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种植密度,氮素施量及运筹方式、播种期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建立了产量、产量构成,籽粒灌浆、群体动态等一系列数学模型,进一步确定了吨粮系统中各栽培因子的适宜范围,同时还分析了产量构成、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茎蘖动态与产量的关系,找出了诸项指标的适宜值,实现了栽培措施的定向调控  相似文献   

2.
马威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9):99-103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试验研究了播期、密度和施氮量3个主要栽培因子对煤生0308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生0308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3个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10月16日前播种、密度247.3—285.8万/hm^2、施氮量212.1—222.2kg/hm^2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中部玉米公顷产12000kg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1993~1996年7年的产量资料分析,明确了在公顷产7500~12000kg产量范围内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构成因素与栽培措施、环境条件和品种特性的关系,为实现公顷产12000kg以上产量水平,找到了必须具备的产量构成因素、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对“杨科麦20”进行“3414”试验,探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播种期、密度、施氮量呈多元二次函数关系,产量主效应以施氮量为主,播种期与密度、密度与施氮量互作效应较大。“杨科麦20”高产高效栽培措施包括主茎分蘖成穗并重、增密减氮,宜10月中旬播种,基本苗240万~330万/hm2,施氮量215~225 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种植密度,播种期,种肥磷量,追肥氮量4项农艺栽培措施与“赤杂7号”早熟高粱产量关系的试验研究,建立了4项栽培措施与产量的关系模型,分析并阐明了4希农艺措施对产量作用的单因素效应或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四川成都地区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 3 年(2006~2008 年)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水稻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关系密切,对于不同的品种类型,4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在10.5~11.25 t/hm2的产量目标下,通过中小苗三角形条栽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呈负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负相关关系,且与穗数、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合理制订高产栽培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小麦适期播种不仅是全苗壮苗的关键,还对小麦越冬及返青期的分蘖生长至关重要。本试验以镇麦12和镇麦15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播期、播量和施肥策略协调栽培方式对苏南沿江地区生态条件下高产小麦的茎蘖动态、单茎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早播能提高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和单位面积成穗数,但降低了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产量低于适期播种条件下的产量。推迟播期会降低单茎干物质积累量、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最终产量显著低于适期播种条件下的产量。综合分析,2个品种“11月8日播种+12 kg/亩播种量+对应氮肥运筹”,是苏南沿江地区镇麦品种量质效协调栽培的适宜组合。试验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镇麦12比镇麦15容易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粳稻南粳44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4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进行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栽培的产量表现和群体构成,研究了施氮量与抛秧密度对其茎蘖动态、品种特性、群体结构、光合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明确了适宜的施氮量和抛秧密度,提出了南粳44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在10.5~11.25 t.hm-2的目标产量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在四川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3年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进而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成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成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呈负相关,且与穗粒数、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明确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制订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优质糯玉米品种西山糯进行了不同密度和施N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西山糖在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施N量条件下。不同处理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佳密度5000株/667m^2和最佳施N量30kg/667m^2时,产量达487kg/667m^2。进一步对与产量关系密切的经济系数、产量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动态变化作统计分析结果,产量高的处理,经济系数较高,产量构成因素合理,经济性状也优,叶面积指数较大。且动态变化较合理,干物质积累较多。表明栽培密度、施N量是影响西山糯产量的重要因素,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将中黄35种于两侧均为玉米的夹缝中,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加大施肥量等栽培措施来创造高产,研究了产量形成、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与玉米间作条件下,通过密植、多施肥等栽培措施,中黄35在沈阳地区达到3 705 kg/667m2的产量水平,且农艺性状表现、叶面积指数动态、光合势积累动态及生物产量积累动态均较合理,为获得较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吉89—45是我所以吉粳60号为母本,东北12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水稻新品种。