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善右旗是一个牧业旗,是甘肃主要养驼区之一。根据一九七三年六月统计,全旗共有骆驼32,161峰,在畜牧业中占全旗人牲畜总头数的87%强,占全旗大小牲畜总头数的15.37%。而骆驼的寄生虫,至今尚缺乏调查资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阿拉善右旗畜牧业生产战胜了连续三年的严重旱灾,骆驼峰数仍有增长,为了进一步促进养驼业的更大发展和给今后开展骆驼寄生虫病防治工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双峰驼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的染色体数目为 2n=74。并初步摸索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培养操作过程,为进一步开展骆驼遗传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双峰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的染色体数目为2n=74。并初步摸索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培养操作过程,为进一步开展骆驼遗传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阿拉善左旗骆驼患阴道蝇蛆病的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发病母驼可占母驼总数的30%以上。给当地养驼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危害。为此,我们对引起阿拉善左旗骆驼阴道蝇蛆病的蝇种做了调查,并对幼虫及成蝇分别作了鉴定。其结果证明:引起阿拉善左旗骆驼阴道蝇蛆病的蝇种为黑须污蝇。  相似文献   

5.
<正>5饲养管理骆驼饲养有放牧、棚圈和厩舍饲养两种方式。终年天然草场放牧是养驼的主要方式。5.1驼群组成根据草场类型、水源、劳力、用途、年龄、性别等分为繁殖群和非繁殖群。繁殖群由3~4岁种母驼、1~2岁驼羔和种公驼组成,每群在100峰左右。其中种母驼30~40峰,种公驼1~2峰,骑乘或役用骟驼2~3峰,其余为1~2岁驼羔。非繁殖群由骟驼、3~4岁公驼及空怀母驼组成,每群100~120峰。  相似文献   

6.
双峰驼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双峰驼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初步证实染色体数为2n=74,常染色体36对,臂数NF=132;性染色体一对,组成为xx/xy型。36对常染色体中有15对为亚端着丝点,9对为亚中着丝点,6对端部着丝点和6对中部着丝点。x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y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点。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青海骆驼遗传多样性,揭示青海骆驼的母系起源进化。采集柴达木地区3个青海骆驼类群耳组织样品88份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分析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并与蒙古、内蒙古双峰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loop序列中共检测到96个多态位点,定义了27种单倍型。3个青海骆驼类群占有16个单倍型,而蒙古双峰驼独有7个单倍型,内蒙古双峰驼独有4个单倍型。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出两个独立的分支:第一支为青海骆驼3个类群与蒙古双峰驼,且德令哈双峰驼与其他两个类群间存在明显界限;第二支为内蒙古双峰驼。青海骆驼与内蒙古双峰驼的遗传距离均较远,但与蒙古双峰驼的遗传距离较近。因此,青海骆驼母系起源更倾向于蒙古双峰驼而非内蒙古双峰驼。  相似文献   

8.
中国骆驼发展史(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境内什么时候才有骆驼?古生物学家根据地质年代化石考证(见《化石》杂志1979年第一期)在我国山西省东部的下更新统的地层中,发现了类驼化石一现生骆驼较早的祖先。在河南省、北京周口店等地发现了一些时代较晚的骆驼化石——巨类驼。属于晚更新世中一晚期的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地层中,出土了名为“诺氏驼”的骆驼化石。“诺氏驼”比现生种个体大,但骨骼的主要特征与现生种类似,看来应是现在双峰驼的近祖。从国外考古发现的化石证明了原驼自北美经白令海峡来到东半球,在中亚细亚变成双峰驼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下半年以来,阿拉善左旗腾格里镇查拉湖嘎查的呼某某等3个驼骆群中发生了一种以皮下结缔组织、肌肉内形成筛眼状蜂窝炎、流血、奇痒、掉毛为特征的疾病,当地牧民称骆驼"瘩皮病"、"烂皮病"。在发病区共饲养骆驼329峰,发病73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于骆驼的寄生虫种类,已往尚缺乏完整的调查资料。我组与阿拉善右旗畜牧兽医工作站的同志为了促进养驼业的发展和为今后开展骆驼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曾于1973年在何拉善右旗进行过一次调查。为了更进一步摸清情况,又于1980年12月19日至次年1月2日在该旗利用土产公司屠宰的骆驼进行了这次调查工作,计剖检骆驼3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外局血淋巴细胞培养及姊妹染色体分染技术,对埋植增瘦剂的长×巴猪(F_1)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统计的细胞中,试验组正常二倍体细胞(2n=3.8)的百分率为71.43%,对照组为80.36%,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多倍体细胞数(8.33%)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2.23%,P<0.01);试验组染色体断裂细胞百分率(10.67%)与对照组(8.0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姊妹染色体交换频率(1.88)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0.76,P<0.01)。  相似文献   

