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洞穴环境的污染状况,对贵州省3个洞穴冷热洞、白龙洞和龙井洞部分环境因子——土壤和水中重金属(Cu、Cr、Ni、Zn、Hg和As)含量进行测定,并对3洞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n在土样和水样中含量均最高,最低的是Hg;冷热洞土样的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中国土壤背景值,白龙洞和龙井洞土样中的重金属含量除Cr外,均超过中国土壤背景值。洞穴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危害程度,龙井洞处于较高生态危害水平,冷热洞处于中等生态危害水平,白龙洞处于高生态危害水平;Hg是3洞穴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喀斯特洞穴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对仙人洞内裸灶螽、洞穴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及裸灶螽对洞穴土壤和水体重金属的富集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裸灶螽体内、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都是Zn,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73.00mg/kg、215.33mg/kg和0.010mg/kg;最低的都是Hg,平均含量分别为0.18mg/kg、0.28mg/kg和0.000 30mg/kg。裸灶螽对土壤重金属Cu的平均富集系数大于1,其余元素未达到1;对水中重金属Cu、Zn、Ni和Cr的平均富集系数都大于1000。裸灶螽对土壤和水体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与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土壤As与Ca显著正相关(r=0.997),对水体Cr与pH极显著负相关(r=-1.000),说明,在本洞内影响裸灶螽对重金属富集的环境因子主要是Ca和pH。仙人洞属轻污染,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1.73。  相似文献   

3.
采用湿法消解的方法对巢湖银鱼、白虾、田螺3种水产动物进行消化,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其中重金属(Cu、Pb、Cd、Fe)的含量。结果表明:重金属在3种水产动物中的分布情况为Fe和Cu的含量比Pb和Cd高;在同一组织中Pb的含量最低,Cu的含量最高;同一生物的内脏中重金属含量比其他组织高,虾类和贝类的外壳中重金属含量较高,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通过对各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及在机体内的分布研究,得出了巢湖的鱼、虾、贝体内含有极微量的重金属,显示巢湖水产品有轻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严重危害着土壤动物的生存。蚯蚓是最重要的土壤动物之一,被称为土壤生态工程师,对土壤污染物非常敏感。当前,关于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蚯蚓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关于重金属对蚯蚓行为变化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本研究以赤子爱胜蚓为实验对象,采用滤纸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铅单一及铅镉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并采用2D装置评价蚯蚓的掘穴行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滤纸接触法,铅单一污染下赤子爱胜蚓的半致死浓度48 h(LC50)为439.33 mg/L;铅镉复合污染时赤子爱胜蚓的48 h LC50为Cd2+ 84.20 mg/L和 Pb2+ 239.55 mg/L,且两者联合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2)随着铅单一、铅镉复合处理浓度的增加,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处理第7 d,150 mg/kg Pb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85.63%与59.65%,144 mg/kg Pb+35 mg/kg Cd复合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95.28%与61.63%;相关分析表明,洞穴长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洞穴每日最大深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建立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重金属对蚯蚓的直接毒性与潜在风险评估,为蚯蚓掘穴行为的洞穴长度与深度作为潜在且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荔波县岩溶洞穴多,洞穴动物丰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在洞穴生态系统中,洞穴动物是重要的生物类群,为探讨洞穴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本研究对荔波的干细洞(未受人类干扰)和拉梭洞(已受人类干扰)的洞穴动物进行了调查,并比较了两个洞穴的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应用主成分(PCA)法分析了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干细洞共获动物536号,计56种,拉梭洞共获动物363号,计23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最高的分别是干细洞有光带群落(2.748 6)、干细洞有光带群落(6.733 8)、干细洞黑暗带群落(0.841 9)、拉梭洞黑暗带群落(0.395 5);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沿有光带、弱光带、黑暗带呈递减趋势。群落间相似性指数偏低,除了群落E-F(0.428 5)、群落C-F(0.272 7)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其余群落之间均处于极不相似水平。PCA分析表明,影响干细洞动物群落结构的主导因子为土壤营养元素(Na、K)、土壤有机质、气温、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影响拉梭洞动物群落结构的主导因子为土壤营养元素(Na、K)、土壤有机质、空气湿度、CO2含量和滴水pH。研究可为洞穴动物的保护、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重金属铅的毒害机理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重金属污染物之一的铅长期在人和动物体内蓄积会引起慢性中毒,神经机能紊乱和贫血,甚至致癌。饲料中铅的含量超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最终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的健康,因此,铅污染在饲料卫生管理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文章从饲料中重金属铅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对不同养殖动物的危害以及毒害机理、对饲料中重金属铅的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就饲料中重金属铅的研究前景做了探讨,旨在引起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消费者对铅危害的重视,促进无公害饲料生产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严重危害着土壤动物的生存。蚯蚓是最重要的土壤动物之一,被称为"土壤生态工程师",对土壤污染物非常敏感。