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地市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大力投入,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无论在硬件实力还是检测能力方面均有很大提升。发挥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的作用,做好相关风险管控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质检机构通过现场评审后及时整改偏离项对保持质检机构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农产品质检机构实验室现场评审后对发生偏离项的整改工作流程、纠正措施、结果验证等整改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的学习和理解,本文对农产品质检机构实验室资质认定过程中涉及的要素、机构建立、人员配置、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阐述,提出了农产品监测机构实验室运行与管理的重点,为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指导意见,以保障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地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长效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长效运行机制,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认识,要实行检验机构大整合,彻底改变农业体系内部小而全的检测机构模式,实现农产品质检机构的做强做大。要以农业主导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检验机构。要强化体系建设和人员培训,实施人才战略,打造科研型队伍,培养高层次人才。要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以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为抓手,全面履行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平凉市各级农产品质检体系的机构设置、运行、人员、编制、资质认定、能力水平、检测面积、仪器配置、经费使用等情况调查发现,农产品质检机构普遍存在机构挂靠、能力不足、资源闲置、经费短缺,人员流动频繁、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检测面积不够,仪器配置不合理,基层机构建设薄弱,乡镇机构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提出明确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职能定位、明确乡级农产品质检站的发展方向、加大检测经费的投入等对策,以期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部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分批规划建设了276家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以下简称"部级质检机构"),经合并、撤销等措施,现有248家部级质检机构。这些机构已成为强化农业执法监管、保障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支撑。为切实发挥部级质检机构作用,充分适应当前依法监管和依法施检的需求,不断强化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技术至上意识,各部级质检机构亟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日常运行管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2014,(17):30-31
<正>农质发〔2014〕11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06号)精神,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以下简称"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农产品质检机构")运行和管理,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现就加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与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四川省“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快速发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部分县农产品质检站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难到位、运行经费不足,市县检测人员难稳定、综合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仍需提升.建议加快推进市县农产品质检体系项目建设和管理,依法将农产品质检机构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提高检测人员从事有毒、有害工作保健津贴,建立健全农产品质检人员职称评定机制,进一步加强检测技术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2014,(21):29-30
<正>农质发〔2014〕11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06号)精神,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以下简称"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农产品质检机构")运行和管理,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现就加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与管理提出如  相似文献   

10.
正农产品质检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多年来,依托政府支持,开封市农产品质检体系得到了不断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就开封市农产品质检体系发展情况进行探讨。一、发展现状目前,开封市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的硬件设施比较完善,检测队伍精良,检测能力过硬,工作经费保障充足,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能够正常全面运转。但县乡级质检体系运行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8.
结合河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情况 ,简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20.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