胸径和分叉高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余杭点则只有胸径与经度刚达显著相关,树高、胸径与种源地理纬度以及树高与经度均未达显著负相关。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上犹、乐昌、贺州3个在2地点幼林期均表现较速生和在邵武点表现突出的容县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2个大区:亚热带中南部速生种源区和亚热带中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14.
19年生侧柏种源变异及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展树种的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研究种源间遗传变异,对选择优良种源,指导种子区区划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郏县的侧柏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66个种源19年植株的树高、地径、冠幅、最长枝长、最粗枝径、分枝角等指标分析表明:树高、地径、冠幅和分枝角在种源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其遗传方差分量分别为14.938%、10.802%、14.097%和9.079%,其种源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0、0.63、0.66和0.60;最粗枝径和冠形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39和0.32。与该试验点的早期研究结果相比,种源间的变异系数随年龄增长呈减小趋势。以选择生态和用材兼用型的优良种源为目的,把树高、地径、冠幅及种源保存率作为主要选择指标,并兼顾苗期成活率,用相对指标综合选择法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有10个种源的综合相对值超过种源平均值1个标准差以上,淅川和遵化种源的生长和适应性均优,其综合相对值均超过种源平均值18.8%,是与试验点具有相似气候区和立地条件的豫南山地侧柏生态林营建的首选种源。  相似文献   

15.
枫香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来自8省(区)的20个枫香种源在上海松江进行了造林试验,2年生幼林的结果表明:枫香的树高和地径2个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且树高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2个生长性状在不同造林地段间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树高与种源地理经度和纬度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地径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根据苗高和地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南丹、南平和吉安3个幼林期较速生的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三个大区:西南速生种源区,中部中速生长种源区和中亚热带东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相似文献   

16.
21年生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及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阴县大寨山林场的21年生侧柏种源试验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选择十分有效;地理变异呈现纬度单负向渐变的趋势.经度则呈单正向渐变变异规律.并确定聊城、肥城、长清为平阴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21年生时与8年生时选择出的最佳种源有所变化,确山、微山、徐州种源已不在最佳种源之列。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不同地区引进多个野生黄芩资源进行2年仿野生栽培试验,通过观察黄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形态性状,并分析其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数据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山西北部地区生长的抗寒、抗旱、抗病虫害以及黄芩苷含量较高的优质、高产、无公害黄芩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山西北部地区,适于当地地理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下仿野生状态栽培的野生黄芩品种有3个,分别是hby01、nmy02和yyy03,其中综合表现最佳的为nmy02。  相似文献   

18.
风藤优良地理种源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南方5省26个风藤地理种源种子,在福建沙县进行优良种源选择试验.3年生风藤试验结果表明:风藤的主蔓长度、主蔓基径、生物量鲜质量、一级侧蔓数量和一级侧蔓长度等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地理种源评价,选择出福建沙县、福建尤溪、福建三元等3个风藤优良地理种源,3个当选优良地理种源的平均主蔓长度遗传增益为21.35%,平均生物量鲜质量遗传增益24.83%,平均主蔓基径遗传增益10.97%,平均一级侧蔓数量遗传增益24.68%,平均一级侧蔓长度遗传增益11.31%.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自然分布区内57个地点(群体)球果、种子、针叶的20个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各群体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的程度;各性状绝大部份群体内变幅小于群体间变幅;各性状的个体频率分布呈正态,但峰度和偏度不同。 杉木叶片内树脂道数是变异最大的一个性状,每一叶片内的个数为1~7个,变异系数群体间为30.6%,群体内为0~66.4%。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一)同器官(叶、球果、种子)同类性质的性状(如叶长和叶宽)相关特别显著;不同器官和不同性质性状间无一定的显著相关关系。(二)、叶长和经度成正相关,而与纬度成负相关,因而在杉木分布区中,由东南到西北方向,叶片长表现为由大到小的渐变趋势;叶宽和经度成正相关;叶厚与纬度成正相关,但均有例外。其它性状与经纬度相关不明显,表明杉木性状的变异比较复杂,无一定的地理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广西3个试验点5个马褂木种源4年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点4年生保存率有显著不同,位于桂林全州的咸水试验点(XS)总体保存率较高(88%),而位于南宁北郊的高峰(GF)(70%)、南郊的良凤江(LFJ)试验点相对较差(51%),表明参试种源在桂北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地点内不同种源间保存率也有较大差异,总体上云南金平、贵州黎平种源保存率较高。参试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在GF与XS试验点生长表现基本相当, LFJ试验点因管理不善整体表现较差。3地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生长性状在种源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地点和种源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采种点与试验点的经纬度离差、年均温离差及年均降水量离差与试验点保存率、树高、胸径相关分析表明,经纬度离差与GF、LFJ试验点的保存率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桂南试验点(GF、LFJ)对种源的选择性高于桂北试验点(XS),离试验点地理位置较近的马褂木种源有更高的适应性。根据生长表现和育种值,发现云南金平和福建武夷山种源生长相对较好,均高于广西本地(全州)种源。与广西本地(全州)种源比较,云南金平种源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38%、13.23%、3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