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虚拟农业和精确农业等是农业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数据库产业将是我们农业信息部门重点开发领域,农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将成为农业信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是农业领域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新兴信息技术是农业增长的重要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科技,其实质在于机械化,发展农业的首要问题是实现农业机械化问题。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借鉴国际经验证明,科技水平低的农业是没有竞争力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业也是没有竞争力的农业。要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首要的任务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用高新技术装备农业,所有这些,都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企业经营,现已出台的政策也是发展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概念更明确,组织程度更高,是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强调的是产业的联系,主要通过外生性农业企业,由外向内引导农业发展,可能向农业返还二、三产业的利润,也可能争夺农业内部的利润,是产品农业企业化的继续,是农业企业化的结果,是农业企业化的一部分。农业企业化强调的是企业经营这种形式,主要通过发展内生性农业企业提高“三农”自身的发展能力,由内向外引导农业发展,向二、三产业要利润。农业企业化在发展产品农业企业化的同时,通过发展区域农业企业化特别是整乡整村推进乡村农业企业化,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和农民的员工化。因此,农业产业化只是农业企业化发展的“三化”之一,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村的第三步改革,是农业产业化的替代战略。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要求则是农机推广在设施农业中广泛推广。农机推广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因素,同时它也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农机推广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张克英 《农村科技》2009,(5):119-119
农业科技情报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有效工具,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管理工作是促进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过程中,要切实做好农业科技情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高丹红 《北京农业》2013,(21):225-22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要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要跟随时代发展,建设农业现代化。信息是生产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融入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因此,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经济实现质的飞跃的根本所在。基于此,探讨了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赵有 《北京农业》2012,(13):6-7
正3.2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的联系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从传统农业转变而来的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注重的是农业发展所处的结果和状态。农业现代化支撑服务于现代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及手段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相似文献   

10.
农业问题至关重要,农业问题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实现。邓小平对农业问题高度重视,他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即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是分两步走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农业现代化。为推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他提出了四大战略举措:一是发展科学技术;二是调整农业结构;三是培育新式农民;四是推动农业工业化。  相似文献   

11.
劳动生产率视角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劳动生产率视角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可行路径,在测算和分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进行跨国比较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农业劳动生产率视角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点,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包括单位农产品收益、土地生产率和人均土地规模,其中,扩大人均土地规模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所不可回避的有效路径,需要通过纵向的专业分工和横向的规模经营"迂回"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效应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分析了1978年以来农业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的相互关系,并以全国和4个典型的省区为例.利用对数线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总结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沛侠 《北京农业》2012,(12):233-234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江苏省沛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研究,提出农民增收的根本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以四川省射洪县1981—2010年30a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统计资料定量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区域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总产值、降低农业劳动力的使用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优化农业的种植结构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生产力三要素出发,分析了农业产前信息化的实现过程,讨论在农业生产前期如何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此促进整个农业生产的产中信息化和产后信息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从而突出农业信息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资源禀赋变化和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共同决定了中国粮食增长的现实路径。以玉米为对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农业劳动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替代弹性,判断其是否发生劳动节约型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并利用单要素生产率与二维相图探究中国粮食增长路径转型。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劳动节约倾向,东北、黄淮海与西部三大产区的机械—劳动替代弹性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正在缩小并逐渐趋同;中国玉米增长路径在21世纪初发生了历史性转型,由土地生产率导向转向劳动生产率导向。因土地—劳动比率优化未有突破,中国走的是依靠提升土地生产率推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三类路径,这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率有重要启示。结论的现实价值在于,既要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包括加强适宜山地的农机具研发,推进丘陵山地耕地的宜机化改造,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也要协调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生物良种培育与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肥药减量化高效化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回顾美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其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农村市场建设及农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认为我国发展农业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建立广泛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政策支持体系来提高农业的外部规模效益和农业生产者的收益水平;同时在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增加科技教育投入前提下,我国农业应走提升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并重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对该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和农业生产力变化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劳动力转移造成农业生产能力减弱、良田撂荒和社会成本增加这三个问题。提出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和促进农业现代化来缓解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基于对重庆涪陵的实践分析,探讨通过做好政策保障以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方法/过程】以涪陵区2004-2018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涪陵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民减贫;提高人力资本密集度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挣得能力。要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这就要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提高乡村自治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动力;完善社会扶贫协作联动机制,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艰苦性和持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高投入低效益的非经济增长,农民的现代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建立和谐社会等方面,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艰苦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