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资源丰度指数评价法评价辽宁农业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统计数据及辽宁省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应用农业资源评价的一种新方法———资源丰度指数概念和模型,对辽宁省的农业资源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辽宁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欧阳娟娟  李巧云  关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36-13637,13640
评价区域农业资源丰度对于指导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实际意义。运用农业资源丰度指数模型对郴州市11个县市区的农业资源进行评价,综合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选用16项代表性指标,分析研究各地农业资源的丰度状况。结果表明,郴州市农业资源丰度指数为13.78~18.61,资兴市最高(18.61),桂阳县最低(13.78)。  相似文献   

3.
采用资源丰度指数模型,依据新疆的统计数据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新疆的农业资源条件进行评价.新疆资源丰富度指数显示:光热资源丰富,利于光和作用产物的积累.降水资源不足,使灌溉水量受到限制.土壤中的氮肥和磷肥不足且比例不协调,可以通过人工施肥得以缓解.农机动力和农用电要素匹配不平衡.并以此为参考提出促进新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合理利用宜农土地;加强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加大农村科学技术投入,结合新疆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4.
利用丰度指数评价模型对平南县木薯产业发展中的农业资源(土、水、肥)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平南县农业资源的综合资源丰度指数为14.87~17.80,平均丰度指数为16.36,丰度指数官成镇最高(17.80),寺面镇最低(14.87),各乡(镇)的综合丰度指数差别不大。除了寺面镇、平山镇、大坡镇的丰度指数外,其他乡(镇)的丰度指数均超过均值。农业资源评价标准指出综合丰度指数16为良好,依据该标准平南县全境的农业资源配置总体上适合木薯产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准确的农业资源评价是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综述了国内近年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提出农业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绥化市农业资源发展现状,建立绥化市农业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以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等方面为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绥化市农业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3):79-81
为准确把握辽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诊断识别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性因素,通过构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辽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找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性因素,以期为辽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浙江省农业资源的特征,构建了较为合理的评价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2000—2006年期间浙江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应加强对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对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休闲农业资源进行评价,就永泰县发展休闲农业提供相关的可行性建议,促进永泰县地区的经济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层次分析法,从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3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构建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获取专家权重赋值,并利用加权评分法计算福建省永泰县休闲农业资源综合得分。【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当前永泰县休闲农业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也存在一些开发限制因素,因此从合理进行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区位优势、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得出永泰县的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休闲农业资源是休闲农业的客体,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属性,对此科学、客观的评价是利用和开发规划的依据。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休闲农业资源特征特性,及影响该资源的因素,设计定量、定性指标,构建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体系。主要特征在于:构建了三大准则层,九个指标层,及二十八个指标要素层,并结合德尔菲法对指标赋予权重。具体到实证分析——对大圩镇的实证分析,评价出该地的大气质量、资源体验性、田园风情以及植物资源得分较高,但在购物条件、住宿条件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莉  魏晋  高雪松  郑子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48-13150
应用多目标规划的相关理论,通过模型方法,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的基础上,以四川泸县为例,研究四川丘陵区耕地优化配置问题,并预测获得四川泸县2015年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指出,泸县应发展农业种植的优势,在发展粮食种植为主导的基础上,加强果园和林业发展;确保森林覆盖率不降低,适度地控制居民点扩展的速度,整合居民点及附近村庄的土地;加强未利用地的管理,补充泸县的耕地后备资源;提高丘陵地区耕地利用率,实现耕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蓬溪县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在对蓬溪县31个乡镇调研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分析了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促进蓬溪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强化特色产业、保护耕地资源和环境、加大对农民素质的培养、引进并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自身生产水平和增强外部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岩溶山地区耕地质量评价是岩溶山地区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广西靖西县为研究区域,以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第二次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实地调查数据和其他资料数据为数据主要来源,应用MapGIS软件叠加分析,获取综合反映耕地质量特征的评价指标属性数据,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耕地质量得分并划分质量等级,进而分析耕地质量总体特征及空间地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靖西县耕地质量利用等别以中、高等地为主,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8.58%,水田质量整体上高于旱地,耕地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呈现“西北部低,中、东部高”的特点,与当地实际情况符合,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土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水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态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有着深刻的影响.策勒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土地面积大,但水资源缺乏、季节分配不均匀,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往往出现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影响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是该县面临严重的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结合该区水土资源利用情况,经过分析,提出能够指导该地区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切实可行的措施,研究为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对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灌溉制度及灌水率图修正、灌溉水利用系数等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出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的农业灌溉需水量;进而与项目区来水量比较表明,通过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可以达到水土资源平衡,实现节水增地的目的,即项目实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区域资源优势鉴别与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鉴别闽侯县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采用线性规划法对区域农用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 :闽侯县具有耕地、园地和水域等土地资源优势 ,粮食、蔬菜、水果和淡水产品优势 ,劳动力数量、有效灌溉、电气化、化肥投入和保收比重等开发条件优势以及区位和政策优势 .农用地利用结构优化后 ,2 0 10年全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青饲料与绿肥、林地、园地和淡水养殖用地将分别比 1998年增长 31.10 %、31.2 0 %、87.5 4 %、37.74 %、3.70 %、14.36%和 2 2 1.31% ,农用地总产值是 1998年的 1.66倍 ,既可充分发挥全县的资源优势 ,又能取得较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璧山县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撂荒及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地流转的供给者,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农地使用权流转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文章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通过对5个镇156户农户的随机抽样调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以期为加快农地流转和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提供量化的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玛纳斯县、精河县、鄯善县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软件对3县农地转出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以查明不同区域农地转出情况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水平较低、区位条件较差的县域农户农地流转参与度较高,区位条件较好的县域以出租方式转出的比例较高、农地转出价格也较高,设施农业较发达的地区转出年限相对较长.劳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受教育程度、非农产业收入比重与农地转出率呈正相关,农户家庭抚养比与农地转出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吉林西部宜农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期为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及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模糊数学方法,依据系统性、主导性、有效性、可行性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耐性定律,按照农作物生态幅要求确定合理评价标准;原始数据基于GIS技术处理,应用EXCEL中VBA程序完成评价计算。[结果]吉林西部宜农Ⅰ等地5512km2、Ⅱ等地25985km2、Ⅲ等地7907km2,不宜农地6312km2。根据评价结果,土地利用调整的重点区域是镇赉县、大安县、乾安县、通榆县、长岭县西部,改善灌排条件、治理土地盐碱化、退耕还林还草是土地利用调整方向。[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吉林西部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