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淮河流域作为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对安徽淮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6年安徽淮河流域年平均NPP为336.62gc/m2,其中,2004年NPP最大,为380.73gc/m2,2000年最小,为298.76gc/m2;根据年NPP分布显示,淮河以南地区的植被生长状况要好于淮河以北地区,在淮河以南地区,长江以南的植被生长状况要好于长江以北地区,主要因为这些地区多为森林,植被覆盖度高。2000-2006年间,安徽淮河流域NPP总体呈增加趋势,淮河沿岸NPP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百姓》2009,(3)
宋代以前,淮河流域因富庶繁华而闻名,而公元十二世纪发生的“黄河夺淮”留下淮河中游梗阻、洪泽湖阻水、入海通道不畅三大恶果,淮河因此成为中国灾害最频繁及最难治理的河流。最近200年里,淮河流域共发生100多次较大水灾,受灾人口数千万。  相似文献   

3.
栾巍  刘微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607+2612-2607,2612
回顾了安徽省淮河流域自1950年以来历次除涝标准的变动过程,阐述了淮河流域主要支流除涝标准的选用情况.采用适应性治涝标准办法,对淮北平原河道、淮河干流沿岸洼地、面上排涝大沟、淮南支流河道的除涝标准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流域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生态补偿是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主要以淮河流域为例,研究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并就淮河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尚武之风源远流长,武风兴盛延续至今。近百年淮河流域武学兴盛、武林英才不断涌现,武术组织不断健全,武术活动增加,武术竞赛形式多样。淮河流域的尚武风气并未消减。然而近百年的发展表明,传统武术日益冷落,武术文化传承被冷落,武学发展起伏变化。从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角度看,淮河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不能丢掉其尚武文化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淮河流域的自然禀赋、治理历史以及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证明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最终依赖于法律的指引、规范与保障。然而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中存在的立法滞后、执法不力、司法薄弱等问题成为制约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为此,有必要从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等路径完善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构建以淮河流域专门立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完善执法体制以落实严格执法,加强生态环保司法保护力度,以公众参与制为基础促进全民守法,最终落脚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建幸福淮河。  相似文献   

7.
淮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而作为淮河源头桐柏县的水土流失量所占整个流域的比重较大。该文基于桐柏县空间分辨率为30m的数字高程数据,运用Arcgis10.2软件作为处理工具,提取该地区的地形因素(如坡度、坡向、粗糙度等)。研究该区域在同一分辨率下,淮河源头的基本地形地貌特征。结果表明:桐柏县域内地表的坡度和起伏度相对较大,坡向占区域的面积和地表的粗糙度较大,地形地貌破碎程度较高。这些地形特征的获得为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预防与治理提供依据,也为当地近年来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洪水灾害频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水可能带来的损失逐年增加,国家防洪与救灾的压力与日俱增。行蓄洪区逐渐成为其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淮河防洪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淮河流域实施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政策,以期对居民因洪水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但这一政策存在国家财政负担严重、居民风险意识淡薄等诸多弊端。洪水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洪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亟需对洪水保险进行研究并在行蓄洪区及周边受益地区逐步推行洪水保险制度。本文从淮河流域洪水保险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及难以开展的原因入手,进而提出了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建立洪水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淮河流域洪水灾害频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水可能带来的损失逐年增加,国家防洪与救灾的压力与日俱增。行蓄洪区逐渐成为其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淮河防洪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淮河流域实施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政策,以期对居民因洪水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但这一政策存在国家财政负担严重、居民风险意识淡薄等诸多弊端。洪水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洪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亟需对洪水保险进行研究并在行蓄洪区及周边受益地区逐步推行洪水保险制度。本文从淮河流域洪水保险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及难以开展的原因入手,进而提出了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建立洪水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淮河中游地区稻作农业考古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生境。淮河流域作为我国稻作农业的传统分布区,无疑在探讨我国水稻的起源、分化与传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地处淮河上游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游的安徽蒙城尉迟  相似文献   

