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电器孵化小鸡中,只要掌握温度、通风、翻蛋三大要素,必要时运用湿度、孵蛋位置和凉蛋等辅助因素,就完全可以控制禽胚按天然孵化的规律发育,获得满意的孵化效果。  一、温度  电器孵化用温可以分为恒温和变温两种。  恒温孵化:对于种蛋来源少,或者室温偏高,宜分批入孵,采用恒温孵化,经过长期工作实践,认为鸡胚胎较适宜恒温孵化的施温方案,见表 1。表 1恒温孵化用温 室温(℃)胚龄(天) 1~1819~21低于2038.037.3 20~2737.837.3高于3037.637.3  变温孵化:对于来源充足的种蛋,宜整批入孵。这时孵化器内胚蛋胚龄都是一样…  相似文献   

2.
将本所鸡场海兰褐蛋37.8℃孵化,收集孵化前种蛋至孵化后1~13日龄鸡胚蛋黄及1~24日龄雏鸡血清分别测定其法氏囊(IBD)AGP抗体水平,以期测定IBD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种蛋及13日龄前鸡胚在这14天期间,其母源抗体AGP滴度维持在26.5左右,1~7日龄雏鸡母源抗体均维持在26以上,7日龄为最高,可达26.6,但在10、12、14、20日龄时,分别降至23.4、21.4、20.4、20.2,24日龄时则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3.
黎洁 《北京农业》2013,(1):38-39
<正>根据鸡胚胎发育的特点,孵化有两个关键时期:1~7胚龄和18~21胚龄。在孵化操作中要尽可能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1在1~7胚龄要保温①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于鸡胚的苏醒和恢复活力,又可缩短孵化器的升温时间。②第1~5天,孵化器的进出孔要全部关闭。③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  相似文献   

4.
<正>1.温度 鸡胚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7~39.5℃,孵化室温度应控制在22~26℃。2.湿度 合理调节孵化前、中、后期孵化器内的湿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重要途径。一  相似文献   

5.
<正>在鸡孵化之间,因种蛋数量多往往要保存一段时间。在保存的过程中如方法不妥,往往使其变质或出现其他问题,影响孵化工作的进行。为此将保存种蛋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1.温度要适宜。保存种蛋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如果高于24℃,胚胎便开始发育,会导致鸡胚衰老、死亡,孵化时死胎增多;低于5℃时,种蛋受冻,会失去孵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胚龄的瘤头鸭受精蛋进行“喷水凉蛋”处理,其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10胚龄开始“喷水凉蛋”组孵化效果最佳,平均孵化率达83.95%.孵化至第10天,瘤头鸭胚蛋内脂肪含量减少0.38%,蛋温升到38.2℃,胚龄增长至26—27天时(尿囊萎缩)胚胎主要吸收蛋黄营养,蛋温也随之升高到39.5℃.孵化过程采取“喷水凉蛋”可防止蛋温过.高,保持孵化温度的稳定.由于瘤头鸭蛋壳(0.44mm)和壳膜(0.107mm)都比鸡蛋厚,而气孔数(68个/m~2)又比鸡蛋少,故对番鸭蛋喷洒温水可洗去胶质膜,使蛋壳、壳膜不断进行收缩和扩张,加大蛋壳的通透性,促进水分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增强胚胎活力,起到提高孵化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人工培育的1~43日龄的鲻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根据卵黄囊、鳍和鳞片的变化,将鲻的胚后发育划分为仔育期、稚鱼期和幼鱼期3个时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4421 mm,在水温19.94(±1.03)℃、盐度30、pH 8.10~8.15的条件下,初孵仔鱼至10日龄为早期仔鱼,4日龄仔鱼开口,孵化后11~26日龄为后期仔鱼,孵化后27~38日龄为稚鱼,孵化后39日龄进入幼鱼期.并研究了鲻胚后发育的生长特点,结果发现鲻仔稚鱼属于均匀生长类型.此外,还探讨了鲻胚后发育过程中的危险期,以及生长发育与生活习性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新型黄病毒在种鹅中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证实新型黄病毒在种鹅中是否存在垂直传播,为控制该病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RT-PCR和病毒分离技术,对患病种鹅病料、不同孵化阶段死胚、出雏蛋壳内部冲洗液、弱雏样品进行黄病毒分离及基因检测.[结果]在患病种鹅、孵化过程中死亡鹅胚尿囊液、出雏蛋壳内壁洗液和雏鹅中均能检测和分离到黄病毒,其中患病种鹅病料的黄病毒阳性率为100.0%,孵化死亡鹅胚黄病毒阳性率为39.6%,出雏蛋壳内部冲洗液黄病毒阳性率为45.0%;1日龄和15日龄弱雏黄病毒阳性率为80.0%.[结论]黄病毒可以通过鹅胚传到下一代,即新型黄病毒在种鹅中存在垂直传播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孵化禽雏要掌握适宜的温度、温度、通风、翻蛋。晾蛋五大要素,其中温度是关键。孵化鸡雏最适宜温度为37℃~37.8℃。看胎施温法是根据胚胎的发育情况,用调整温度来控制鸡胚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0.
在鸡胚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四大因素,温度起主要作用。胚蛋在孵化过程中要求均匀受热.孵化机理论标准最大温差0.28℃,使用标准最大温差0.5℃。而一般场家现有孵化机温差在0.7~1.2℃范围内。如何利用现有孵化设备孵化出更多的健雏?我们在多年的孵化生产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讨和试验,有效地提高了孵化率。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四、控制好孵化的条件1.温度。鸡胚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必须控制在一个非常窄的范围内。胚胎发育的最佳温度是37.8℃,若温度过高,胚胎代谢过于旺盛,产生的水分和热量过多,种蛋失去的水分过多,可导致死胚增多,孵化率和健苗率降低;温度过低,胚胎发育迟缓,延长孵化时间使胚胎不能正常发育,也会使孵化率和健苗率降低。一般认为适宜的孵化温度是37.3 ̄38℃.胚胎的发育环境是在蛋壳中,温度必须通过蛋壳传递给胚胎,而且胚胎在发育中会产生热量,当孵化开始时,产热量为零,但在孵化后期,产热量则明显升高。因此,孵化温度的设定采取“前高、中平、后低…  相似文献   

