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植物的性别决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性别决定具有不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彻底揭示其机制难度较大,目前已经成为基因组学、染色体组学、进化遗传学和发育遗传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性别决定基因、性染色体和激素调控三方面,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白麦瓶草(Silene latifolia L).、玉米(Zea mays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等为例,概述植物性别决定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各学科相关研究主要技术路线、试验方法以及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并重点介绍了分子标记、RNA沉默、FISH、SSH、BAC文库等遗传分析技术的应用使本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激素对高等植物性别分化的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352-5354
高等植物的性别表达具有多态性和可塑性,激素在植物的性别分化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一般认为,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影响植物性别分化的主要激素,其他类型的激素通过改变这两种激素的活性而影响性别表达。激素对性别表达的调控作用在生理生化水平上与动物性激素的作用具有相似性,分子水平的研究则表明,植物激素是植物性别分化诱导信号之一,同一激素在不同植物中可能通过信号转导过程的差异而导致不同性别分化程序的表达。调节性别分化的基因的鉴定和研究工作将有助于揭示激素对性别分化的分子调控机理,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3.
刘增虎  李涛  杨海  刘敏  董占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27-16631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和鳞翅目昆虫的典型代表,由于生产上专养雄蚕和农业害虫防治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对其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极为迫切.对家蚕的性染色体及其结构特征和性别调控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棘皮动物是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中国现有棘皮动物500余种,其中海参和海胆均被誉为"海产八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大多数棘皮动物不存在明显的雌雄二态性,但在性腺色泽、免疫力、激素水平等层面却展现了性别差异,因此,针对棘皮动物性别决定及分化机制展开研究、实现单性群体养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经济意义.本文综述了棘皮动物,尤其是经济棘皮动物(海参、海胆)的生殖对策、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遗传基础,并就棘皮动物性染色体的确定、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及性激素诱导单性养殖等方面提出未来重点研究建议,以期推动经济棘皮动物性别控制育种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5.
分子生物学鉴定植物寄生线虫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运用限制性染色体片段长度多型性(RFLPS)、特异性DNA探针、线粒体DNA、合成低聚核苷酸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来区分、鉴定植物病原线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葎草的核型和性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葎草核型和减数分裂的研究,表明葎草的性别决定方式是:雌株是2n=14+XX;雄株是2n=14+XXY。其中性染色体是最大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物质在园艺作物性别分化中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 ,性别表现既稳定又可变。对园艺作物来说 ,植物生长物质尤其是植物激素在其性别分化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研究植物生长物质在园艺作物性别分化中的生理效应 ,可为实践中控制和鉴别园艺作物的性别提供依据 ,同时 ,对于植物性别分化机理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植物生长物质包括三大类 :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内源生长物质。1  园艺作物性别表现的类型 (见表 1 )表 1 园艺作物的性别形式(摘自DellaportaandCalderon Urrea ,1993 )  单 花植物个体植物群体两性花 两性…  相似文献   

8.
蔬菜植物性别调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植物性别调控与应用范双喜,谷建田,宋学锋,欧阳新星(北京农学院园艺系,北京102206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北京100081)植物性别的决定、分化、遗传及调控问题作为开花生理的重要范畴越来越多地引起植物生理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蔬菜植物不同性...  相似文献   

9.
番木瓜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木瓜具有3种性别类型,性别遗传机制较复杂.对番木瓜性别决定、性染色体、性别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基因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性别决定位点物理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指出研究番木瓜的性别遗传及性别表达机理在定向改良番木瓜的性别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8年5月对河南斗鸡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把1日龄雏鸡4只采用骨髓细胞体外短期培养法制出染色体标本,进行组型分析。结果染色体数目2n=78,性染色体组成亦为zz/zw型,与家鸡相同。由此可知,河南斗鸡来源于家鸡,是经过长朝严格的定向选择培育而形成的一个独特品种。  相似文献   