当前,关于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蚯蚓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关于重金属对蚯蚓行为变化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本研究以赤子爱胜蚓为实验对象,采用滤纸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铅单一及铅镉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并采用2D装置评价蚯蚓的掘穴行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滤纸接触法,铅单一污染下赤子爱胜蚓的半致死浓度48 h(LC_(50))为439.33 mg/L;铅镉复合污染时赤子爱胜蚓的48 h LC_(50)为Cd~(2+) 84.20 mg/L和 Pb~(2+) 239.55 mg/L,且两者联合毒性效应为拮抗作用。2)随着铅单一、铅镉复合处理浓度的增加,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处理第7 d,150 mg/kg Pb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85.63%与59.65%,144 mg/kg Pb+35 mg/kg Cd复合胁迫下蚯蚓洞穴总长度和每日最大深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95.28%与61.63%;相关分析表明,洞穴长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洞穴每日最大深度与暴露时间、铅处理浓度、铅镉处理浓度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建立剂量-效应关系研究重金属对蚯蚓的直接毒性与潜在风险评估,为蚯蚓掘穴行为的洞穴长度与深度作为潜在且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季节对蓬莱仙洞的客流量、温度、洞穴空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系统观测,分析研究了旅游淡旺季上述指标的基本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洞穴空气中CO2浓度主要受游客量、洞体结构、风速、外界CO2含量的影响,洞穴温度主要受游客量、洞体结构、外界气候、洞内灯光系统的影响,其中,洞穴旅游活动对洞穴的温度和空气中CO2浓度变化有主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动物粪便中重金属对土壤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粪便作为肥料试使用,不仅能够起到处理粪便的作用,还能够增加土壤的养分,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增加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文章探讨了动物粪便对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影响,并对动物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蔬菜基地栽培因子对土壤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秦王川高新技术园区土壤重金属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含量依次为Cr>Pb>As>Cd>Hg.肥料种类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应选择羊粪、牛粪等肥料进行无公害生产;种植的作物种类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可选择红叶小檗等作物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栽培环境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control heavy metal pollution effectively, this paper reviews heavy metal source and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in heavy metal circulation in bio- sphere, including geochemical cycle and biological cycle of heavy metals. The inter- body of geochemical cycle of heavy metals includes soil, gas as well as water body, and the interbody of biological cycle of heavy metals includes environment, plant, microorganisms and animals. As to macro-cycle, transportation character in each interbody is different. Heavy metal circulation in different interbody interacts with each other and is in dynamic balance. Heavy metals in soil include two parts, i.e. active and inert forms, which are in dynamic equilibrium. This equilibrium may be affected by 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 factors. Heavy metal content at different soil depth reflects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level of heavy metal. In contrast to agri- cultural eco-system itself, industrial and urban activities are of great menace. Fluvial transport and atmospheric input are significant pathways of heavy metal circulation. Sludge plays an accumulative role of heavy metals, and can release its heavy met- als to water body causing secondary pollution. Balance of heavy metal immobiliza- tion and release is interrupted by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s and microbial activity. Temperature can influence atmospheric heavy metal content, and volatile heavy meal precipitation is an indLspensable source in soil and water body. In regard to micro-cycle, plants is the main part in heavy metal cycle, microorganisms play roles in accelerator and animals in recipient. Specific transportation and assigned location of heavy metal in plants are adopted to keep internal heavy metal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土壤与成土母质(母岩)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发展规划、环境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都市经济圈土壤(浅层与深层)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的分布状况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母岩中重金属元素与岩石圈相比As和Cr(除侏罗系下统)含量都高于岩石圈平均含量,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或与岩石圈平均含量相当。