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笔者对2002-2020年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并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2个杂交水稻品种的6项主要品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汕头市农科所杂交水稻育种已经从高产育种转为优质高产育种,但优质育种还需继续加强,只有1个品种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综合优质达标率(国标优质米3级或以上)为25%。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达到部颁优质米(NY/T 593-2013)一级、二级标准,均仅分别为8.3%和16.7%;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的三级达标率分别为58.3%、50.0%、41.7%、75.0%,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的三级达标率最低。各品种间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差异较大。垩白度、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是制约汕头市农科所杂交水稻品种品质提高的主要因子,在今后的优质育种中,主要目标是加强对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从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中筛选优质品种,是优质育种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水稻优质育种目标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吉林省水稻推广品种的品质现状,明确了吉林省育成品种稻米品质与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差距主要是垩白米率高,垩白大和直链淀粉含量高,同时根据国内外对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提出了吉林省优质食用品种的育种方法及各项品质性状的选择目标。对于今后优质米品种的选育方向,作者认为,必须高产与优质相结合,优质与抗病相结合及优质与耐冷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广西地区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改良该地区的稻米品质和选育优质水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10年广西地区1713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近几年间广西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12项指标,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样品数据统计。【结果】广西地区水稻品种整精米率较高,有中软的胶稠度,但垩白粒率较高,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达标率偏低。【结论】培育低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品种应是今后该地区育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广西地区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改良该地区的稻米品质和选育优质水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10年广西地区1713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近几年间广西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12项指标,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样品数据统计。【结果】广西地区水稻品种整精米率较高,有中软的胶稠度,但垩白粒率较高,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达标率偏低。【结论】培育低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品种应是今后该地区育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对辽宁省2012-2013年新育成的中熟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加工品质性状中,整米率变异系数最大;外观品质性状中,垩白率、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在蒸煮及食味品质性状中,碱消值变异系数最大。糙米率和精米率相关系数最大;垩白率与垩白度、直链淀粉与碱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辽宁省中熟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观品质,改良外观品质成为辽宁省今后中熟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相关分析表明辽宁省中晚熟新品系水稻品质与产量并不矛盾,通过育种家不懈的努力,有望实现高产优质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6.
优质稻生产、加工及贮藏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我国在水稻育种及生产上重产量而轻品质,致使水稻稻米品质不佳品种比例较高。我国优质稻发展处于高产导向转向优质导向新阶段,相对于日本、韩国、泰国成熟的优质稻生产体系,整体稻米市场竞争乏力,已无法满足国内民众对优质米的需求。积极发展优质稻是顺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稻谷品种的遗传特性是决定稻谷品质的首要因素,除此之外,土壤和气象生态、栽培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条件等对稻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优质稻的品种培育、栽培技术、贮藏条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优质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保山市农科所选育并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2个水稻品种的10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农科所水稻育种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优质育种还相对落后,综合优质达标率(国标优质米3级或以上)仅有8.3%,其中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优质达标率(国标优质米3级或以上)分别为100%、83%、42%、83%、100%、83%。各品种间外观品质差异较大,尤其是垩白粒率、垩白度,外观品质是制约保山市水稻品种品质提高的主要因子,今后优质育种应该首要降低垩白。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在广州召开2018年国家优质稻品种攻关推进暨鉴评推介会。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水稻育种水平进入了新阶段,水稻品种由产量导向转入品质与产量并重,品种结构从单一高产型向高产、优质、专用型转变。据了解,经过专家组对全国75个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 2 0 0 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资料的分析发现 ,中国长江流域早籼、中籼、晚籼、优质、普通品种的平均相对产量 (以对照品种绝对产量为 10 0 )分别是 99 9、 10 3 7、10 1 5、 10 2 2和 10 2 3,绝大部分参试品种的抗病性表现不够理想、处于中抗 -中感或更弱的水平 ,早籼、中籼和晚籼的优质品种比率分别是 0 0 %、 2 8 0 %、 17 9%。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对产量有重要的间接促进作用 ,在保持适当有效穗数的前提下 ,每穗实粒数的增加对产量提高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影响早籼、中籼、晚籼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分别是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及垩白度 ,影响高产 (增产、平产 )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是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品种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5年来参加贵州省区试的103个杂交籼稻组合主要品质性状的统计分析表明:贵州近年在水稻优质育种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出糙率、直链淀粉、胶稠度、垩白度等指标,约90%参试品种达标;长宽比指标,68%参试品种达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等指标,约50%参试品种达标.表明,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难度较大.因此,进一步抓好贵州水稻优质育种,重点是提高杂交水稻新组合整精米率和降低垩白率.  相似文献   

11.
