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猪毛蒿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前后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含量、挥发性成分以及绿原酸含量差异,为寻找猪毛蒿炮制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重量法测定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含量,GC-MS/MS测定挥发性成分,HPLC-UV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与生品相比,晒干品的水、醇提取物含量均显著下降;烘干品水提取物含量下降,而醇提取物含量提高;阴干品无显著差异.GC-MS/MS分析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从生品、阴干、晒干、烘干品中分别检出25、21、27、24个色谱峰,共有的组分有13个,且猪毛蒿炮制前后既有含量的改变,也有不同结构的成分出现,晒干与生品差距最大;HPLC-UV方法测定了绿原酸含量,发现炮制后均显著下降,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生品、阴干、晒干、烘干.[结论]猪毛蒿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采用阴干方法,以防止有效成分损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储存条件对红景天挥发油成分的影响,为其储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不同储存温度、湿度及时间的红景天进行挥发油提取,利用GC-MS对比分析其成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确定红景天的适宜储存条件.[结果]红景天挥发油成分出峰时间集中在3~5、9~11和14~16 min,主要成分有异戊烯醇、正辛醇、芳樟醇和香叶醇.随储存温度升高,挥发油提取率增加,当储存温度达60℃时,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减少,香气变弱;储存湿度过高,挥发油提取率明显降低,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减少,香气变弱;储存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和香气质量影响较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挥发油提取率降低幅度小、香气质量短期内无明显变化.红景天的适宜储存条件为:储存温度30℃,储存湿度小于70%RH,储存时间控制在12个月内.[结论]储存温度和储存湿度对红景天挥发油成分影响较大,在红景天实际储存过程中调控好这两个影响因素,可有效保持其挥发油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路路通清炒法、砂烫法对路路通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路路通生品及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并鉴定其挥发性成分,经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路路通生品、清炒品和砂烫品中分别鉴定出65、71和80种化合物,分别占其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74.08%、71.45%和74.14%。与生品相比,清炒品、砂烫品中烯类成分种类及相对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清炒品、砂烫品中酮类相对质量分数显著减少。清炒后挥发油中烯类成分种类从22种增加到29种,相对质量分数从19.15%增加到40.61%;砂烫后挥发油中烯类成分种类从22种增加到36种,相对质量分数从19.15%增加到43.62%。清炒后挥发油中酮类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从22.27%减少到9.10%,砂烫后挥发油中酮类成分相对质量分数从22.27%减少到6.51%。清炒路路通新产生了7种萜烯类成分,砂烫路路通新产生了14种萜烯类成分,砂烫法较清炒法多增加7种萜烯类成分。[结论]清炒法、砂烫法炮制后,路路通挥发油中烯类成分的种类及相对质量分数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龙胆生品、酒炙、姜炙、甘草炙、炒炭等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其炮制工艺,探讨提高龙胆苦苷含量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分别对龙胆药材进行不同的炮制处理,采用超声法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其含量,选择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的样品进行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炮制工艺。[结果]龙胆不同炮制品中酒炙龙胆的含量高于其他炮制品。当炮制温度为100℃,闷润时间为1 h,龙胆与黄酒用量比例为5∶1时,龙胆苦苷含量最高。[结论]酒炙法是适用于龙胆的炮制方法,且最适宜的炮制条件为炮制温度100℃、闷润时间1 h、龙胆与黄酒用量比例5∶1。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麦冬、去心麦冬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比较麦冬去心前后及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方法]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以芦丁为对照,采用NaNO_2-AlCl_3-Na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多糖含量分别为麦冬生品10.88%、酒炙品6.92%、清炒制品10.48%、米炒制品6.81%,去心麦冬生品11.73%、酒炙品8.46%、清炒制品11.01%、米炒制品8.54%。总黄酮含量分别为麦冬生品0.83%、酒炙品0.76%、清炒制品1.03%、米炒制品0.95%,去心麦冬生品0.78%、酒炙品0.70%、清炒制品0.99%、米炒制品0.84%。[结论]麦冬去心后,多糖含量增加,麦冬生品及去心麦冬经炮制后,多糖的含量均有减少;麦冬总黄酮含量在去心后减少,麦冬生品及去心麦冬炮制后,除酒炙品以外,总黄酮的含量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炮制对姜挥发油中致香成分的影响,为姜及其炮制品在香料行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干姜挥发油和炮姜挥发油致香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干姜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依次是桧烯、莰烯、桉叶油醇、龙脑、α-姜烯、丙酸芳樟醇和α-蒎烯等,而炮姜挥发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依次是莰烯、桧烯、α-姜黄烯、龙脑、桉叶油醇和α-蒎烯等,新增加了对伞花烃和榄香醇2种成分,同时α-姜黄烯、α-蒎烯、莰烯、α-没药烯、6-甲基-5-庚烯-2-酮、三环烯、桉叶醇、橙花叔醇和α-倍半水芹烯的相对含量明显升高,而α-姜烯、α-水芹烯、桉叶油醇、(E)-柠檬醛、(Z)-柠檬醛、丙酸芳樟醇、α-松油醇和乙酸香叶酯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干姜经加热炮制成炮姜后,其理化性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导致其致香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GC-MS联用技术对高良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高良姜中分离鉴定了7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油精、α-萜品烯基乙酸酯、香榧醇、异长叶烯和喇叭烯等,相对含量分别为38.54%、6.55%、7.74%、3.64%和3.93%。[结论]同时蒸馏萃取法提供的高良姜挥发物信息比水蒸气蒸馏法、顶空加热法提供的信息更丰富,结合这3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完善的高良姜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姜黄酒炙前后多糖含量.[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姜黄酒炙前后多糖含量.[结果]葡萄糖质量浓度在10~70μg/m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67%,RSD为1.33%;姜黄多糖的含量为酒炙品(1.38%)>生品(0.68%).[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姜黄多糖成分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炮制后安徽枳壳中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对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挥发性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炮制后安徽枳壳中分离出26种挥发性成分,鉴定出25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柠檬烯,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6.50%.[结论]GC-MS适用于枳壳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可作为枳壳饮片质量评价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五味子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进行分析,研究炮制对五味子挥发油成分和含量的影响。五味子生品、醋五味子、酒五味子和蜜炒五味子的挥发油得率分别是1.66%、1.50%、1.40%和1.34%;从各挥发油中分别检出46种、49种、48种和50种成分;对其中34种成分进行了鉴定。本研究为五味子炮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