[结论]重庆市作为我国较老的工业城市,深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除了从母岩中继承而来,还有外源的加入,而浅层土壤受到外源影响更大,污染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以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浓度设置依据并结合实际污染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u、Cd、Pb、Zn、As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灯心草的联合生理毒性效应及各重金属在灯心草植株内的积累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灯心草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当污染达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灯心草地上部生物量减产9.15%,但地下部生物量减产趋势不明显,灯心草分蘖数、株高与地上部干重呈显著正相关。生长在矿毒水和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的灯心草,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减产28.23%和37.1%,但POD、SOD和CAT3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在Cd、Pb、Cu、Zn、As复合污染条件下,各重金属在灯心草茎叶和根系中的积累和分布存在差异,且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用综合生态环境效益法,以灯心草为指示植物,可以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设定为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临界毒性效应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感潮河道生物膜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迁移规律。[方法]利用ICP-AES法,测定了感潮河道生物膜(自然和人工培养)及其附近河道底泥(表层沉积物)和水体中的重金属(Mn、Zn、Cu、Pb、Ni、Cd)含量,研究了感潮河道生物膜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并进一步探究重金属在生物膜和河道底泥中的迁移规律。[结果]在感潮河道环境下,重金属在生物膜中和底泥中的含量水平基本相当;生物膜对重金属的吸附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吸附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物膜特性、重金属种类和存在形态、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河道水文条件及地质形态、生物膜的成膜时间等;重金属通过水体在生物膜和底泥间迁移,最终达到动态平衡,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利用生物膜法修复感潮河道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统计学采样和分析方法,研究了沈阳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土壤4种重金属平均值含量最大的为铅,最小的为铬,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铜〉锌〉铅〉铬。经理论模型的最优拟合,发现锌、铜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铅的最佳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铬的最佳拟合模型为线形模型。4种重金属中锌、铜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其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铅的空间相关性适中,其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铬的空间结构性最弱,其变异主要是由随机性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重金属的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其主要来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①土壤中重金属Hg、Cd和As的富集较为严重,超过了土壤质量一级标准。②Ni和Cu的含量主要受土壤形成因子,如地形、土壤类型等的控制;Pb、Cd、Zn很大程度来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其他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受内在和外在因子的共同影响。③长寿湖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是轻度和中等生态危害,中等生态危害面积4 821.66 hm2,占总面积的43.23%,主要生态风险因子是Hg和Cd,分别达到了较强生态危害和中等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7.
在海南北部的红树林及其附近光滩区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原位沉积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检测了重金属铜和锌的赋存形态,并分析了相关生态环境因子对SRB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树林沉积中SRB的多样性在旱季显著高于雨季,旱季光滩中SRB的多样性最高;在科的水平上,红树林沉积中索利氏菌科(Solibacteraceae)的相对丰度在旱季和雨季都为最大,但SRB群落组成结构在旱季和雨季显著不同;在光滩沉积中,在旱季相对丰度最大的是索利氏菌科,而雨季则为脱硫球茎菌科(Desulfobulbaceae)。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中的总氮、总磷、pH和特定赋存形态的铜和锌与SRB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差异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红树林沉积中SRB群落结构特征的季节性差异及其影响机制,为利用红树林进行重金属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研究区,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耕地土壤表层Pb、As、Cu、Cr、Ni、Zn六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异,并结合地理探测器与统计分析,进一步讨论重金属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As、Cu、Cr、Ni含量超过黄绵土背景值的样本率分别为23%、100%、100%和100%,As和Cu元素为中等变异,Pb、Cr、Ni、Zn为弱变异。Ni元素的块金系数最大(0.59),Pb元素的块金系数最小(0.12),Pb和Zn元素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主要以结构性变异为主,As、Cu、Cr、Ni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同时也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六种重金属均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局部有高值区和低值区出现。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受到地形和种植方式的共同影响,地形对各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大于种植方式,且坡向与种植类型的交互作用对各重金属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研究表明,高渠乡土壤耕层Ni含量普遍偏高,可能对土壤环境和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且不同重金属由于受到复杂地形和种植方式的交互影响,空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