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目前胡椒加工存在的问题和脱皮现状,综述了胡椒脱皮的方法及其原理,并提出了以生物酶法为基础的多种工艺方法相结合的脱皮技术是未来的胡椒脱皮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变胡椒的预处理方式来解决固态发酵脱皮时间短与固态发酵脱皮白胡椒色泽差之间的矛盾。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沸水热烫处理得到的胡椒脱皮率虽能达到100%,但色泽不理想;而在室温条件下,经不同水处理后脱皮得到的白胡椒的色泽明显比沸水热烫的好,但脱皮率未能达到100%;用热水浸泡预处理后的实验组不仅胡椒脱皮率能达到100%,而且色泽也较为理想,已达到市售的水平。所以,选择胡椒脱皮的最优预处理方式为50℃热水浸泡20min。  相似文献   

3.
1引言在白胡椒加工工艺方面,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都是湿法加工,即将胡椒鲜果放入水中浸泡7~10天,待果皮果肉充分腐烂后,捞出脱皮、洗涤、晒干,得到白胡椒。胡椒的果实为浆果,果肉厚而带有甜味,鲜果在浸泡过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黑胡椒、胡椒根、市售胡椒粉和用不同浸泡液浸泡脱皮的白胡椒粉中的胡椒碱含量。结果表明:黑胡椒粉、2种市售胡椒粉和白胡椒粉中胡椒碱含量不同;果〉根、白胡椒〉黑胡椒、盐水浸泡〉河水浸泡〉醋浸泡、西安胡椒粉〉海南胡椒粉。说明不同的胡椒粉胡椒碱的含量不同,这可以为胡椒的质量控制提供比较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胡椒果皮脱胶菌分离、筛选的方法。[方法]从胡椒种植园的土样中采集样品30份,通过初筛、复筛及胡椒脱皮试验分离、筛选胡椒果皮脱胶菌。[结果]分离出7株能产生果胶酶的菌株,其中2株菌株产生的果胶酶活性较高;胡椒脱皮试验结果表明,菌株QH-2在4 d内脱胶效果较好,脱皮后胡椒产品感官评价优良。[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为胡椒果皮高效脱胶菌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宋磊  姜德全  李新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80-10682
[目的]比较不同破壁方法对水蕨孢子破壁率的影响。[方法]运用温差-机械破壁法、乙醇浸泡-超声破壁法、纤维素酶法、乙醇浸泡-纤维素酶法以及乙醇浸泡-混合酶法对水蕨孢子进行破壁,分析不同破壁方法对水蕨孢子破壁率的影响。[结果]温差-机械破壁法的水蕨孢子破壁率最低。用pH值4.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添加5%纤维素酶处理后,水蕨孢子的破壁率为47.08%。用50%乙醇浸泡、添加5%纤维素酶、超声破碎30 min处理,破壁率最高,达到61.22%。采用乙醇浸泡-混合酶法破壁的水蕨孢子破壁率比只加纤维素酶要低。[结论]该研究对提取和分析水蕨孢子的化学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椒果皮脱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胡椒产地的土壤和胡椒沤液中分离出63株能分解果胶的菌株,经复筛获得6株果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其中菌株03005用于胡椒脱皮,4.5 d内可将胡椒果皮脱除干净,脱皮后的胡椒产品色泽洁白、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8.
