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科技信息     
我国棉花育种技术有重大突破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7年努力,我国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获重大突破,研究水平跃居世界领先。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在国际上首次攻克了棉花育种领域抗虫与高产难以结合的难题,使抗虫棉在抗虫的同时,可提高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增产幅度一般达25%以上。按此增幅,推广应用后的增产量与目前我国67万公顷棉田的总产量相当,等于再造一个长江流域棉区。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研究员介绍说,棉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杂交棉的推广应用是新疆棉花生产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它有力地推动了棉花育种、棉花生产科技的进步和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新疆棉区杂交棉制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缺乏相应杂交棉制种管理体系。针对人工去雄杂交制种过程出现的制种质量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新疆杂交棉制种纯度质量,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辽宁棉花育种60多年的发展历程.该省现已培育了一大批特早熟棉花亲本材料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先后选育近60个短季棉品种,推广到特早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棉花育种和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针对辽宁省棉花育种实际情况及地域特点,探讨了辽宁棉花育种主攻目标是:在加强优异资源收集鉴定筛选及核心亲本创新研究基础上,改善纤维品质,增加纤维类型,加大杂交棉选育力度,扩大品种适应区域.根据南北疆、黄河流域棉区生态条件及对棉花品种的需求情况,制定相应育种目标.进行异地选择、生态鉴定和生产试验,以加速辽宁棉花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进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近年育成杂交棉品种和常规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和抗棉铃虫性,并对其做出基本评价,提出了今后棉花育种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杂交棉在高密度植棉模式下主要经济性状优势,为新疆北疆棉区棉花杂交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2年北疆170份早熟杂交棉和常规陆地棉区域试验品系和审定品种的皮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多年多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高密度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杂交棉参试数量大体呈下降趋势,除单铃重变幅大于常规棉外,其余性状变幅小于常规棉或与之相当.区试杂交棉组合在平均皮棉产量方面极显著高于常规棉,并在单株铃数、单铃重方面和常规棉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纤维品质二者无显著差异,每年高产组合和审定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与区试结果趋势相似,但近年杂交棉平均皮棉产量较常规棉差异逐渐减小.[结论]在目前北疆高密度植棉模式下,参试杂交棉组合较常规陆地棉生产优势明显,但竞争优势逐年降低,进一步强化开展低成本强优势组合育种及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棉花抗病虫育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棉花抗病虫育种概况和进展作为简要论述,分析了抗病虫棉花品种存在着抗性与产量、品质的矛盾及抗性的稳定与提高问题,提出了棉花抗病虫育种发展的方向及加强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走抗病虫杂交棉方向、立足本地特点、加强和组织多学科的协作等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疆杂交棉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疆杂交棉生产发展现状及特点 2002年新疆审定了第一个自育的杂交棉品种新陆早14号,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重点利用F2代.在新疆、甘肃早熟棉区迅速推广种植,至2005年累积推广种植面积达1.2万hm2,增产幅度在8%~15%.2003年新疆兵团引进内地杂交棉品种标杂Al,2003~2005年推广种植2000 hm2,皮棉产量较当地推广品种新陆早13号增产30%以上.2006年播种面积在6000 hm2以上.随着杂交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使新疆的棉花单产大幅提高,棉农植棉效益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杂交棉花品种性状研究及育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2001-2013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杂交棉花品种的性状表现,为杂交棉育种提供参考.根据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等统计方法分析杂交棉花品种的亲本来源、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杂交棉品种亲本多为苏审常规棉与‘GK19’;不同阶段育成品种产量稳步提高,但增产幅度有降低趋势;单株铃数有渐近增加的趋势;30个白色杂交棉品种中,衣分均高于39.5%,铃重5.9 g以上的品种占60%;纤维品质达Ⅲ型以上品种占93.5%;近50%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达耐病级别;抗虫性有待提高.近期杂交棉育种以改进纤维品质与抗性为主,稳步提高产量;思路上注重种质资源创新,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研究“三系”杂交棉;重点开展病虫抗性和品质研究.  相似文献   

9.
