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制定参芪颗粒质量标准。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参芪颗粒中黄芪、益母草和大黄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参芪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进行测定。参芪颗粒中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斑点清晰且阴性无干扰;参芪颗粒中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是0.498 1~8.965 2μg(r=0.998 2),平均回收率为98.35%,RSD为1.16%(n=6)。薄层色谱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参芪颗粒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建立芪参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白术及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党参进行鉴别。[结果]结果显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供试品溶液中检测出党参炔苷的特征性色谱峰。[结论]说明所建立的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黄芪干根中HPLC-UV法测定黄芪甲苷的方法,同时比较蒙古黄芪、野生黄芪和膜荚黄芪3种不同来源样本的黄芪甲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UV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黄芪甲苷在0.05~0.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216%(RSD=2.85%);不同来源黄芪甲苷含量比较结果为野生膜荚≈蒙古。[结论]建立的HPLC-UV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相对稳定,方法简便,为今后黄芪干根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优质种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西浑源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及其变异类型以及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千粒质量、硬实率和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浑源蒙古黄芪主要分为绿茎无毛、绿茎有毛、紫茎有毛和紫茎无毛4种类型,膜荚黄芪主要分为紫茎有毛、紫茎无毛和绿茎有毛3种类型;通过对不同年限蒙古黄芪的根长、根高等指标的比较得出,5年生野生蒙古黄芪的整体等级比3年生植株高,因此,扩大5年生野生蒙古黄芪的种植可满足一部分市场上对高品质外观要求的需求;通过对6个产地蒙古黄芪种子特性的分析得出,不同产地的种子发芽率和千粒质量相关性各不相同;而硬实率与发芽率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即硬实率越高发芽率越低,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破除硬实率来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天麻复方降压胶囊中天麻素的鉴别及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天麻复方降压胶囊中天麻素的鉴别及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天麻,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结果]天麻复方降压胶囊薄层色谱检出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天麻复方降压胶囊中天麻素含量为6.91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天麻复方降压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种类及其传粉特点,为膜荚黄芪的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膜荚黄芪为研究对象,调查膜荚黄芪传粉昆虫的种类及访花形为。[结果]膜荚黄芪访花昆虫共有16种,其中,红光熊蜂、明亮熊蜂、蜜蜂、狭带贝食蚜蝇和斑缘豆粉蝶为主要传粉昆虫;主要传粉昆虫的日活动规律出现单峰型、双峰型和直线型3种,活动高峰期有一定交错;昆虫的传粉频率与停留时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昆虫访花行为对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对于理解植物的多样性与生殖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芪参口服液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口服液中的黄芪、白术和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对党参进行鉴别。结果显示,薄层色谱中各样品特征性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样品溶液中检测出党参炔苷的特征性色谱峰,而在阴性样品溶液中没有出现。说明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的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口服液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8.
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RAPD指纹图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RAPD标记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进行了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BSA法从1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出7个在膜荚黄芪基因池和蒙古黄芪基因池中表现多态性的引物.单株检测表明,引物OPC06具有膜荚黄芪特异性,在检测的膜荚黄芪个体中均能扩增出1条710 bp左右的特异带,而在蒙古黄芪的单株中未见扩增特异带,因此,将该膜荚黄芪扩增特异性条带命名为OPC06-710.试验表明,利用RAPD标记可在分子水平上达到快速、准确、可靠地鉴定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芪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为豆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栽培黄芪有两种,即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质量以蒙古黄芪为好,膜荚黄芪次之. 黄芪味甘,性微温.能补气固表、利尿、托疮生肌.主治气短心悸,自汗虚脱、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以及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等症.  相似文献   

