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阿克苏市气象站1979-2018年降水量和蒸发量观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变化特征及影响。发现阿克苏市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为波动性缓慢增长与大汛小旱交替控制的规律,进入2010年后出现降水峰值的时间间隔缩短;阿克苏市蒸发量呈缓慢增加态势,全年蒸发量各月差异较大,3-9月蒸发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薛力  周彦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6):131-133
利用宣化县气象站1981-2013年期间小型蒸发皿(口径20cm)蒸发量资料,对近30a宣化县蒸发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30a宣化蒸发量最大的为5月,最小的为1月;一年四季中春季蒸发量最大,变化幅度也最大,夏季次之,冬季蒸发量及变化幅度最小,不同季节蒸发量变化趋势不同,春季和秋季蒸发量下降,夏季无明显变化,而冬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年变化不明显,呈波状分布,蒸发量最大为2 110mm,出现在1999年,最小为1 610.1mm,出现在2003年,年最大蒸发量与最小蒸发量相差499.9mm;年代际呈波状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年代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为各年代最高值,平均蒸发量为1 896.1mm,高出近30a平均值26.4mm,20世纪90年代蒸发量为1 842.9mm,为各年代最低值,比平均值低26.7mm。  相似文献   

3.
利用晋中市1960—2009年气候资料分析晋中市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a晋中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348℃/10a;年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7.26mm/10a和-87.122 h/10a;蒸发量波动增加,气候倾向率6.09mm/10a;干旱是晋中市主要气候特征,20世纪90年代后干旱加剧。  相似文献   

4.
普布次仁  赵林  除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85-387,432
[目的]分析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定日站和聂拉木站地面观测资料,对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气温、地温、蒸发量、降水量和积雪深度进行分析。[结果]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定日和聂拉木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定日尤为明显。1986~2010年平均地温也呈上升趋势,聂拉木更为突出,近25年以0.9℃/10 a的速率上升。冷暖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但冷季平均温度上升的速率高于暖季。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呈现地域差异性,定日站降水量和蒸发量从80年代初开始均呈增加趋势,而聂拉木站从80年代末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均略有减少。两站的年积雪总量均呈减少趋势,而聂拉木积雪总量变化幅度较大,60~80年代末积雪总量增大,但90年代开始减少。[结论]该研究为珠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济宁市气象站1971年~2010年20cm口径蒸发量资料,对蒸发量的年、季、月的气候变化特征做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40年来各季、月蒸发量除冬季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年蒸发量以-4.6mm/a的倾向率减少,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春、夏两季,其中5月、6月、8月份减少趋势最明显。年蒸发量在20世纪70和20世纪80年代相对偏多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为相对偏少期。采用累积距平曲线对年蒸发量进行突变检验表明,年蒸发量在1997年发生一次突变。  相似文献   

6.
利用济宁市气象站1971年~2010年20cm口径蒸发量资料,对蒸发量的年、季、月的气候变化特征做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40年来各季、月蒸发量除冬季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年蒸发量以-4.6mm/a的倾向率减少,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春、夏两季,其中5月、6月、8月份减少趋势最明显。年蒸发量在20世纪70和20世纪80年代相对偏多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为相对偏少期。采用累积距平曲线对年蒸发量进行突变检验表明,年蒸发量在1997年发生一次突变。  相似文献   

7.
何临平  赵月兰  张锦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88-8290,8292
[目的]分析广河县近45年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广河县1968~2012年气象资料,选取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及蒸发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和线性倾向估计法,对广河县近45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近45年广河县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异常显著,春季和夏季接近,秋季最小;降水量总体呈持平略减少趋势,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呈增加趋势,但达不到显著性水平,夏季减少趋势较明显,年降水量的减少是由夏季降水量减少造成的;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比较平缓,但近10年基本为负距平,减少趋势异常显著,且减少幅度大;蒸发量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本在负距平范围内波动。[结论]在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正常略少、日照时数缓慢减少的情况下,蒸发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干旱指数小幅下降,广河县干湿状况基本稳定,气候暖干化趋势不明显。气候变暖对广河县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江河源区气候暖干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是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但不同区域降水量变化差异较大,温湿变化的差异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影响。探讨江河源区气候变化趋势,是研究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江河源区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2年来该区域不同站点和整个区域的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江河源区全区及各站点的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升幅随站点位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气温最高年份大多出现在最近十多年间;1980年以来,源区和大多数站点的平均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暖季降水量普遍减少,冷季降水量则有不同程度增加;蒸发量年际间波动大,变化规律复杂,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源区大多数站点和整个源区的平均年蒸发量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江河源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戴全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13-11414
利用平罗县气象局1961~2010年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距平值的计算以及比较的方法,分析近50年来平罗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情况。结果表明,前40年年总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但小有规律,就是丰一年、欠一年;年与年之间降水量差值差距较大,后十年较为均匀,年总降水量差距缩小,年较差小;降水的季节特征明显,为夏秋季节最多,冬春季节明显减少;月总降水量差距较大,极不规律;50年来总的降水趋势是20世纪60年代较多,70年代开始减少,到90年代最低,21世纪开始缓慢回升。  相似文献   