广西优质常规稻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2011年广西育成并通过审定的50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米质、产量、抗性等,分析了广西优质常规稻品种育种现状及存在问题,如米质虽已取得较大改良但直链淀粉含量仍偏低;育成了一系列米质优且产量高的香稻品种如广香1号、三香628、桂香3号、柳丰香占、家福香1号、兆香1号等;近3年(2009~2011年)的优质常规稻产量明显稳定提升,每年均超过6600 kg/ha,但育成水稻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抗病育种徘徊不前等.今后需根据稻米市场导向,以长粒型、高胶稠度、中等偏低直链淀粉含量、低垩白度的大米类型为选育目标;引进国内外现有的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优质品种资源,直接或创新后作为杂交亲本加以利用;以粗长粒型作为选育目标,通过提高千粒重来进一步提高优质常规稻的单产;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育种技术,并加大抗病及抗逆育种力度,提高现代生物技术在优质常规稻育种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十五”水稻品种省区域试验资料分析表明,云南粳稻品种选育在“十五”期间取得明显进展,品质育种主要进行特色优质米的开发,选育出多个特色米品种供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优质米示范推广面积为354 700 hm2,而且基本解决了优质和高产的矛盾;高产良种平均产量水平比“九五”提高了10%左右,平均产量达9 000~10 500 kg/hm2,而且高产品种的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良种示范推广面积为711 826.67 hm2。整体抗性水平无明显提高。在品质改良中保持适度的穗数和粒重的前提下提高每穗粒数或结实率对兼顾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60-70年代推行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选育与推广以来,我国水稻单产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为了增强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效能,80年代日本人率先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概念。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始于90年代中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超高产水稻育种已经成为稻作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综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1)新株型育种理论;(2)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是超高产育种的一大方向;(3)籼粳亚种间杂交是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技术路线;(4)利用野生稻有利基因选育超高产组合。并指出当前水稻超高产育种存在的一些问题:(1)超高产和优质的统一问题;(2)不能实现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3)超高产与抗性的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2002年参加吉林省优质米鉴评的20个新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 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垩白粒率均未达到部颁优质米(NY/T83-1988)二级标准,胶稠 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透明度、碱消值、精米率、糙米率均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整精米率与垩白 度各品种(系)间有差别;垩白粗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745,P<0.01),与穗数呈显著负相关(r= -0.458,P<0.05);产量与垩白粒率呈显著正相关(r=0.504,P<0.05),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 -0.526,P<0.05);整精米率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r=0.519,P<0.05),与稳粒数和实穗拉数呈极显著或显 著负相关(r=-0.552,P<0.01;r=-0.538,P<0.05);千粒重与单穗重呈显著正相关(r=0.494,P<0.05)。 提高整精米率、胶稠度,降低千粒重、单稳重和穗粒数可以兼顾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40余份水稻材料的14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育种首先应注意整精米率、精米率、单株粒重和空秕率的改良,进而提高穗粒数。在水稻优质、高产育种过程中,可依据因子的分类,以主因子为主体进行多个性状的集团选择。由于因子间具有独立性,可依据该群体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取有重点的逐步改良方法,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将寒地水稻种质资源按照不同的栽培方式,分为直播时期水稻品种、育苗移栽时期水稻品种和旱育稀植时期水稻品种三个群体,并对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时期的寒地水稻种质资源中,旱育稀植时期的水稻品种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在合适的数值范围,对其产量均有贡献。同时研究提出在旱育稀植的栽培条件下,水稻新品种的育种目标是适高抗倒,少蘖、大穗、密穗,抗病虫,耐冷,出米率高,优质,根系活力强,叶片上举,活秆成熟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稻米需求量日益增加,水稻(特别是优质稻米)产出需保持逐年增长趋势,但水资源紧缺及水稻生产中过量氮肥投入致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等因素均阻碍水稻生产。因此,水稻生产当前面临的矛盾是如何在减少资源(水分和氮素)投入条件下产出更多优质稻米,节水省氮栽培模式下获得高产优质稻米是未来水稻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笔者回顾水分管理制度(节水栽培模式、灌溉模式及土壤含水量)、氮肥管理制度(施氮量和施氮方法)及水氮协同管理对灌区水稻产量、品质和水/氮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阐明水氮互作对优质高产高效水稻的生理生态调控机制,提出灌区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实现过程中潜在的关注点及相应的研究构想。  相似文献   

18.
江苏是“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较早的省份,“九五”以来,取得长足进步,冲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亲本创新力度加大,稻米品质明显提高。但可供大面积生产推广的强优势组合偏少,产量和品质竞争优势不突出。文章中从育种的技术角度提出了品质改良、高异交结实特性不育系转育、偏粳型特异亲和性恢复系选育及塑造充分体现籽粒优势的F1理想株型等育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北方粳型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从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及育种实践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育种和杂交稻之后,提高北方粳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北方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北方粳型超级粳稻在常规育种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并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如沈农265、沈农606、吉粳88等。与常规超级稻育种相比,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则相对较缓慢。这一方面是由于北方气候与生态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育种技术相对落后。解决优势与生育期的矛盾、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以及提高制种产量等问题,仍然是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还讨论了与粳型超级稻育种有关的生理和遗传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