12.
近十余年来,骆驼脓肿病在我国西北一些省区不断发生,严重地影响养驼业的发展。1978—1979年我们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拉善右旗进行了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查。骆驼脓肿病为散发的或地方流行性的,其病程多为慢性。畜体各部均可出现脓肿,最常见于肺部。体内脓肿常致死亡。从病驼脓汁中分得假结核棒状杆菌,并进行了鉴定和动物试验。该菌对骆驼、绵羊、家兔、豚鼠和小白鼠都有致病力。  相似文献   

13.
新疆古代岩画中的骆驼新疆昌吉州党史办戴良佐骆驼,古称囊驼①,亦名封牛②。为草原五畜(马、牛、绵羊、山羊、骆驼)之一。在动物分类学周偶蹄目骆驼科骆驼属,分双峰驼和单峰驼,都由原驼演化而成。原驼起源于北美大陆,约于中新世前后经过白令海峡迁入中亚,约在公元...  相似文献   

14.
中国5个地区家养双峰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评价、保护和利用骆驼遗传资源,采用10个微卫星位点对40峰阿拉善骆驼、40峰河西骆驼、60峰北疆骆驼、60峰东疆骆驼和60峰南疆骆驼共260个个体进行群体间、群体内遗传水平变化研究,并对群体结构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检测得到129个等位基因。5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78~0.665,观察杂合度(Ho)的范围为0.187~0.261,期望杂合度的变化范围为0.612~0.699。依据Da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发生树表明,5个地区家养双峰驼可以分为两个分支,阿拉善骆驼、河西骆驼、东疆骆驼聚为一支;北疆骆驼和南疆骆驼聚为一支。结果表明,河西骆驼和阿拉善骆驼显示了最密切的关系,而阿拉善骆驼和南疆骆驼之间有最远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部,是全国骆驼的主要产区。多年来,在该地流行着一种危害骆驼口唇的传染病,牧民俗称骆驼"口疮",该病在全盟各地均有发生,多见于驼羔。2009年以来本旗腾格里额里斯苏木查拉格尔嘎查宝某某等5个奍驼群中发生一种在口唇周围出现红疹、泡、脓疤、脓疙瘩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也就是骆驼"口疮",据统计该5个养驼群253峰,  相似文献   

16.
张庆路 《农业考古》2020,(1):162-167
汉代骆驼没有固定的称谓,西北边郡的骆驼可分为野、官、私三种类型,其经济价值低于马匹。很多亭隧蓄养骆驼,官驼有名籍,内容包括毛色、性别、身高等。边郡骆驼主要用于骑乘、驮运粮食与茭草,也可用来驾车。官驼之饲料有统一的定量,每匹日食2斗麦,"行道食"一次12.5斤茭。河西骆驼主要来源于官营牧苑的饲养、与羌胡的贸易以及战争掳掠,当地盛行骆驼及驼具买卖。  相似文献   

17.
<正> 骆驼脓肿病在我国养驼的一些省区是常发的一种疾病。病驼躯体不同部位常发生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脓肿,严重的影响着骆驼的采食活动,甚至病驼卧地不起,直至死亡,也影响幼驼的生长发育,为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本病病原经甘肃农业大学沈斌元研究于1979年确定甘肃省阿克塞县、肃北县和内蒙  相似文献   

18.
关注驼奶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驼作为古老的牲畜品种,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逐渐被淘汰,造成了骆驼数量急剧减少。全国的双峰驼从1981年的68万峰下降到目前的25万峰,新疆骆驼下降的情况亦相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经过研究发现,驼奶具有特殊的饮用价值。这一发现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并开始开发驼奶,使骆驼在新时期得到了新生。  相似文献   

19.
对已经病理证实为鳞癌的未经任何治疗的男型秃发肺癌患才作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发现亚二倍体细胞,超二倍体细胞明显增高。且有结构异常:1号环形染色体,2号巨大亚中着丝粒标记染色体。作者认为这些具有异常染色体的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有可能作为预测肺癌的诊断。外周血标本来源较易,培养方法简单,成功率亦高,是一种可取的检查方法,并对男型脱发作了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白绒山羊的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60。其中有29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 型)。所有的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