10.
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叶片表皮和解剖结构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而上表皮分布少;膜荚黄芪下表皮气孔数明显多于蒙古黄芪;二者气孔器均属无规则型。叶脉由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组成。二者叶肉都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属两面叶。蒙古黄芪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比值明显高于膜荚黄芪,表现出抗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中药材的分子水平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从汉城细辛、北细辛、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中提取基因组DNA,使用20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并通过聚类分析研究药材间的亲缘关系。[结果]129条引物有扩增产物,占总引物数的64.5%,其扩增片段大小为250~2 000 bp。筛选出19条扩增出清晰条带、重复性好的引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内相似性大于种间相似性,汉城细辛和北细辛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结论]该研究在DNA水平上证明了汉城细辛和北细辛与蒙古黄芪和荚膜黄芪是不同品种的药材,而细辛和黄芪存在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重金属铜、铅、锌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植物种子萌发、生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DNA损伤的影响,为黄芪无公害栽培和药材基地环境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特色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重金属(0~300 mg/L)单一和复合污染(Zn 200/Cu 200、Zn 200/Pb 200、Pb 200/Cu 200 mg/L),观察黄芪生长状况及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黄芪DNA损伤情况。【结果】在0~100 mg/L时,Cu2+、Pb2+、Zn2+单一胁迫可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大于100 mg/L时则抑制种子萌发。随着黄芪培养时间的延长和重金属离子处理浓度的升高, Pb2+处理的黄芪根生长受抑制逐渐增强,黄芪根长变短;Cu2+、Zn2+处理的黄芪根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时期内两者最长根长出现的处理浓度分别为60和100 mg/L。3种重金属Cu2+、Pb2+、Zn2+单一处理后,黄芪总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当Cu2+处理浓度高于100 mg/L、Zn2+处理浓度高于200 mg/L、Pb2+处理浓度高于60 mg/L时,黄芪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随后不断降低。Cu/Zn、Zn/Pb复合胁迫,会降低彼此的毒害作用;Cu与Zn复合胁迫,对彼此毒害作用影响不大。随着重金属Zn2+、Pb2+、Zn2+浓度的增加,对黄芪DNA的伤害程度不断加大,Pb2+处理造成的损伤最大,Cu2+处理次之,Zn2+处理最小。【结论】一定含量的Pb2+、Cu2+、Zn2+对药用植物黄芪种子萌发、生根、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毒害作用,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毒害程度加深。3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排序为Pb2+>Cu2+>Zn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重金属铜、铅、锌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植物种子萌发、生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DNA损伤的影响,为黄芪无公害栽培和药材基地环境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特色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重金属(0-300mg/L)单一和复合污染(Zn200/Cu200、Zn200/Pb200、Pb200/Cu200mg/L),观察黄芪生长状况及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黄芪DNA损伤情况。【结果】在0-100mg/L时,Cu^2+、pb^2+、Zn^2+单一胁迫可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大于100mg/L时则抑制种子萌发。随着黄芪培养时间的延长和重金属离子处理浓度的升高,Ph^2+处理的黄芪根生长受抑制逐渐增强,黄芪根长变短;Cu^2+、Zn2+处理的黄芪根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时期内两者最长根长出现的处理浓度分别为60和100mg/L。3种重金属Cu^2+、Ph^2+、Zn^2+单一处理后,黄芪总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当Cu2+@理浓度高于100mg/L、Zn^2+处理浓度高于200mg/L、pb^2+处理浓度高于60mg/L时,黄芪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随后不断降低。Cu/Zn、Zn/Pb复合胁迫,会降低彼此的毒害作用;cu与zn复合胁迫,对彼此毒害作用影响不大。随着重金属Zn^2+、Pb^2+、Zn^2+浓度的增加,对黄芪DNA的伤害程度不断加大,Pbz抛理造成的损伤最大,Cun处理次之,Zn^2+处理最小。【结论】一定含量的Ph^2+、Cu^2+、Zn^2+对药用植物黄芪种子萌发、生根、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毒害作用,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毒害程度加深。3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排序为Pb^2+〉Cu^2+〉Zn^2+。  相似文献   

14.
王康宇  杜研  张美萍  孙春玉  蒋世翠  王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09-7311,7352
[目的]利用水杨酸和真菌诱导子协同作用,研究其对黄芪细胞培养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药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有用的次生代谢产物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方法]以黄芪组织培养物为材料,测定黄芪愈伤组织中POD、PAL、CAT的生物活性。[结果]黄芪愈伤组织中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对照;H2O2和NO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结论]水杨酸和真菌诱导子的共同作用提高了黄芪愈伤组织的抗性,有利于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如在生产中加入诱导子,可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砷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揭示砷毒害植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愈创木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不同浓度砷胁迫下对药用植物黄芪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影响以和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结果]随着砷浓度升高,黄芪叶片中这3种酶的活性能够维持,特别是POD活性显著增加。从时间动态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黄芪叶片中的CAT活性先升高再降低,POD活性增加,SOD活性变化不显著;MDA含量先升后降,第8天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可为中药材重金属含量控制和药理活性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晓杰  范圣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49-6450,6452
对中药材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品开发、黄芪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更进一步探究中药材黄芪药用价值、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氮钾耦合对黄芪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以蒙古黄芪为材料,研究了氮钾耦合对黄芪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黄芪种子产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施钾可提高种子淀粉含量。在黄芪现蕾期和盛花期追施尿素120 kg/hm2和喷施3 g/kg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间隔7 d),种子产量最高,为136.65 kg/hm2,较不追肥处理增产15.40%;结实率为54.20%,较不追肥处理提高7.6百分点;种子千粒重达到8.04 g,较不追肥处理增加0.32 g。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年限黄芪的耐盐性及抑盐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年限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Bge.)种植土壤中盐离子的测定,研究了黄芪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的裸地相比黄芪对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种植黄芪后,0~80 cm土层除K+外,Na+、Ca2+、Mg2+、SO42-、Cl-等盐离子浓度和pH值都明显降低;种植黄芪可提高土壤的K+/Na+,使盐碱地得以改良.黄芪耐盐试验显示:有害盐分离子Cl-、Na+主要存在于两年生黄芪的根和茎中;Na+主要存在于一年生黄芪的叶中,而Cl-主要存在于根和茎中;且盐碱地黄芪叶片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高于较非盐碱地种植的黄芪.  相似文献   

19.
以4年生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叶、果皮、茎作为供体材料制备不同质量浓度水提液,对吉林地区常见的大田作物、蔬菜及部分中药材种子进行萌发生测,考察其发芽率、胚根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化感效应指数。结果显示:膜荚黄芪各部位水提液对多数供试植物及自身的种子萌发产生了抑制作用,果皮水提液活性较高。活性物质可能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微生物、渗透势、酸度和盐度在萌发抑制作用中影响较小。可见,膜荚黄芪植株中含有具备生态活性的化学物质,在规模化栽培中应考虑其化感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