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切块薯和不同大小整薯为种薯,研究不同密度下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表明:整薯播种优于切块,与切块种植相比,60~220 g整薯播种.30 000~60 000株/hm2密度范围内的出苗率、株高、冠幅、地上茎叶、块茎、株鲜质量、叶面积指数、穴鲜薯质量、产量和商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等大小不同密度的整薯,密度越小,各生育时期的地上茎叶长势越旺盛,叶面积指数越高,块茎和全株鲜质量也越大.这说明采用整薯播种,尤其是大中整薯,在合理密度下不仅能有效提高各生理指标的增长,而且对产量的增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种薯大小及播种密度对马铃薯青薯9号种薯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原种和一级种薯为材料,研究青薯9号种薯不同大小和播种密度对其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原种繁育中,种薯大小20.0~25.0 mm处理出苗时间较早,出苗率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一级种繁育中,出苗时间没有差异,种薯大小45.0~55.0 mm和切块处理出苗率与原种繁育一致,而种薯大小35.0~45.0 mm处理出苗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2)原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种薯大小20.0~25.0 mm处理薯块产量比种薯大小17.5~20.0 mm高,播种密度17.5万株/hm~2可获得最大薯块产量;一级种繁育中,播种密度对薯块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种薯大小45.0~55.0 mm和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种薯大小35.0~45.0 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4.5万株/hm~2。(3)原种繁育中,获得最高薯块数量的最佳播种密度是17.5万株/hm~2;一级种繁育中,种薯大小45.0~55.0 mm和35.0~45.0 mm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是9.0万株/hm~2,7.5万株/hm~2则是切块处理的最佳播种密度。(4)提高播种密度对增加中小薯个数占比具有促进作用,原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12.0株/hm~2、一级种繁育播种密度高于6.0万株/hm~2时均能获得较理想的中小薯数量比。(5)综合以上各因素,有利于青薯9号小整薯种植模式的种薯繁育最佳播种密度推荐为原种17.5万株/hm~2、一级种整薯和切块薯块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以脱毒马铃薯荷兰15原种一级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芽位种薯芽块播种对马铃薯荷兰15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不同芽位种薯芽块的单株鲜薯、商品薯重量、小区鲜薯及商品薯产量表现基本一致。其中,顶芽切块与小整薯播种的单株鲜薯、商品薯重量、小区鲜薯及商品薯产量差异仅显著或不显著,分别居第1、2位。但二者均极显著高于常规混合芽播种的单株鲜薯、商品薯重量、小区鲜薯及商品薯产量;而中芽及尾芽切块播种的单株鲜薯、商品薯重量、小区鲜薯及商品薯产量极显著低于常规混合芽播种的单株鲜薯、商品薯重量、小区鲜薯及商品薯产量。因此,在生产中,种薯重量不足70 g,可直接播种小整薯;若种薯需切块,最好播种顶芽切块,或将顶芽切块、中芽切块与尾芽切块分开,分别播种,保证生长整齐一致,以利于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种方式及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以"陇薯3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选择重30 g左右的健康小薯作为种薯,将小整薯分别按4个密度进行种植(行距均为90 cm,株距分别为14.3、12.5、11.1和10 cm),并在常规大田生产条件下,选择大种薯切块播种和小整薯播种,探讨二者在产量及发病率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昭苏垦区的自然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单位面积块茎数目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单个块茎重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多重比较表明,无论是产量、单薯重量、单株块茎数、单位面积主茎数、株高、商品薯率,还是病株率、病指,利用小整薯播种均优于传统的切块播种,但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方式对秋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均霞 《农技服务》2009,26(12):20-2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的马铃薯单位产量、个体重量及经济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一方面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切块播种比整薯播种单产高,说明切块播种有利于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无论是整薯播种还是切块播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单产也在增加。但高密度条件下尽管有利于马铃薯总个数以及总产量的提高,但经济效性状受到影响,所以适当控制种植密度有利于马铃薯大薯和中薯的增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繁育马铃薯小种薯提供技术参考,设2种薯型和4个密度播植,研究不同密度下马铃薯原种繁育的产量和种薯规格情况。结果表明:整切薯播种密度为66700株/hm2时的马铃薯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1493.55 kg/hm2和30626.40 kg/hm2;密度为50025株/hm2时的整薯播种获得的小整薯最多,占5.88%;30~50g/个的小整薯率随播种密度的加大呈先增后减趋势;整薯播种的田间表现均优于切薯播种。桂北地区可选择50025株/hm2的整薯繁育原种。  相似文献   

