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新农村要把农民作为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建设新农村中去,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要以农民为主体,即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在农村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几十年的畜牧兽医,在从事这项工作的过程,经常接触农民,看见了农村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感受其深,现结合我镇的情况,在建设新农村中农民兄弟是如何发挥首要作用的?在我们五烈镇,建设新农村一定要把农民作为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占金云 《吉林农业》2011,(4):57+100-57,10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内在必然联系。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真正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凤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各方面的任务完成好、落实好,就必须坚持好、落实好“以人为本”原则,树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指数,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才有可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工程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就是"以农民为本"。"以农民为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条件;"以农民为本"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农民为本",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并尊重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并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一切为了农民,把农民全面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切依靠农民,把农民塑造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能否做到以农民为本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这是因为农民成为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也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同时农民成为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就必须做到:第一、在政治上尊重和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第二、在经济上必须保障和增进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三、鼓励和激发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主体;第四、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7.
提高农民素质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来看:应该包括政府、农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而在这诸多主体中,农民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主体。要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转变成为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良好道德风尚的、遵纪守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一、理念更新是前提 1、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也是要实现农民利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必须在工作目标的制订、过程的实施、结果的评估中自觉地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根本点而贯穿始终,要通过农机化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农民多办实事,为群众送上一份党的关怀,向农民展示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一、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素质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快慢。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新农村与培育新农民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过程。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为了农村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就是新型农民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瑞航  高正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66-12467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基本要素和内在动力3个方面论证了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首先,新型农民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动机强烈,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其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最基本要素:新型农民与其他要素的结合十分密切,明显具有不可分性;新型农民对其他要素的替代性较强,在一定限度内,新型农民能够突破资金"瓶颈"和政策限制,促进农村迅速发展;新型农民流动性较强,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城乡之间、不同职业之间发生空间流动或职业转换,这就突破了要素地域上的限制;我国农民数量众多,而且通过培育,很多传统农民完全可以嬗变为新型农民,这就突破了要素数量上的限制,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要素供给。再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他们长期生活于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农民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浓厚、动机强烈、能力较强;既热情关注新农村建设,又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建设新农村,是伴随现代化建设进程,要到本世纪50年代才能基本实现的一项伟大工程,更是一项改造神州大地、装点祖国山河、振兴中华民族的世纪工程.必须立足于当前农民迫切要求解决的最实际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功能.本文从确立农民主体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农民主体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造功能,农民主体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功能.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民愿、落实农民的主体地位,把好事办好?这是各地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记者最近在四川省绵竹市采访时了解到,这个市采取政府列项目“菜单”、农  相似文献   

14.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和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贯彻这一战略部署,应吸纳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把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原则;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把分步骤分阶段有计划地推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减少农民"转向"建设农村".这意味着把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以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综合性政策的落实,破解"三农"难题.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是因为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业的主体。我国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农民必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基本定义。农民主体不仅要体现认识上的主体,更要体现实践上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也就是决策者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也就是执行者的主体,承担策划、组织、实施、纠正、完善、目标实现的各阶段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以"富农"与"教农"为两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富农"是激发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性的基本要求,"教农"是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的现实需要.两翼齐飞方能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伊始一定要防止“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把握“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以农民、农民工和农村基层干部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并大力塑造新型农民以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惟其如此,才能最终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千秋伟业。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45-24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把知民意、化民忧、解民愁、暖民心作为日常性工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有利因素,鼓励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通过阐述人本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主体缺位和政府越位的问题十分普遍;我国提出的“政府主导”建设口号具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压制了“农民主体”的真正发挥。韩国的经验告知我们,只有真正落实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当前,只有通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坚持教育农民、发展农民组织,来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