10.
利用陇西县气象站1957—2017年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近61年来渭河上游陇西段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1年来渭河上游陇西段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270℃/10 a;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上升幅度为0.312℃/10 a;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气温呈缓慢下降趋势,80年代后期开始,气温逐渐回升,在1997年发生了一次明显增暖的突变。近61年来渭河上游陇西段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9.535 mm/10 a;其中夏、秋两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春、冬两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小;降水量在近61年来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1.
乐陵市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乐陵市气象局1961 ~2010年小型蒸发皿资料,对蒸发量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变化特征和突变等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50年来各季、月蒸发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年蒸发量以- 18.9 mm/a的倾向率减少,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夏季、春季,其中5、6月份蒸发量减少趋势最明显.年蒸发量在20世纪60、70年代为相对偏多期,80年代以后为相对偏少期.采用累积距平曲线对年总蒸发量进行突变检验表明,年蒸发量在1983年发生一次突变.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变化分析法和累计距平法,对近58年高密市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市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以12.81 mm/10 a的速率减少,夏季降水变化对年降水变化贡献最大,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量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60—70年代偏多,80年代偏少,90年代后偏多。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变化分析法和累计距平法,对近58年高密市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密市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以12.81mm/10a的速率减少,夏季降水变化对年降水变化贡献最大,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量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60、70年代偏多,80年代偏少,90年代后偏多。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平凉市近50年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军  陈宝玉  仙昀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85-16887,16889
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5年滑动曲线分析法和Cv值对比法对平凉气象站1952~2004年的蒸发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平凉蒸发量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平均减少速率为-19.23 mm/10a,夏季减少速率最大为-3.7 mm/10a;近50年平凉市年均蒸发量为1 425.1 mm,80年代的年均蒸发量低于平均值;月平均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冬、春、夏季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秋季蒸发量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近50年平凉市的降雨量和蒸发量均在减小,但降雨量的减小速率大于蒸发量的减小速率,气候呈干燥趋势,同时,降雨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旱灾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关中地区44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及其它数理统计方法,对关中地区降雨量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研究发现关中地区在近50 a内降水序列是呈现减少趋势,降水倾向率是-11.51 mm·10 a-1:在1968~1988年间降水量变化不稳定,降水量趋势出现10个突变点;降水量呈丰枯交替出现;关中地区年降水量主要存在两个是尺度的变化周期18 a和8 a,其中18 a尺度存在近50年内,8 a的尺度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时间上18 a尺度上经历了5个枯丰交替变化;8 a的经历了12个枯丰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张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23-19426
利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商丘站1954~2010年的年、汛期、非汛期降水量资料进行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年、汛期降水量总体分别以6.74 mm/10 a和12.3 mm/10 a的速度在增加,非汛期降水量以5.57 mm/10 a的速度在减少。从年代上看,年、汛期降水量21世纪以来最多,年降水量20世纪80年代最少,汛期降水量90年代最少,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与最少分别相差122.9 mm和119.9 mm,非汛期降水量50年代和70年代均较多,80年代最少,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与最少相差32.0 mm。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存在不明显的突变,年、汛期降水量突变的时间基本一致在2003年前后,非汛期降水量在1970年和2004年前后。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南堡盐场气象站1966~2005年40 a逐年各月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和风速等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且均通过了99%显著性检验,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1℃/10 a、0.31℃/10 a和0.46℃/10 a;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呈减少趋势,且通过了99%显著性检验,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24.1 h/10 a和-147 mm/10 a;年降水量和年平均风速变化趋势不显著;年平均气温与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为负相关关系,年日照时数与年蒸发量为正相关关系,年平均气温升高不是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减小的直接原因,日照时数是影响蒸发量的1个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草河口1953~2009年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小型蒸发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简称M-K)方法对蒸发量进行了趋势分析和突变检测。结果表明,冷凉山区年蒸发量呈现波动性增加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30.16 mm/10a;四季的蒸发量均呈增加趋势;年蒸发量随着温度升高呈增加趋势,随着降水增加而呈减少趋势;蒸发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月份。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2-2018年济阳区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变化分析法和累计距平法,对近57a济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7a来济阳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以1.218mm/10a的速率减少,降水量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60-70年代略偏多,70、80年代偏少,90年代后偏多,2000年后明显偏多。近57a季节变化以春季变化最为明显,四季中仅春季呈增长趋势,夏、秋、冬均呈减少趋势,冬季变化最不明显。各月中1-4月、7月、9-10月、12月呈减少趋势,5-8月、11月呈上升趋势。月变化趋势最为明显的是7月份,以10.78/10a的趋势减少。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济阳县1965—2010年20 cm口径蒸发量资料,对济阳县46年蒸发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济阳县的蒸发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1.48 mm/10 a,蒸发量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呈明显变化,之前蒸发量基本都在平均值以上,之后蒸发量基本都在平均值以下,2个时段的平均差值为424.8 mm;春、夏、秋、冬各季节蒸发量均有减少,但减少的倾向率不同,主要与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要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