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种植密度,氨素施量及运筹方式,播种期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建立了产量、1产量构成、籽粒灌浆、群体动态等一系列数学模型,进一步确定了吨粮系统中各栽培因子的理学分析了产量构成、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茎蘖动态与产量的关系,找出了诸项指标的适宜值,实现了栽培措施的定调控。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中部玉米公顷产12000kg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中部玉米主产区1993~1996年7年的产量资料分析,明确了在公顷产7500~12000kg产量范围内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构成因素与栽培措施、环境条件和品种特性的关系,为实现公顷产12000kg以上产量水平,找到了必须具备的产量构成因素、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四川成都地区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 3 年(2006~2008 年)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水稻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关系密切,对于不同的品种类型,4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在10.5~11.25 t/hm2的产量目标下,通过中小苗三角形条栽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呈负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负相关关系,且与穗数、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合理制订高产栽培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棚进行种植,具有露天栽培不具备的优势,以这种方式进行农业种植,可以人为地对气候进行控制,使蔬菜可以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生长,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延长蔬菜的栽培时间和供应时间,保证淡季蔬菜正常供应。主要对黄瓜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黄瓜产量形成与大棚内气象关系,从而探讨黄瓜产量形成与大棚内气象要素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5.
粳稻南粳44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4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进行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栽培的产量表现和群体构成,研究了施氮量与抛秧密度对其茎蘖动态、品种特性、群体结构、光合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明确了适宜的施氮量和抛秧密度,提出了南粳44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在10.5~11.25 t.hm-2的目标产量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在四川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3年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进而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成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成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呈负相关,且与穗粒数、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明确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制订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将中黄35种于两侧均为玉米的夹缝中,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加大施肥量等栽培措施来创造高产,研究了产量形成、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与玉米间作条件下,通过密植、多施肥等栽培措施,中黄35在沈阳地区达到3 705 kg/667m2的产量水平,且农艺性状表现、叶面积指数动态、光合势积累动态及生物产量积累动态均较合理,为获得较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量对郑麦7698群体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郑麦7698提供适宜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播量对郑麦7698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量的增加,郑麦7698各处理总茎数及穗数呈现增加的趋势(P0.01);播量与穗数呈对数曲线关系(y=536.4+80lnx);低播量条件下,增加播量增产显著,高播量条件下,增加播量增产不显著,播量与产量呈对数曲线关系(y=9 210.8+782.4lnx)。播量对产量三要素的影响效应表现为穗数穗粒数粒质量;增加播量可有效增加穗数,但穗粒数、粒质量随之下降,高产栽培必须协调好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郑麦7698属半冬性耐密植品种,适宜播量是该品种发挥高产潜力的关键。豫东潮土区10月10日播种的郑麦7698适宜播量为187.5~225.0 kg/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密度对红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索良种红薯的栽培密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广西红薯生产寻找适宜的栽培密度.2007年在广西大化县大化镇流水村进行了红薯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冬种红薯以100cm×15cm(行距×株距)规格栽培即6.75万株/hm^2为桂薯1号在当地的适宜密度,其薯块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小麦适期播种不仅是全苗壮苗的关键,还对小麦越冬及返青期的分蘖生长至关重要。本试验以镇麦12和镇麦15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播期、播量和施肥策略协调栽培方式对苏南沿江地区生态条件下高产小麦的茎蘖动态、单茎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早播能提高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和单位面积成穗数,但降低了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产量低于适期播种条件下的产量。推迟播期会降低单茎干物质积累量、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最终产量显著低于适期播种条件下的产量。综合分析,2个品种“11月8日播种+12 kg/亩播种量+对应氮肥运筹”,是苏南沿江地区镇麦品种量质效协调栽培的适宜组合。试验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镇麦12比镇麦15容易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对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群体动态、穗花发育、子粒灌浆和产量构成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实现超高产产量指标栽培管理的关键技术,即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穗粒重较低的多穗型品种,应在保持适宜群体头数的基础上,采取拔节期追氮等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花、子房退化,增加粒数和粒重,提高产量;针对大穗型品种分蘖成穗率低、穗粒重较高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分化小穗、小花数多,穗粒重高的优势,并通过适当加大播量和适期肥水管理,促进分蘖成穗,增加有效穗数,是提高该类品种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产量的形成除受外界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外,还与产量构成四要素密切相关。优良品种必须配套良法栽培才能获得较高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度不同,采取的良法就不同。研发中心研究探讨了寒地水稻三个主栽品种的产量要素关系,为当地水稻高产栽培的主:吱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并且通过对近五年来试验的汇总,初步形成了一套寒地水稻要素管控综合技术体系,为建三江垦区打造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产量的形成除受外界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外,还与产量构成四要素密切相关。优良品种必须配套良法栽培才能获得较高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度不同,采取的良法就不同。研发中心研究探讨了寒地水稻三个主栽品种的产量要素关系,为当地水稻高产栽培的主:吱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并且通过对近五年来试验的汇总,初步形成了一套寒地水稻要素管控综合技术体系,为建三江垦区打造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对渝糯七号不同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主要是通过影响穗粒数和单穗鲜重来影响产量。在湘南丘陵地区,鲜食糯玉米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色素辣椒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色素辣椒不同苗龄移栽时期、不同栽培密度及品种3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与产量的关系,选择出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和栽培的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每平方米穴数,每穴穗数、每穗粒数、粒重,各因素是构成产量大小的相互矛盾的统一体,目标产量计划管理栽培模式就是根据高产要求、地块地力和选定的品种的特性,采取农技措施,使各产量构成因素达到目标,从而实现高产的栽培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万寿菊栽培密度与鲜花产量形成的关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万寿菊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处理间的单株花朵数、单花鲜重、单株鲜花重和鲜花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栽培密度为3 500株/667m2时,鲜花产量最高(为2 895.27kg/667m2),较其他密度处理有不同程度增产。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聊城市莘县的小麦栽培模式,试验探究传统种植、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绿肥种植4种栽培模式对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会对土壤肥力及小麦产量造成影响,相较于其他栽培模式,地膜覆盖种植方式下小麦产量最高,适宜在莘县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氮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力更好地推广两优培九,进行了不同施N水平对产量的影响试验,并对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做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总粒数是决定两优培九产量最重要的性状;不同施N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影响极显著,每667m^2适宜N施用量为13kg左右,提出了两优培九的高产栽培策略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以12个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品种产量、生育后期生理性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平均产量列前3位的沈农9418、沈稻2号、辽粳454各产量构成因素多数较高,其余正常,说明其产量构成因素间彼此协调。而任何一个产量构成因素明显偏低的品种,都影响其产量潜力的发挥。单位面积穗数与每穗成粒数的负相关极显,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光合作用的有关参数相关性不显,穗干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要进一步提高单产,应该在保证适宜的穗干重占总干物重的比例前提下.增加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