早熟杂交棉新陆早6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陆早67号(原代号金垦杂1061)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08年以4432优系为母本,自育品系68-38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通过定向选择、抗性筛选、异地穿梭育种、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陆地型杂交棉新品种。表现早熟性好、丰产、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好。2010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预备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生产试验。2014年6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14年58号)。适宜在新疆北疆早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新陆早67号(原代号金垦杂1061)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08年以4432优系为母本,自育品系68-38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通过定向选择、抗性筛选、异地穿梭育种、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陆地型杂交棉新品种.表现早熟性好、丰产、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好.2010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预备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生产试验.2014年6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新审棉2014年58号).适宜在新疆北疆早熟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前言:随着棉花品种的不断更新,种植技术和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的杂交棉以其明显的产量和品质优势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内地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场纷纷引进示范杂交棉品种,据统计,杂交棉产量可较常规棉亩增单产20%以上,部分地块可达亩产籽棉650公斤以上,因此受到了广大棉农的热烈欢迎。推广应用杂交棉将是大幅度提  相似文献   

12.
<正>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评定新品种的产量能力、稳定性、抗逆性、品质特性、推广价值和适于推广的地区范围,是育种工作中级别最高的试验,也是品种选育与推广之间的重要环节。设置兵团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目的是为鉴定供试的杂交棉新品种在南疆库塔植棉区的生态适应性、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为供试品种(系)的审定与各棉区选用优良品种推广提供依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棉选育与产业化是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属应用技术研究。该项目采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与生物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理,以杂种优势的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自交、回交、聚合杂交等育种技术,在不同生态区穿梭育种进行棉花新品种的选育。主要对所选育的棉花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进行检测和比较试验,筛选最佳杂交组合进行抗虫杂交棉基因安全评价的棉花新品种选育研究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4.
杂交棉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优点,它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增强棉苗抗逆性具有明显的作用。该文总结出杂交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指出利用棉花强优势杂交组合并配合使用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能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发展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良种的推广应用在棉花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棉花良种可以增加棉花产量,改善棉纤维品质,增强棉花抗逆性.各棉区随着棉花产业化的发展,应积极应用各种育种新技术,加快培育和引进适合本地气候生态和集约化栽培技术要求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棉花新品种.但应防陷入盲目性误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002年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北疆主要植棉区棉花品种品质现状,认为温度不是影响南、北疆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总体上看北疆棉花纤维品质优于南疆,南疆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的品质上尚没有重大突破,这是南疆品种品质不如北疆品种的主要原因。近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农科所育成的新陆早系列品种品质有显著提高。根据新疆棉区气候特点,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品种选用和育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棉花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九五”以来,河北省育成棉花品种29个,在产量潜力、纤维品质、抗病虫性、早熟性上都有较大提高,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的应用成功,使抗棉铃虫育种有很大突破,率先育成了国内第1个通过审定的抗虫棉杂交种杂66F_1。随着国外优质原棉和高技术品种的竞争加剧以及河北省主产棉区病害日趋严重和水资源日益紧张,今后棉花育种目标应加强棉纤维品质育种,选育耐旱节水、兼抗多种病虫害、产量潜力大的品种和杂交种。提出了育种目标和棉花遗传改良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0 引言 棉花主要农艺性状与霜前花皮棉产量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研究这些性状对霜前花皮棉产量的影响,明确主攻方向,对新疆伊犁早熟棉花新品种选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多项式趋势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主要农艺性状阶段性变化趋势对霜前花皮棉产量的影响,准确提出新疆伊犁早熟棉区棉花新品种选育性状目标要求,为育种者掌握新疆伊犁早熟棉区棉花新品种选育性状目标、提高育种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苏抗杂1号"是江苏省太仓市棉花育种中心育成的优质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为促进其推广应用,介绍了该品种在江苏沿海棉区的示范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为信息处理技术方法,以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的早熟、中熟和早中熟类型的杂交棉和常规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2005—2014年国家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对棉纤维4个主要纤维品质性状(长度、马克隆值、比强度和纺纱均匀性指数)进行地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熟棉品种纤维长度达到纺中高档纱所需长度标准要求;黄河流域的河北北部中熟品种近几年纤维长度下降,长江流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纤维长度表现较好;中熟品种的纤维比强度分布大致呈自西向东、由北向南增加的趋势。三大棉区不同熟性类型马克隆值有明显差异。此外,黄河流域棉区的华北平原一带是适宜种植推广中长绒、高比强和高马克隆值的长强粗纤维的常规棉品种的区域,黄河流域棉区的黄土高原一带是适宜种植推广普通高产型的短弱粗纤维的常规棉品种的区域。长江流域中下游棉区是适宜种植推广中长绒、高比强和高马克隆值的长强粗纤维的杂交棉品种区域。而西北内陆棉区的东疆地区是适合推广种植长强细的优质常规棉品种或长绒棉品种的区域,可以作为我国棉纺工业纺髙支纱的重要优质棉生产基地。总之,西北内陆棉区常规棉仍然是我国棉花品质性状表现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