11.
在辽金元农业开发的基础上,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西辽河地区乃至边疆地区的稳定,良好的农业开发环境促进了西辽河地区经济繁荣。明清两代非常重视农业,大力支持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给予西辽河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加之其他政策的实行、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授、高产耐旱粮食作物的栽培和驿站、桥梁的建设等,使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成果颇丰,至清代更加显著。自然灾害等成为制约农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做出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汉江中上游流域是指从汉中府至襄阳府之间的汉江主干道及其支流所流经的区域。之所以选择这一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本区域地处我国气候分界线之一的秦岭以南,药用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适应性强,既有如益母草、防己、半夏、细辛、何首乌、千年艾、菊花、麦门冬、杜仲等分布广泛的中草药,亦有一些久享盛誉的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诗词创作和诗学理论主张的讨论,这种讨论融入了小说的血脉,成为了小说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红楼梦》所构建的诗学思想体系深受当时所流行的明清诸家诗论的影响。一方面,《红楼梦》对明清诸家诗论的接受与传承,构成了观点鲜明的红楼诗学;另一方面,《红楼梦》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明清诸家诗论进行批评与改造。总的来说,这种接受或批评是客观而辩证的,也是符合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实际的。  相似文献   

14.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南疆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古先民居住。两汉时期,新疆南疆地区多元民族分布格局就已正式形成,经过魏晋南北朝至辽宋金元时期多元民族的发展与变迁,至明清时期,近代多元民族文化格局已成定型,说明今天新疆南疆统一多民族格局是在古西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时间演变、发展和融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以明清家具484幅雕饰图案为样本(其中:明式255幅,清式229幅),采用方差分析(ANOVA)对明式和清式家具不同雕饰部位使用特定雕饰题材的强度(偏好)差异,以及明清家具相同部位使用各题材强度(偏好)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对这些差异的缘由作了简要剖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明式与清式家具各雕饰部位对题材的选用存在较大的差异性;②明清家具特定雕饰题材在各雕饰部位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偏好规律;③明清家具相同雕饰部位使用各题材的强度(偏好),既有一定的传承性,又有较大的时代变化性。表5参17  相似文献   

16.
张箭先生在《〈金瓶梅〉、〈红楼梦〉之瓜子考》一文中,经考证认为明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瓜子”,是向日葵的子(葵花子),但是葵花子广泛应用于食用和榨油最早是在晚清。实际上该瓜子应该是西瓜的变种,子用西瓜的子,子用西瓜所产瓜子在明清流行程度很高,子用西瓜一般被称为打瓜或子瓜,该瓜子今天又被称为黑瓜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鄂东地区广济县境内的一段江堤这一水利工程进行探讨。论文首先分别从河湖水系与行政区划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广济县境内的区域地缘关系,继而指出广济江堤的江防地位,以及磐塘堤段在广济江堤中的重要性,然后详细叙述了明清时代广济江堤的历次修防史。  相似文献   

18.
试述明清时期黔东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606-1607,1642
对明清时期黔东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选择布料作物、油料作物和嗜食作用3类代表性经济作物做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明清时期黔东地区的农业经济在经济作物的刺激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类型品种在江苏淮南麦区不同播期条件下对环境气候的适应性,选用了江苏淮北麦区推广的‘淮麦22’,‘烟农19’和‘郑9023’等3个品种以及淮南麦区推广的‘扬麦15’,‘扬麦16’,‘扬麦13’,‘扬麦11’,‘宁麦13’和‘镇麦166’等6个品种进行了分期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各品种均以适期(10月28日)播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研究结果认为早熟品种‘扬麦11’和中熟品种‘扬麦16’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它们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抗病性亦较好,比较适宜淮南麦区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20.
位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的湖南,其佛教造像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色非常突出。文章以明清时期湖南地区的佛教造像为研究对象,从造像形制、造像的组合与一般供设程式、佛装类型及纹饰的基本特征四个方面,分析其程式仪轨与传统的汉地佛教造像的不同之处,进而揭示出明清时期湖南的区域宗教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