12.
1.孵化初期提高温度到38.5℃,孵化末期降至37.0℃,其间每日并在机内冷蛋2—4次的初拟的孵化制度,比一般的恒温孵化制度可大大地提高鸭蛋的孵化率和雛鸭的品质。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孵化率高13.3%,弱雛率低一半以上,初生雛健壮,初生休重相仿或稍大一些,心、肝、肺、肾、腸和胃等主要内部器官的发育良好,血液指标大为改善,血红蛋白的含量高。2.进行系统的生物学检查表明,试验组胚胎的生长、发育迅速,物质代谢充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胚盘横径、休节和血管域的发育较快,体尺、体重较大;透视检查时,血管网的扩散面积大(7日龄),气室弯曲者多(25日龄);蛋的减重在孵化前半期相似,后半期加快;蛋黄、蛋白、蛋壳的利用均快;啄壳、出党时间稍早;孵化初期和孵化末期死胚少。因此,进一步证明,初拟的孵化制度此现行的制度更符合鸭胚发育的要求。3.进一步研究胚胎实际感受的温度表明,初拟的孵化制度有利于孵化初期的感受温度和后半期放散休热,加强了气体代谢,符合鸭胚发育的特点。当然,孵化制度是多种因素的配合,一个最适宜的孵化制度并非一、二次试验所能达到的,今后尚需进行多次的试验,以逐步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四川成都生态区甘蓝型油菜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形成阶段的温度及昼夜温差、花蕾消毒液、小孢子培养浓度及株龄都是影响小孢子胚产量的因素,小孢子形成阶段的温度以10-15℃,昼夜温差5℃左右胚产量最高达到300枚/蕾,温度低于5℃或高于20℃胚产量都较低甚至不出胚;花蕾消毒液以0.1%的Hgcl2效果较好,培养浓度以3-4蕾/皿较好;2009年成都生态环境下,株龄从125天到150天,胚产量随着株龄增加而增加,到141天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牙鲆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2、15、18、2l、24、27℃水温下观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5龄)的胚胎发育速度,计算其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2~24℃下牙鲆可以正常孵化,其中15℃下孵化率为86.2%,24℃下孵化率低于50%;在27℃下胚胎发育到原肠晚期全部死亡;在12~24℃下,随水温的升高,牙鲆心跳期、克氏囊期、尾芽期和原肠期的发育速度加快,孵化时间缩短;牙鲆最适孵化温度为15℃,孵化上限温度为24℃;牙鲆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7.41℃,有效积温为534.32℃?h.  相似文献   

