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整地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能明显促进小麦分蘖数、次生根数、群体数、干物质重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的增加,且与旋耕存在显著性差异;深耕和旋耕后耙实镇压也能显著提高小麦分蘖数、次生根数和群体数,而翻耕+镇压措施促进作用最显著,其中,小麦分蘖数、次生根数、群体数均比翻耕+旋耕多1.75%~9.37%,比旋耕+耙实镇压多9.83%~15.22%,比旋耕多13.61%~21.26%。此外,翻耕和镇压表层土壤措施均可显著提高小麦干物质重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对小麦亩穗数和产量影响较大,而对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土壤耕作技术对小麦出苗质量、根系功能及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针对黄淮平原农作区一年两熟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严重影响麦苗质量的突出问题,探索适宜的土壤耕作技术以提高小麦幼苗质量,最终提高产量。【方法】 2016—2018年连续2年,在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黄岗村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翻耕、耙、镇压3个因素组合配套实施8个处理,分别为深翻耕+旋耕(DT+RT;DT:30 cm,RT:15 cm)、深翻耕+耙(DT+H)、深翻耕+旋耕+镇压(DT+RT+C)、深翻耕+耙+镇压(DT+H+C)、旋耕(RT)、旋耕+耙(RT+H)、旋耕+镇压(RT+C)、旋耕+耙+镇压(RT+H+C)。对小麦出苗率及幼苗质量进行调查,并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蜡熟期对根系进行调查分析,分别在灌浆期对小麦籽粒性状、收获后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小麦播种后20 d,不同土壤耕作处理间幼苗质量差异显著。旋耕后出苗整齐度高于深翻耕,而深翻耕后出苗率、基本苗数和株高高于旋耕。相同耕、镇压因素处理下,耙后出苗率增幅为1.0%—5.7%,相同耕、耙因素处理下,镇压后出苗率增幅为0.06%—8.3%;同时深翻耕后,极少出现缺苗、断垄,RT处理缺苗、断垄的累计长度最高,两年平均为55 cm。从越冬期到蜡熟期,不同土壤耕作处理的根系活力均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DT+H+C处理最高;在越冬期和拔节期,镇压和耙处理后,与无镇压、耙处理相比,根系活力均提高。单株次生根数目在抽穗期达到最大,DT+H+C处理最高,两年最高值分别为45.2条与40.2条;与无耙处理相比,耙处理后,单株次生根数目最高增加14.8%,与无镇压处理相比,镇压处理后,单株次生根数目最高增加12.2%。花后5—10 d,DT+H+C和RT+H+C处理的籽粒灌浆速率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开花后20 d达到峰值,其中DT+H+C处理籽粒灌浆速率比其他处理高1.0%—19.4%,达显著水平。灌浆期籽粒千粒重,在花后0—15 d,DT+H+C处理增长最快,DT+RT处理增长最慢,花后25—30 d,DT+H+C处理千粒重最高,较RT处理提高20.8%。从不同土壤耕作技术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DT+H+C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耙和镇压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化并不规律,籽粒产量均有明显提升,幅度为1.4%—12.2%。经济效益方面,与当地以往耕作方式RT相比,RT+H、RT+H+C、RT+C、DT+H+C、DT+H处理所得效益均高于RT处理,其中DT+H+C处理产生经济效益最高,两年平均比RT处理高12.3%。【结论】 黄淮平原农作区当前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技术影响幼苗质量,旋耕有利于出苗的整齐度提高,而深翻耕则有利于出苗率及幼苗均匀度提高,株高增高,为冬前形成壮苗奠定基础;深翻耕将耕层加深,利于根系下扎,促进次生根数目的增加以及耕层根系活力的提高,间接影响籽粒产量。综合考虑植株根系生长发育、生育后期籽粒灌浆速率、粒重形成和产量表现等,研究认为黄淮农作区DT+H+C处理土壤耕作技术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播期及播种量对稻茬小麦扬麦16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与拔节期小麦株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迟逐渐降低;各时期小麦株高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播种量(基本苗)增加,株高均呈降低趋势。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叶面积降低。同一播期处理下,拔节期至抽穗期,小麦单茎干物质量逐渐增加。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播期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产量形成。11月8日播期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在同一用种量(基本苗)处理下,11月8日有效穗数最高。随着播期推迟,有效穗数降低。扬麦16在苏南太湖地区11月8—15日播种最佳,基本苗225万~300万/hm2为最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郑麦7698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秸秆粉碎还田+翻耕(25 cm左右)+耙实后播种处理基本苗少,但个体发育较好,地上部分生长健壮,能够增加幼苗生长量、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相对较高,是最理想的耕作方式。[结论]该研究可为整地方式选择、改善整地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小麦生产中灌溉水次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采取了3个限水模式设计,明确不同限水条件对藁优2018基本苗、经济性状、品种的影响,为在藁城区大面积推广节水稳产高产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苗期各处理地力相同,没有灌水,因而基本苗、越冬茎数及起身期茎数差异不明显;由于播期推迟,加上越冬返青期有几天极端低温天气,造成越冬期群体苗小、苗弱,冬前三叶大蘖少,所以1水和2水处理的成熟期穗数与0水处理相比增加不明显;春季浇水能增加籽粒中蛋白质和湿面筋的含量,尤其是浇2水增加较明显。