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北区域文化联动是指在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下,东北区域的民族与俄罗斯、蒙古的民族的跨界民族的文化传承与相融。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区域的民族与俄罗斯、蒙古的民族曾是同宗同源的跨界民族。当前,利用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有利契机,为东北民族文化联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本文提出了四维一体的文化联动机制,即经济联动是动力,地缘联动是载体,民俗联动是升华,政府联动是保障。  相似文献   

2.
《唐物语》第十九段对《汉书·朱买臣传》中朱买臣故事进行改编,因受众群体、文化差异、民族向性的不同,在改编过程中必然产生对母国文化信息的过滤与人物形象变异。以朱买臣故事东渐日本为线索,运用比较文学流传学与变异学,探究该文学作品对朱买臣故事的摄取与创新、朱买臣故事日本化的实现条件等,以期增进文学文化交流中的互读互解,避免因文学流变中信息过滤增删、形象失落变形而产生的民族心理与意识形态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垦》2012,(11):8
黑龙江垦区富裕牧场柯尔克孜民族村由柯尔克孜、蒙、达等六个民族构成。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村是我省柯尔克孜族两个主要聚居村之一。近年来,民族村完成了"住宅新区、畜牧养殖小区、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过千百年新旧文明残存与复兴、退化与新生共存的动态传承和演变,形 成了多形态、多层次和多元价值并存的动态文化有机体。其过程体现出个性鲜明,常变常新的原生文化形 态;经过适应和整合形成以原生文化为主体,以现代文明的新生文化为辅的次生文化形态;并在不断变革 和创新中孕育而生的,无论从外部特征还是内在规律都体现超稳因素的变异文化形态。当代这三种表现方 式不同的文化形态具有既能够符合区域和民族的价值选择,同时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文化交流和发展趋势 的共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汉英习语因为文化的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相同的数字、颜色、动物、习俗等有着不同的含义,由此衍生的习语也因此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只有充分探究了汉英民族文化后才能更好地对习语进行理解、使用和翻译。  相似文献   

6.
<正>新疆及周边民族、宗教和政治形势复杂,跨国犯罪活动猖獗,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滞后,某些西方国家和"三股势力"利用跨界民族在公民意识与族别认同上的敏感性大做文章,"树欲静而风不止"。  相似文献   

7.
适逢加快跨越式发展良机的新疆,在祖国这个大家庭内,继承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传统,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下,具备了处理跨界民族公民意识与族别认同微妙关系的能力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各种有利条件。但重要战略地位刺激下某些国家不可告人的目的、"三股势力"的活跃、周边主权国家较为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对新疆跨界民族公民意识与族别认同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又使新疆非传统安全形势异常严峻,还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230-232
新疆幅员辽阔,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传播和接受信息的方式,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信息传播特点的分析,从而发现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有效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空缺是语际交际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文化现象,它在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产生,是指某个民族所具有的语言、文化现象在另一民族中并不存在。空缺现象充分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理所当然地成为民族文化语义的保存者。通过若干实例分析了文化空缺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的价值是多元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与其特殊的环境相适应的,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绝对的、普遍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不能以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评判另一种文化中的行为。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都凝聚了民族自己的特殊智慧,文化无先进和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那么民族虽然有大有小,有先进和后进之分,但都应完全平等。  相似文献   

11.
北京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初探——以房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分析目前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了解游客对北京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认知需求,以及当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游客期望之间的差距。提出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民俗旅游健康、稳定、长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使北京乡村民俗旅游面向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提高民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及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但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对陕西民俗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甲马信仰为例,辨析了民间信仰与道教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云南甲马的民俗功能、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从艺术造型视角来讲,甲马是一种单色的黑白木刻版画,用图像的形式传达了人们的精神信仰;从民俗视角来讲,甲马是民间信仰的载体,人们通过使用甲马来表达对自然不可抗力的精神依托和慰藉,是人们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从宗教视角来讲,云南甲马的神仙位业和仪式均以道教为主体,是一种准宗教的民间信仰活动。  相似文献   

14.
湖湘民间信仰是一个历史的建构过程。本文通过历史分析,考察湖湘民间信仰建构中精英文化与民俗文化、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渗透与互动,进而完成民间信仰的多元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民俗体育的概念、特征及功能进行界定,探索了在小城镇开展民俗体育的优势与作用,分析并提出在小城镇中开展民俗体育的途径与措施:(1)地方政府应重视民俗体育的发展,使之逐步走向科学化发展道路;(2)加强对农村民俗体育人才的挖掘和培养;(3)继承和开发各具特色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4)小城镇文化建设与民俗体育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荣多  赵邦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10-5711
将正规小额信贷与民间信贷进行对比,发现内生于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的民间小额信贷具有降低交易成本、化解金融风险、适应性强等方面的优势,因此扶持发展民间小额信贷才能使更广大的农民获得金融支持才能够真正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提出建立乡村范围社区银行是未来民间小额信贷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左莹 《古今农业》2013,(1):61-66
“牛王节”是西南地区传统的祭神爱牛节日,在明清时期的西南地区的方志中已有记载,在这些记载中,“牛王节”既是一个汉族的民间节日,也是少数民族的民间节日,另外,西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某些地区,也过“牛王节”。作为一种民间风俗,牛王节必有其民间信仰的特点,本文拟就牛王节的具体内容浅论其所反映的民间信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对陕西民间艺术,特别是具有典型性的民间工艺的艺术特征和民俗文化寓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探寻陕西民间艺术在室内隔断、室内陈设艺术等方面的应用,从而有效地借助设计艺术的手段传承陕西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并希望以此为借鉴,努力发掘各个地域的民间艺术设计元素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推动室内设计的民族化、本土化,传扬地域特色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9.
潮汕地区的民俗舞龙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具有农业文化弊端的性别歧视、海洋文化的迷信风俗,具有严格保守的民俗规约性等;潮汕民俗舞龙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乔林烟花火龙、南溪村滚地金龙、普宁横溪龙及龙湖舞龙;潮汕民众参与民俗舞龙具有极高的热情,然而资金、后备人才的匮乏及区域发展极不平衡限制了民众参与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西安浐灞河生态区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浐灞河生态区的民俗旅游规划为研究对象,针对西安市民俗旅游开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民俗的视角出发,在总结规划区内民俗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采用“无形文化有形化”的规划手法,探讨了规划区生态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念和开发对策,以实现浐灞河生态区生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