11.
家禽中虽未发现象哺乳动物SRY基因的性别决定片段,但XhoI家族中特异片段的发现可能成为性别决定基因研究的基础,性别分化的基础是控制性激素转型的芳香化酶;伴性遗传和泄殖腔鉴别法仍然是性别鉴定的主要方法;利用激素诱导只能使雌转雄而不能使雄转为雌,且转变后仍能恢复原来的遗传性别性别决定与分化本质的发现是家禽性别控制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家禽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禽性别控制研究包括性别决定,性别分化,性别鉴定,性别诱导和性别控制5个方面,家禽中虽未发现象哺乳动物SRY基因的性别决定片段,但XhoI家族中特异片段的发现可能成为性别决定基因研究的基础。性别分化的基础是控制性激素转型的芳香化酶;伴性遗传和泄殖腔鉴别法仍然是性别鉴定的主要方法;利用激素诱导只能使雌转雄而不能使雄转为雌,且转变后仍能恢复原来的遗传性别,性别决定与分化本质的发现是家禽性别控制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李咏玲  曹天文  王瑞  韩福生  张金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83-3484,3505
[目的]研究绵山天幕毛虫求偶和交配行为,为发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绵山天幕毛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和野外观察,研究绵山天幕毛虫成虫求偶行为的发生过程、求偶周期、不同雌雄比及种群密度对交配率的影响。[结果]自然界中绵山天幕毛虫雌雄比为1.0∶1.2,实验室饲养的绵山天幕毛虫雌雄比则为1.0∶1.8;绵山天幕毛虫的求偶高峰发生在19:00-21:00;不同比例及种群密度对雌雄蛾交配行为影响较大,且种群密度过高不利于其繁殖;绵山天幕毛虫雌、雄蛾一生均只交配1次。[结论]利用性信息素防治绵山天幕毛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绵山天幕毛虫求偶和交配行为,为发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绵山天幕毛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和野外观察,研究绵山天幕毛虫成虫求偶行为的发生过程、求偶周期、不同雌雄比及种群密度对绵山天幕毛虫交配率的影响。[结果]虫卵越冬次年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5月中旬孵化结束全部进入幼虫期,幼虫期大约70d,共6~7龄。幼虫老熟后于7月上旬开始下树,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约20d。7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时间一般为11:00~18:00,9月中旬产卵结束,进入滞育越冬状态。室内饲养绵山天幕毛虫成虫最早在7月中旬出现,比自然羽化时间提前,可能是由于室内平均温度较野外高。室内饲养的绵山天幕毛虫雌雄比约为1∶1.8,比野外雌雄比例有所减少,可能是由于室内的环境条件所致。自然界中绵山天幕毛虫雌雄比为1∶1.2,实验室饲养的绵山天幕毛虫雌雄比则为1∶1.8。在自然条件下,雌虫求偶最早出现在18:00,从19:00以后雌虫求偶率明显上升,19:00~21:00达到高峰,以后求偶率逐渐下降。雌虫求偶行为主要发生在羽化后的第1和第2天,第1天的求偶率达90%,第2天求偶率明显下降。不同比例及种群密度对雌雄蛾交配行为影响较大,且种群密度过高不利于其繁殖;绵山天幕毛虫雌、雄蛾一生均只交配1次。[结论]利用性信息素防治绵山天幕毛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人工气候室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周期组合处理,对丝瓜(Luffa acutangula Roxb.)蛋白氨基酸组分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与丝瓜花性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和光周期处理对丝瓜叶片的蛋白氨基酸含量及其组分都有影响,不论从氨基酸总量,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氨基酸含量,都表现低温短日>高温短日>高温长日>低温长日的趋势。说明短日比长日处理有利于氨基酸的积累;在短日下,低温比高温更有利于氨基酸的积累;处理过程各类氨基酸的百分率及个别组分也发生转化,初步认为这可能使蛋白质或酶的性质或种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调节丝瓜的花性分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Sex in reptiles is determined by genes on sex chromosomes or by incubation temperature. Previously these two modes were thought to be distinct, yet we show that high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reverse genotypic males (ZZ) to phenotypic females in a lizard with ZZ and ZW sex chromosomes. Thus, the W chromosome is not necessary for female differentiation. Sex determination is probably via a dosage-sensitive male-determining gene on the Z chromosome that is inactivated by extreme temperatures. Our data invite a novel hypothesis for the evolution of 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 (TSD) and suggest that sex chromosomes may exist in many TSD reptil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利用硝酸银喷叶处理幼苗的方式解决迷你桔瓜春季栽培时存在雌花数较多且先于雄花开放的阶段性雌雄不配套问题,为生产上促进迷你桔瓜提早上市并增加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迷你桔瓜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不同浓度的硝酸银喷叶处理,对各处理桔瓜性别分化情况和坐果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用硝酸银喷叶处理桔瓜幼苗可以促进雄花提早分化,增加雄花数量,使雌雄比降低;促进及早坐瓜,使第1坐果节位降低,提高单株坐果数;处理的最佳浓度为200 mg/L,处理的最佳时期为4叶1心期。[结论]硝酸银喷叶处理幼苗可以解决迷你桔瓜春季栽培时存在雌花数较多且先于雄花开放的问题,能促进迷你桔瓜提早上市并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8.
多胺与板栗花性别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板栗花性别分化期内源多胺含量变化以及外源多胺对板栗花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板栗雄花分化期,抽生结果枝的芽内源腐胺和亚精胺含量高于抽生营养枝的芽;在板栗雌花分化期,抽生结果枝的芽和抽生营养枝的芽内源多胺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内源腐胺含量在萌芽前降至最低后到萌芽时升至较高水平,内源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在萌芽前均略有上升,到萌芽时迅速升至较高水平;在雄花分化期和雌花分化期,抽生结果枝的芽均以亚精胺含量变化幅度最大,腐胺次之,精胺最小。板栗雌花分化期施用外源多胺,外源腐胺对花芽分化(尤其是雌花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亚精胺对雌花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