综合产量三因素所得的理论产量,1水和2水处理均高于0水处理,增幅分别为4.82%和11.33%,实产增幅分别为17.52%和15.30%。因此,灌水对小麦藁优2018产量和品质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小麦生长动态对穗粒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扬麦14号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进行扬麦14号播种密度试验,使小麦形成不同的长势,研究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结果]小麦的基本苗和总苗数、分蘖数、叶龄、株高、次生根条数、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对穗粒结构的主要指标都有影响,影响最明显的是拔节期总苗数、越冬期单株分蘖数、冬前期和返青期叶龄、株高、冬前期和越冬期次生根条数、拔节期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拔节期总苗数、冬前期单株成穗数、叶龄余数、冬前期株高、越冬期次生根条数、越冬期干物质重和抽穗期单茎叶面积对小麦单产的影响较大。[结论]小麦长势影响穗粒结构,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通过人工干预使小麦长势向着高产优质的穗粒结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不同整地播种方式对小麦苗情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整地播种方式,选用大田小麦品种郑麦7698分别在4种不同整地播种方式的地块上开展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碎后还田、拖拉机翻耕(耕深30cm)、耙实后播种的处理区,小麦植株的单株分蘖数、次生根数及长粗度、亩越冬群体及最高群体、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明显优于或高于其他不同整地播种方式,因此,该整地播种方式应在河南省夏邑县小麦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市稻茬小麦的生产现状,研究了翻耕+旋耕复合耕作(FRT)、旋耕(RT)、免耕+覆稻草(NT)对小麦播种条件、苗情、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旋耕复合耕作模式通过前期的翻耕晒田使土壤水分达到适耕水平,可以实现肥料深施,提高小麦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明显提高小麦产量。经济效益比较:翻耕+旋耕复合耕作模式较免耕+覆稻草模式净利润增加152元/667m~2,较旋耕耕模式净利润增加81元/667m~2,增收效果明显。试验证明,成都平原稻茬小麦翻耕+旋耕复合耕作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正>节水群体构建技术一是科学选用良种,包括选用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从正规种子企业购买高质量的种子。二是科学整地,为小麦全苗、匀苗、壮苗奠定良好土壤基础。前茬收获青贮的地块,建议采用重耙+旋耕、翻耕+轻耙(旋耕)的整地方式;前茬收获籽粒玉米的地块,建议采用重耙+翻耕+轻耙(旋耕)的整地方式。三是适期适量适深播种。抗旱节水栽培技术一是冬前科学浇灌越冬水。二是冬季镇压抗旱保苗。三是春季因苗因墒节水灌溉。冬前总茎数达到或超过90万/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适宜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规模化种植的整地方式和播种机型,设置重耙、重耙+翻耕+旋耕2种整地方式,选用约翰迪尔免耕播种机(John Deere 1590)、旋耕条播机(2BFX-9)、固定道式震动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机(2BMFZS-12/6)、免耕施肥播种机(2BMFYF-9)、鑫飞达12行小麦施肥播种机(2BMF-12)和鑫飞达9行小麦宽幅施肥播种机(2BMF-9)6个播种机型,研究整地播种质量和小麦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重耙+翻耕+旋耕处理比重耙增产14.75%,该整地方式下选用鑫飞达9行小麦宽幅施肥播种机(2BMF-9型)的小麦产量最高,达555.6 kg/亩,较重耙方式下约翰迪尔免耕播种种机(John Deere 1590)增产40.0%。缺苗断垄比例降低、基本苗及各时期群体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以超高产小麦品种石麦12为实验材料,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存在着明显差异。每公顷150万基本苗的种植密度条件下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RUBP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群体叶源量等光合指标都表现出明显优势,相对于其它处理来说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小麦品种石麦12应适当控制基本苗数,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以提高生育后期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耕作方式对小麦根系、叶片抗氧化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耕翻+镇压(HS)、旋耕+镇压(RS)和旋耕(R)3个处理。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孕穗期和花后10 d HS处理叶片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耕作处理;在拔节期、抽穗期和花后5 d HS处理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RS和R处理;在越冬期、孕穗期至花后5 d,HS处理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RS和R处理;除拔节期和孕穗期,HS处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RS和R处理。相关分析表明小麦产量和叶片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930,P<0.01),与叶片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74,P<0.05)。HS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产量分别比RS和R处理高出5%和8%。综上表明,耕翻+镇压可提高小麦根系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MDA含量,延长小麦灌浆期实现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13.