7.
进行马铃薯不同芽位种薯免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同一块茎不同位置芽眼的切块种薯播种出苗率和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以顶芽切块种薯播种的出苗率和产量最高,整薯次之,中芽切块种薯、基芽切块种薯的出苗率和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种密度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密度增加使马铃薯产量提高但同时造成商品薯率下降,生产上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生产商品薯及种薯,以满足不同需求。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对马铃薯主茎数、结薯数、大中薯率、小薯率及产量影响,找到最佳播种密度,旨在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晚熟品种冀张薯8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42 000株/hm2条件下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中熟品种同薯20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47 250株/hm2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早熟品种冀张薯12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63 000株/hm2产量最高,商品薯率最低,但3个密度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建议冀张薯12号播种密度以63 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江青平 《农技服务》2009,26(2):21-21
开展了不同芽位种薯免耕栽培对马铃薯种薯不同芽苗出苗情况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整薯播种、顶芽切块种薯播种、中芽切块种薯播种和基芽切块种薯播种的出苗率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在生产中,应将顶芽切块与中芽切块、基芽切块种薯分开播种,以提高出苗整齐度,对生产管理有利。其中以顶芽切块播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切块种薯为对照,研究不同大小种薯对马铃薯生育、产量及效益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小整薯种薯生育期基本一致;随着种薯大小在20~60 g范围内增加,主茎数、单株蔓重、单株块数逐渐增加;40 g整薯单株产量983 g/株、商品薯产量4 104.2 kg/亩、总产量4 713.4 kg/亩、产值6 567元/亩、经济效益3 935元/亩,在所有处理中均为最高;20 g整薯的商品薯率最高,为91.9%。综合产量、效益因素,生产上选用整薯种薯栽培,种薯大小以40 g左右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广东冬种马铃薯不同切块类型播种对马铃薯产量及其他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粤引85-38为材料,进行不同切块类型单因素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切块类型播种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其中顶部芽播种平均产量最高,其次是底部芽,再次是混合芽;此外,不同切块类型对马铃薯的生育期、株高、单株平均结薯数、商品薯率及薯块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垄作+切块播种、垄作+整薯播种、垄作+整薯播种+去蕾、垄作+整薯播种+叶面喷施、垄作+整薯播种+去蕾+叶面喷施栽培与常规栽培(平作+切块播种)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尤其是垄作+整薯播种+去蕾+叶面喷施增产增收效果最明显,产投比达1.64。  相似文献   

13.
以陇薯7号和克新1号为试验品种,设计不同的原原种重量和种植密度,收获后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小薯块茎数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用两种不同重量的原原种品种进行种薯繁育时,在种植密度为6 000株/亩时,产量均达到了最大,而在种植密度为10 000株/亩时,小薯(20~50 g,含50 g)块茎数量最多,这为高寒阴湿区马铃薯整薯播种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4.
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很大,整薯播种的农艺性状优于切块播种,大切块播种优于小切块播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最佳切块大小为50~100 g/块,最佳切块方式为100 g大小的完整薯一切为二播种。  相似文献   

15.
1小整薯播种增产效果1.1产量马铃薯小整薯做种比用切块做种有显著增产作用。乐都县试验调查结果表明,幼嫩小整薯比切块做种增产20.3-57.7%。2007年中岭乡平坦村(脑山)种植核桃大的小薯块(25g左右)和同一品种相同大小的切块做种进行对比试验,小整薯比切块做  相似文献   

16.
龙国  王锦  梅艳  张绍荣  曹曦  聂绍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41-13544
[目的]探索马铃薯整薯播种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产量成因,为马铃薯生产选用种薯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的B9907—16、B9910-9为试验材料,设整薯播种防病、防退化增产试验,不同重量的整薯播种增产效果试验,整薯播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整薯播1年,当年环腐病的发病率由20.0%降为4.0%,退化株率由16.0%降为8.0%,净增产率达42.8%以上;连续整播2年以上,环腐病发病率可由21.0%降为1.0%,退化株率可由18.0%降为6.0%,净增产率达52.0%以上。通过第1年整播,第2年切块播种,其留种效果也很明显,退化株率和环腐病发病率都有明显地降低,表现在产量上较常规切块留种的方式单产提高35.0%;采用150.0g的大薯到20.0g以下的小薯进行整薯播种,均较常规切块播种有一定的防病、防退增产效果,其净增产率达11.6%~77.4%。[结论]采用50.0~75.0g的整薯播种,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马铃薯环腐病和退化,而且是一项协调马铃薯个体与群体矛盾,达到合理密植的丰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毕薯5号马铃薯种薯切块播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毕薯5号脱毒种薯作播种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生育期、地上部植株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薯5号出苗、现蕾、开花和成熟均随种薯切块增大而提早;单株结薯数、单株茎块重及单株商品薯重随种薯切块增大而增加;小区产量与切块的大小呈正比;在当地栽培条件下该品种的适宜种薯切块大小为50~60 g。  相似文献   

18.
以马铃薯新晶种闽薯1号为试材,应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播种时间、种薯大小、种植密度和生长调控措施对马铃薯产域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范围内,对闽薯1号产量影响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播种时间>种薯大小>生长调控措施>种植密度,不同因素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采用播种时间为7月5日、种薯大小为50-79 g、每667m~2种植6 500株且花蕾期喷施多效唑的栽培方式种植闽薯1号最适宜,其产量高、质量好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9.
以洛薯8号为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相同施肥管理水平下的密度试验,探索洛薯8号获得最好经济效益的栽培密度.结果表明:群体随密度增加而增大,但个体转弱,导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植株的抗病性、抗逆性变差;随着密度加大(45 000~90 000株/hm2),单株结薯个数由4.8个减少到3.6个,单株结薯质量由684.71 g减小到410.41 g,平均薯块质量由142.64 g减小到114.00 g,大薯率由75.26%减小到38.92%,商品率逐渐变差,由90.64%下降到63.54%;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栽植密度为45 000株/hm2时产量最低,为30 811.80 kg/hm2,密度为67 500株/hm2时产量达到峰值,为38 426.10 kg/hm2,随后产量逐渐降低.密度67 500株/hm2与密度为60 000、75 000、82 500株/hm2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密度(45 000、52 500、90 000株/hm2)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得出洛薯8号在河南两季作区的适宜栽植密度为60 000~82 500株/hm2,最适宜密度为67 500株/hm2.  相似文献   

20.
鲁西南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33-35
研究马铃薯在不同栽培密度、不同种薯切块大小、不同种薯芽长条件下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适栽培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在不同种薯切块大小的试验中,随种薯增大,马铃薯产量呈递增趋势,但种薯越大,用种量越多,种薯成本也越高,从节本增效的角度分析,生产上应选用30~50 g的种薯为宜;不同种薯芽长试验结果表明,种薯催芽能使产量增加,芽长为1~2 cm时,增产幅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