模糊数学在豆浆感官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模糊评判方法对不同脱腥处理的豆浆感官质量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5种脱腥方法中,热水浸泡法对豆浆的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微波灭酶法、干热灭酶法、碱水浸泡法,盐水浸泡最差。采用热水浸泡法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有效而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胡椒是海南省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加上进入盛花期时,又接连遇上“海棠”、“纳沙”、“尼格”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出现叶片被打落,植株被刮倒,甚至整个胡椒园被洪水浸泡等灾情,全省胡椒园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化学去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在8%烧碱与0.3%果蔬脱皮剂组成的脱皮液中,于60℃条件下浸泡12 ̄15分钟,再经人工或机械刷动,可全去薯皮,且去皮后的薯块能保持其原有的硬度、色泽与营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蔬菜源内生细菌TS-3菌株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涂抹叶片、菌悬液浸种和浇灌3种方法。将利福平(200μg/m1)标记的内生细菌TS-3接种到生菜和甜椒2种蔬菜中,其后测定定殖情况。[结果]采用4×10^5cfu/ml的菌悬液对生菜进行涂抹叶片接种,3d后叶片中菌株数量达到高峰,根中第7天达高峰;在接种甜椒叶片后的第7天,茎和叶中的含菌量均达到最高峰,并稳定在10^4cfu/ml,而根系中舍菌量无明显变化。采用浇灌接种生菜,TS-3菌株在3d后达高峰,在甜椒茎、叶中第9天达高峰,而后该菌的定殖数量稳定在10^4cfu/ml。采用菌悬液浸种,TS-3菌株在生菜叶中的定殖量在1.1×10^4cfu/ml,根中的定殖量在1.5×10^4cfu/ml,而在甜椒中,其定殖量是根〉茎〉叶,但定殖量都在10^4cfu/ml数量级。[结论]鉴于TS-3菌株在2种蔬菜中都能定殖,且不同的接种方法对其定殖量无数量级上的影响,所以采用较简单的浇灌接种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颜色的甜椒为试验材料.采用CTAB法、SDS法、ROSE法和氯化苄法提取彩色甜椒基因组DNA。结果表明,CTAB法所提取DNA的质量和纯度较高,以此DNA为模板进行RAPD—PCR分析,DNA扩增效果较好,带形清晰、整齐,说明CTAB法提取的DNA较为完整,能用作RAPD—PCR模板来开展彩色甜椒分子水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TMV-om为对照,对来自北疆地区辣椒上的5个TMV分离物进行了生物学、血清学、感病辣椒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北疆地区辣椒上的TMV存在着自然分化;县有明显的致病性差异。根据病状表现可分成系统坏死型、黄白花叶型、绿色花叶型、轻微花叶型4个类型,这些分离物与国内外报道的辣椒TMV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李佩洪  唐伟  龚霞  吴银明  张红粒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47-9047,9050
[目的]研究比较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3种富集方法。[方法]采用冷冻丙酮法、尿素包合法、硝酸银络合法3种方法对花椒籽油中的α-亚麻酸的富集进行研究,通过对α-亚麻酸含量、工艺过程、设备要求、成本几个方面比较3种富集方法的优劣。[结果]试验表明,3种方法都能提高花椒籽混合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含量,其中硝酸银络合法富集率最高,但产品中有重金属残留,且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能应用于食品、药品行业;冷冻丙酮法和尿素包合法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成本很低,但富集率偏低,无法满足行业所需的高纯度α-亚麻酸生产。[结论]3种方法各有利弊,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富集方法及工艺过程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物方法改善污泥脱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含水率越高,则污泥量越大,污泥处置难度增加,提高污泥脱水性对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意义重大。相比同类技术,生物法具有高效、低成本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介绍了利用生物法提高污泥脱水性的技术,包括污泥酶处理、微生物絮凝剂和生物沥浸。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游离方式辣椒小孢子的胚胎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甜椒、牛角椒、羊角椒、线椒和朝天椒5个不同类型的10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通过直接机械游离、看护培养自然游离和先花药预培养再机械游离3种不同的小孢子游离方式的胚胎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先花药预培养再机械游离小孢子的胚胎发生最好,看护培养自然游离小孢子的胚胎发生次之,直接机械游离小孢子的胚胎发生最差,仅获得少量球形胚;小孢子在培养前期需要花药壁的存在,高温预处理之后则需要花药壁及时破裂。  相似文献   

17.
辣椒疫病株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资料计算,采用6种聚集指标和Iwao,Taylor法测定,结果表明,辣椒疫病株在田间以个体群呈聚集分布,个体群内部的分布是随机的,空间分布型属负二项分布。明确了构成聚集的原因,既包括病菌本身的特性,也包含着它对环境条件差异的反应结果。通过对五种抽样方法的比较,认为田间调查时,采用对角线取样方法为好,省时,省力,误差较小,其抽样数量由田间发病程度决定,发病越轻,抽样量越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张家港地区适合青椒种植的沼液施用水平和方式,分别设置浇施或喷施54(T1)、84(T2)、114(T3)、144(T4)、204 m3·hm-2(T5) 5个沼液施用量,分析青椒产量和品质、土壤pH、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等以确定最佳的沼液施用方式和施用量。结果表明,沼液的适量施用可以有效提高青椒的产量和品质,且浇施效果明显好于喷施。浇施114 m3·hm-2可以充分发挥沼液肥效,相比未施沼液的CK1,青椒产量增加97.74%,Vc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32.77%和83.82%,且硝酸盐含量符合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一级标准。施用沼液显著提高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有可能加深土壤盐碱化程度。综上所述,沼肥可以代替传统化肥用于青椒的种植生产,采用114 m3·hm-2的施肥量对青椒种植地进行浇施最利于青椒的生长。研究结果为促进当地沼液利用,解决沼液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