不同镇压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镇压处理的作用,以远大1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播后镇压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探索增加小麦产量的农艺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后镇压可有效节水保墒,提高土壤含水量,但对基本苗的数量无明显影响。适度镇压处理,可降低小麦株高,提高小麦苗期鲜重和干重,增加小麦次生根数量和重量。研究发现,镇压处理后,小麦穗粒数和亩穗数都有所增加,与无镇压处理相比,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小麦千粒重影响差异不显著,此三要素的变化与小麦产量具有正相关作用,因此,镇压处理可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苏啤3号大麦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对大麦冬前苗情没有显著影响,对拔节期苗情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拔节期群体总苗数及成熟期有效穗数逐渐增加,但拔节期单株分蘖、次生根及成熟期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减少,产量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基本苗达300万/hm^2时产量达最大值,当基本苗增加至337.57万/hm^2时,产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5.
采用裂区设计,观测不同处理小麦生长发育、土壤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小麦基本苗随之减少,单株分蘖、次生根、干物质、成穗数、穗粒数也有同一趋势;从春季最干旱时期的土壤水分测定结果看,培土处理土壤水分含量高于镇压而小于镇压加培土处理;6 cm处理平均产量为191.7 kg·667m-2,比平播处理增产25.2 kg·667m-2,达到显著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渭北旱原东部可以进行小麦留沟播种,适宜留沟深度为6 cm,超过10 cm则减产。在土壤墒情合适的情况下,采用镇压结合培土保墒效果比单纯镇压或培土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小麦免耕播种中,通过设置留15~20cm根茬、50%秸秆粉碎还田、全部秸秆粉碎还田3种秸秆处理方式,并与传统的翻耕进行对比,研究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播种质量、群体动态、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免耕小麦的播种质量、越冬能力、群体动态、产量均受到一定影响;免耕播种能提高前期土壤水分,但前期土壤温度偏低;留根茬的免耕处理产量较翻耕略有降低,而50%秸秆覆盖、100%秸秆覆盖的处理较翻耕减产达10.6%、14.1%,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耕种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矮抗58为试材,采取旋耕后直接播种( CK)、旋耕+耙实后播种、深耕(25 cm 左右)+旋耕后播种、深耕(25 cm左右)+耙实后播种4种耕种方式处理,研究了不同耕种方式对小麦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动态、群体茎蘖数量动态以及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干物质积累动态、茎蘖数量变化动态以及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无显著影响,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深耕(25 cm 左右)和耙实后播种均对小麦增产作用非常明显。采取深耕(25 cm左右)+耙实后播种方式小麦产量最高,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晚播稻套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麦33为试验材料,通过药剂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研究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晚播稻套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使出苗率分别增加4.78、3.64百分点,使基本苗数分别增加9.31%、4.59%;至拔节期,拌种剂1号、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使小麦带蘖数分别增加2.17个、2.13个,使小麦单穗粒数分别增加3.12、2.55粒,使穗数分别增加39.6万株/hm~2,使千粒质量分别增加2.23、0.84 g,从而使小麦产量分别增加6.50%、5.76%。说明,通过使用合理的小麦种子处理剂可以提高小麦出苗率,促进晚播稻套麦的生长发育,改善小麦穗粒结构和产量性状,增加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小麦深松旋耕耙压播种镇压高产栽培集成技术通过秸秆还田、深松、镇压等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分蓄积,提高作物根系活力,增加抗旱抗寒能力。笔者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研究基础、优点及关键技术环节,为提高小麦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助力。  相似文献   

20.
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发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淮北地区小麦产业发展,进行了稻茬麦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发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式对田间出苗率有显著影响,田间基本苗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期推迟,小麦出苗期至拔节期生育进程均相应后移,但拔节期以后,各处理生育进程基本一致,成熟期相差不大,稻田套播麦比条播麦和撒播麦早熟3~5d,条播麦比同期播种的撒播麦生育期进程提前1~2d。同一种播种方式,随播量的增大,各生育时期的茎蘖总数增大,但增幅减少。播种方式、播量和两种因素互作对最终成穗数和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