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影响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池塘净产量及净产值的主因子,影响珠江三角洲池塘鱼净产量的主因子为:草料投喂量、鱼种放养量,影响净产值的主因素为草料投喂量;影响工江三角洲池塘净产量的主因子为:贝类投喂量、鱼种放养量,影响净产值的主因子为:鱼种放一、贝类投喂量、并根据主因子建立了两地的净产量的灰色动态GM(1,2)模型。  相似文献   

2.
从池塘条件、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捕捞技术及疾病控制等环节对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养殖技术,包括池塘选择与清整、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80:20池塘健康养鱼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让鱼类直接摄食来提高池塘的鱼产量,其中收获时产量的80%来自于摄食颗粒饵料的高价值吃食性鱼类,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服务性鱼类,如摄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组成的高效健康养殖方式。 1.池塘条件80:20高产高效养殖要求选择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溶氧量高、水深在2.0-2.5米并有增氧机配套的池塘环境。以水温20-30℃,pH值稳定在7.5-8.5之间,以中性微偏碱,水体透明度维持在 30厘米以上,水体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为宜。 2鱼种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体色鲜艳,规格整齐的优质鱼种。鱼种培育一般亩放养15 000-20 000尾,成鱼养殖一般亩放养 1000-1500尾。主养品种以鲤鱼、草鱼、鲫鱼、淡水白鲳、罗非鱼为佳,其放养比例约占总投放量的80%,20%左右的配养品种以鲢、鳙为主,可少量搭配乌鳢、加州鲈等肉食性鱼类,以清除野杂鱼。 3.饲料投喂 每天或每次提供最适的饲料量,占健康  相似文献   

5.
从池塘条件、鱼种放养、饵料投喂、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乌鳢池塘养殖技术,以期为水产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林  韩红梅 《农技服务》2013,30(8):889-890
介绍了赤眼鳟的生物学特性及鱼种培育要求,并从产地环境、鱼池条件、池塘消毒、培养水质、鱼种放养、饲料投喂和日常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赤眼鳟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草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德平 《农技服务》2011,28(7):1022+1035-1022,1035
从池塘要求、池塘整理、人工繁殖、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适时捕捞几个方面总结了草鱼的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杨孝武 《农技服务》2010,27(2):248-248
从池塘要求、鱼种放养、投喂、科学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黑魚小水体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光倒刺钯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包括池塘选择、鱼种放养、投喂饵料、流水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福才  李明 《农林科学实验》2014,(1):272-272,274
介绍了胡子鲶池塘高产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鱼苗鱼种投放、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胡子鲶的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农村城市化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及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的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将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高度发达、文明的现代化城镇群。  相似文献   

12.
以往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家及省级层面,而总体水平的研究可能对个别地区或城市基本的增长趋势产生混淆。本文旨在研究中国最有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大珠三角地区从1988年至2008年间主要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文中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以估算市级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显示:生产要素的积累对珠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温和的,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平均约占大多数城市50%的产量增长。  相似文献   

13.
对珠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现状及贡献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借助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广东省2002~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来分析珠三角地区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土地流转通过工资性收入途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效果比较明显,通过家庭经营性收入途径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土地流转平均面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4.
珠三角地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珠江三角洲农田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动态,为区域的碳循环研究和农田生态健康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珠三角农作物产量及其经济系数、平均含碳量与果实含水率等数据,运用碳储量模型估算1993-2010年珠江三角洲农作物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变化。【结果】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从1993年的5.71×10^6和5.70t/ha,下降到2010年的2.83×10^6t和4.00t/ha。在珠三角洲各市中,佛山和中山的碳储量下降趋势最显著,而广州和佛山的碳密度下降趋势最明显。2010年,肇庆的碳密度(3.09t/ha)最高,珠海(2.86t/ha)次之,深圳(0.49t/ha)最低,其余7个城市的碳密度为0.80~3.00t/ha。水稻、甘蔗和蔬菜是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构成中占比例最大的农作物,甘蔗(13.92t/ha)的平均碳密度最高,水稻(3.76t/ha)次之,蔬菜(0.63t/ha)最低。近年来珠三角农田植被中蔬菜所占比例增大,故与邻近区域相比其碳密度较低。【结论】珠江三角洲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面积下降和种植结构变化是导致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珠三角农田植被碳密度的下降则与种植结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有一种特殊的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群体。作为临时劳动力的"代耕农",其分散耕作小块土地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调整土地经营方式势在必行。珠三角乡镇企业的发展,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对农业收入依赖性的减弱等,都为集中土地,实行农业集约化准备了可靠的客观条件。应结合珠三角农村实际,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土地,发展农业集约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比较珠三角与“9 2”省区优势农产品的发展优势及区域布局特点,从比较优势理论上阐述珠三角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9 2”省区优势农产品合作发展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地区电镀厂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珠三角地区电镀厂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风险情况。[方法]采集珠三角地区不同电镀厂的土壤样品,采用BCR提取法测定土壤样品中Pb、Zn、Cu、Cr、Ni等重金属元素4种形态的含量,评估珠三角地区电镀厂重金属的浸出风险。[结果]珠三角地区电镀厂土壤污染的主要重金属类型为Cr、Zn、Cu,Pb和Ni的污染较小。珠三角地区电镀厂土壤中Zn、Cu、Cr的风险非常高,土壤条件若有改变就会带来重金属的浸出。场地1土壤样品中Zn、Cu、Cr严重超标;场地2土壤样品中Cu和Cr严重超标;场地4土壤样品中Zn严重超标;场地5土壤样品中Zn、Cu、Cr属于重污染;场地6土壤样品中Zn、Cu、Cr、Ni严重超标。[结论]该研究可为珠三角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计算和分析2009年珠三角城市群生态足迹。[方法]以珠三角9个市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2009年珠三角市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进行计算,定量分析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珠三角城市群除了建筑用地和林地稍显生态盈余外,其他4种土地类型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特别是可耕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结论]珠三角生物资源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水平较高,应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生态赤字,以使得发展方式向更加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东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结合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分析了广东产业集群对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存在极化效应等不利影响,进而提出了以培育区域核心竞争要素为基础,加强制度整合和建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实现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集群和高端产业集群呈梯次配置区域一体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