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稳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达1.1042,其次是每穗粒数,直接通径系数为0.7017。而饱满粒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不大。因此,在栽培措施上保证穗数的前提下,力争大穗。对吉89—45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栽培措施首先是施氮量,其次是每穴插秧苗数,再次是穗肥比例。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直播水稻研究文献,采用从文献中获取的数据分析直播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与干物质积累的变化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栽培条件下,直播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在4个产量构成因子中,有效穗数的波动性大于产量,但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每穗粒数的波动性不仅大于产量,而且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波动小于产量,与产量相关不显著;直播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出倒V形特点,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的波动呈现出明显的V形特点,即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小,波动性却最大;生育中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波动性却最小;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数量及波动性均介于前期与中期之间。前期和中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的关系不显著,但后期与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栽培条件下,直播水稻产量水平主要受每穗粒数和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量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精确定量栽培对高海拔寒冷生态区水稻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高寒水稻产量构成和株型特征的关系,明确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水稻增产的机理。【方法】以当地品种传统粳稻品种大白谷和新品种丽粳10号为试验材料,对抽穗期不同株型特征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分析,研究高海拔地区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理生态特点,探讨高寒生态区水稻增产的主攻目标,以精确定量栽培和常规栽培相比较,分析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生态区水稻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量群体之间株型方面以及有效穗、颖花量等产量构成因子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高产群体的显著特征是植株上部三叶叶长较长;上部三叶叶角较小;抽穗期叶片的比叶重大,且与叶片、茎秆及穗部性状关系密切;茎秆各节间配置合理,基部节间短,穗下节间较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扩库(增加总颖花量)和强源(增加抽穗后LAI,提高比叶重)均可提高高寒生态区水稻产量,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氮肥运筹、水分管理方面与高产水稻器官建成同步,提高叶面积指数的同时,促进总颖花量的增长,可显著地提高该生态区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产量的形成除受外界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外,还与产量构成四要素密切相关。优良品种必须配套良法栽培才能获得较高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度不同,采取的良法就不同。研发中心研究探讨了寒地水稻三个主栽品种的产量要素关系,为当地水稻高产栽培的主:吱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并且通过对近五年来试验的汇总,初步形成了一套寒地水稻要素管控综合技术体系,为建三江垦区打造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每平方米穴数,每穴穗数、每穗粒数、粒重,各因素是构成产量大小的相互矛盾的统一体,目标产量计划管理栽培模式就是根据高产要求、地块地力和选定的品种的特性,采取农技措施,使各产量构成因素达到目标,从而实现高产的栽培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水稻产量的形成除受外界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外,还与产量构成四要素密切相关。优良品种必须配套良法栽培才能获得较高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度不同,采取的良法就不同。研发中心研究探讨了寒地水稻三个主栽品种的产量要素关系,为当地水稻高产栽培的主:吱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并且通过对近五年来试验的汇总,初步形成了一套寒地水稻要素管控综合技术体系,为建三江垦区打造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万寿菊栽培密度与鲜花产量形成的关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万寿菊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处理间的单株花朵数、单花鲜重、单株鲜花重和鲜花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栽培密度为3 500株/667m2时,鲜花产量最高(为2 895.27kg/667m2),较其他密度处理有不同程度增产。  相似文献   

19.
以超级稻‘中嘉早17’为材料,研究和分析了4种不同氮肥施用量和2种不同栽培密度下的群体茎蘖动态、物质生产特性及产量构成特点,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栽培密度下物质生产特性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0~195 kg/hm2,栽培密度为24×104和30×104穴/hm2时,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密度种植时,以施氮量为105 kg/hm2时产量最高;低密度种植时,以施氮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同时发现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可提高抽穗期的茎鞘重和总干物重;有利于维持生育后期叶片中较高SPAD值,有利于减缓叶片的衰老,提高抽穗后的干物质生产量,从而使抽穗后新增同化产物(同化物直接供应量)和(叶片+茎鞘)的表观输出率均有所增加。适宜施氮量和栽培密度也可以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冬麦北移种植产量与施肥量、播种量和播种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应用D-饱和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了寒地冬小麦产量与施肥量、播种量和播种期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播种量>播种期>施肥量;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穗粒数>公顷穗数>千粒重。同时,还提出了7500kg hm~2,6000kg hm~2两种产量水平下的高产栽培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