15.
林霞 《农家参谋》2014,(8):21-21
1.把好健雏关不管采用人工孵化还是自然孵化,提供给人工哺育的初生雏鸽,必须全部发育完全,生长正常.只有健鸽才能进入人工哺育室,进行人工哺育.2.把好温度关进入育雏室或保温室的雏鸽,必须在人工供温的小环境中进行.温度要相对恒定,不能忽冷忽热.一般1~4日龄温度为37℃~ 38℃,5~7日龄温度为34℃~36℃,8~15日龄(转平面育雏笼)温度为30℃~33℃,后逐渐降至常温.此外,还要注意通风.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饲养、室外观察的方法研究了温度、湿度及光照对粘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虫卵孵化的适宜温度为20~25℃,适宜的相对温度在75%以上;温度在50℃时,上1龄幼虫3 min即全部死亡;卵巢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0℃以上;光照强的白天,幼虫潜藏,一般不取食。  相似文献   

17.
要生产高质量的一日龄雏鸡,需要长期的、高水平的孵化条件,必须为胚胎发育提供正确的通风、温度、湿度、和翻蛋,以满足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各种生理需要,如果不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正常的生理需要,就会导致孵化率降低和改变正常的死亡模型。本次实验所用的温度为37.5~37.8℃,相对湿度为60.5%~65%左右。孵化方式采用输氧和不输氧2种方式。每2h转蛋1次,转蛋角度为90°。结果显示:采取有氧孵化时胚胎后期的死亡率比无氧孵化的死亡率低,而前期死亡率有氧孵化比无氧孵化的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不同因素处理对早熟陆地棉离体胚成苗的影响,筛选出离体胚成苗的关键因素及适宜组合,为开展棉花离体胚成苗规模化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棉花第2、3果枝开花当日进行挂牌并登记开花日期,当胚龄达到15、20、25、30和35 d分别摘取棉铃进行离体胚的培养。分析胚的成苗率、成苗时间和根系等发育特点,研究适宜的简化培养条件。【结果】 不同培养基中,MS成苗率最高,其次为普通水和蒸馏水;随着胚龄增大,成苗率逐渐增加;胚龄为35 d时,3种培养基成苗率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胚龄中,35 d胚龄的成苗率最高,成苗时间最短。在胚龄35 d时,30℃有利于缩短成苗时间、促进根系发育,为适宜的培养温度;光照24 h有利于缩短成苗时间,但时间过长不利于根系发育。【结论】 培养基、胚龄、温度和光照时间是影响棉花离体胚成苗的关键因素,高胚龄、适宜温度和光照时间有利于离体胚的成苗和根系发育。在胚龄35 d、温度30℃、光照时间24 h的培养条件下,离体胚的水培成苗效果好,可作为早熟陆地棉离体胚成苗培养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孵化时期野鸭蛋壳内钙、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孵化时间不断延长,蛋壳内钙、磷、钾含量呈现一定的规律性。0~16胚龄,蛋壳内钙、磷变化相对较小,从16胚龄,钙含量突然降低,并持续至28胚龄,磷含量变化从8胚龄开始,16胚龄达最大,随后降低,22~28胚龄基本保持不变,同时各胚龄蛋壳中钙、磷比例也呈规律性变化;钾含量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黄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孵化水温对黄鲷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26℃范围内,黄鲷胚胎都能孵出仔鱼,孵化速度随水温上升而加快。其中18~22℃是黄鲷胚胎孵化的最适温度,孵化率最高,20℃时达89%,畸形率最低;受精卵42 min细胞开始分裂,3 h 30 min为多细胞期,7 h为囊胚期,22 h胚孔关闭,37 h仔鱼开始孵出,孵出仔鱼健壮活泼。当水温高于26℃或低于16℃时,黄鲷胚胎不能孵出仔鱼;水温低于14℃时胚胎发育停止于高囊胚,12 h后受精卵开始变浊死亡;水温高于28℃时,胚胎发育至多细胞期,胚盘聚合死亡。黄鲷胚胎发育的有效积温为422.2~483.6(h.℃)。黄鲷发育的阈温度为7.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